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測定中和熱的實驗室分次加入還是加入
(1)溫度計要測反應前酸溶液的溫度,測反應前鹼溶液的溫度,混合反應後測最回高溫度一共3次;答不同溫度計的誤差不同,所以選用同一溫度計;
故答案為:3;不同意,因為不同溫度計誤差不同;
(2)保溫效果不好、溶液混合不夠迅速都會使熱量散失,測得中和熱的數值偏小;
故答案為:保溫效果不好,溶液混合不夠迅速.
㈡ 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寫出該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數值
(1)稀強酸、稀強鹼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放出57.3kJ的熱量,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4.0℃+3.9℃+4.1℃ |
3 |
㈢ 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測定中和熱.測定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
(1)已知稀強酸、稀強鹼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放出57.3kJ的熱量,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都是強酸和強鹼的稀溶液,則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aOH(aq)+HCl (aq)═NaCl(aq)+H 2 O(l)△H=-57.3 kJ/mol, 故答案為:NaOH(aq)+HCl(aq)═NaCl(aq)+H 2 O(l)△H=-57.3 kJ/mol; (2)①第2組數據明顯有誤,所以刪掉,三次溫度差平均值=
②50mL0.50mol/L氫氧化鈉與30mL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生成水的物質的量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質量為:80ml×1g/ml=80g,溫度變化的值為△T=4℃,則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熱量為Q=m?c?△T=80g×4.18J/(g?℃)×4.0℃=1337.6J,即1.3376KJ,所以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
故答案為:-53.5kJ/mol; ③①室溫低於10℃時進行實驗,散失熱量,實驗結果的數值偏小,故①正確; ②在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溶液的質量偏大,實驗結果的數值偏小,故②正確; ③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散失熱量,實驗結果的數值偏小,故③正確; ④實驗時用環形銅絲攪拌棒代替環形玻璃攪拌棒,散失熱量,實驗結果的數值偏小,故④正確; 故選:①②③④; (3)A.實驗時的溫度應為酸鹼未混合之前的溫度,則不是環境溫度,故A錯誤; B.發生中和反應,溶液溫度升高,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故B正確; C.恰好反應時參加反應的硫酸溶液的體積是30mL,由V 1 +V 2 =50mL可知,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20mL, 恰好反應時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是n. H 2 SO 4 +2NaOH=Na 2 SO 4 +2H 2 O 1 2 0.4mol/L×0.03L n 則n=0.4mol/L×0.03L×2=0.024mol,所以濃度是
D.只是該反應放熱,其他有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如氯化銨和氫氧化鋇晶體的反應,所以D錯誤. 故選BC. |
㈣ 高中化學中和熱測定實驗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
一、具體步驟。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25 mol·L-1硫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硫酸溫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並用另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
③將NaOH溶液倒入小燒杯中,設法使之混合均勻,測出混合液最高溫度。
二、注意事項。
1.碎泡沫塑料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隔熱,目的是減少熱量的散失。
2.為保證酸完全中和,常使鹼稍稍過量。當然,酸也可以過量,但要保證後加的過量。
3.實驗中若使用弱酸或弱鹼,會使測得數值偏低。
4.使用環形玻璃攪拌棒,而不使用金屬棒,是因為玻璃導熱性差,減少熱量損失。
5.操作都要快,手速快,目的還是為了減少熱量損失,以防增大誤差。
6.溫度計最好准備三把,一把測酸,一把測鹼,一把測混合液。
化學中和熱測定的問題:
1、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1molH2O時,放出的熱比中和熱更多,原因:除了發生中和反應外,還發生了下列反應: Ba2+(aq)+SO42-(aq)=BaSO4(s),此反應為熵減反應,放熱(學過化學反應原理就能理解了)。
2.中和熱指25 ℃,101 k pa時,強酸與強鹼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H2O放出的熱,單位kl/mol,此處的物質的量當然是指H2O的物質的量。
根據1,顯然此處的強酸、強鹼,並不適用硫酸和氫氧化鋇。實際上指適用於離子方程式為:
H++OH-=H2O的反應
㈤ 高中化學中的中和熱測量實驗裝置
(1)實驗用品
大燒杯(500 mL)、小燒杯(100 mL)
溫度計、量筒(50 mL)兩個、泡沫回塑料答 或紙條、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中心有兩個小孔)、環形玻璃攪拌棒。
(2)葯品:0.5mol/LHCI 0.55
mol/L NaOH
(3)大燒杯放碎紙,放上小燒杯,周圍隔熱材料碎紙,
(3)量取50毫升HCI於小燒杯中,測溫,記錄(4)量取55毫升NaOH,清水沖洗溫度計後測溫,記錄
(5)在小燒杯中,小心注入氫氧化鈉溶液,蓋板,溫度計,環形攪棒攪動,讀取最高溫度
(6)平行實驗三次,計算均值!
