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氧解析實驗液封裝置的作用

氧解析實驗液封裝置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4-06-22 21:46:31

1. 初中化學實驗總結和實驗的操作步驟 要全初中的

(一)實驗知識點提要

1、常用化學儀器的名稱、用途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針對考核的基本要求,可根據儀器的用途及功能進行分類,在分類中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加深印象.

能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燒杯(間接加熱).

用於計量的儀器:托盤天平、量簡.

用於夾持的儀器:鐵架台、試管夾.

用於加熱的儀器:酒精燈.

用於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膠頭滴像

用於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的儀器:集氣瓶,

用於分離少量物質的儀器:漏斗.

用於攪拌和引流的儀器:玻璃棒.

2.八項重要的基本操作

八項重要的基本操作是:葯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儀器裝置的連接、裝置氣密性的檢查、過濾、蒸發、玻璃儀器的洗滌、溶液的配製等.復習時,應重點掌握每項操作的方法、涉及到的儀器及操作的注意事項,特別要注意對操作失敗原因的分析.

3.實驗室規則和安全常識

安全意識是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所用的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嚴格遵照有關規定和操作規則,保證安全.為此,要注意以下三類.

嚴格遵守實驗室「三不準」原則;

注意葯品的用量;

對可燃氣體(H­2、CO、CH4)的性質實驗,一定要注意可燃氣體的純度,以防發生爆炸;有毒氣體(CO)的實驗應在通風櫥中進行,尾氣應用適當的方法處理,以防污染空氣.

4.氣體的制備

實驗室製取氣體及其性質實驗,是屬於基本操作的簡單綜合實驗.復習時,可從所需葯品、反應原理、選用的儀器裝上、收集方法、驗滿或驗純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對比制氣裝置和收集裝置,突出氣體的個性及幾種氣體的共性,提高記憶效果.

有關氣體制備.

(1)氣體的發生裝置

根據所用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可分為兩類:

(2)氣體的收集裝置

根據氣體的溶解性及密度,選擇用排水法(氣體難溶於水)或向上排空氣法(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向下排空氣法(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進行收集.

(說明:排空氣集氣法中的「向上」或「向下」不是指瓶口的取向,而是指空氣從瓶中被排出的流向)

(3)集氣瓶的多種用途

①集氣瓶: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氣體流向是。長進短出。

比空氣輕的氣體氣體流向為「短進長出」.若瓶中盛滿水,則由短管進氣排出水,收集難溶於水的氣體.

②量氣瓶:定量收集量取氣體體積的實驗裝置,氣體「短進長出」.

③儲氣瓶:先排水集氣後,使用氣體時,用高位水(或接水龍頭)將瓶內氣體壓出,水從長管進,氣體從短管出.

④洗氣瓶:瓶內放適量液體試劑(約l/3)用於氣體的乾燥(除去水蒸氣)、凈化(吸收雜質)或性質實驗(檢驗某氣體存在或驗證某氣體性質),則應「長進短出」.

(4)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不論是何種氣體的制備,都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5)防倒吸

用排水集氣法將氣體集滿後,應先從水槽中取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6)棉花團的作用

用 KMnO4分解製取O2時,應將棉花團置於大試管口處,以防止 KMnO4粉末從導管口噴出。

5、物質的檢驗

物質的檢驗涉及對物質的鑒定、鑒別和推斷等多個方面.其主要內容包括:幾種氣體(O2、H2、CO2、CO、CH4)的檢驗;碳酸鹽(或CO32-)的檢驗,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鑒別等.復習時一定要熟悉有關物質的性質,尤其對一些有色特徵溶液、特徵沉澱及有關反應產生的特徵現象要有清楚的認識,這是解答這類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6.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方法,可分為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大類.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過濾、蒸發、結晶等.化學方法主要有:直接加熱法(如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K2CO3),鹼化法(如用NaOH溶液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酸化法(如用稀鹽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置換法(如用鐵粉除去FeSO4中混有的少量CuSO4),沉澱法(如用BaCl2除去鹽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等.

