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虎式坦克與虎王坦克的區別
虎式和虎王的區別是, 它們是 兩種從外形、性能上完全不同的 重型坦克。 TIGER-1重56噸, 為箱形車體構造,車體裝甲角度多為垂直; 而虎王重68噸,是菱形車體, 除了車體兩側下裝甲為垂直放置外, 其他部位的裝甲都 帶一定傾角。 而且,兩者 在車首正面主裝甲的厚度上也不同,虎-1是 100毫米 垂直 勻質鋼裝甲, 虎王是帶 60度傾角的 150毫米鋼裝甲。 虎-1的炮塔為近圓形外形, 而 虎王則 接近 梯形。
火力方面, 兩者雖然都是 裝備88毫米 強力反坦克炮,但卻不是 同 一型號(具體是什麼型號我也不記得了),不過 虎王的88炮比虎-1的威力更強(蘇軍使用繳獲的 虎王88炮對 虎王進行射擊試驗,竟然在300米距離上 將 虎王的炮塔前後貫穿,要知道虎王的炮塔正面裝甲厚度達180毫米 ,而 後面裝甲厚度也有80毫米,可想而知盟軍坦克裝甲車輛在 88炮面前簡直無法抵擋它的致命一擊)
雖然虎王 在火力 及 裝甲厚度上 比 虎-1 更勝一籌,但是脆弱的動力系統及行走系統卻是 虎王的 致命弱點:重達68噸的虎王使用的卻是跟45噸 豹式一模一樣的 動力裝置,這導致了為了 驅動 虎王那沉重的 軀體, 其動力系統不得不超負荷運行,因此故障頻繁;過重也使 得行走系統不堪重負, 懸掛折斷及履帶斷裂成了家常便飯。因此,戰斗中損失的虎王大部分都是因為 機械故障而被 成員拋棄的。 另外, 因為戰爭後期錳等金屬 缺乏,因此虎王的裝甲韌性 與 虎-1 的相比差了很多 ,導致有更厚重裝甲的虎王其總體 防禦力不比 虎-1好,有人認為對於同樣的攻擊,虎-1能抵擋的虎王卻不能。(裝載重裝甲使得整車超重而損失了機動性,而防禦卻沒有實質的提高,虎王在這里得不嘗失)
另外,兩者的生產台數也不同, 虎-1從1943年到1945年共生產了1400多輛, 而 虎王 從1944年到1945年共生產了 500輛多輛。
虎-1 最初出現的是在 1942年秋季的列寧格勒戰場,共4輛虎-1極初期型參加了一次對列寧格勒外圍的進攻行動,但是惡劣的地形環境致使其中3輛被蘇軍擊毀。讓虎-1真正大顯身手的是1943年初的北非 突尼西亞戰役,交戰中德國非洲軍的坦克部隊重創了 美國第1裝甲師,1輛虎-1 在3000米的 距離上擊毀了一輛行進中的謝爾曼,雖然德國坦克兵的訓練有素是主要因素, 但也體現了 虎-1搭載的88炮的強大威力。虎-1最輝煌的戰績是 1944年6月17日 由 米歇爾·魏特曼 在法國小鎮波卡基村 創造的 單台戰車 擊毀英軍27輛坦克及數十輛半履帶卡車還有數十門反坦克炮的記錄。
虎王最初出現也是在 蘇聯戰場,也是初戰失利(具體什麼戰斗不記得了),之後雖然虎王也取得不少的戰績, 但卻始終沒有 虎-1那麼有名氣。
2. 虎式坦克在二戰中到底什麼水平
虎式坦克在二戰中是知名度最高的坦克。
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
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對手,凡是在戰斗中能夠擊毀或擊傷虎式坦克致其被遺棄的盟軍坦克,人們都會尊稱其為馴虎者。
(2)虎式坦克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希特勒於1935年3月廢除《凡爾賽條約》後,德國軍方胃口大增,對尚在定型中的III號和IV號坦克不再滿足了。因為它們的裝甲防護相對國外坦克不佔優勢,其平均裝甲厚度為30毫米,而英、法坦克的平均裝甲厚度為40~60毫米,開發新式重型坦克的工作勢在必行。
1935年10月,供重型坦克用的小體積、大功率發動機首先開始研製。陸軍武器局委託亨舍爾父子公司(Henschel und sohn)研製,序號仍為VI號,但名稱為「突破戰車」I型的坦克。
亨舍爾公司很快就拿出了具體方案,總體結構和外形與當時的III號A型坦克相仿,但此方案基本就是IV號A型坦克的「現成貨」,1937年末制只造了1輛底盤,但炮塔未安裝。1937年4月2日,亨舍爾公司接到改進DW I的要求,即重33噸的DW II型,實際工作於1938年9月9日開始。
它除改用IV號C型的炮塔外,又將車體裝甲改為整體式,另外在行走和傳動裝置上有細微變化。但以上兩種方案並沒有「突破」當時III號和IV號坦克的設計框架,但亨舍爾公司的確通過它們積累了製造重型坦克的經驗。
3. 介紹一下二戰時德國的豹式和虎式坦克。
德國豹式坦克
Ⅴ號「黑豹」式坦克(或「豹」式)被推出的起因就是蘇德戰爭初期的「T-34危機」。德國原有坦克戰術性能偏重機動性,不太重視火力和防護,在「閃電戰」運用的初期其性能尚可,但進入蘇聯戰場,面對火力和裝甲強大的T-34和KV-1後,德國的Ⅰ、Ⅱ、Ⅲ、Ⅳ號坦克,以及35t、38t等就面臨被動挨打的地步。除加緊改進Ⅲ、Ⅳ號坦克外,古德里安等將領在1941年底的時候強烈要求研製新型坦克。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命令戴姆勒-賓士、MAN等公司研製30噸級坦克以對抗T-34/76。
賓士公司先後研製出VK3001和VK3002原型車,但由於和T-34/76過於相象,以會導致戰場識別困難的理由都被否決。MAN公司也推出了VK3002原型車,和賓士公司的VK3002一同在希特勒生日1942年4月20日那天向希特勒進行了展示,而後MAN公司的設計最終獲得批准。VK3002原型車的炮塔象T-34坦克一樣置於車體前部,但後來生產的炮塔都置於車體中部,因此「黑豹」式可以擁有更長的火炮身管,具備了火力性能上的先天優勢。1942年12月,「黑豹」正式生產型投產,被定為PzKpfw V Ausf D型,次年1月首批「黑豹」D型出廠。此時的豹式以遠遠超出原先設計要求的30噸級,前裝甲也由最初要求的60mm增加為80mm,坦克全重達到了44噸。「黑豹」與先前的德國坦克截然不同,最先採用了傾斜裝甲。豹式坦克採用了660mm寬履帶,強力的發動機(從D2開始更換裝了高達700馬力的HL 230P30發動機,此發動機成為豹式的標准動力裝置),機動越野性能非常優秀。
為了等待「黑豹」坦克的出廠,德國的「堡壘作戰」一推再推,終於在1943年7月5日開始。好容易積攢的250輛豹D(D1)型參加了這場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首日有192輛豹式參加了進攻,但機械故障頻頻,再加上在一個雷場遭遇伏擊,當日倖存完好的豹式只剩40輛。戰場上,豹D坦克暴露了機械裝置嚴重不可靠,特別是齒輪箱的設計問題很難克服。豹D型只生產了534輛,而後1943年8月新的「黑豹」A型投產,改進了不少機械問題,加厚了炮塔裝甲,增加了兩挺7.62mm機槍,產量為1768輛。1944年3月改進後的「黑豹「G型投產,加強了車體裝甲,改進了傳動裝置,增加了車內三防通風裝置。豹G型生產直到戰爭結束,產量達到了3740輛,是豹式系列的數量最多的型號。1944年2月22日,希特勒親自簽發命令,將PzKpfw Ⅴ號坦克定名為「黑豹(panther)」坦克。
黑豹」坦克是德國二戰後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視,在後期德國坦克生產中平均產量最高,D、A、G三中型號達到了6042輛。1944年5月還開始研製「豹」F型,但到戰爭結束只生產了20輛左右。此外,豹式的後繼型號豹2准備安裝88mm火炮,但只出現了原型車。
「黑豹」坦克與對方的T-34/85相比,防護性能絕對優於T-34/85,火炮口徑雖然為75mm,但70倍口徑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於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於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從全方位性能上超過英美各型同類坦克。不過這一切的背後就是豹式全重高達44~46噸之多,幾乎和蘇聯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個級別。但同樣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頗有標准不同的緣由。豹式的工藝復雜,產量難以和T-34、M4「薛爾曼」等盟軍坦克相比,因此經常處於戰場上的數量劣勢地位。豹式還是最先安裝主動紅外夜視儀的坦克,開創了坦克夜戰設備的時代。
