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⑸ (1)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①安裝打點計時器時,應使打點計時器的平面在______平面
(1)安裝打點計時器時,為了減小紙帶和打點計時器間的摩擦,打點計版時器的平面權在豎直平面內.
(2)重錘下落時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知物體在B點的速度vB=
,不能通過v
B=g?4T求解B點的速度,因為這樣計算,相當於用機械能守恆驗證機械能守恆,是錯誤的做法.所以乙同學的計算方法符合實驗的要求.
(3)重錘在下落過程中由於紙帶與限位孔間存在阻力、重錘受到空氣阻力作用,重錘下落過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機械能有損失,使實驗存在誤差,則本實驗中產生系統誤差的主要原因是:重錘下落過程中受到阻力作用.
故答案為:(1)豎直,(2)乙,(3)重錘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
⑹ 如圖1所示是用重錘做自由落體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1)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下列措施
(1)A、如果體積較大而質量較小,空氣阻力較大,實驗誤差大,故A錯誤; B、實驗供選擇的重物應該相對質量較大、體積較小的物體,這樣能減少摩擦阻力的影響,故B正確. C、當打點計時器固定在豎直平面內時,紙帶才能被重物帶著豎直下落,減小摩擦,故C正確; D、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 (2)選擇2、5兩點進行驗證,根據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 2 = v 5 = 動能的增加量為: △ E k = m - m 從計數點1至計數點5兩點間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E P =mgh=mgx 2 . 需要驗證的表達式為:△E k =△E p ,即: 8g T 2 x 2 = - . 故答案為: 8g T 2 x 2 = - . (3)由於紙帶通過限位孔時不可避免的受到阻力作用,以及重錘受到的空氣阻力,重力勢能有相當一部分轉化給摩擦產生的內能,所以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大於動能的增加量. 故答案為:重錘下落過程中存在著阻力作用. |
⑺ 利用打點計時器測定重錘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T=0.02s.圖2
①從紙帶上可以看出0點為打出來的第一個點,速度為0,重物自由下落,初速度為0,所以應該先打出0點,而與重物相連的紙帶在下端,應該先打點.所以紙帶的左端應與重物相連.
②AB、BC間各有一個點未畫出.所以相鄰的計數點的時間間隔是:t=2T=0.04s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
vB=
=2.50m/s.
③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0.4358?0.328?(0.328?0.2358) |
(0.04)2 |
9.75m/s
2④在此實驗中發現,重錘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總是小於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其主要原因重錘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阻力作用.
故答案為:①左;②2.5;③9.75;④重錘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阻力作用
⑻ 如圖甲所示是用重錘做自由落體運動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裝置.(1)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下列措
(1)A、如果體積較大而質量較小,空氣阻力較大,實驗誤差大,故A錯誤;
B、實驗供選擇的重物應該相對質量較大、體積較小的物體,這樣能減少摩擦阻力的影響,故B正確.
C、當打點計時器固定在豎直平面內時,紙帶才能被重物帶著豎直下落,減小摩擦,故C正確;
D、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後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於重物運動較快,不利於數據的採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
(2)根據紙帶提供的數據,結合平均速度等於這段時間的中間時刻的速度,故選:C;
(3)選擇2、5兩點進行驗證,根據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2=
=
m/s=1.5m/s;
則第2點的動能為:E
k2=
m
v | 2
⑼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實驗時讓質量為m的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v = .
⑽ 某同學利用如圖的實驗裝置,讓重錘做自由落體運動,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來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該
(1)  ;(3)阻力作用
與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讓重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軸承編碼是什麼
發布:2025-05-17 05:54:40
瀏覽:385
牡田電動工具
發布:2025-05-17 05:40:18
瀏覽:283
工具箱貨車
發布:2025-05-17 04:41:08
瀏覽:26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