對於物質的提純和分離,不論用何種方法都應遵循以下原則:除去雜質的過程中不能引人新的雜質;

所選試劑一般只能跟雜質起反應;反應後的生成物必須容易分離(最好是轉化為沉澱或氣體).

(二)典型的題解析

〔例1〕(1)實驗室要製取並收集得到較純凈的氧氣和氫氣,有兩項操作是完全相同的兩項操作是 和

(2)甲、乙兩同學在實驗室分別製取氨氣和硫化氫氣體.甲同學用加熱氯化控和熟石灰的固體混合物製取氨氣,乙同學用固體硫化亞鐵和稀硫酸反應製取硫化氫氣體.又知:氨氣極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硫化氫氣體可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請回答:

①甲、乙兩同學選取的氣體發生裝置 (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②氨氣用 法收集,硫化氫用 法收集.

【解析】(1)製取任何氣體時,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要收集得較純凈的氣體,根據O2和H2在溶解性上的相似性,都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2)氣體發生裝置的選取,需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考慮,製取氨氣的反應物都是固體,且需加熱;而製取硫化氫氣體所用的硫化亞鐵是固體,稀硫酸是液體,且反應在常溫下即可進行.所以,甲、乙兩同學選取的氣體發生裝置不同.由於氨氣易溶於水,硫化氫可溶於水,故兩種氣體都不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氣集氣法收集.

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和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2);①不同.理由是,所用反應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不同;②向下排空氣。向上排空氣.

[例2]有一瓶氣體,它由H2、CO2、CO、CH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用它進行以下實驗:

將氣體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未見出現沉澱.在導管口將氣體點燃,氣體安靜燃燒;用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燒杯壁上出現水珠;把燒杯迅速翻轉,注人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用化學式填空回答:

(1)氣體中一定沒有

(2)氣體的組成可能是

[例3]要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弧內物質為雜質),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填人橫線內.

(1)KOH(K2CO3)_;

(2)BaCl2(CuCl2)_;

(3)CuO(KNO3)_;

(4)MnO2(C粉)

【解析】混合物的分離必須遵循:除雜中不能引人新的雜質,所造試劑一般只和雜質起反應,且反應後最好轉化為易分離的沉澱或氣體.試劑的選擇:以雜質為出發點,結合雜質物質與主要成分物質在組成、性質上的差異即可篩選出所用試劑.要順利完成混合物的分離,往往是物理、化學方法等多種方法並用.

[例4] 現有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鈉四瓶失去標簽的溶液.分別編號為A、B、C、D.為了鑒別它們.分別取樣兩兩混合.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一」 表示無明顯現象;「↓」 表示有沉澱生成,「↑」表示有氣體生成,推斷:

(1)B、D溶液中的溶質(寫化學式)B .D

(2)寫出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十B ,

C十D

[解析]這是一道物質性質型的實驗推斷題.熟悉並記某些有色特徵溶液,特徵沉澱及有關反應產生的特徵現象是解答此類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只要以這些特徵現象或特徵物質為突破口,各個擊破,就能迅速、准確地解決此類問題.本題以圖表給出信息,為便於分析可結合圖表內容寫出以下6個簡要反應式:①A+B­——↑,②A+C——↓,③A+D——無現象(無現象不等於不反應),④B+C——↓,⑤B+D——↑。③C+D——無現象.分析6個反應並結合四種溶液的組成可知:①、⑤兩個反應必是鹽酸與NaCO3溶液、稀硫酸與NaCO3溶液反應產生CO2方氣體,共同的反應物是B所以B應是NaCO3溶液.從④可推出能與NaCO3溶液反應生成沉澱的只能是Ba(OH)2溶液,C是Ba(OH)2溶液.再從②推出A應是稀硫酸,餘下的③、③能證明D是稀鹽酸.

[例5]實驗室用鐵、氧化鋼、硫酸為原料製取銅,某同學設計了兩個實驗方案:

A:Fe H2SO4—→ H2CuO—→Cu

B:CuO H2SO4—→ CuSO4 Fe—→ Cu

兩個實驗方案中,最好的是,理由是 .