豹式坦克的變形車主要包括豹式指揮坦克和「獵豹」坦克殲擊車等。豹式指揮坦克產量多達1750輛,是豹式變形車數量最多的一種。而赫赫有名的「獵豹」殲擊車則有「二戰時期最優秀坦克殲擊車」的美稱,火力堪與「虎2」坦克相比,裝甲防護也超過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樣出色的機動性,成為德軍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過「獵豹」產量只有382輛。
基本數據(豹式G型)
生產數量 D、A、G型共6042輛
長度(含炮管)/寬度 8.86m/3.40m
高度 2.98m
重量 45.5噸
乘員數 5人
發動機 Maybach HL230 P30 70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 公路46km/h,越野24km/h
最大行程 公路200km,越野177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不明
燃料載量 730升
爬坡性能 30°
涉水深度 1.8m
越障高度 0.9m
越壕寬度 2.45m
主要武器 75mm KwK 42 L/70,備彈79-82發
輔助武器 3 X 7.92mm MG34機槍,備彈4200-4800發
德國虎式坦克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要求PORSHCE(簡稱POR.)和HENSCHEL(簡稱HEN.)提供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那時KRUPP負責為他們的方案設計炮塔。HEN.的設計方案基於早期VK3001(H)和VK3601(H)的設計,而POR.的是基於早期VK3001(P)-LEOPARD的設計。這些早期設計方案都沒有投入生產,但它們為設計人員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經驗。最初,KRUPP為POR.的VK4501設計了炮塔,該設計在經過修改後被HEN.的VK4501採用。1941年中期,HEN.決定製造VK4501(H1)和VK4501(H2)兩種原型坦克H1型裝備88mmKwK36L/56炮,安裝KRUPP為VK4501(P)設計的炮塔。
H2型裝備75mmKwK42L/70炮,安裝一種新設計的炮塔——當時還僅有木製模型。1941年末,HEN.決定集中力量研製H1型,1942年4月17日,生產出了它的樣車。4月19日,HEN.和POE.的樣車都運抵RASTENBURG附近的一個車站,然後行駛11公里達到RASTENBURG——盡管途中不斷出現事故。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在東普魯士的狼穴,這兩輛樣車都出現在了他的面前。42年7月,在BERKA的坦克學校,兩輛坦克都開始了進一步的測試。在測試期間,POR.的樣車被淘汰,而HEN.的樣車卻非常成功。同月,HEN.的VK4501(H)定型,命名為"虎 I",並且開始批量生產。
在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現在列寧格勒的502重型坦克團第一連。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西亞附近,501重型坦克團中出現了虎I式坦克的身影。「虎 I」被裝備到一些重型坦克部隊,它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1945年4、5月,參加了柏林的防禦戰。「虎I」裝備的88mm炮威力巨大,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的對手,它那厚重的裝甲使它幾乎堅不可摧。在戰爭中「虎I」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和其它裝備,在對手心中樹立了不可戰勝的神話、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團第三連的指揮官在3,900m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虎I」最大的缺點是它的後部防護和發動機——它需要持續的工作,否則一旦熄火就很難啟動。
「虎I」只有兩種正式的型號——E型和H型,但在生產過程中,改進始終在進行。早期生產的型號炮塔上的射擊窗在中期生產的型號中改為了逃生艙口(也可用來上載彈葯);早期型炮手的兩個視窗的窗蓋的裝甲在中期生產時得到了加強,在後期又改為了一個;早期的兩個前燈在後期只剩了一個。後期生產的「虎I」的發動機也更換了。「虎I」裝備了兩種履帶:窄履帶,用於運輸;寬履帶,用於戰場。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運輸,加快裝卸速度,還生產了它專用的列車。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僅生產了1,355輛「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生產了105輛。「虎I」最終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
重量:戰斗全重57t;運輸重52t
長度:炮管指向前方8.451m;炮管指向後方8.379m;不帶炮管車體長6.280m
寬度:使用戰斗履帶車體寬度 3.560m;到外側輪盤車體寬度 2.822m;戰斗履帶寬度 0.725m;使用運輸履帶車體寬度 3.230m;運輸時到外側輪盤車體寬度 2.622m;運輸履帶寬度 0.622m;車內自由寬度 1.800m;炮塔內自由直徑 1.820m
高度:車全高 3.000m; 帶車長指揮塔時炮塔高度 1.200m;火炮中軸線高度 2.195m ;地面至底盤高 0.470m
速度:最大速度 45km/hr ;持續公路速度 30km/hr;持續越野速度 20~25km/hr
行程:公路行程 120km;平均越野行程 80km
每百公里耗油量 :公路 450L ;越野 650L 油箱容量 540L
引擎:汽油機 型號 maybach HL210 P45 600馬力(早期)maybach HL 230 P45 700馬力(後期從車體編號250251開始)有8個前進擋,4個倒擋
推重比:13HP/ton
越壕寬:2.3m
越障高:0.79m
爬坡度:35°
涉水深: 1.7m
潛渡能力:4.0m
武器:88mm Kw.K. L/56 炮;MG-34機槍X 2(早期)MG-34機槍X3(後期);M.P. 沖鋒槍 X1(在炮塔內部);煙霧發射器設備(早期)
彈葯:穿甲彈和高爆彈 92發; MG-34機槍彈葯 4500發 ; MP沖鋒槍彈葯 192發
觀察瞄準設備:車長指揮塔, 炮手的T.Z.F.9b瞄準鏡
無線電設備:超短波Fu.2接受器;超短波Fu.5發射器及接受器
炮塔俯仰角-10~+20
4. 虎式坦克停產的願意是武器本身不行 還是德國承擔不起這種昂貴的坦克和 虎式坦克工廠被炸毀
一,1943年T34-85與IS-2逐步投入戰場後,虎式就變得對戰場有些力不從心了。這也就是44年之後,虎式停產的重要原因。
二,高昂的成本也是一直困擾虎式坦克的問題,這種坦克在製造時間、原材料和建造費用都非常昂貴,虎式坦克的成本相當於當時Ⅳ號坦克的兩倍和Ⅲ號突擊炮的四倍,相當於T-34坦克的三倍和IS-2(斯大林-2)坦克的兩倍。
三,後期由於德軍制空權的喪失導致兵工廠被炸,無可奈何的停產。
虎式坦克是一款很好的坦克,雖然有造價過高和容易故障的缺點。但它的戰績在二戰中是最好的,只是數量遠低於蘇聯T34和美國謝爾曼,所以對戰爭的影響總體上不如T34和謝爾曼。
以下是虎式坦克的戰績:
沃爾特·倫道夫:擊毀106輛坦克,火炮不詳。
阿爾博特·科舍爾:擊毀100輛坦克,火炮不詳。
赫爾慕特·文德羅夫:擊毀坦克95輛。
卡爾·布雷曼尼:擊毀92輛坦克,火炮不詳。
埃里希·雷茨克:擊毀76輛坦克,火炮61門。
海因茲·毛斯泊格:擊毀57輛坦克,火炮不詳。
庫爾特·肯斯佩爾:在指揮虎式時擊毀42輛坦克,總戰績為168輛坦克。此人曾經四次被提名授予騎士鐵十字勛章,但始終沒有得到這一應得的榮譽。
約翰尼·穆勒:第502營的第3小隊長,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戰線,該中隊3輛「虎」I一次戰斗共擊毀41輛蘇軍坦克,其中穆勒車組「包辦」其中25輛。
在那時一輛虎式坦克單獨擊毀幾輛或十幾輛盟軍坦克是很正常的事。你什麼時候聽說過有哪輛盟軍坦克能單獨擊毀兩輛以上虎式坦克的?
