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起重機械的安全裝置有那些
起重機械屬於特種設備,鑒於其安全至關重要,因此在起重機械上需裝設安全裝置。不同類型的起重機,應安裝不同類型和性能的安全裝置。較常見的安全裝置有以下幾種: 過卷揚限制器 根據規定,起重機的卷揚機構必須裝有過卷揚限制器,當吊鉤滑車起升距起重機構架300mm時,可以自動切斷電機的電源,電動機停止運轉。這樣,可保證起重機的安全運行,避免由於過卷揚提升,而造成的鋼絲繩被拉斷、重物墜落等事故的發生。 行程限制器它是防止起重機駛近軌道末端而發生撞擊事故,或兩台起重機在同一條軌道上發生碰撞事故,所採取的安全裝置。行程限制器,能保證距離軌道末端200mm處以及起重機互相駛近距500mm處時,立即切斷電源,停止運行。 自動聯鎖裝置 橋式起重機上多有裸線通過,為了預防檢修人員觸電,要求在駕駛室通往車駕(或橋架)的倉門口處裝設自動連鎖裝置,實現檢修時停電,檢修完後通電,保證檢修作業的安全。 緩沖器緩沖器是一種吸收起重機與物體相碰時的能量的安全裝置,在起重機的制動器和終點開關失靈後起作用。當起重機與軌道端頭立柱相接時,保證起重機較平穩地停車。起重機上常用的緩沖器有橡膠緩沖器,彈簧緩沖器和液壓緩沖器。 當車速超過120m/min時,一般緩沖器則不能滿足要求,必須採用光線式防止沖撞裝置、超聲波式防止沖撞裝置以及紅外線反射器等。 制動器起重設備上的制動器,能使起重設備在升降、平移和旋轉過程中隨時停止工作和使重物停留在任何高度上的一種裝置,它即能防止意外事故,又能滿足工作要求。 制動器的種類繁多,有彈簧式制動器、安全搖柄等。由於制動器的作用對於起重機來說十分重要,許多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於制動器的失靈或發生鼓掌而造成的。因此,為保障起重作業安全,必須加強對制動器的檢查與保養,一般要求每班檢查一次。 重量限制器重量限制器是起重機的超載防護裝置。按其結構方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為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類型。在起重作業過程中,當起重量超過起重機額定起重量的10%時,重量限制器將起作用,使機構斷電,停止工作,從而起到超載限制的作用。 力矩限制器對於動臂變幅的起重機(如塔式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等),除考慮載荷的大小,還應考慮隨著動臂變幅引起的載荷重心至起重機的距離的變化,即起重力矩問題。力矩限制器就是一種綜合起重量和起重機運行幅度兩方面因素,以保證起重力矩始終在允許范圍內的安全裝置。可分為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類型。 機械式力矩限制器有杠桿式和水平吊臂上使用的兩種限制器。在起吊操作中,當起重量增大到限定值時,該限制器能夠帶動控制塊以觸動控制開關而斷開電源,停止工作。 電子式力矩限制器在操作過程中能夠通過儀表自動將實際起重力矩與額定起重力矩進行比較,若超載,繼電器就會自動切斷工作機構電源,保證安全。電子式力矩限制器克服了機械式力矩限制器的缺點,廣泛應用於各種起重機上。
⑵ 機械設備中安全裝置都有哪些種類
機械設備中的安全裝置有:
啟動櫃:主要用於各類大功率電動機啟動,利用版軟啟動取代傳統權的啟動方式,實現平滑啟動,降低啟動電流,減少電機啟動時,較大電流對電機的機械沖擊,及對電網的沖擊,改善用電質量,節約能源。利用堵轉保護和快速保護避免機械故障或堵轉阻塞造成電動機過熱而燒毀,減少因較大電流造成的壓降,影響其它用電器,減少磨損,延長電機的使用壽命,節約機械的維修費用。
⑶ 轉動機械的安全裝置有哪些
有安全防護罩,保險片,保險螺絲等等,看是什麼機械,安全裝置有所不同
⑷ 機器安全防護裝置有哪些
機器的安全防護裝置有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幾類:
固定安全防護裝置。防止操作人員接觸專機器的危險部件屬,只有用改錐、扳手等專用工具才能拆卸。
連鎖安全裝置。只有安全裝置關合時,機器才能運轉;機器的危險部件停止,安全裝置才能開啟。
控制安全裝置。使機器迅速停止運動。
自動安全裝置。把暴露在危險中的人體從危險區域中移開,僅限於在低速運動的機器上採用。
隔離安全裝置。阻止身體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險區域的設施,如固定的柵欄。