[解析]這是一道實驗方案的評價性試題.方案的評價主要從三方面考慮:①方案的可行性:主要指理論上是否科學合理,操作是否簡便易行.經濟角度:主要看是否節約試劑.環保角度: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環保.此題中的A、B兩種方案從原理上看都是可行的.但A方案中用Fe和H2SO4反制H2消耗的Fe、H2SO4等原料較多,其次H2還原CuO 需加熱,裝置和操作較復雜,而B方案中的反應都是在常溫下即可進行的,操作要容易得多

【例7】設計一個簡單的家庭小實驗,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

[解析]這是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簡單實驗設計題,源於教材第五章的一個家庭小實驗.設計實驗首先要弄清化學原理,然後根據條件選擇葯品和實驗裝置,擬定操作步驟,最後動手進行實驗.證明雞蛋殼含碳酸鹽比較容易,只要用雞蛋殼與酸作用,有二氧化碳放出(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便能證明.但要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便有一個量的問題.因此,在實驗中蛋殼取量不能多,加人的酸則必須足量,直至反應不再有氣體產生,反應完全後,若殘留的固體量很少,才能充分證明.其次要考慮家裡不易找到規范實驗儀器,要選擇代用品,用玻璃杯代替試管作反應器,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作檢驗二氧化碳的裝五,並注意操作程序,確保安全.

答案:(1)取少量潔凈的碎雞蛋殼放人小玻璃杯中,然後加人一些鹽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可以看到雞蛋殼上有大量氣泡生成,玻璃片上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見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證明雞蛋殼中合碳酸鹽.(2)取下玻璃片,繼續加人鹽酸,直至不再有氣體產生,此時看到玻璃杯中殘留固體很少,可以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

[例7]訪完成鑒別稀硫酸、稀鹽酸、氯化鈉三種溶液的實驗報告.

供選試劑有: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硝酸銀溶液、氯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

實驗內容與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化學方程式

(1)用三支試管分別取適量的三種溶液,各

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振盪,觀察現象

(2)

【解析】這是一道考查學生對物質鑒別和實驗報告的書寫能力的綜合試題.實驗報告的填寫,敘述要簡練,所用試劑要明確,操作步驟盡可能簡捷,結論應與實驗現象相對應.本題待鑒別物質中:硫酸和鹽酸的鑒別要以硫酸的鑒別為出發點選擇試劑.(如先考慮用AgNO3鑒別鹽酸將會出現干擾現象,從而影響硫酸的鑒別).

實驗內容與步驟

觀察到的現象

結論、化學方程式

1.(略)

一支試管中溶液呈紫色另兩支試管中溶液呈紅色

溶液呈紫色的試管中原溶液是NaCl溶液

2.另取二交試管分別取餘下兩

種溶液適量,各滴入少量BaCl2

溶液,振盪

一支試管中出現白色沉澱,另一支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有白色沉澱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H2SO4+BaCl2==BaSO4↓+2HCl

無明顯現象的原溶液是稀鹽酸

[例10]某校化學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廢墨水瓶、單孔膠塞、T型玻璃管、醫用一次性輸液管(帶針頭及控液問)、小氣球等用品製作了一個「多功能」氣體發生器.如圖所示.該裝置不但能進行某些氣體的製取,而且還能進行氣體的某些性質實驗.根據以上所述,請思考並回答:如何用該裝置完成N重要性質的實驗阿燃性、還原性、密度),寫出操作步驟及現象.

[解析]這是一道以實驗原理為依託,代用品實驗裝置為載體考查學生思維能力、實驗動手能力、靈活應用知識能力的實驗題.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掌握實驗原理(反應原理、裝置原理、操作原理),並結合現有實驗環境及條件去考慮,即可順利解答.

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後,往T型玻璃管右端放人少量CuO粉末 (CuO粉末兩端可放少許耐熱的玻璃絲或石棉,以防CtlO被氫氣流吹走),墨水瓶中放人適量的鋅粒和稀硫酸並用膠塞塞緊.

(2)打開控氣閥通氫氣一段時間後,在針頭處點燃氫氣 並可看到產生淡藍色火焰(金屬針頭無干擾成分又能防止回 火,避免H2不純而引起爆炸).