所以,虎式坦克停產的原因不是質量不行,而是造價過高越戰越窮的德國想生產卻力不從心。
5. 二戰時,德軍中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哪個更先進
Ⅴ號「黑豹」式坦克(或「豹」式)被推出的起因就是蘇德戰爭初期的「T-34危機」。德國原有坦克戰術性能偏重機動性,不太重視火力和防護,在「閃電戰」運用的初期其性能尚可,但進入蘇聯戰場,面對火力和裝甲強大的T-34和KV-1後,德國的Ⅰ、Ⅱ、Ⅲ、Ⅳ號坦克,以及35t、38t等就面臨被動挨打的地步。除加緊改進Ⅲ、Ⅳ號坦克外,古德里安等將領在1941年底的時候強烈要求研製新型坦克。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命令戴姆勒-賓士、MAN等公司研製30噸級坦克以對抗T-34/76。
賓士公司先後研製出VK3001和VK3002原型車,但由於和T-34/76過於相象,以會戰場識別困難的理由否決。MAN公司也推出了VK3002原型車,和賓士公司的VK3002一同在希特勒生日1942年4月20日那天向希特勒進行了展示,MAN公司的設計最終獲得批准。VK3002原型車的炮塔象T-34坦克一樣置於車體前部,但後來生產的炮塔都置於車體中部,因此「黑豹」式可以擁有更長的火炮身管,具備了火力性能上的先天優勢。1942年12月,「黑豹」正式生產型投產,被定為PzKpfw V Ausf D型,次年1月首批「黑豹」D型出廠。此時的豹式以遠遠超出原先設計要求的30噸級,前裝甲也由最初要求的60mm增加為80mm,坦克全重達到了44噸。「黑豹」與先前的德國坦克截然不同,最先採用了傾斜裝甲。豹式坦克採用了660mm寬履帶,強力的發動機(從D2開始更換裝了高達700馬力的HL 230P30發動機,此發動機成為豹式的標准動力裝置),機動越野性能非常優秀。
為了等待「黑豹」坦克的出廠,德國的「堡壘作戰」一推再推,戰役終於在1943年7月5日開始。好容易積攢的250輛豹D(D1)型參加了這場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首日有192輛豹式參加了進攻,但機械故障頻頻,再加上在一個雷場遭遇伏擊,當日倖存完好的豹式只剩40輛。但是參戰的豹式也顯現出強大的火力和防護力,雖然數量較少,但是遠距離開炮就可擊毀I-34。戰役中豹式坦克的戰果不俗,但是數量太少,沒有發揮出決定性作用。
戰場上,豹D坦克也暴露了機械裝置的嚴重不可靠,特別是齒輪箱存在嚴重設計問題。豹D型只生產了534輛,而後1943年8月新的「黑豹」A型投產,改進了不少機械問題,加厚了炮塔裝甲,增加了兩挺7.62mm機槍,產量為1768輛。1944年3月改進後的「黑豹「G型投產,加強了車體裝甲,改進了傳動裝置,增加了車內三防通風裝置。豹G型生產直到戰爭結束,產量達到了3740輛,是豹式系列的數量最多的型號。1944年2月22日,希特勒親自簽發命令,將PzKpfw Ⅴ號坦克定名為「黑豹(panther)」坦克。
「黑豹」坦克是德國二戰後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視,在後期德國坦克生產中平均產量最高,D、A、G三中型號達到了6042輛。1944年5月開始研製「豹」F型,設計了全新炮塔,但到戰爭結束只生產了20輛左右。此外,豹式的後繼型號豹2准備安裝88mm火炮,但只出現了原型車。
「黑豹」坦克與對方的T-34/85相比,防護性能絕對優於T-34/85,火炮口徑雖然為75mm,但70倍口徑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於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於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從全方位性能上超過英美各型同類坦克。不過這一切的背後就是豹式全重高達44~46噸之多,幾乎和蘇聯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個級別。但同樣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似有差別對待。豹式的工藝復雜,產量難以和T-34、M4「薛爾曼」等盟軍坦克相比,因此經常處於戰場上的數量劣勢地位。豹式還是最先安裝主動紅外夜視儀的坦克,開創了坦克夜戰設備的時代。
6. 德國虎式坦克詳細數據
重量:56噸(早期)57 噸(後期)
乘員:5 人(車長,炮長,司機,裝填手,無線電操作手)
發動機:Maybach HL 210 P30-12 650hp(早期) Maybach HL 230 P45-12 700hp(後期)功率 700馬力
最大時速:38公里(公路)/15~21公里(越野)
行程:110-160 km(公路)80km(越野)
每百公里耗油量:公路 450L 越野 650L
油箱容量 540L
越壕寬 2.3m越障高 0.79m爬坡度 35°
全長:8.45m 炮管指向前方 8.451m 炮管指向後方 8.379m 不帶炮管車體長 6.280m
高:2.86m 火炮中軸線高度 2.195m 地面至底盤高 0.470m 帶車長指揮塔時炮塔高度 1.200m
寬:3.4-3.7m 用戰斗履帶車體寬度 3.560m 到外側輪盤車體寬度 2.822m 戰斗履帶寬度 0.725m(附:使用運輸履帶車體寬度 3.230米)
武器:88mm KwK 36 L/56坦克炮 2 X 7.92 MG34(早) 3 X 7.92 MG34(後) 6 X NbK39 90mm 高爆榴彈發射器(S雷)
火炮俯仰角:俯仰角 +18°~-9°
火炮旋轉方向:旋轉方向 360°
彈葯:88mm——87發 7.92mm——4500-5700發