可調安全裝置。在無法實現對危險區域進行隔離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部分可調安全裝置。
自動調節安全裝置。由於工件的運動而自動開啟,操作完畢後回到關閉的狀態。
跳閘安全裝置。在操作到危險點之前,自動使機器停止或反向運動。
雙手控制安全裝置。迫使操作者應用兩只手來操縱控制器。控制器之間有適當的距離,僅能對操作者提供保護。
⑸ 機械加工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機械加工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答:(1)安全防護裝置應結內構簡單、布局合理,不得容有銳利的邊緣和突緣;
(2)安全防護裝置應具有足夠的可靠性,在規定的壽命期限內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耐腐蝕性、抗疲勞性,以確保安全;
(3)安全防護裝置應與設備運轉聯鎖,保證安全防護裝置未起作用之前,設備不能運轉;
(4)安全防護罩、屏、欄的材料,及至運轉部件的距離,按GB8196、GB8197執行;
(5)光電式、感應式等安全防護裝置應設置自身出現故障的報警裝置。
⑹ 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有什麼作用
機械安全是包括非常多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工程機械規范組成的,這不小的工程,我勉強來回答一發:
General Safeguarding Requirements (「universal」 requirements) 一般安全防護要求(「通用」要求)
Interlocking Guards
聯鎖防護裝置
Adjustable Guards
可調式防護裝置
Self Adjusting Guards
自調節式防護裝置
Photoelectric (Light curtains)
光電(光幕)
Radiofrequency
射頻
Two-Hand Control
雙手控制機構
Two-Hand Trip
雙手脫扣機構
Gate
安全門
Guarding by Location
按位置設置的防護
Protective structures
防護結構
1. Anti Restart Device 防重啟設備
1. Hazardous Energy Control (Lockout/Tagout-LOTO) 危險能量的控制(上鎖/掛牌-LOTO)
Electrical Panel Guarding 電氣面板防護
Emergency Stop 急停
E-Stop Function
急停功能
Controls and Alarms 控制裝置和警報裝置
⑺ 電梯的機械安全裝置有哪些
一、安全保護電路(怠停電路)
KDJ——底坑急停開關。當電梯維修人員在底坑檢修電梯時,為了防止誤操作電梯,在底坑切斷急停電路JJT。
XGL——當選層器驅動鋼帶斷時起作用。
XZL——限速器斷繩開關。
XCS——限速器超速時切斷JJT。
XJS——當轎廂監視窗打開時切斷JJT。
KJT——轎頂檢修盒急停開關。
AJT——轎廂操縱盤急停開關;
XGS——轎頂拉桿撥架開關,當電梯安全鉗動作時,切斷JJT。
JVR——過壓保護繼電器,也是電梯超速保護繼電器。
JR——交流電動機過熱保護繼電器。
KJK——控制櫃急停開關。
OYJ——轎廂油壓緩沖器急停開關。
OYP——平衡器油壓緩沖器急停開關。
在交流雙速電梯中還有相序保護繼電器XSJ,在直流電梯控制系統中還有電動機啟動保護繼電器。都串聯在安全保護電路中。
以上安全電路中的所有保護觸點只要有任何一個斷開都可以令電梯緊急停梯。其中有些開關觸點和裝置的機械動作有機的聯系在一起。
二、電梯自動門的保護系統
1.主門鎖與副門鎖
在採用鋼絲繩驅動門系統中,主動門要有鉤子鎖,被動門要有副門鎖以防止鋼絲繩因故斷繩被動門打開。主動門鎖採用機械與電氣直接聯鎖。
2.安全小扇
當電梯門在關閉過程中,碰到障礙物或人時,裝在轎門上的安全小扇起作用,通過小扇的微動開關閉合接通開門繼電器JKM,使電梯門重新打開,以防夾人事故的發生。
3.光幕門
機械式安全小扇門保護裝置的缺點是,人或物必須和門相接觸才能起保護作用,使人有一種恐慌感,採用光幕門後人或物可不接觸電梯門,只要;障礙物遮住光束電梯門就可以重新打開。
光束一般採用遠紅外不可見光。兩扇門分別安裝發送裝置與接收裝置。在同一個垂直平面上形成一個網狀光幕,對電梯門進行保護。
4.電子門