(3)將針頭火焰移至玻璃管下方CuO粉處加熱,一段時後玻璃管內黑色的 CuO粉末逐漸變為光亮的紅色(實驗操作裝置圖如圖30).

(4)關閉控制閥,氣體進人小氣球並逐漸膨脹變大,取 下氣球用線系住放飛,即可順利完成H2可燃性、還原性、密度等性質的驗證.

(4學實驗)

1.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

(1)下列儀器中,可與燒瓶、試管、蒸發皿歸為一類的是()

A、漏斗 B、量筒 C、集氣瓶 D、燒杯 2、有四瓶無色氣體,分別是空氣、氫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一次就能鑒別出它們的物質是

A、帶有火星的木條 B、澄清的石灰水

C、燃燒著的木條 D、紫色石蕊試液

3、描述鋅和鹽酸反應的現象較貼切的是()

A、有大量氫氣生成 B、溶液劇烈沸騰

C、鋅表面放出大量氣泡,鋅逐漸溶解

D、有大量氣泡從溶液里逸出後變成氫氣

4、氫氣還原氧化鋼的實驗步驟有:①向氫氣發生裝置裝人葯品;②往盛有CuO的試管中通 入H2;③停止通H2;④停止加熱;⑤加熱試管;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⑦檢驗N的純度.下列表示操作順序正確的一組是()

(A)⑥①⑦②⑤④③ (B)①⑥⑦②③④⑤

(C)⑥①⑤⑦②③④ (D)①⑥⑦⑤②③④

5、用托盤天平稱量葯品,右盤上的硅碼為5克,游碼在0.4克的位置上,指針指向最右端,所稱葯品質量是()

A、5.4克 B、不足5.4克 C、超過5.4克 D、4.6克

6、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下列物質,不能用稀鹽酸浸泡除去的是()

A、盛石灰水後留下的白膜 B、試管內壁上附著的鐵銹

C、用氫氣還原氧化鋼後留下的紅色固體

D、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留下的紅褐色固體

7、某學生的實驗報告冊中有以下實驗數據,其中正確的是()

A、用 10mL量筒量取 6.25mL稀硫酸

B、用廣泛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為3.5

C、用托盤天平稱取7.9g氧化銅粉

D、溫度計上顯示的室溫讀數為25.68℃

8、在實驗室做化學實驗,發生下列事故時,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A、衣服沾上大量濃氫氧化鈉溶液,需將此衣服浸沒在盛有水的面盆中

B、皮膚上濺上濃硫酸,用水沖洗

C、不慎將酸液濺到眼中,應立即閉住眼睛,流出眼淚將酸液帶出

D、實驗桌上酒精燈傾翻,酒精流在桌面上並著火,立即用濕抹布撲滅

9、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學准備在家中進行驗證食醋具有酸的某一條通性的實驗,他選擇了下列物質,其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大理石 C、鐵釘 D、鐵銹

二、填空題

(1)實驗室里所用的葯品很多是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葯品時為了保證安全,必須注意做到「三不準」,不準 , 不準 ,不準 .

(2)液體葯品通常存放在、瓶里,取用時先把瓶塞拿下、在桌面上;傾到葯液時,瓶子的標簽應,其原因是 .

(3)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取乾燥的固體葯品2.3g,稱量完後才發現,葯品和破碼的位置放顛倒了,此時,所稱葯品的實際質量是

(6)實驗室欲配製 50g質量分數為 5%的 NaCl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該實驗的操作步驟為

②甲同學在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時,食鹽和祛碼的位置放顛倒,這將導致所配製溶液的質量分數.(填「偏大」、「偏小」、「不變」,下同);乙同學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數,這將導致所配製溶液的質量分數

三.筒答題

(1)如果用滴管取1/3mL的液體於試管中,應如何操作?