裝甲:(57噸型)
炮盾 135-150毫米 0度 鎳鉻錳高壓鑄鋼(非重疊部分)
炮塔正面 102毫米 9度 PP7182 鎳鉻錳鉬軋制鋼(被炮盾完全遮擋)
炮塔側面 82毫米 0度 E22 鎳鉻錳軋制鋼
炮塔背面 82毫米 0度 E22 鎳鉻錳軋制鋼
炮塔頂部 40毫米 90度 E22 鎳鉻錳軋制鋼
車體首上 102毫米 9度 PP7182 鎳鉻錳鉬軋制鋼
車體首中 63毫米 80度 E22 鎳鉻錳軋制鋼
車體首下 102毫米 -25度 PP7182 鎳鉻錳鉬軋制鋼(有時外掛附加履帶)
車體側上 82毫米 0度 E22 鎳鉻錳軋制鋼
車體側下 63毫米 0度 鋼種E22 鎳鉻錳軋制鋼(被負重輪遮擋)
車體後部 82毫米 -15度 E22 鎳鉻錳軋制鋼
車體前頂部 40毫米 90度 E22 鎳鉻錳軋制鋼
車體後頂部 25毫米 90度 E32 鉻錳軋制鋼
車體底部 25毫米 90度 E32 鉻錳軋制鋼
主炮的穿透力:(呈30度角射中) 50%概率穿過率 高質量靶板
彈葯 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Pzgr39穿甲彈 120mm 110mm 100mm 91mm 84mm
Pzgr40穿甲彈 171mm 156mm 138mm 123mm 110mm
無線電設備:超短波Fu.2接受器 超短波Fu.5發射器及接受器
瞄準鏡:卡爾·蔡司T.Z.F.9b瞄準鏡
7. 感覺德國的虎式坦克不怎麼厲害啊正面才100mm還沒有角度,88炮只能欺
不要拿坦克世界來評論虎式坦克 那個就是個游戲 在二戰中的一次長達6個小時的激戰中,一輛虎式坦克被反坦克武器擊中了227次,在履帶,負重輪和傳動裝置受損的情況下 依然堅持行駛了40公里回到安全地帶 :證據:「十大坦克排行榜第三名 虎式坦克」 視屏搜索 絕對找到 認為虎式不厲害的朋友 不要以為玩了個什麼坦克世界就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 去看看真正的軍事資料吧 二戰時 德國士兵曾今在牆上畫個虎式坦克的正面(曾有人傳言是虎王,其實是錯誤的,就是虎式坦克) 結果就嚇跑了盟軍坦克 這就是著名的虎式坦克恐懼症的表現形式之一 。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有 盟軍裝甲兵認為虎式坦克的裝甲可以再生 俄國人認為虎式坦克是有生命的坦克 這些言論都有一個同樣的原因:「虎式坦克恐懼症」.虎式坦克在敵軍部隊中造成的心理打擊是非常顯著的 古往今來 除了一戰時英國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輛坦克以外 沒有任何其他坦克和虎式坦克一樣有如此強大的心理震懾作用.就連「虎式坦克」這個名字,都有心理戰的作用!至於你說到的M26潘興式戰車和IS2斯大林戰車,我現在回答你的問題。你們在玩坦克世界的時候,M26潘興式戰車和IS2斯大林戰車確實比虎式坦克強,更厚的裝甲,大口徑的火炮和更高的跳彈率,即便是面對面的對轟,虎式坦克也絕對不是對手。在坦克世界裡,M26潘興式戰車和IS2斯大林戰車可以承受虎式坦克多次攻擊,而虎式坦克卻不行,所以玩坦克世界的玩家可以說「游戲里,虎式坦克是垃圾!」 這一點,我不反對!但游戲只是游戲,不是現實,在現實當中,無論是虎式坦克還是M26潘興坦克或者IS2斯大林坦克,都可以一炮摧毀對手。這一點請不要懷疑。因為這不是游戲,在游戲裡面你可以抗的住多次攻擊,你還可以有跳彈率,你還有擁有生命值,游戲里即便是你被虎式坦克88炮近距離命中尾部,只要你還有足夠的生命值,你就死不了,就不會一擊斃命,你就還有翻轉戰局的機會。可是現實當中,這些都是扯淡,現實中可沒有什麼生命值給你!一次攻擊就可以要了你的小命!在真正的戰斗中,誰能做到先開炮,並且首發命中對手,誰就是贏家,因為都擁有一炮摧毀對手的火力,大家旗鼓相當,這一點是真實的。所以,不要拿游戲裡面的數據來對待現實中的武器。打個比方「別以為你在游戲裡面有幾萬的防禦力和幾萬的生命值,無論是火燒雷劈還是劍刺刀砍都搞不死你,你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自己很無敵,以為自己是打不死的小神童,那隻是游戲!在現實中,一塊板磚就可以拍死你,你信不?"。所以不要拿游戲來評論現實的武器!但是虎式擁有比潘興和Is2更快的速度也許你不知道。前面有人說IS速度比虎式坦克快,這是錯誤的。IS坦克機動力是很差的,只是比虎王坦克好那麼一點點,而不是虎式坦克。虎式是二戰期間速度最快的重型坦克,平地行駛最高速度達到了38公里每小時,平均最高速度也是23英里每小時,而當時盟軍的M4謝爾曼(雪曼)中型坦克的最大速度也只有24英里。同時說道潘興坦克,就不得不順便說一下M4謝爾曼(雪曼)坦克,德國人稱M4謝爾曼(雪曼)坦克為美國火爐,或者湯米火爐。而美國人叫它們郎森打火機,這是應為用M4謝爾曼(雪曼)坦克一打就著(火)。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M4謝爾曼(雪曼)有一個嚴重的設計缺陷,那就是使用汽油作為燃料,一旦被擊中就會立即起火,車組人員只有幾秒鍾的逃生時間,否者坦克立刻就會變成火葬場,很不安全,同時汽油動力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不足 導致坦克的動力重量比輸出不足,無法達到較高的機動能力,而遺憾的是M26番興坦克也有著和M4謝爾曼(雪曼)坦克一樣的設計缺陷,這也是美國坦克在二戰中的通病。然後我們再來看IS2斯大林坦克,這種坦克的主要缺陷就更嚴重了。IS2 的重裝甲和它的發動機功率很不搭調,動力重量比遠不如虎式坦克,機動性嚴重不足,更要命的問題就是,IS2隻有少的可憐的28發炮彈,其中穿甲彈10發,榴彈18發,你千萬不要說把榴彈換成穿甲彈不就可以了?