前述光幕保護門系統是有缺點的,例如門幾乎完全關閉時,這時檢測到有障礙物電梯門必須全部打開,而後再重新關閉,從而浪費了大。量時間。這種情況對於高效使用電梯是不允許的。光幕門的另一缺點是只有當光線和障礙物在同一個水平面上才起保護作用。
電子門克服了上述兩個缺點,門的移動可以跟蹤障礙物,但和障礙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大約小於10cm。當障礙物遠離電梯保護區時,門可以立即關閉,不必重新開啟關閉。
由於採用了電容、電感諧振電路的原理,反應速度快,並且電場的電力線是立體的可對三維進行保護。
三、端站保護裝置
端站保護裝置設在井道的頂層和底層,主要防止電氣控制裝置失靈和損壞導致電梯撞頂和頓底事故的發生。該裝置要有足夠的直接性和可靠性。端站保護有三種:強迫換速裝置,限位裝置,極限開關。
1.強迫換速裝置
在快速電梯控制系統中有長行程極限緩速開關與短行程極限緩速開關兩種,分別串聯在高速和中速給定繼電器線圈中。
2.端站限位裝置
3.端站極限開關
四、超載保護裝置
當電梯負載超過額定負載後,過載裝置使電梯不能啟動運行並發出過載信號,令最後上梯的乘客下梯。
五、相序繼電器工作原理
根據國家標准GB7588—95中規定對於供電電源的錯相及電壓降低都應有防護措施。相序繼電器在所有電梯控制系統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當電梯供電系統出現相序錯誤及缺相時電梯不能運行。在直流電梯中驅動直流發電機的原動相序錯,導致發電機輸出電壓極性反向,由於反激勵磁場的存在導致電梯飛車造成事故。在交流電梯中電梯的向上與向下運行是通過改變電動機供電電壓的相序實現的,當相序發生錯誤時,會使上與下運行反向。在控制系統中必須採用相序保護,否則造成人身和設備的事故。
⑻ 機械設備哪些部位需安裝防護裝置和安全裝置
防護裝置——通常安裝在可能對人員造成傷害的設備部位。
安全裝置——則是在上述需防護部位中,經常需要人員進行操作的地方,為保證人員操作的安全性,但又不能隔離的地方,就需要安裝安全裝置。通常使用一些設備自動停止或自動聯動的一些裝置。
至於緊急停止開關,小型設備都是安裝在控制面板上,而大型設備則可能在周邊可以觀察設備狀況的地方都有緊急停止開關的操作點。
⑼ 機械安全技術的一些要點
第一節 機械安全概要
1、齒輪傳動機構必須裝置全封閉型的防護裝置;(鋼板、鑄造箱體)
2、皮帶摩擦後易產生靜電放電現象,不適用於容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的場所;
3、皮帶傳動裝置的防護罩可採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與皮帶的距離不應小於50mm;
4、皮帶設置防護罩的情況:(不應小於50mm)
①傳動機構距離地面2m以下時;
②皮帶輪中心距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
③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
④皮帶回轉的速度在9m/min;
5、消除聯軸器隱患的根本辦法:加防護罩;
6、機械傷害的類型:正常工作狀態下、非正常工作狀態、非工作狀態;
7、區分傷害類別:
①物體打擊:不包括: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引發的物體打擊;
②車輛傷害:不包括:起重設備提升、牽引車輛、車輛停止發生的事故;
③機械傷害:不包括:起重機械引起的機械傷害;
④起重傷害:起重作業中墜落引起的物體打擊;
⑤觸電:雷擊傷亡;
⑥淹溺:包括高出墜落淹溺,不包括礦山、井下透水;
⑦高處墜落:高處作業中發生的傷亡事故,不包括觸電墜落事故。
⑧坍塌:如腳手架、土方倒塌,不包括礦山冒頂片幫,車輛其中傷害、爆破引起的坍塌。
8、實現機械本質安全方法:(順序先消除、再減少-重點)
①消除原因;
②減少或消除接觸危險部件的次數;
③使人難以接觸危險部位;
④保護裝置、個人防護裝備。
9、保護操作者和有關人員安全:
①培訓,提高辨別危險的能力;
②重新設計+使用警示標志;
③提高避免傷害能力;
④增強避免傷害的自覺性;
10、保護罩一般不準腳踏或站立,必須做平台或階梯時,應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
11、本質安全:(重點)
①採用本質安全技術:避免銳角、尖角、突出部分,確定物理量限制。
②限制機械應力;
③材料的安全性;
④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
