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植物吸收的實驗裝置

植物吸收的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4-06-20 17:20:46

❶ 如圖是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的兩套實驗裝置,甲裝置的培養皿里放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乙裝置的

(1)碘遇澱粉變藍色.摘下甲裝胃內的葉子,經脫色處理後加碘液數滴,葉片顏色不變,證明沒有澱粉生成.
(2)碘遇澱粉變藍色.摘下乙裝置內葉片,經脫色處理後加碘液數滴,葉片呈藍色,說明有澱粉產生.
(3)將兩裝置行放在暗處一晝夜的作用耗盡或運走植物原有的澱粉.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的.
(4)甲乙兩裝置的唯一不同點(實驗變數)是NaOH溶液的有無,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5)該實驗說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為:(1)沒有澱粉生成
(2)有澱粉產生
(3)耗盡或運走植物原有的有機物
(4)NaOH溶液的有無;吸收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

❷ 在檢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實驗中,第一套裝置是把天竺葵枝條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燒杯中,並把小燒杯放入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的濃度等.實驗中第一套裝置與第二套此裝置形成一組對照實驗,科學探究要設置變數,並且探究實驗的變數的惟一,變數是二氧化碳,第一套裝置是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第二套裝置 里的氫氧化鈉溶液能溶解二氧化碳,所以第二套裝置里沒有二氧化碳.所以,第二套裝置中放入的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
故選:B

❸ 如圖是有關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兩個實驗的裝置圖,請據圖並結合你平時的實驗體驗回答下列問題.(1)在實

(1)在實驗一中,快要熄滅的衛生香遇到綠色植物在光下釋放出的氣體,發生的現版象是快要熄滅的衛生香迅速復燃,權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2)在實驗二中,綠色植物必需預先經過的處理是暗處理.
將甲、乙兩個裝置放在陽光下幾小時 後,各摘下一個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觀察到變藍的是
乙 裝置中的葉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3)綜合上述兩個實驗的結論可知,綠色植物對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要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可採取的措施是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

❹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植物時,設計了如圖實驗裝置,請據圖分析回答(註: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

(1)實驗前應將甲、乙兩個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讓葉片內原有的淀專粉運走耗盡;光照幾小時屬後,從甲裝置和乙裝置中各取一片葉,經酒精脫色後,滴加碘液,變藍色的是乙裝置的葉片,因為乙裝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裝置中的綠色植物進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裝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燒杯里的氫氧化鈉吸收了,由於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裝置中的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比較甲、乙裝置的實驗現象,可以得出結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環境中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裝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則應將乙裝置放在黑暗環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實驗現象的產生.
(3)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實驗過程中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會凝結在玻璃罩內壁上.
故答案為:(1)讓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乙;二氧化碳
(2)黑暗;光合作用
(3)蒸騰作用;氣孔.

❺ 圖是驗證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兩套實驗裝置,A裝置的水槽里裝的是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

(1)將兩裝置先放在黑暗處24小時的作用是讓葉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排除干擾內,防容止影響實驗.
(2)數小時後,摘下A裝置內的葉片,經過處理後滴加碘液染色,澱粉遇碘變藍色,葉片顏色不變藍色,說明葉片中無澱粉存在.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被A裝置的水槽里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故水槽里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綠葉在光下製造了澱粉,因此摘下B裝置內的葉片,經處理後加碘液數滴,葉片的顏色變藍,說明B裝置內的葉片在光下製造了澱粉.
(3)由(1)、(2)可知,該實驗變數是二氧化碳,說明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故答案為:
(1)消耗葉片內原有的澱粉(或有機物).
(2)無變化(或不變藍);無澱粉產生.
(3)二氧化碳.

❻ 如圖是探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實驗示意圖,裝置中的碳酸氫鈉溶液可維持瓶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該裝置置

(1)光能被綠色植物吸收以後,轉變成電能,電能在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H]和ATP中,儲存在[H]和ATP中的是活躍的化學能,經過暗反應以後,[H]和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CH2O)中穩定的化學能.
(2)由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6CO2+12H2O

光能

❼ 鎬庢牱綺劇『嫻嬮噺涓鏍妞嶇墿鐨勪簩姘у寲紕沖惛鏀墮噺錛

鍛煎惛閫熺巼嫻嬪畾
涓錛庡師 鐞 :鍦ㄥ箍鍙g摱涓錛屾斁鍏Ba(OH)2婧舵恫錛岀敤鍏跺惛鏀舵嶇墿鏉愭枡鍛煎惛榪囩▼涓閲婃斁鐨凜O2銆傚疄楠岀粨鏉熷悗錛岀敤鑽夐吀婧舵恫婊村畾鍓╀綑紕遍噺錛岀敱絀虹櫧鍜屾牱鍝佷簩鑰呮秷鑰楄崏閰告憾娑茬殑涔嬪樊鍙璁$畻鍑哄懠鍚歌繃紼嬩腑閲婃斁鐨凜O2閲忋

浜岋紟鍣ㄦ潗涓庤瘯鍓:

鍣ㄦ潗錛氬箍鍙g摱嫻嬪懠鍚歌呯疆錛屽ぉ騫籌紝閰哥⒈婊村畾鍙般

璇曞墏錛1/22N鑽夐吀婧舵恫錛氬噯紜縐伴噸緇撴櫠鑽夐吀2.865g錛屾憾浜庤捀棣忔按涓錛屽苟瀹氭憾鑷1000ml銆傛瘡ml婧舵恫鐩稿綋浜1mg鐨凜O2銆傞ケ鍜孊a(OH)2婧舵恫(瀵嗗皝淇濆瓨)銆

鎸囩ず鍓傦細0.1%涓鎬х孩鍜0.1%嬈$敳鍩鴻摑姘存憾娑茬瓑閲忔販鍚堬紝緇堢偣pH7.0銆

涓夛紟璇懼墠鍑嗗囷細鍑嗗囧ソ钀屽彂鐨勫皬楹︽垨姘寸ɑ縐嶅瓙鑻ュ共錛屽疄楠屽櫒鏉愬強璇曞墏.