實際上,現實中榴彈和穿甲彈外觀結構有很大的不同,穿甲彈細長,榴彈矮壯,兩種彈葯不可能互換位置安裝,這可不是游戲,你想買什麼炮彈都可以,想怎麼改造都行,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10發穿甲彈導致IS2不可能對敵人坦克發動較大的突襲,也無法參與長時間的坦克戰斗,應為要保障IS2可以持續作戰,必須准備一大堆不堪一擊的彈葯補給車,所以實用性並不好,關鍵時刻總會有些礙手礙腳,因此只能起到一定的威懾的作用,或者給自己人壯壯膽而已。IS2隻擁有28發炮彈,但是也只是10發穿甲彈和18發榴彈,在坦克戰中,依舊彈葯不足,因為榴彈無法摧毀虎式,豹式等防護力較強的坦克,就連四號坦克都難以擊毀。我相信,如果你是坦克手,你肯定不會希望隨時帶著一輛彈葯補給車和你一起上戰場吧,。(二戰時期,鼠式和獅式根本就處於研究階段,沒有正式的車型造出來)。至於IS2的122mm炮的實際穿透能力其實不比虎王的88mm長身管炮強,原因在於當時蘇聯的火炮製造技術和德國有很大的差異。導致炮彈的速度達不到要求,同樣口徑和長度的炮,在穿透力,射程,命中率上都遠不如德國火炮,所以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不得不轉過來發展火炮的口徑(證據:世界坦克大觀。二戰坦克排行榜。軍事家和武器學家的點評)!同時,虎式的除了裝甲厚度還有裝甲質量,虎的裝甲可不僅僅是100mm的鐵,虎式坦克裝甲採用的是冷軋鋼,其密度大於其他坦克常用的熱軋鋼,所以裝甲強度要遠遠大於其他坦克的裝甲。二戰時期,由於科技力量的限制,沒有研製出復合裝甲,只有依靠常規的鋼鐵裝甲,而裝甲的好壞不僅僅在於硬度的大小,還要看柔韌性,二戰坦克裝甲抵消穿甲彈的方式就是柔韌性,依靠裝甲被攻擊後產生變形來卸力,抵消炮彈的穿透力,而冷軋鋼的,密度,韌性和硬度都要強於熱軋鋼,所以虎式坦克被中彈部位往往是一個個小彈坑。其實除了是被炮彈撞擊給破壞了,還有就是自身發生了變形. 現在,國產運鈔車區區3mm的防彈鋼板,可以防住AK47的子彈,其實就是採用的這種原理!二戰時,德國四號F型戰車和四號J型戰車都是80mm的前裝甲,可是依然被T-34坦克的76.2mm口徑火炮的打的落花流水,「T-34危機」就是典型的例子。雖然虎式坦克側面和尾部也是80mm裝甲,但是T34的76.2mm口徑火炮卻難以將其擊穿,其主要區別就是虎式坦克的裝甲與四號坦克不同,虎式坦克是用的冷軋鋼裝甲!這也是虎式坦克出現的前幾個月裡面沒有任何一種反坦克武器可以摧毀它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短短的幾個月,虎式坦克就在當時就造就了不可戰勝的神話,從而威名遠揚,虎式坦克恐懼症也是由此而來。
然而,評論一輛坦克的好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坦克出現的時間及其在該時間段里發生的實際作用。任何軍事家和武器學家評論坦克,都要從坦克所處的歷史時間,以及該坦克在它所處的時間段里發揮的歷史作用來評價的。要不然,你幹嘛不用現在的德國豹2A6來對比IS2和潘興啊,那豈不是一炮並穿好幾輛嗎?如果你不考慮年代因素,你也許就會說一戰的英國坦克,那可是世界上的第一輛坦克,也許在你的眼裡,他是垃圾中的垃圾了。因為只有6~12mm的裝甲和4英里的時速,豈不是垃圾? 而事實呢? 當這種坦克第一次出現的時候簡直就是所向披靡啊,原本需要幾個月才能被突破的德軍防線,在短短的幾個小時裡面就被突破了,甚至由此改變了世界戰爭的格局和未來武器的發展方向!其實任何一種新的武器裝備的誕生,都是為了對抗和替換之前的同類型武器,新武器的出現必然會導致老式武器的落後和被淘汰,新武器就是用來打敗舊武器的,IS2和潘興坦克就是為了對抗虎式坦克而生產的新武器,比虎式坦克略強也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不代表虎式坦克不強。如果造出來的新武器還不如以前的老式武器,新武器的研究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不要把虎式坦克和IS2以及潘興這些不在同一個時間段的武器同台競技,否者,拿出現在軍事任意一輛輕型坦克也許都會比IS2和潘興強很多倍,這有意義嗎? 所以評論虎式坦克的好壞,不要過於片面。更不要拿游戲來說事。世界軍事,歷史學家一致認為虎式坦克是有史以來最讓人膽寒的坦克,單單只是提到他的名字就足以引起恐慌,這可是千真萬確的。當1942它首次出現的前幾個月里,沒有任何一種反坦克武器可以摧毀它,這種坦克可以在橫掃一切阻礙之後,依舊完好無損的投入下一場戰斗。 當然,虎式坦克,絕不是最成功的坦克,也遠遠算不上是最完美的坦克。而至於為什麼,我想稍微了解歷史的人都會知道的,就不在多說了。 終歸一句話。 在現實中無論虎式還是潘興,還是IS2,都可以一炮摧毀對手,所以現實中只要誰先開火,誰就是贏家。大家旗鼓相當。而虎式擁有92發炮彈和較快的速度,相比潘興和IS2,虎式的速度是最快的。在說了IS2和潘興是二戰末期的坦克,和虎式不在同一個時間,沒有可比性,如果你們了解世界歷史和軍事就會知道,世界軍事學家對IS2和潘興是很不看好的。 所以 多了解現實中的虎式坦克吧。游戲畢竟是游戲啊,只是浮雲而已。總之,古往今來,只有虎式坦克曾經創造過不可戰勝的神話。也只有虎式坦克才擁有如此的心理震懾力度(虎式坦克恐懼症)。虎式坦克僅1355輛的產量卻擊毀了上萬輛坦克以及大量的自行火炮和普通的步兵反坦克炮,而這種以極少數量,確能大量殲敵的巨大落差比列(戰爭結束時單輛虎式坦克擊毀其他坦克的比率,最高達到了1比200多,這還僅僅只是摧毀坦克的數量,還不包括自行火炮和普通反坦克炮以及其他車輛),古往今來也只有虎式坦克辦到了。 所以,不要用游戲來評論現實中的武器,游戲畢竟是游戲.是不可能和現實相比較的!
