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廢水處理實驗裝置演示模型

廢水處理實驗裝置演示模型

發布時間:2024-06-30 16:23:34

⑴ 中學化學實驗室設備需要什麼

儀器:試管 ,托盤天平 ,燒杯, 酒精燈, 蒸發皿 ,鐵架台, 錐形瓶, 燃燒勺 ,鑷子, 坩堝, 坩堝鉗 ,燃燒匙, 試管夾 ,鐵架台 ,玻璃棒, 漏斗, 集氣瓶 ,燒瓶,導管 ,量筒 ,膠頭滴管, 毛玻璃片,葯匙, 石棉網 ,水槽 ,溫度計。

葯品:雙氧水, 酒精 ,無水硫酸銅,高錳酸鉀, 氯酸鉀 ,硫, 碳, 白磷, 紅磷, 酚酞, 二氧化錳 ,鋅 ,石灰水,鈉。


(1)廢水處理實驗裝置演示模型擴展閱讀: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容器與反應器

1、可直接加熱

(1)試管。

主要用途:①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②收集少量氣體和氣體的驗純。

③盛放少量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可直接加熱,用試管夾夾住距試管口1/3處。

②試管的規格有大有小。不加熱時,試管內盛放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1/2,加熱時不超過1/3。

③加熱前外壁應無水滴;加熱後不能驟冷,以防止試管破裂。

④加熱時,試管口不應對著任何人。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⑤不能用試管加熱熔融NaOH等強鹼性物質。

(2)蒸發皿。

主要用途:①溶液的蒸發、濃縮、結晶。

②乾燥固體物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盛液量不超過容積的2/3。

②可直接加熱,受熱後不能驟冷。

③應使用坩堝鉗取放蒸發皿。


(3)坩堝。

主要用途:用於固體物質的高溫灼燒。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把坩堝放在三腳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熱。

②取放坩堝時應用坩堝鉗。

③加熱後可放在乾燥器中或石棉網上冷卻。

④應根據加熱物質的性質不同,選用不同材料的坩堝。


2、墊石棉網可加熱

(1)燒杯。

主要用途:

①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

②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

③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水浴加熱等。

④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可用來檢驗CO2氣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燒杯量取液體。

②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杯外壁應無水滴。

③盛液體加熱時,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2/3,一般以燒杯容積的1/2為宜。

④溶解或稀釋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2)燒瓶。

主要用途:

①可用作試劑量較大而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常用於各種氣體的發生裝置中。

②蒸餾燒瓶用於分離互溶的、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

③圓底燒瓶還可用於噴泉實驗。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瓶外壁應無水滴。

②平底燒瓶不能長時間用來加熱。

③不加熱時,若用平底燒瓶作反應容器,無需用鐵架台固定。


(3)錐形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應器。

②代替試管、燒瓶等作氣體發生的反應器。

③在蒸餾實驗中,用作液體接受器,接受餾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定時,只振盪不攪拌。

②加熱時,需墊石棉網。


3、不能加熱。

(1)集氣瓶(瓶口邊緣磨砂)

主要用途:①與毛玻璃片配合,可用於收集和暫時存放氣體。

②用作物質與氣體間反應的反應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加熱。

②將瓶口與毛玻璃片塗抹一層薄凡士林,以利氣密。

③進行燃燒實驗時,有時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細沙。

(2)廣口瓶、細口瓶(瓶頸內側磨砂)。

主要用途:①廣口瓶用於存放固體葯品,也可用來裝配氣體發生器(不需要加熱)。

②細口瓶用於存放液體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一般不能加熱。

②酸性葯品、具有氧化性的葯品、有機溶劑,要用玻璃塞;鹼性試劑要用橡膠塞。

③對見光易變質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少量液體,其特點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體流入膠頭。

②盛鹼性溶液時改用軟木塞或橡膠塞。

③不能長期存放鹼性試劑。


(4)啟普發生器:

主要用途:固—液不加熱制氣體反應的反應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可加熱,也不能用於劇烈放熱的反應。

⑵ 化學實驗要用的化學儀器有哪些

補充一些儀器設備:
恆溫乾燥箱、高溫電爐、冰箱……。
玻璃乾燥器內……。
大氣壓力計、溫度計容……。
真空泵、空氣壓縮機……。
某些規格玻璃管、銼刀、酒精噴燈……。
多種規格膠皮塞、軟木塞、穿孔器、剪刀……。
電子計算器。
等等。

