.
㈡ 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右圖所示的裝置
(1)10 (2)h先大於20cm,後逐漸減小,直到h約等於16cm時保持不變 (3)
[(20—h)/20]×100% (4)小
㈢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其中A是底面積為50c
圖呢?
㈣ (2004無錫)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其中A是底面積為50cm2
(1)在操作a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由B裝置中玻璃管的敞口出加入專水,並調整B的高屬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處,靜置一會兒後觀察A中液面若仍然在15cm處,則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選項中只有木炭與氧氣反應能產生氣體,因此不能用木炭代替銅粉.故選B.
(3)液面至A裝置的15cm刻度處後,A裝置內氣體的高度為15cm,其中氧氣約佔15cm×
=3cm.因此反應完成後,A中液面應上升至15cm-3cm=12cm處.
若液面升至11cm處,則15cm-11cm=4cm>3cm.說明實驗結果比理論值偏大.
(4)由於木炭與氧氣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
2+2NaOH=Na
2CO
3+H
2O.
故答案為:
(1)由B裝置中玻璃管的敞口出加入水,並調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處,靜置一會兒後觀察A中液面若仍然在15cm處,則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B.
(3)12;偏大.
(4)氫氧化鈉溶液;CO
2+2NaOH=Na
2CO
3+H
2O.
㈤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1)甲組同學用如圖裝置製取乾燥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請回答下
(1)①頸比較長的儀器是長頸漏斗;關閉活塞,向X中加入水使中液面高於試管中的液面,一段時間後液面保持不變說明A裝置不漏氣,在製取氣體前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否則由於漏氣收集不到氣體;
②氣體通過B裝置時發生反應的反應物是碳酸氫鈉和鹽酸,生成物是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後面標上上升符號;
③由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要得到乾燥的CO2,通過濃硫酸即可;
④若將氣體乾燥後再通過飽和NaHCO3溶液,由於碳酸氫鈉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又有水蒸氣帶出了;
(2)猜想Ⅰ:紅色固體可能是Cu,可能是Cu2O,再有一種可能就是二者都有;
【實驗探究】步驟Ⅰ:反應物是銅和氧氣,生成物是氧化亞銅,用觀察法配平,反應條件是加熱寫在等號的上邊;
(1)①由於Cu2O性質穩定加熱質量不變,銅加熱後變為氧化亞銅,質量發生了變化,所以若a=b說明固體質量不變,固體是氧化亞銅;
②若b>a說明固體質量增加了,一定含有銅,因為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亞銅,固體質量變大;
(2)取少量紅色固體投入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後溶液呈藍色,說明紅色固體能與硫酸反應,銅與硫酸不反應,所以說明此紅色固體中含有氧化亞銅;
設氧化亞銅質量為X:
Cu2O+H2SO4=Cu+CuSO4+H2O
144 64 固體質量減少80
X 質量減少1.6g
根據:
=
解得X=2.88g.
故答案為:(1)①長頸漏斗;A裝置的氣密性良好;②NaHCO
3+HCl=NaCl+CO
2↑+H
2O;③濃硫酸;④若將氣體乾燥後再通過飽和NaHCO
3溶液,則又有水蒸氣帶出;(2)【提出猜想】Cu
2O和Cu的混合物;【實驗探究】4Cu+O
2△ | .
㈥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如圖裝置製取氯氣並以氯氣為原料進行實驗.(1)裝置A燒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MnO 2 +4HCl(濃) MnCl 2 +Cl 2 ↑+2H 2 O ,注意稀鹽酸和二氧化錳不反應. 故答案為:MnO 2 +4HCl(濃) MnCl 2 +Cl 2 ↑+2H 2 O; (2)製取的氯氣中混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氯化氫極易溶於水,氯氣也能溶於水,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氫氣體;氯氣和 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食鹽水中含有氯離子,能抑制氯氣的溶解,所以要想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應飽和食鹽水;濃硫酸常常乾燥能和鹼反應氣體,故選濃硫酸. 故答案為:除去HCl;吸收水蒸氣; (3)實驗開始需要先生成氯氣充滿裝置後,再加熱D處鐵和氯氣發生反應,氯氣有強氧化性,能把二價鐵離子氧化為三價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l 2 =2FeCl 3 ;尾氣吸收需要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故答案為:A;D;2Fe+3Cl 2 =2FeCl 3 ;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4)反應過程中濃鹽酸是易揮發性酸,隨反應進行鹽酸濃度減小,稀鹽酸和二氧化錳不能生成氯氣;若實驗中用12mol?L -1 濃鹽酸10mL與足量的MnO 2 反應,生成Cl 2 的物質的量總是小於0.03mol,原因是HCl揮發,濃鹽酸變稀不再反應;欲使反應生成Cl 2 的物質的量最大程度的接近0.03mol,反應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反應為損失,緩慢加熱減少氯化氫的揮發; 故答案為:HCl揮發,濃鹽酸變稀不再反應;慢慢滴加濃鹽酸,緩緩加熱; |
㈦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種測定風力的裝置,其原理如圖1甲所示.迎風板與輕質彈簧一端連接,穿在光滑的
(1)要使電抄壓表示數隨風力的襲增大而增大,電壓表應與定值電阻R並聯,如下圖甲所示; (2)無風時,定值電阻R與金屬桿串聯,此時金屬桿接入電路中的電阻Rx為3.5Ω 電路總電流I= = =1A, R兩端電壓就是電壓表的示數,U R=IR=1A×1Ω=1V. 故電流表示數是1A,電壓表示數為1V. 故此時的功率是P=UI=1V×1A=1W; 見下圖. 1.5V | 3A | | =0.5Ω. 分析圖象可知最大風力為720N. 故答案為:(1)如上圖 (2)當無風時,電流表的示數是1A,電壓表的示數是1V,R所消耗的功率是1W; (3)如果電壓表的量程為0~3V,求該裝置所受的最大風力是720N.