」虎式坦克恐懼症「 和」T34危機「 在軍事歷史上都是有詳細記載的,對於M26和IS2 他們貌似還沒有這么大的名氣!當然,站在公正的角度說,我絕不否認IS2和M26在一定程度上,比較虎式坦克確實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這絕不影響虎式坦克曾今的強大和之前的威名!首先,IS2和M26本身就是盟軍和蘇軍為了對抗強大的虎式坦克而開發的新型坦克,是新武器。正如前面說的,開發新武器就是為了對抗或者替換舊武器的,如果新開發的武器還不如以前的舊武器,那麼開發新武器就毫無意義了。因此可以看出,正是由於之前的舊武器太厲害,才促使了其對手不得不去開發新的武器來對抗它,所以,蘇軍和盟軍急於開發IS2和M26來對抗虎式坦克的行為,也可以反面印證虎式坦克的強悍,迫使它的對手不得不開發新武器,才可以擊敗他。但是,絕不可以因為新武器的出現,就否認過去舊武器的強大及其功勛,這種做法是非常無禮,而且很粗暴,毫無道理可言的。所以,對於那些僅僅看到新武器的出現,就全面去否認舊武器的人,只能用「鼠目寸光,夜郎自大」來形容了,這種人,根本不配來評論武器和軍事。 科技在進步,軍事在發展,新舊武器更替是很正常的,也是必須的。但只看好新武器,而否定舊武器的做法確實不可取。任何新武器,都是在借鑒和吸取舊武器的精華之後,誕生的,沒有舊武器的輝煌,就沒有新武器的誕生。所以,對於那些自以為玩了個坦克世界就自以為什麼都懂的人,那些個玩了個什麼坦克世界就盲目否定虎式坦克的人,我的評價是:「不假思索,亂把言發;前人成績,一筆抹殺;不知道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沒有分析批判,缺乏辯證方法;你們是鼠目寸光,夜郎自大;螳螂之輩,井底之蛙!」
不過最近有個朋友在貼吧留言說:虎式坦克就是垃圾,而他的理由是「在歷史上,實戰中也沒有任何一次戰斗,有虎式坦克跑出來抗敵人炮彈的例子,這就說明虎式坦克的裝甲不可靠,如果虎式坦克真的那麼可靠,為什麼坦克手不敢開坦克出來抗敵人的炮彈」,這句神回復,叫我感到無比的失望,最近人們的智商怎麼了,玩坦克世界玩傻了? 對於這句神回復,我的回答是:實戰是在干什麼?是在拚命啊!現實中人只有一條命,沒有游戲中的血條,也沒有戰敗後重新開具的機會,一旦死了,就徹底與這個世界說再見了,沒有第二次復活和重來的機會!而實戰中,所有坦克手在戰斗中,都是在盡可能保護自身不被發現,盡可能保護自己存活下來的前提下,再來擊斃敵人,如果自己都沒命了,還如何殲敵! 如果真人有人跑出來扛炮彈,那叫找死,那是自殺。除非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保護更為重要的目標,自我犧牲的情況除外!而這也不是出來扛炮彈,是捨身取義的烈士精神,是敢死隊。通常情況下,正常人,沒有人會愚蠢到跑出去給別人當靶子,找死。
8. 為什麼二戰時納粹德國獵虎坦克殲擊車雖然火力猛,防護好,但故障較多
規律是,東西越復雜,出錯的可能性越大.
一方面是設計方和使用方一味追求技術上的專先進性,忽視了當時屬技術條件下的可行性;一方面是在盟軍日益加重的戰略轟炸和蘇軍的步步緊逼的情況下,德國在原料和加工方面都不如從前,在相當程度上加重了此種情況.
不過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在當時那個時代,重型裝甲車輛的故障率一般都較高,而在德軍節節敗退的戰場條件下,回收和維修故障車輛更是難上加難,也加深了人們對於這種車輛故障率高的印象.
9. 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分為哪幾種型號
虎式坦克正式定名為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六型裝甲戰車,E改型)批量生產開始於1942年8月。但是軍方也同時訂購了90輛保時捷設計的車體加裝固定戰斗室改裝為坦克殲擊車使用,即人們常說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庫爾斯克會戰後,殘存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進行了細節改裝並加裝了前機槍,於1944年2月27日被正式更名為「象式坦克殲擊車」。其中654重驅逐坦克大隊還得到了一輛改裝過的象式坦克殲擊車,此車把固定戰斗室改為了虎式坦克的活動炮塔,等於又重新拼出了一輛保時捷虎,估計這也是唯一的一輛實戰用的保時捷虎。
虎式坦克被匆忙投入實戰,其實最初的產品漏洞百出。因此,所有大小改動,都直接在生產環節上完成。最為顯著的改動是後期型號降低了炮塔,並為乘員提供更為安全、較易於逃生的駕駛艙。為降低成本,防水能力和空氣凈化/調節系統被取消了。
虎I在1942年8月開始生產,而在1944年8月生產了1,355輛後停止。開始生產時平均每月25輛,而1944年4月已增長至 每月104輛。增長的頂峰在1944年7月1日的671輛。一般而言,它用了兩次生產期(前期型及後期型)生產虎I(PzKpfw VI)和同期的德國坦克一樣。當虎II(Tiger II Ausf B)開始在1944年1月生產時,虎I逐步淘汰。
「虎I」只有兩種正式的型號——E型和H型,但在生產過程中,改進始終在進行。早期生產的型號炮塔上的射擊窗在中期生產的型號中改為了逃生艙口(也可用來上載彈葯);早期型炮手的兩個視窗的窗蓋的裝甲在中期生產時得到了加強,在後期又改為了一個;早期的兩個前燈在後期只剩了一個。後期生產的「虎I」的發動機也更換了。「虎I」裝備了兩種履帶:窄履帶,用於運輸;寬履帶,用於戰場。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運輸,加快裝卸速度,還生產了它專用的列車。
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僅生產了1,355輛「虎I」坦克。諾曼底登陸戰中,一個上尉駕駛虎式坦克把一個縱隊的英國坦克給幹掉了。雖然虎式為納粹德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它最終還是被「虎II」所取代。虎式坦克是二戰中令人畏懼的德軍坦克的象徵。1944年4月,「虎I」的月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生產了105輛。「虎I」被裝備到一些獨立的重型坦克部隊,它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現在列寧格勒的502重型坦克營一連。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西亞附近,501重型坦克營的「虎I」式坦克參戰。1945年4、5月,參加了柏林的防禦戰。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是虎式坦克依然令人望而生畏——如果你在牆上畫它,會把二戰的盟軍老兵給嚇跑,足以見他在人們心中的「高大地位」。 黑豹原型車——VK3002(DB)