(2)「氧氣的製取和性質」實驗課里,某學生取一根紗窗細鐵絲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氣中做鐵絲在氧氣里燃燒的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等實驗現象.此實驗失敗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2. 求關於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實驗題 難的選擇題

知識要點
【知識要點一】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過程
1.實驗:光合作用探究過程
1)水是綠色植物生長的原料:荷蘭醫生海爾蒙特的實驗

2)證明植物光合作用製造澱粉的實驗(課本實驗分析)
問題a、為什麼天竺葵要在暗處放置一晝夜?--利用呼吸作用來分解原來儲存的澱粉,消除澱粉對實驗的影響。
b、為什麼要用鋁箔紙在葉片的相同位置從上下蓋嚴?--為了設置對比,證明綠葉光合作用需要光。
C、為什麼要水浴加熱?--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熱。
d、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麼?--使葉綠素褪去
【實驗現象】被光照射到的葉片部位產生了藍色 ,被鋁箔紙遮光的葉片部分沒有變藍。(碘液使澱粉變藍,因此碘液可以作為檢驗、鑒定澱粉的試劑)
【實驗結論】說明光合作用產生澱粉。也說明光合作用發生的條件之一是光。
3)【思考】怎樣證明植物光合作用使會產生氧氣?--如圖2-48所示,收集水生綠色植物產生的氣體,再用帶火星的木條來試驗。需要設置對比實驗,這樣才能說明氣體是綠色植物產生的,而不是由水直接產生的。
4)【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嗎?(注意控制變數法的運用)
a、這個實驗有幾個變數?--3個:陽光、二氧化碳(主要的變數)、植物的葉片。
b、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或者NaOH)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c、需要對照實驗嗎?--需要。為了控制變數。
d、改進建議:水不是由外界空氣直接提供的。水應該是由根部吸收後運輸到葉片的。
【探究結論】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綠葉有葉綠素的部分經光照才能產生澱粉。
銀邊天竺葵的葉片邊緣為什麼是白色的?(要求回答:葉片邊緣的細胞里不含葉綠素。)
啟發思考:將經過光照的銀邊天竺葵的葉片用酒精脫色和碘液處理後,葉片的顏色會發生什麼變化?
葉片中部原是綠色的部分被碘液染成了藍色(說明有澱粉生成),而白色的邊緣部分未被染成藍色(無澱粉)。
例選取有綠色葉片和白斑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光合作用實驗,如圖所示。
(1) 實驗中,將牽牛花放在暗室一晝夜是為了使葉片內的( ) 。
(2)將此裝置放置在光下數小時後,再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 中,
是使( )溶解而隔水加熱目的是為了防止( ) 。
(3)實驗中滴碘液不變藍的是( )
A.I葉覆蓋鋁箔部分 B.II葉綠色部分
C.III葉 D.I葉未覆蓋鋁箔的部分 E.II葉白斑部分
(4)該實驗的結果可以確定光合作用必要條件是 ( )
A、光 B、適宜的溫度 C.二氧化碳 D、水
E、氧 F、葉綠體
2.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在陽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製造有機物,並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光合作用。
物質方面的轉化:簡單的無機物製成復雜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
能量方面的轉化:光能(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光合作用的表達式:

(1)場所:葉綠體 (2)條件:光 (3)原料:CO2 H2O (4)產物:有機物(澱粉)、氧氣
(5)物質轉變:無機物變為有機物 (6)能量的轉變:光能變為化學能
3.光合作用的意義:
(1)製造的有機物是一切生物和人類的物質來源;
(2)為各種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3)使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對的穩定。
練1證明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必須經以下步驟:
(1)、將葉片一部分遮光處理 (2)、暗處放置24小時(3)、強光下光照2小時
(4)、在水中浸一下 (5)、滴上碘酒 (6)、取下葉片放在沸酒精中煮
正確的操作順是:
練2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個魚缸中的水草。
1、你能辨認出真水草的是 ,假的水草是 。
你的理由是 。
2、形成這種小氣泡的物質最可能是 。
3、水草對金魚的作用是 。

甲 乙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關系及區別: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氣
有機物
能量
是否需要葉綠素