㈧ 例3. (2004年重慶市)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定量測定裝置,其...
答案:(1)C (2)氧化 (3)AC 解析:本題與傳統的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不同,專要求學生在新情景屬下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運用已有的知識綜合解決問題,較好地完成了從以前「緊扣教材」到現在「活用教材」的轉變,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課改理念。 根據設計的實驗裝置可知,採用雙手握住B容器,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不能觀察到明顯的現象,所以可以利用大氣壓強,通過調整A的高度,觀察A、B中液體是否出現液面差,且保持不變來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通電加熱鐵粉,鐵與B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屬於氧化反應。鐵粉反應後生成了固體,使容器B內壓強減小,這樣大氣壓就將水從A容器壓到B容器,從而測定進入B容器中水的體積即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木炭、硫反應雖消耗氧氣,但反應生成的 和 都是氣體,容器B內氣壓變化較小,水不能從A容器壓到B容器,故不能用木炭或硫來代替鐵粉進行實驗。紅磷和銅粉和氧氣反應分別生成 和 都是固體,能使B容器內壓強變小,所以可以用紅磷和銅粉代替鐵粉進行該實驗。
㈨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種測定風力的裝置,其原理如圖甲所示.迎風板與一壓敏電阻Rx連接,工作時迎風板
由圖甲可知,定值電阻與壓敏電阻是串聯. (1)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的阻值隨風力增大而減小, 則當風力增大時,壓敏電阻的阻值在減小,此時壓敏電阻和定值電阻的總電阻在減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在增大.由於定值電阻阻值一定,通過它的電流在增大,則它兩端的電壓在增大,所以電壓表應該並聯在定值電阻兩端. (2)由圖乙可知,當無風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3.5Ω, 則壓敏電阻和定值電阻串聯時的總電阻:R總=3.5Ω+1.0Ω=4.5Ω, 電路中的電流:I= ==1A, 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UR=IR=1A×1.0Ω=1V, 定值電阻消耗的電功率:P=URI=1V×1A=1W. (3)當電壓表示數為3V時,此時是該裝置所能測量的最大風力, 則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UX=U-UR=4.5V-3V=1.5V, 電路中的電流:I′===3A, 壓敏電阻的阻值:RX===0.5Ω, 由圖乙可知,當壓敏電阻的阻值為0.5Ω時,風力為720N. 答:(1)
(2)無風時,電壓表的示數是1V,定值電阻消耗的電功率是1W. (3)如果電壓表的量程為0~3V,該裝置所能測量的最大風力是720N.
㈩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定量裝置,其中B是底面積為100cm、高為20cm的圓筒狀玻璃容器(帶密封蓋
(1)在操作①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蓋緊B的蓋子,向A中加水,使A中的水面高內於容器B中的水面,放置一段容時間,若A中的液面不下降,則證明其氣密性良好.故填:蓋緊B的蓋子,向A中加水,使A中的水面高於容器B中的水面,放置一段時間,若A中的液面不下降,則證明其氣密性良好. (2)紅磷、銅和氧氣反應不能生成氣體,可以代替鐵粉;木炭和氧氣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用於代替鐵粉.故填:B. (3)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圓筒狀玻璃容器中的空氣的體積是:100cm2×15.0cm=1500cm3,氧氣的體積是:1500cm3× =300cm3,氧氣耗盡後,B中剩餘氣體的體積是: 1500cm3-300cm3=1200cm3,則操作④結束時,與裝置B中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1200cm3÷100cm2=12cm.故填:12.
與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動洗浴裝置
發布:2025-01-19 18:38:58
瀏覽: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