黑豹坦克在設計上採用了很多T-34坦克的構思,如採用大功率發動機、寬履帶、長身管火炮以及傾斜裝甲等等。雖然最終定型的黑豹坦克仍然與T-34較為相像,但黑豹更重、火力更猛、機動性更好。黑豹採用了重疊式負重輪以及藝術級的懸掛系統,這使得黑豹坦克在地形復雜地區也可以高速行進。(譯者註:黑豹的動力系統以及懸掛系統有著難以進行維護的缺點,其後勤壓力非常大,與老虎差不多)
1942年6月到9月,MAN製造了兩輛原型車,其中只有一輛安裝了炮塔。這兩輛原型車都進行了廣泛的測試,在測試中暴露出了許多技術問題。而就在同時,MAN被要求盡快生產1000輛黑豹坦克並且第一輛坦克要在1943年上半年進入德軍作戰序列。1942年晚期,MAN被命令小批量生產20輛預生產型黑豹坦克,這被稱為黑豹坦克系列中的0系列,被命名為Panzer V Panther Ausf A(注意:這不是後來正式生產型的黑豹A型坦克)。這一批20輛坦克安裝了帶有單室炮口制退器(來自於75mm KwK 40 L/43火炮)的早期型75mm KwK 42 L/70火炮,同時其前裝甲只有60mm厚,採用650馬力邁巴赫 HL 210P45型發動機。1942年12月,新改型黑豹D型坦克投入生產。1943年2月,原來的20輛0系列坦克更名為黑豹D1型坦克。此後這些D1型黑豹坦克被廣泛運用於測試車輛性能以及訓練新乘員。
D1型坦克存在一種非常有趣的變形車輛,那就是在D1型黑豹坦克車體上安裝4號H型坦克炮塔(炮塔為銷接於車體上,無法左右旋轉)而成一種指揮型坦克(有消息稱這就是早期型號的黑豹指揮型坦克)。
很有趣的一種改裝車,實在想不通嚴謹的德國人會生產這種車輛
這種變形車輛曾作為東線獨立第653重型坦克殲擊大隊的指揮車,並一直應用到1944年早期。除此之外,獨立第653重型坦克殲擊大隊還裝備過安裝有20mm防空高射炮的另一種早期型黑豹指揮坦克以及由T-34改裝而來的Flakpanzer T-34®。
為了實施堡壘作戰計劃(譯者註:蘇聯紅軍稱之為庫爾斯克會戰),軍方命令MAN在1943年5月12日前生產250輛黑豹坦克,除此之外再盡快生產750輛。1942年12月,黑豹D型坦克正式投入生產,1943年1月11日,第一輛黑豹D型坦克開下了生產線。相較於黑豹D1型,黑豹D型坦克加強了裝甲,火炮換為新的75mm KwK42 L/70火炮,炮塔採用液壓驅動。這一批250輛坦克採用了邁巴赫HL210P30型650馬力發動機。這一批坦克的缺陷是側裝甲只有40~50mm。黑豹D1/D型坦克、費迪南坦克殲擊車以及其他一些新型裝甲戰斗車輛都是在庫爾斯克首次亮相,其中黑豹坦克配屬於第51、52坦克大隊(每大隊96輛黑豹)以及第39突擊坦克團(8輛黑豹)等單位隸屬南方集團軍群參加了1943年7月的堡壘作戰。但由於自身的技術故障(主要是變速箱、傳動系統和懸掛系統不穩定以及發動機容易起火)導致許多黑豹坦克在戰斗開始前和戰斗中損失掉以及乘員缺乏訓練,截至庫爾斯克會戰的第一天的晚上完好的黑豹坦克還剩40輛。對此,海因茲.古德里安說到:「他們(黑豹坦克)非常容易起火燃燒,他們的燃油系統沒有受到很好的防護,同時乘員們也由於缺乏訓練而損失掉。」
這第一批250輛到1943年8月10日還剩43輛在德軍中服役,這些剩餘的黑豹在這之後被改裝為黑豹指揮型坦克。這250輛坦克之後又生產了600輛黑豹D型坦克(又稱為黑豹D2型坦克),他們採用了700馬力邁巴赫HL230P30發動機,換裝了新型指揮塔以及安裝了裝甲裙,黑豹D型坦克主要裝備於第23和26獨立坦克團以及帝國師、武裝黨衛軍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下轄的裝甲團。總的說來,從1942年12月到1943年9月,MAN、戴姆勒賓士、MNH以及亨舍爾共生產了850輛黑豹坦克。
1943年8月,經過對變速箱以及其他系統的改進後,黑豹A型坦克開始生產,正是A型坦克的出現才使得黑豹坦克成為一種令人生畏的武器。黑豹A型坦克是諾曼底戰役中德軍數量最多的坦克,大約有400輛各型黑豹坦克在諾曼底損失掉。黑豹A型坦克的指揮塔上安裝了可以架設MG34高射機槍的支架,在黑豹A型坦克的生產中先後共採用了5種不同的排氣裝置布局。總之,1943年8月到1944年5月,MAN、戴姆勒賓士、亨舍爾和德瑪格(Demag)公司共生產2200輛黑豹A型坦克(譯者註:某些資料稱為2000輛)。
1944年3月,黑豹G型坦克開始生產,它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如重新設計頂部艙口、去掉前部傾斜裝甲上的駕駛員觀測口。後期型黑豹G型坦克為駕駛員安裝了旋轉式潛望鏡、新的排氣裝置以及新的發動機蓋布局和突起的風扇蓋。
起初,德國人計劃在G型黑豹坦克上採用全鋼制負重輪以取代原先的掛膠負重輪,但這種採用全鋼制負重輪的黑豹坦克僅僅在1944年生產了24輛。從1944年3月到1945年4月,MAN、戴姆勒賓士、MNH共生產黑豹G型坦克2950輛(譯者註:某些資料稱為3126輛),G型黑豹坦克是黑豹系列坦克中產量最高的一種。克虜伯計劃在黑豹坦克上換裝88mm KWk43 L/71火炮,但沒有被德國軍方採納。
1943年到1945年黑豹坦克僅僅生產了6000餘輛,其產地為卡塞爾(MAN公司)和漢諾威(MNH、戴姆勒賓士、亨舍爾以及德瑪格公司)。1943年,日本購買了一輛早期型黑豹D型坦克以及一輛虎式坦克,但是由於戰爭形勢的發展這兩輛坦克並沒有交貨而是以租賃的形式在德軍中服役。此外有消息稱大約5輛黑豹G型坦克在1944年出口到匈牙利,1943年有一輛黑豹坦克被出口到瑞典,但無法得到證實。1943年2月,MAN授權菲亞特-安薩爾多(Fiat-Ansaldo)以許可證形式生產黑豹坦克,但由於1943年9月義大利宣布投降而未能實現。
黑豹指揮型坦克 Panzerbefehlswagen Panther
由標准型黑豹坦克(A型、D型、G型)改裝而來,改裝時間1943年5月至1945年2月,改裝數量392輛,武備沒有變化只是安裝了額外的天線和大功率電台,正是編號:Sd.Kfz.267。
黑豹觀測坦克 Panzerbeobachtungswagen Panther
為一種炮兵觀測坦克,由1944年末到戰爭結束這段時間回廠返修的黑豹坦克改裝而來,共41輛。其主炮換成一門木製假炮輔助武器沒變,同時安裝了額外的觀測設備包括測距儀。
黑豹救援坦克 Bergepanther