需要光
聯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因此,沒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沒有基礎。光合作用對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對產物的輸導,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釋放出來的。所以,沒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無法進行。
【知識要點二】二氧化碳的性質及製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1)常溫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能溶於水--製成汽水
3)密度比空氣大,約是空氣的1、5倍--所以可以象傾倒液體一樣從一個容器倒入另一個容器;--滅火
4)在一定條件下有三態變化,經壓縮的二氧化碳叫乾冰,乾冰可升華、吸熱,可作致冷劑,進行人工降雨。
2、化學性質:⑴通常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⑵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
⑶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碳酸不穩定,見光、加熱都會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 (化學式如何寫)
⑷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澱。--利用此反應檢驗二氧化碳。(化學式如何寫)
3、CO2的實驗室製法:
1)原理:實驗室製取CO2一般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CO2的檢驗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變渾濁,則為CO2
CO2的驗滿方法:將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的瓶口,木條熄滅,則說明已滿
3)實驗過程:

討論:用了長頸漏斗的二氧化碳發生裝置,如何檢查其氣密性?
結論: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如果其中的液面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用長頸漏斗時,要注意其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否則氣體要從長頸漏斗中逸出(課本長頸漏斗液封)
用石灰石不用碳酸鈉(石灰石反應速率適中)、用稀鹽酸不用硫酸(CaSO4微溶,覆蓋在石灰石表面使反應停止)和濃鹽酸(易揮發使C02不純)
4)二氧化碳的用途:1、化工原料;2、人工降雨; 3、人造雲霧;4、致冷劑;5、光合作用--氣態肥;6、滅火劑。
例1寫出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1) 二氧化碳遇水生成碳酸。
(2) 碳酸受熱分解 。
(3) 長久置於空氣中的石灰水變質。
例2、實驗室里製取CO2氣體,一般有五個步驟,請按順序排列---------------………………………( )
①收集CO2氣體②按要求裝配好儀器裝置③向漏斗注入鹽酸④檢查裝置氣密性⑤向廣口瓶中放入大理石
A.②④⑤③①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③⑤①
例3下列裝置可用來收集CO2的是_______,
可用於收集O2的是_____________,
如果是C的裝置,氣體從 端通入。
如果是D的裝置,氣體從 端通入。
氣體從 端通入。
例4、右圖是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指出圖中的錯誤,並加以更正。
A
B
C
D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據CCTV報道,2005年5月22日上午,我國對珠穆朗瑪峰高度進行重新測量的測量隊員成功登上空氣稀薄的頂峰。測量隊員所攜帶的貯氣瓶中,含有的氣體主要是( )
A、氧氣 B、氫氣 C、氮氣 D、二氧化碳
2.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該氣體具備的性質是:( )
A.易溶於水,比空氣輕 B.難溶於水,比空氣輕
C.易溶於水,比空氣重 D.不易溶於水,比空氣重
3.酸雨、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是全球環境的三大熱點問題,下列選項不會加劇這三大環境問題的( ) A.化石燃料的燃燒 B.汽車尾氣的排放
C.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D.使用氟里昂作致冷劑
4.下列對質量守恆定律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不變,但原子的數目改變
B.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改變,但原子的數目不變
C.在一切化學反應里,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
D.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分子數等於生成物的分子數
5. 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與此功能相適應的是 ( )
A.肺泡壁很薄 B.肺泡壁布滿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C.肺泡數量極多,表面積很大 D.以上三項都是
6、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燃燒煤、石油過程中,排放大量的甲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是生物呼吸和人類生產、生活排放大量的乙氣體造成的。甲、乙氣體分別是―――( )
A.CO2 和 SO2 B. SO2 和 NO2 C.SO2 和 CO2 D.SO2 和 NO
7.下列關於燃燒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燃燒時有發光放熱現象 B、有發光放熱現象的一定是燃燒
C、燃燒一定是氧化反應 D、溫度低於可燃物的著火點就不可能燃燒
8.下列各項表示平靜呼吸時的吸氣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A.胸廓擴大一肺擴張一肺內氣壓大於大氣壓一氣體進入肺
B.胸廓擴大—肺擴張一肺內氣壓小於大氣壓一氣體進入肺
C.胸廓擴大一肺縮小一肺內氣壓小於大氣壓一氣體進入肺
D.胸廓擴大一肺縮小一肺內氣壓大於大氣壓一氣休進入肺
9.動物呼吸時,呼出的氣體中占體積分數最多的氣體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氮氣 D.水蒸氣
10.下列化學反應中,屬於分解反應的是( )
A、3Fe+2O2 點燃 Fe3O4 B、S+O2 點燃 SO2
C、4P+5O2 點燃 2P2O5 D、2H2O 通電 O2↑+2H2↑
11.「非典」時期,各大酒店和商場等公共場所,大多用臭氧機消毒。大氣中的臭氧層對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護作用是因為它能( )
A.增強紫外線的殺菌能力 B.阻擋和削弱過強的紫外線
C.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透過更多的紫外線
12.與自然界碳循環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蒸騰作用
13. 宇宙飛船內,用含氫氧化鋰的過濾網除去宇航員呼出的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LiOH+CO2→Li2CO3+X。則X的化學式為( )
A.H2 B.H2O C.O2 D、H2O2
14.被污染的空氣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下列物質中,不會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是( )
A.吸煙產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質 B.水燒開時產生的大量水蒸氣
C.劣質裝修釋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質 D.石材釋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氣體:氡