(7)計算Q=cm△t
△H=Q/n
(注意計算中單位的換算)
實驗原理:
Q=mcΔt
Q: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
m:反應混合液的質量。
c:反應混合液的比熱容。
Δt:反應前後溶液溫度的差值。
Q=(V酸ρ酸+V鹼ρ鹼)·c·(t2-t1)
V酸=V鹼=50 mL。
c酸=0.50 mol/L c鹼=0.55 mol/L
ρ酸=ρ鹼=1 g/cm3
c=4.18 J/(g·℃)
Q=0.418(t2-t1)kJ
㈥ 進行中和熱的測定的裝置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從實驗裝置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______.(2)
(1)根據量熱計的構造可知該裝置的缺少儀器是環形玻璃攪拌器,
故答案為:回環形玻答璃攪拌器;
(2)中和熱測定實驗成敗的關鍵是保溫工作,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故答案為: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3)不蓋硬紙板,會有一部分熱量散失,溫度差減少,測得的中和熱數值偏小;
故答案為:偏小;
(4)根據實驗結果圖2所示內容,可以知道該實驗開始時溫度一定是低於22℃,
故答案為:低於;
(5)恰好反應時參加反應的鹽酸溶液的體積是30mL,由V1+V2=50mL,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20mL,所以V1/V2=3/2;設恰好反應時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是n.
HCl+NaOH═NaCl+H2O
11
1.0mol?L-1×0.03L n
則n=1.0mol?L-1×0.03L=0.03mol,
所以濃度C=
0.03mol |
0.02L |
㈦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步驟一: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鹽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
(1)倒入氫氧化鈉溶液時,必須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減少熱量的散失,不能分幾次倒入氫專氧化鈉溶液,屬否則會導致熱量散失,影響測定結果,
故選C;
(2)使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不能使用溫度計攪拌;也不能輕輕地振盪燒杯,否則可能導致液體濺出或熱量散失,影響測定結果;更不能打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會有熱量散失,
故選D;
(3)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除了生成水外,還生成了BaSO4沉澱,該反應中的生成熱會影響反應的反應熱,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鹽酸測中和熱,
故答案為:不能;因為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澱的生成熱會影響反應的反應熱;
(4)由於氫氧化鈉過量,鹽酸不足,若有部分氯化氫揮發,會導致生成水的物質的量減小,反應放出的熱量減小,導致測定的中和熱偏小,故答案為:偏小.
㈧ 測定中和熱的裝置是怎樣的
(1)實驗用品
大燒杯(500 mL)、小燒杯(100 mL)
溫度計、量筒(50 mL)兩個、泡回沫塑料 或紙條、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中心有答兩個小孔)、環形玻璃攪拌棒.
(2)葯品:0.5mol/LHCI 0.55
mol/L NaOH
(3)大燒杯放碎紙,放上小燒杯,周圍隔熱材料碎紙,
(3)量取50毫升HCI於小燒杯中,測溫,記錄(4)量取55毫升NaOH,清水沖洗溫度計後測溫,記錄
(5)在小燒杯中,小心注入氫氧化鈉溶液,蓋板,溫度計,環形攪棒攪動,讀取最高溫度
(6)平行實驗三次,計算均值!
(7)計算Q=cm△t
△H=Q/n
(注意計算中單位的換算)
實驗原理:
Q=mcΔt
Q: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
m:反應混合液的質量.
c:反應混合液的比熱容.
Δt:反應前後溶液溫度的差值.
Q=(V酸ρ酸+V鹼ρ鹼)·c·(t2-t1)
V酸=V鹼=50 mL.
c酸=0.50 mol/L c鹼=0.55 mol/L
ρ酸=ρ鹼=1 g/cm3
c=4.18 J/(g·℃)
Q=0.418(t2-t1)kJ
㈨ 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7所示
1、NaOH(aq)+1/2H2SO4(aq)=1/2Na2SO4(aq)+H2O(l); △H=-57.3KJ/mol
2、解:△t1=(30.1-26.1)℃=4℃
△t2=(33.3-27.2)℃=6.1℃
△t3=(29.8-25.9)℃=3.9℃
△t4=(30.4-26.3)℃=4.1℃
因為第二專組明顯誤差較大,捨去
所以屬
△t=(4++3.9+4.1)℃/3=4℃
n(NaOH)=0.05L*0.50 mol/L=0.025mol
n(H2SO4)=2*0.03L*0.50 mol/L=0.03mol
生成n(H2O)=0.025mol
m=50 mL *1 g/cm3+30ml*1 g/cm3=80g
Q=mC△t=80g*4.18J/(g·℃)*4℃=1337.6J=1.337.6KJ
△H=-1.337.6KJ/0.025mol=-53.504KJ/mol
3 ab
㈩ 中和熱測定的實驗原理
由能量守恆來看,酸抄和鹼都是高能量的物質,中和後產生低能量的物質能量差值就以熱輻射的形式散發到空氣中即產生了中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