1943年4月29日,德國軍方決定生產由黑豹坦克改裝而來的配屬裝甲大隊的工程救援車,編號Sd.Kfz.179。1943年6月,MAN利用回廠維修的D型黑豹坦克改裝12輛黑豹救援車的原型車。正式生產開始於1943年7月,主要是用黑豹A型以及後期型黑豹G型坦克改裝而來。早期的黑豹工程救援車安裝有20mm KwK38 L/55火炮,後期型號則改為MG34或MG42機槍。乘員由車長、駕駛員和維修員組成。從1943年6月截至1945年4月總共生產359輛(240輛改裝自A型黑豹坦克,107輛改裝自G型,12輛改裝自D型)。從1943年8月開始,黑豹坦克大隊開始裝備此型坦克救援車,1944年1月,虎式坦克大隊以及重型坦克殲擊大隊開始裝備這種坦克救援車,除此之外,黑豹坦克救援車也配屬給一些獨立維修單位。有一些黑豹坦克救援車去掉維修設備後改裝為了彈葯輸送車——Munitionspanzer Panther。黑豹坦克救援車是二戰中最成功的一種工程維修車輛,戰後的法國軍隊曾經裝備過一些俘獲的這種工程救援車。
為了改進黑豹坦克性能,實驗性的安裝了不同的強力發動機,這包括MAN的風冷發動機、BMW由飛機發動機改進而來的發動機以及戴姆勒賓士的柴油發動機。德國設計師們還在黑豹坦克上測試了液壓懸掛系統,以及可以使黑豹坦克在化學沾染區安全行進的特殊通氣管裝置以及特別的空氣過濾裝置。此外,還有計劃把黑豹坦克改裝為噴火坦克。
1944年5月,德國設計師提交了黑豹F型坦克的設計方案並被批准。它增強了裝甲防護同時安裝1944年11月由萊茵金屬設計的新型窄型炮塔(Schmalturm turret)(計劃有戴姆勒賓士生產製造),火炮計劃採用75mm KwK42/1 或者是斯科達公司的75mm KwK44/1 L/70火炮或者75mm Kwk L/100火炮。生產型黑豹F型坦克計劃採用全鋼制負重輪。1944年10月,德國人計劃在1945年3月開始由戴姆勒賓士公司在柏林Marienfelde(譯者註:柏林市中的一個地址)開始生產,但最終僅僅在1945年1月製造出了一輛原型車(黑豹G型坦克車體安裝窄型炮塔)。由於惡劣的戰爭形勢,戰爭結束前僅僅完成了少量沒有關鍵部件的窄型炮塔以及8個車體。但有消息稱在1945年4月20日-23日,戴姆勒賓士完成了少量的黑豹F型坦克,如果這是真的的話,那它們應該參加了戰斗,但並沒有相關的信息加以證明。
黑豹F型坦克
為了准備阿登進攻作戰,大約10輛黑豹G型坦克被改裝成類似於美軍M10的坦克殲擊車,它們在原來的黑豹坦克炮塔上焊接了額外的金屬板並採用了美軍的塗裝和標示以迷惑敵軍,它們被稱為M10替代品(Ersatz M10),配屬於第150裝甲旅,指揮官為武裝黨衛軍旗隊長奧托·斯科爾茲內。德國人在1944年3月23日的報告中對黑豹坦克和蘇聯紅軍的T-34/85以及JS-II做了對比:「黑豹坦克進行正面射擊時遠優於T-34/85(黑豹G型坦克可以在800m距離正面擊穿T-34/85,而T-34/85則需要在500m距離才能正面擊穿黑豹G型坦克的裝甲),側部裝甲和後部裝甲的對比也差不多,正面裝甲優於Js-II但側面裝甲及後部裝甲弱於斯大林2型坦克。」在1943年和1944年,黑豹坦克可以在2000m距離擊毀當時所有的各種坦克,而黑豹老兵們的報告稱大約90%是在1000m距離開火。按照美國陸軍的統計擊毀一輛黑豹坦克需要損失5輛M4謝爾曼坦克或者9輛T-34坦克。(譯者註:東線和西線戰場環境不同,這兩者的戰損比沒有可比較性。恩斯特.巴克曼曾經說過東線戰場德軍坦克對手是蘇軍坦克而在西線確實盟軍的戰斗轟炸機)。1944年9月美軍的報告稱:「為了擊毀一輛黑豹坦克,一輛安裝3英寸(76.2cm)火炮的坦克殲擊車(M10坦克殲擊車)或者安裝76mm火炮的坦克殲擊車(M18坦克殲擊車)不得不瞄準炮塔的側部或者後部,當不幸正面面對黑豹時只能瞄準其前裝甲上的球形機槍塔或者其主炮護盾的下側。」
10. 請問虎式坦克與JS-2坦克的優缺點
縱所周知蘇德戰場後期,雙方的重型坦克對戰就是虎式坦克與JS-2坦克的較量,但此論壇內很多人卻對虎式坦克不屑一故,卻對JS-2坦克推崇至極,我認為這是不對的,下面是我的看法。
虎式坦克使用的底盤有著有著很好的減震效果其採用交錯排列的負重輪,寬履帶加上每個力矩點所承受的重量減輕使得虎式坦克的平穩性遠好於JS-2坦克(這就是為什麼德軍在持續作戰上占優的原因)。而JS-2坦克全重達46噸,由於其扭桿懸掛裝置的扭矩被限制的很小,扭桿強度明顯不夠,再加上JS-2坦克只有6對負重輪,每個卻要承受8噸的重量,因此作戰中JS-2坦克不能獲得很好的防震作用,因此在持續作戰上虎式坦克勝出。
虎式坦克裝備著一門88毫米坦克炮具有很強火力,可在2000米外擊穿30度傾角的110毫米鋼板(最大貫穿度為273毫米100米之內),其裝甲厚度也為110毫米。更可怕的是它每分鍾3-4發的射數,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虎式坦克與JS-2坦克同時發現對方除非JS-2一炮幹掉虎,否則JS-2將是九死一生(JS-2的122毫米坦克炮射速僅為每分鍾1-1.5發)。但JS-2的122毫米坦克炮也可在2000米外擊穿30度傾角的125毫米鋼板(近戰能力更是可怕的嚇人),其車體前下裝甲為100毫米30度,車體前上裝甲為120毫米60度角也可謂十分強大,但由於其鑄造式炮塔加工工藝的不穩,鑄造鋼鐵特別在戰時極易產生氣泡,而導致許多理論上不能被擊穿的坦克被擊毀(甚至有一次,一名德軍反坦克兵用手榴彈擊毀了一輛JS-2坦克,最初我也覺得不可信,但我也在很多文章內找到了這個事列)。所以雙方如果在1000米內直接對抗,虎式坦克與JS-2坦克均可擊穿對方主裝甲,因此在火力和防護上雙方打個平手。
虎式坦克用於奇襲和牽制效果極好如在法國一輛孤零零的虎式坦克居然牽制了盟軍1個師的行動,當盟軍將它擊毀時才發現自己已損失了25輛坦克,而JS-2坦克由於底盤不穩受不起顛簸,奇襲和牽制效果自然比不上虎式坦克。
此外,二戰中70%的坦克是死於反坦克兵和地雷之手,虎式坦克全身為焊接裝甲,且其反步兵機槍十分強大,而JS-2坦克其觀察口卻成為了最大的漏洞(戰後統計約有75%的戰損JS-2坦剋死於德軍鐵拳或其他反坦克裝備之手)。因此在與反坦克兵對抗中虎式坦克優於JS-2坦克。
在生產能力上,一輛虎式坦克為25萬工時,而一輛JS-2坦克為5萬工時,因此在數量優勢上JS-2坦克取勝。
總之我認為虎式坦克與JS-2坦克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虎式坦克甚至在對抗中略顯優勢,因此虎式坦克的輸是輸在了數量上(1945年虎式坦克共生產了近1200輛,而JS-2坦克卻生產了近3000輛)。
結論:虎式坦克與JS-2坦克處於伯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