15.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嚴重問題,有下列幾種說法
①臭氧層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線 ②溫室效應將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氣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④汽車尾氣排放的增加加劇了空氣污染 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綠色植物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步驟依次是( )
①向清水漂洗後的葉片加碘酒然後用清水沖掉碘酒;②實驗植物在暗處放置一晝夜;③觀察葉片遮光與未遮光部分的顏色;④把遮光處理後的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⑤將葉片的一部分作遮光處理再移到光下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
C、③④⑤①②D、②⑤④①③
17.以下是國家關於空氣污染指數與質量級別、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表
污染指數 50以下 5 1~100 101-v200 201~250 251一300 300以上
質量級別 I Ⅱ Ⅲ IV(1) IV(2) V
質量狀況 好 良好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紹興市2004年6月8日的空氣污染指數為56~76,根據以上信息判斷紹興市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是。 ( )
(A)I級好 (B)Ⅱ級良好 (C)Ⅲ級輕度污染 (D)V級重度污染
18.2003年12月23日早晨,重慶川東北氣礦天然氣發生「井噴」事故,噴出大量的硫化氫氣體(硫化氫為無色具有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分子式為H2S,相對密度比空氣大,可溶於水)。這次事故造成附近高橋鎮243名人員死亡,教訓十分慘痛。如果你是高橋鎮的學生,你認為不可取( )
A.往山頂高處走 B.用濕毛巾捂著嘴、鼻走
C.往山腳低處走 D.趕快跑到空氣新鮮處
20.下列屬於氧化物的是( )
A、臭氧 B、氯化氫 C、水 D、碳酸鈣
21.關於下列物質反應的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C、鐵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D、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
22.下列氣體是空氣中含有的幾種成分,其中能充入燈泡製成霓虹燈的是 ( )
A.N2 B.O2 C.CO2 D. 稀有氣體
23.空氣中氧氣含量最少的時候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午夜
24.下列各種現象不能用質量守衡定律解釋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動物的呼吸作用 C.水結冰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25.在溫室中種植蔬菜,適當增加空氣中的 的濃度,可加速 作用的進行,提高蔬菜產量。水稻、小麥的種子應乾燥貯藏,以減弱其 作用,保持品質。
26有一種氣體A,它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能溶於水生成B,B顯酸性,但不穩定,易分解生成C和氣體A。氣體A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生成白色沉澱。(1)A、B、C各是什麼物質,寫出它們的化學式:A ,B ,C 。(2)寫出A溶於水生成B的反應方程式為: 。
27.如圖所示,點燃兩支短蠟燭,然後沿燒杯內壁傾倒二氧化碳。根據實驗回答:
(1)觀察到的兩支蠟燭的現象是 。
(2)該實驗能夠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
物理性質是: ;
化學性質是:二氧化碳氣體的本身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28.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 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寫出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的文字表達式
29.仔細觀察右邊實驗過程,請問哪只試管
中的白磷能燃燒?(白磷的著火點為40℃) 答 ,同時此實驗還告訴我們可燃物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 ;(2) 。
30.下圖所示裝置用於測定蝗蟲呼吸作用的速率。實驗裝
置足以維持實驗期間蝗蟲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圖中
的NaOH溶液能夠充分吸收瓶中的CO2氣體,據圖回答:
⑴ 30分鍾後,U形管中的水柱向 瓶(填「A」或「B」)移動;
⑵ B瓶有什麼作用? 。
3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要求發達國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控制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
⑴綠色植物通過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過____作用將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
⑵科學家採取組合轉化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反應的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請在括弧填寫該化工原料的化學式:2CO2+6H2=1()+4H2O
⑶為了緩減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議可行的是____(填序號)
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
C、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32.將一株植物在黑暗環境中放置48小時,然後將一片葉子的葉脈切斷(如圖所示),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再將葉片脫色處理後用碘液處理,發現a部(上部)葉呈棕色,b部(下部)葉呈藍色,這個實驗說明了:
(1) 。(填字母代號)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CO2
C.光合作用需要H2O D.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 。(填字母代號)
A.葉上部有澱粉產生,下部無澱粉產生
B.葉下部有澱粉產生,上部無澱粉產生
33.如下圖(甲)所示,先將天竺葵在黑暗的地方放置一晝夜,再在天竺葵的葉上,用兩片相同大小的鋁箔紙蓋住相同位置的上下葉表皮的一部分,這是為了___。在陽光下4小時後,經用酒精處理(圖乙),滴加碘液(圖丙),觀察到的現象是葉片的遮光部分 (填「變藍」或「不變藍」);這說明 。
34.氧化反應是指物質與 的反應,請你寫出一個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5.在2Cu+O2=2CuO的反應中,參加反應的銅、氧氣與生成的氧化銅的質量比是: 。
36.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試根據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生成物,推斷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的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7.從事科學實驗的重要環節是進行科學實驗的設計。科學實驗的正確步驟應為:①明確實驗目的②收集有關資料③設計合理方案④進行科學實驗。請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實驗設計,(所用裝置圖用序號表示)