⑤設計控制系統的安全原則;
⑥防止氣動和液壓系統的危險;
⑦預防電氣危害;
12、機器安全防護裝置:
①固定安全防護裝置:防治操作人員接觸機器危險部件的固定防護裝置;
②連鎖安全裝置;
③控制安全裝置:使機器能迅速的停止;
④自動安全裝置:用於低速
⑤隔離安全裝置;
⑥跳閘安全裝置;
⑦雙手控制安全裝置:僅對操作者提供保護;
13、廠區幹道雙向:寬度不小於5m,單向不小於3m。門口設置限速限高牌、提示牌、警示牌。
14、車間安全通道:通汽車寬度>3m;電瓶車>1.8m;手推車三輪車>1.5m;人行通道寬度>1m。
15、設備布局
16、料堆放:白班存放=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2.5倍,但不得超過當班定額;
17、垛底與垛高之比為1:2,垛高不超過2m;砂箱不超過3.5m;
第二節 金屬切削機床及砂輪機安全技術
18、機床異常現象:溫升異常、轉速異常、振動雜訊大、出現撞擊聲、輸入參數異常、機床內部缺陷;
19、運動機械中易損件的故障檢測:
①零部件檢測重點:傳動軸、軸承、齒輪、葉輪;
②滾動軸承損傷的現象:雜碎、斷裂、壓壞、磨損、腐蝕;
20、機床由於振動而產生的故障率占整個故障的60~70%;
21、砂輪機正面應裝設不低於1.8m高度的防護擋板;(開口角度65°)
22、直徑≥200m的砂輪裝上法蘭盤後應進行平衡調試;
23、砂輪與卡盤的匹配:
①法蘭盤的直徑不得小於砂輪直徑的1/3;
②砂輪磨損到比法蘭盤直徑大10mm時,應更換;
③砂輪與法蘭盤之間加裝直徑大於卡盤直徑2mm,厚度1~2mm的軟墊。
24、砂輪機的使用:①禁止側面磨削、②不準正面操作、③不準共同操作;
第三節 沖壓機械安全技術
25、沖壓作業危險因素:(不包含「沖壓件裝卡不牢,飛出傷人」)
①設備結構的危險;完成一個循環,才會停止;
②動作失控:零部件變形、磨損;
③開關失靈;
④模具的危險;
26、沖壓設備的安全裝置:
①機械式:對作業干擾影響較大,操作人員不喜歡使用,有局限性;
②按鈕式:實行隔離保護;
③光電式;
④感應式;
27、剪板機的安全技術措施:應由2~3人完成;運動部件安裝防護罩;③手指離刀口距離最少保持200mm;
第四節 木工機械安全技術
28、木工機械安全裝置: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控制裝置、安全報警信號裝置;
29、技術要求:「有輪必有罩、有軸必有套、鋸片有罩、鋸條有套、刨切有擋」;
30、帶鋸機:採用液壓可調式封閉防護罩;
31、手壓平刨刀軸設計與安裝要求:
①必須使用圓柱形刀軸,絕對禁止使用方刀軸;
②壓力片的外緣應與刀軸外緣相合,手觸及刀軸時,只會碰傷手指皮,不會切斷;
③刨刀刃口伸出來不能超過刀軸外徑1.1mm;
④刨刀開口量應符合規定;
第五節 鑄造安全技術
32、溫度達到40℃以上,對工作健康極為不利;
33、鑄造工藝布置:非採暖季節(污染小的)——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
(污染大的)——上風側;
34、凡產生粉塵污染的定型鑄造設備,應配備密閉罩;
35、鑄造車間廠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
第六節 鍛造安全技術
36、鍛造危險有害因素:機械傷害、火災爆炸、灼燙(無高處墜落、無急性中毒);
37、鍛造職業危害:雜訊和振動、塵毒危害、熱輻射;
38、鍛造安全技術措施:防護罩需用鉸鏈安裝在不動部件上;停車按鈕為紅色,比啟動按鈕高10~12mm;
第七節 安全人機工程基本知識
39、解決安全問題的基本需求——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
40、人機系統分類:(區分-記憶)
①機械化、半機械化控制的人機系統:(應用最多),系統安全主要取決於人機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機器本質安全性、人為失誤狀況;
半自動——(人充當操作者、控制者)
②全自動化控制的人機系統:系統安全性主要取決於機器本質安全性、機器的冗(rong)余系統失靈、人處於低負荷時應急反應變差;
全自動化——(人充當監視者、管理者)
第八節 人的特性
41、影響人體測量數據的因素:民族因素、性別年齡因素、職業因素;
42、人體測量數據運用准則:
①最大最小准則;②可調性准則;③平均准則;④最新人體數據准則;⑤地域性准側;⑥功能修正與最小心理空間相結合準則;
43、產品最佳功能尺寸=功能修正量+心裡修正量+百分位人體尺寸數據;
