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圖所示,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中,其中一個縫被折射率為1.58的薄玻璃片遮蓋,在
(1.58-1)*d=7λ,d=0.0058毫米。
㈡ 在楊氏雙縫實驗裝置上,若在S1,S2前面分別加一同質同厚的偏振片P1,P2
要看得到條紋就要干涉,干涉的條件是兩束光偏正一致,所以P1和P2必須平行。
㈢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中,雙縫的作用是
答案B
本題考查光的雙縫干涉實驗裝置.雙縫的作用是獲得相干光源.故正確選項為B.
㈣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如果屏幕與雙縫距離相距1米,兩狹縫相距0.2,弟4級明
兩縫間的距離為0.2nm?
㈤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中,用紅光做實驗,在屏上呈現明暗相間、間隔距離相等的紅色干
答案C
本題考查雙縫干涉與單縫衍射的區別.將一條縫擋住時,由雙縫干涉變為單縫衍射,衍射條紋仍為明暗相間,但間距不相等.故正確選項為C.
㈥ 在楊氏雙縫實驗中,如果其中的一條縫用一塊透明玻璃遮住,對實驗結果有什麼影響
一條縫處遮蓋一塊薄玻璃片後,通過這條縫隙的光在玻璃上的波長比在空氣中的短了(因為波長=波速*頻率,頻率不變,速度變小)。
如果沒有玻璃,屏幕上中間的那一條亮條紋是光程差為零的地方,現在下面那條縫的光程變短了,所以要上移,使下面的光程變長一點,上面的光程變短一點,才能得到光程差為零的點,所以上移。
微觀物體可以同時通過兩條路徑或通過其中任意一條路徑,從初始點抵達最終點。這兩條路徑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觀物體物理行為的量子態發生相移,因此產生干涉現象。另一種常見的雙路徑實驗是馬赫-曾德爾干涉儀實驗。
(6)在楊氏實驗裝置中擴展閱讀:
假若光束是由經典粒子組成,將光束照射於一條狹縫,通過狹縫後,沖擊於探測屏,則在探射屏應該會觀察到對應於狹縫尺寸與形狀的圖樣。
假設實際進行這單縫實驗,探測屏會顯示出衍射圖樣,光束會被展開,狹縫越狹窄,則展開角度越大。在探測屏會顯示出,在中央區域有一塊比較明亮的光帶,旁邊襯托著兩塊比較暗淡的光帶。
從決定是否探測雙縫實驗的路徑,他可以決定哪種性質成為物理實在。假若他選擇不裝置探測器,則干涉圖樣會成為物理實在;假若他選擇裝置探測器,則路徑信息會成為物理實在。然而,更重要地,對於成為物理實在的世界裡的任何特定元素,觀察者不具有任何影響。
具體而言,雖然他能夠選擇探測路徑信息,他並無法改變光子通過的狹縫是左狹縫還是右狹縫,他只能從實驗數據得知這結果。類似地,雖然他可以選擇觀察干涉圖樣,他並無法操控粒子會沖擊到探測屏的哪個位置。兩種結果都是完全隨機的。
㈦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把裝置浸入水中,干涉條紋的間距怎麼變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把裝置浸入水中,干涉條紋的間距會變小。由於楊氏雙縫干涉的條紋間距和介質波長成正比,在水中的介質波長小於在空氣中的波長,所以條紋間距會減小。
㈧ 在楊氏雙縫實驗中,當用折射率為2的薄雲母片覆蓋裝置中的一條狹縫時接受屏中央為第1級明文。
厚度*(折射率2-1)= 一個波長,厚度=500nm
雙縫相距為1nm?這么小?1mm?
依照題目,零級明紋應當在原來的負一級的位置,
雙縫相距1mm*位置x/1m=一個波長,位置x=0.5毫米
㈨ 用很薄的雲母片(n=1.58)覆蓋在雙縫實驗中的一條縫上,
解:設雲母厚度為h,原來不加雲母的時候,光在空氣中傳了h,所以原來這段的光程是h,現在傳播內的時候,容經過了h厚的雲母,光程是nh,比原來的h多了nh-h的光程,這個時候零級條紋移動了7級,所以這個光程差的變化,引起了7個光程差的變化,所以:
h(n-1)=7λ
所以0.58h=7*550
所以h=6.638μm=6638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