⑶ 如何利用儀器和自製教具進行數學課堂教學

教具是教學形象化的教學器具。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的聯系十分密切,兩者「形同手足」。課改中出現一套好教材,必須有相映的教具與之配套,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才能完成新的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任務。在小學數學實驗教學中,有效地指導學生利用自製教具,使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切實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小學數 學課中的自製教具在實驗教學方法改革中有獨特的作用。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還要針對教學內容選出實驗教學新的教學方法,每一位教師又都希望自己的教學方法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不只是把新課程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情感和數學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同樣重要。因此,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重運用自製教具為學生動手操作活動創造條件,為學生創設操作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長方體認識》一節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比較自製教具—長方體(實物)的6個面有什麼關系,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得出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接著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框架,學生通過量一量、比一比長方體的棱,得出長方體有l2條棱,這12條棱根據長短和方向可以分成3組,相對的棱平行且長短相同。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想一想,動手操作和動腦思維活動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很輕松的得出長方體的「面和棱」的特徵,滿足了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活動中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引導、點撥學生的活動。教師的教學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切發展的機會,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師生用自己研製的教具、學具做實驗,得心應手,教具的性能通過研製,師生了解,教師授課道理講的清楚,學生操作,加深了理解,記憶深刻,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在數學教學中運用自製教具,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多種器官參與活動,使學生產生親近感,促使學生親身探究,自己發現,理解驗證數學知識,認識內化,從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最終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便於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體積》一節時,長方體體積和長、寬、高的關系比較抽象,對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的推導,學生也不容易理解。教學時,讓學生親手用l2個棱長是l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不同形狀的長方體,然後依照表1作好記錄。
小組分析討論,從記錄的數據中可以分析得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長×寬×高。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運用自製教具,獨立思考,操作實驗,積極探索中得出非常抽象的計算公式,其知識是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的,很容易理解和記憶,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探究實驗能力。
三、自製教具的簡化原則,加快感知速度,提高學習效率
自製教具有利於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自製教具活動使學生更加珍愛自己的作品,精心使用,養成了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通過開展自製教具活動,即培養學生愛護實驗器材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具不是越復雜越好,而是在教學中更適用,效果就越好。當教具的適用性正好符合學生心理的簡化水平時,就會加快學生的感知速度,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第五冊《面積與周長的比較》時,可以用鐵絲制一個長方形框,然後用紙板制一個長方形面,組合成一個長方形模型。在這個模型中,一圈鐵絲的長度就是長方形的周長,內部紙板面的大小就是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對照模型,對比面與線,學生很容易區分面積與周長的不同含義。這樣的自製教具雖然簡單,但用起來教學效果很好,簡單明了,學生一看即懂,是一種最經濟、最容易製作的教具。這種教具製作簡單,功效與多媒體教具不相上下,因其具有的可操作性而使學生也更易於理解。
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合理的使用自製教具,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操作運用,不僅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掌牢固握數學知識,而且可以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恰當地使用自製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親手操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可以從中得到「靈感」,而且使跨越式抽象的問題變得簡單易懂,達到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梯形的面積」時,用紙板做成簡單的教具,根據教學內容用剪刀直接割補,親自動手操作實驗,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圖形的變換,然後通過討論、互學,從操作、比較、觀察中得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能透徹地、全面地、靈活地理解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善於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問題,從而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從接受型學習轉向探究型、體驗型、發現型和創新型學習。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一些抽象知識的理解、定律性質的認識,具體測量操作方法等都需要學生親自體驗,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探索發現新知識。筆者總平時教學之體會,認為教師在製作、使用小學數學教具時,應加強如下幾點意識:
一、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教學與教具的關系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但這種初步的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特徵。為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要善於抓住學生的思維的啟動和誘因,充分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理性認識的升華奠定基礎。同時,教師在使用教具時要分析它能否讓學生的思維啟動起來,能否鮮明突出某一既定的特徵,能否解決學生急欲了解的共性問題。不能僅在常規教學模式和教材中的插圖內畫圈圈,而要留心教材,留心學生,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教學與教具的關系,創意性地製作、使用好教具。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我改變了通常教法中讓學生推、拉斯變形、三角形木框來證實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然後根據課本中的插圖和課後練習題來說明三角形的穩定性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做法。課前,我給每個實驗小組准備好4根兩兩相等的木條和一根稍長的木條(木條兩端、中間有多個小孔,備以穿鐵釘用)及6根小
鐵釘。上課時先讓學生模仿教師的演示,用兩兩相等的木條和4個小鐵釘製成一個長方形;接著讓學生拿著長方形的對角向相反的方向拉,會出現什麼情況?(長方形變成了四邊形)。然後,讓學生用手中稍長的木條和鐵釘,怎樣才能使拿著長方形的對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不變形 。經過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出現如下四種情況。再經師生共同演示發現:長方形分成的圖形中有三角形,長方形才穩定,否則長方形就不穩定了。從而學生會自悟了三角形有穩定的特徵。最後,我設計製作了多媒體課件《電線桿的變化》,通過動態模擬演示,在擺動的電線桿支架上釘一根斜直木條,電線桿的支架就穩定了,如果換成四邊形的木條,電線桿的支架仍然變斜、擺動,易發生危險。從而進一步證實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樣教學不僅面向全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比較思維邏輯,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二、立足於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敢於改進正規教具。
在教學中常見的教具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國家教學儀器裝備司統一安排生產的正規教具;另一類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需要而自行設計、製作的簡易教具。正規教具性能可靠,能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傳授科學知識過程中的問題。但與簡易教具比,缺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性,不易解決教學中關鍵問題,強化某一知識點。因此,教師在使用正規教具時一定要分析教具的可行性,能否面向全體學生,解決教學中的疑難點,突出、強化某一知識點。必要時,能結合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敢於對正規教具進行改進、完善,使教具使用效果達到最優化。如學生學習了量角的度數方法後,學生在量角的度數時往往會出現把銳角的度數量成了對應的鈍角的度數;鈍角量成了對應的銳角的度數(量出的度數與實際度數和為180°)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師在教學中演示的量角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造成的。我在教學這一內容時,首先對正規教具——量角器進行改進,來提高學生對這堂課教學內容的理解與運用能力:1、把右邊0刻度線和內圓圈刻讀數分別塗成紅顏色;2、把左邊0刻度線和外圓圈刻讀數分別塗成黃顏色;3、在量角器的圓心點上釘上一根小木條,並在木條的左邊塗上黃色;木條的右邊塗上紅色,與兩邊的零刻度線的顏色相對應的。在教學中,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如何使用量角器:1、現把量角器的圓心點對准角的頂點。2、把角的一邊與零刻度線重合。3、如果重合的黃色零刻度線,就旋轉木條,使黃顏色的木條左外側線與角的另一條邊重合,再看黃線所指的黃色刻度數;就是該角的度數;如果重合的是紅色零刻度線,就旋轉木條,使紅顏色的木條右外側線與角的另一條邊重合,再看紅線所指的紅色刻度數;就是該角的度數。這樣,通過量幾個角的度數的演示,學生會很快地領悟量角的度數的方法。量角時不會再出現上述不正確的情況,突出、強化了量角的度數的具體方法。(量角器是透明的效果最佳)
三、把握時機讓學生自主操作,自製教具,激發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為學生提供大量操作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規律,概括特徵,掌握方法,在體驗中領悟數學,學會想像,學會創造。如教學《圓柱體表面積》時,我未採用正規的圓柱體教具模型進行拆分模型,讓學生觀察發現圓柱體側面與長方形之間關系的教法(這種教法枯燥,模僅能展示圓柱體側面與長方形之間聯系,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是讓學生自製了底面半徑和高不等的一個個圓柱體,准備了直尺和剪刀,課中讓學生親自操作,把自製的圓柱體剪開觀察。學生發現側面展開後,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還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或,有時還能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這些發現令學生欣喜不已,都受到了啟發,一會兒,有個同學有提出了不同的剪法。他說:「我沒有直尺,是隨便剪的,所以剪出一個不規則的圖形,但是我試了試,這個圖形只要通過再一次剪拼,(做示範)也就會得到如同上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此時,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我及時給予表揚:「你的設想真精彩,這是一種創新。」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發現了新知,掌握了新知,體驗到自己動手操作的樂趣與解決問題的快樂,提高了實踐能力,激發了創新意識。
總之,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要把學生擺在主體的地位,能抓住學生思維啟發過程和誘因,創設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智力背景,充分考慮為學生提供演示、操作、實驗的機會,培養學生多向思維,逆向思維、集斂思維,形成合情猜想、合情推理的品質和習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長足的發展。