在實驗室中,經常用固體Zn和稀硫酸(H2SO4)的混合物在常溫下反應的方法製取氫氣,反應生成 ZnSO4和H2。已知在標准狀況下,氫氣的密度為0.089 g/L,空氣的密度為l.293 g/L,且在常溫常壓下,l體積水能溶解0.002體積的氫氣。
①明確實驗目的: 。
②收集有關資料:氫氣的密度 於空氣密度且 水。固體Zn和稀硫酸(H2SO4)的混合物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設計合理方案:發生裝置選用 ,收集裝置選用 。
38.燃燒含硫的煤和燃放鞭炮都會產生污染空氣的二氧化硫氣體。如果完全燃燒1.6克硫,能產生多少克二氧化硫氣體?
39.維生素C(化學式為C6H8O6)主要存在於蔬菜與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增加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1)維生素C的一個分子由 個原子構成,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2)維生素C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化學方程式為 ;
(3)將1.76克維生素C放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閱讀全文

與氧解析實驗液封裝置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營業場所應有哪些設備 瀏覽:107
泰國電影沒錢帶孩子坐船的電影 瀏覽:644
二系彈簧裝置作用 瀏覽:864
台灣紅羊影業出品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39
駱駝敬德村什麼機械廠 瀏覽:880
船上的閥門怎麼打開 瀏覽:719
佛山飛晟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20
天正給排水中閥門閥件怎麼刪除 瀏覽:747
透油層用什麼機械 瀏覽:733
危機邊緣意外美國電影完整 瀏覽:658
日本 les電影 瀏覽:136
彈簧自動回復裝置 瀏覽:749
二氧化硫檢測儀滴定裝置 瀏覽:907
線上小電影 瀏覽:8
男孩和保姆尼克 瀏覽:429
少女生孩子的電影 瀏覽:154
車輛自動裝置包括 瀏覽:435
天然氣閥門是連接在哪裡 瀏覽:300
油氣兩用的汽車儀表怎麼看是沒氣 瀏覽:208
巍巍昆侖主題曲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