44、產品最小功能尺寸=功能修正量+百分位人體尺寸數據;
45、暗適應過度時間=30min;——從亮到暗;
46、明適應過度時間=1min;——從暗到黑;(慢慢適應)
47、炫光造成的有害影響:①破壞暗適應、②產生視覺後像、③降低照度、④減弱對比度、⑤產生模糊感覺;
48、視錯覺:①形狀錯覺、②色彩色覺、③物體運動錯覺;
49、眼睛能承受的最見光的最大亮度值——10六次方cd/㎡;
50、視覺運動規律:①眼睛水平運動比垂直快;②運動順序左右、上下、順時針;③水平估計比垂直准;④觀察有些順序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51、人的反應時間:0.1S~0.5S,復雜的選擇性感應時間1~3S;
52、聽覺:人耳對頻率感覺最強烈;
53、減少反應時間的途徑:①合理選擇感知類型、②按人機工程學原則設計機器、③訓練提高反應速度。(無:縮短工作時間)
54、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分為4級,4級最重;
55、人的能力:感+知覺、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想像力、操作能力;
56、疲勞的原因(工作條件因素):作業時間長、雜訊大、顯示器不變觀察;
第九節 機械的特性
57、機械安全特性:系統性、防護性、友善性、整體性;
58、故障診斷步驟:①信號檢測、②信號處理(特徵提取)、③狀態識別對比、④診斷決策;(順序-重點)
59、診斷信號的檢測與分析
①振動信號一般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感測器來測量。感測器應盡量安裝在診斷對象敏感點或離核心部位最近的關鍵點。低頻振動測3個方向,高頻振動測1個方向。
②油液分析技術:應用較多的有光譜油液分析和鐵譜油液分析。
③溫度檢測及紅外線監測技術;
④超聲探傷技術:聲波振動頻率更高,可以對所有固體材料進行探傷和檢測。
⑤表面缺陷探傷技術:磁粉探傷、滲透探傷、渦流探傷。(重點)
60、可靠性度量指標:可靠度、故障率、平均壽命、維修度、有效度;
61、維修性設計應考慮:①可達性、②零組部件的標准化和互換性、③維修人員安全;
第十節 人機作業環境
62、光的度量:光通量、發光強度、亮度、照度(重要影響因素);
63、引起眼睛疲勞的顏色:藍色、紫色+紅橙;
64、不易引起疲勞的顏色:黃綠、綠、綠藍;
65、暖色——紅橙黃;冷色——藍綠紫;
66、高明度、暖色系具有前進、凸出、接近的感覺;
67、低明度、冷色系具有後退、凹陷、遠離的感覺;
68、舒適溫度——21±3℃;允許溫度——舒適溫度±3~5℃;
69、高氣濕——相對濕度80%;低氣濕——相對濕度30%;
70、舒適濕度——30%~70%;
71、舒適氣流——室外:0.15m/s、房間:0.3m/s、擁擠:0.4m/s;
72、評價作業場所高溫控制主要指標是——作業地點的wbgt指數;
73、高溫作業環境類型:①高溫、強熱輻射作業、②高溫、高濕作業;
第十一節 人機系統
74、人機系統主要功能:①感測功能、②信息處理功能、③操縱功能;
75、人的特性優點(與機器對比):通用性強、圖像識別能力強、隨機應變能力強、適應性強、有預測能力;
76、機器的熱性優點(與人對比):抗干擾性高、重復性好、計算速度准確+快、監控能力強、耐久性好、質量好;
77、人機功能合理分配
①機器來做:笨重的、快速、持久的、單調的、精度高的、可靠性高的、高價運算的、操作復雜的、環境條件差的;
②人來承擔:研究、創造、決策、指令、程序、檢查、維修、故障處理、應付不測;
78、人機系統的可靠度計算:串聯直接×(計算-重點)
①人機系統的可靠度計算
(1)人機串聯系統。可靠度=人可靠度×機可靠度;
(2)人機並聯系統:可靠度= 1—(1—人甲)(1—人乙)——並聯可靠度相對高
②兩人監控人機系統的可靠度:
(1)異常狀態時,相當於兩人並聯:可靠度= 1—(1—人甲)(1—人乙)×機可靠度
(2)正常狀態時,相當於兩人串聯:可靠度=人1可靠度×人2×機可靠度;
例題:某系統由甲乙兩人監控,甲的操作可靠度為0.90,乙的操作可靠度為0.80,機器設備的可靠度為0.95。當兩人並聯工作,並發生異常情況時,該人機系統的可靠度為()。[1-(1-0.9)(1-0.8)] ×0.95 = 0.931
78、高可靠性原則:採用冗餘設計、故障安全裝置、自動保險裝置;
①自動保險:外行+不熟練的人操作,也能保證安全;
②故障安全:個別零件故常,系統性能不變,仍可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