鍥涳紟鏂規硶涓庢ラわ細

1錛 縐板彇钀屽彂鐨勫皬楹︽垨姘寸ɑ縐嶅瓙20-30g錛岃呭湪灝忕涓錛屽湪騫垮彛鐡跺唴綺劇『鍔犻ケ鍜岀殑Ba(OH)2婧舵恫20ml錛屾妸灝忕瀛愭寕鍦ㄧ摱濉炰笂錛屾斁鍏ュ箍鍙g摱鍐咃紝騫跺炵揣鐡跺炪

2錛 璁板綍嫻嬪畾寮濮嬫椂闂達紝姣忚繃10鍒嗛挓宸﹀彸錛岃交杞誨湴鎽囧姩騫垮彛鐡訛紝鐮村潖婧舵恫琛ㄩ潰鐨凚aCO3鍚勮啘錛屼互鍒〤O2鐨勫惛鏀躲

3錛 1灝忔椂鍚庯紝灝忓績鎵撳紑鐡跺烇紝榪呴熷彇鍑哄皬綃錛屽姞12婊存寚紺哄墏錛岀珛鍗抽噸鏂扮洊緔х摱濉烇紝鐒跺悗鎷斿嚭灝忔$毊濉烇紝鎶婃淮瀹氱℃彃鍏ュ皬瀛斾腑錛岀敤1/22N鐨勮崏閰告淮瀹氾紝鐩磋嚦緇胯壊杞鍙樻垚緔鑹蹭負姝銆傝板綍婊村畾紕辨恫鎵鑰楃殑鑽夐吀婧舵恫鐨勬鍗囨暟銆

4錛 鍙﹀彇涓騫垮彛鐡舵祴鍛煎惛瑁呯疆錛屽湪騫垮彛鐡跺唴涔熸斁20ml紕辨恫錛屼笉鏀炬祴瀹氭潗鏂欙紝鎶婃や綔涓哄圭収錛屽叾浣欐搷浣滅被鍚屼笂榪版ラゃ

鎸変笅寮忚$畻鍛煎惛閫熺巼錛

鍛煎惛閫熺巼(mgCO2路g椴滈噸-1路h-1)= (瀵圭収婊村畾鍊兼e紡婊村畾鍊)(ml)脳鑽夐吀嫻撳害(mN錛弇l)脳CO2褰撻噺(mg錛弇N)/鏍峰搧閲嶉噺(g椴滈噸)脳嫻嬪畾鏃墮棿(h)

鍙傝冭祫鏂欙細http://portal.sdteacher.gov.cn/Course/shengwu/Homework/590433.aspx

❽ 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
(1)暗處理:把盆栽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
部分光照: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 幾小時後,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
(2)開啟抽氣泵後,玻璃瓶內的空氣減少,外界空氣通過裝有濃氫氧化鈉的玻璃瓶再進入有葉片的玻璃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所吸收,玻璃瓶中的葉片就得不到二氧化碳;玻璃瓶外葉片可以正常的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玻璃瓶內外的葉片是一組對照實驗,瓶外的葉片是實驗組,瓶內的葉片是對照組,變數是二氧化碳.
(3)脫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於觀察到澱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
(4)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片顏色變化.B葉片分沒有變藍色,A葉片變成藍色.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還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澱粉,該實驗還說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黑暗(暗)有機物(澱粉)(2)對照二氧化碳
(3)水葉綠素(4)不變澱粉二氧化碳

與植物吸收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軸承拉拔器怎麼樣 瀏覽:265
華為機頂盒裡面有免費看電影的嗎 瀏覽:976
極客颯怎麼看儀表 瀏覽:746
賤人工具箱58破解版附註冊碼 瀏覽:570
旋轉裝置的位置檢測 瀏覽:612
冰箱舊的不製冷怎麼回事 瀏覽:925
聚好看能在手機上看嗎 瀏覽:612
韓國殺人電影 瀏覽:976
機械傳動部件為什麼要加防護 瀏覽:350
機械革命電腦怎麼打開WIFI 瀏覽:134
變形金剛6高清完整版在線觀看電影 瀏覽:76
鹽城銳翔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3
軸承B和N是什麼意思 瀏覽:124
愛情片網站有哪些 瀏覽:680
物理電壓實驗器材有哪些 瀏覽:93
白世莉主演全部經典電影 瀏覽:230
韓國偷情電影 瀏覽:889
如何挑選儀表盤 瀏覽:812
紅羊電影公司演員 瀏覽:107
女主是受人愛戴的護士男主卻無法生育電影 瀏覽:626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