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和實驗器材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在實驗中,該小組同學把砂
(1) AD ,(2) 刻度尺、天平 ,(3) 。
⑵ 下圖為某套實驗裝置示意圖,其中加熱裝置和部分葯品等均已經省略(裝置①和裝置②為氣體發生裝置)。 (
(1)實驗室製取氨氣的反應是,2NH 4 Cl+Ca(OH) 2 N 2 O 4 (無色),正反應是放熱,U型管底部的溫度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動,NO2的濃度降低,顏色變淺。 (2)Cr 2 O 7 2- +3SO 2 +2H + =2Cr 3+ +3SO 4 2- +H 2 O 將e、m依次連接在B、C之間或將C裝置換成f (3)吸收未反應的NO 60%
⑶ 某學生設計了一套驗證物質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如圖),請觀察該裝置圖,完成下列問題:(1)該實驗的目
(1)裝置圓底燒瓶中的NO與氧氣混合會生成二氧化氮,NO2與H2O反應生成HNO3和NO,所以該內實驗的目的是容驗證NO與O2反應,NO2與H2O的反應; 故答案為:驗證NO與O2反應,NO2與H2O的反應; (2)裝置圓底燒瓶中的NO與氧氣混合會生成二氧化氮,反應的方程式為:2NO+O2=2NO2,形成噴泉時,NO2與H2O接觸反應生成HNO3和NO,反應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 故答案為:2NO+O2=2NO2,3NO2+H2O=2HNO3+NO; (3)根據裝置圖可知實驗所需的儀器還有盛放NO的為圓底燒瓶,盛放水的為燒杯, 故答案為:圓底燒瓶、燒杯; (4)②扭開活塞K1和K2,O2進入圓底燒瓶,NO與O2接觸反應,生成紅棕色的氣體NO2; 故答案為:盛有NO的燒瓶內出現紅棕色; ③若要形成噴泉,則NO2需與水接觸所以要打開K3,同時關閉K1和K2,使集氣瓶中的氧氣不再進入圓底燒瓶; 故答案為:K1和K2;K3.
⑷ 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甲同學認為打開K 1 、關閉K 2 時,利用I、Ⅱ裝置,可進行的
(1)製取氧氣(或製取不溶於水的氣體) (2)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待冷卻後打開K 2 ,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約占瓶內氣體體積的1/5(必答加點字的含義) (3)①紫色石蕊 ②關閉K 1 、K 2 ,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後打開K 2 ,Ⅲ中稀鹽酸倒流入Ⅰ中有氣泡產生。(2分,答全給分,答不全不給分)
⑸ 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甲同學認為打開K 1 、關閉K 2 時,利用I、Ⅱ裝置,可進行的實
(1)根據裝置I、Ⅱ的導管進出口順序可知,裝置Ⅱ只能用來收集難溶於水的氣體,因此利用裝置I、Ⅱ可收集氧氣、H 2 等難溶於水的氣體. 故答案為:製取氧氣(或製取不溶於水的氣體) (2)白磷燃燒會產生大量白煙,並放出熱量;白磷燃燒要消耗掉瓶中占空氣體積 的氧氣,所以待冷卻後打開K 2 ,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約占瓶內氣體體積的 . 故答案為: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熱,待冷卻後打開K 2 ,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約占瓶內氣體體積的 . (3)①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應向燒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故答案為:紫色石蕊試液. ②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我們可進行如下操作:關閉K 1 、K 2 ,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後打開K 2 ,Ⅲ中稀鹽酸倒流入Ⅰ,說明廣口瓶中的氣體減少了;另外I中還會有氣泡產生,因為從Ⅲ中流入的稀鹽酸與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產物反應,產生了氣體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關閉K 1 、K 2 ,打開K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充分反應後打開K 2 ,Ⅲ中稀鹽酸倒流入Ⅰ中有氣泡產生. |
⑹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 (1)實驗前需要調整
(1)開啟氣墊導軌讓滑塊能懸浮在導軌上靜止 (2)0.52 2.6(3) 天平
⑺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粗略測量蠟燭的熱值q,圖中A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內裝有水),B為下部
(1)實驗小組同學是通過測量水所吸收的熱量來間接測量蠟燭釋放的熱量; (2)要專完成本實驗,屬需要測量水的溫度與水和蠟燭的質量,因此還需要溫度計與天平; (3)這支蠟燭的熱值q= = = = 4.2×103J/(kg?℃)×0.15kg×(40℃?25℃) | 0.0206kg?0.020kg |
=1.575×10 7J/kg. (4)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產生的熱量有部分散失於空氣中,蠟燭燃燒放出的熱量沒有全部被水吸收,因此實驗測出的熱值比真實值小. 故答案為:(1)水吸收的熱量;(2)溫度計;天平;(3)1.575×10 7;(4)小;蠟燭燃燒放出的熱量沒有被水完全吸收.
⑻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1)如圖2所示,用游標卡
(1)主尺讀數為:5mm,游標尺:對齊的是2,所以讀數為:2× =0.2mm,回故遮光條寬度d=5.2mm=0.52cm, v= =0.385m/s,在驗證機答械能守恆時,需要求出鉤碼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和系統動能的增加量,因此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鉤碼的質量m,滑塊上的遮光條初始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s,滑塊的質量M. (2)設遮光條前進了s,鉤碼的重力勢能減少了:mgs,系統動能增加了: (M+m)( ) 2,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比較mgs和 (M+m)( ) 2的大小來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故答案為:(1)0.52,0.385,滑塊上的遮光條初始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s;(2)mgs, (M+m)( ) 2.
⑼ 如圖1為某套實驗裝置示意圖,其中加熱裝置和部分葯品等已經省略(裝置①和裝置②為氣體發生裝置).(1)
(1)氨氣和氧氣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氨氣中-3價的氮被氧氣氧化成-2價的一氧化氮中的氮,反應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 催化劑 | .
⑽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恆.(1)實驗前需要調整氣墊
(1)當氣墊導軌接通電源後,導軌可以認為是光滑的,判斷是否水平的方法是:接通電源,將滑塊靜置於氣墊導軌上,若滑塊基本保持靜止,則說明導軌是水平的(或輕推滑塊,滑塊能基本做勻速直線運動). (2)游標卡尺主尺讀數為5mm+0.1×2mm=5.2m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6.5mm+0.01×20.2mm=6.702mm. (3)由於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極短因此可以利用平均速度來代替其瞬時速度,因此滑塊經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為:v= =0.40m/s. 根據實驗原理可知,該實驗中需要比較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和動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即可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恆,故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為:滑塊上的遮光條初始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s,滑塊的質量M. (3)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為研究對象,其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mgs,系統動能的增量為: (m+M) ()2. 故答案為:(1)接通氣源,將滑塊靜置於氣墊導軌上,若滑塊基本保持靜止,則說明導軌是水平的(或輕推滑塊,滑塊能基本做勻速直線運動). (2)5.26.702 (3)0.40;滑塊上的遮光條初始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s;滑塊的質量M. (4)mgs;(m+M)()2
與某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