⑷ 建設內容

(一)科研建設

技術方法優勢明顯,研究方向明確,科研問題典型或普遍,技術示範性強,研究內容具體,且長期固定,具有符合基地發展的研究項目,能依託基地形成科研團隊並完成科研成果、如研究報告、獲獎項目、專利、主要文章、主要技術方法和產品等。具備進行現場觀察與研究、技術試驗的條件等基礎設施。

(二)場地建設

對於觀測類基地應有一個或多個支撐科學研究的觀測或數據採集點(站)。基地建設要緊密結合科學研究方向和任務,科研基地選區位於重要地質構造帶、成礦(藏)區帶以及能夠解決地學科學問題的區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交通和自然條件相對較為便利。應該突出科研特色,因此總體規劃建設應本著全面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逐步完善的原則,使基地能持續、協調發展,即要突出重點,又要注重全局,整體推進。野外觀測與實驗研究基地的規模可根據學科發展方向和科研重點建設,不一定強調規模大小,根據需要有的可能就是一個觀測站,有的可以大到集觀測、實驗、開發、綜合研究於一體的實體。場所建設應根據基地的研究內容盡量多樣化,避免千篇一律的「四合院廂房」式風格。

基地應有固定的場所和展室,大型基地可建設展覽館。場地由科研用房、展示用房、輔助用房、觀測與實驗設備、標本與岩心庫、剖面與地質遺跡等組成。小型的觀測基地可根據其研究內容和任務具體確定。基地觀測點(站)應具備數據採集和處理的基本功能。基地展室是基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利用圖片、文字、模型、實物、影視及信息系統等多媒體形式,集中展示基地內科研內容、研究成果、地質現象、地質遺跡、礦山史跡,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並可作為科研、科普互動的場所。

1.選址原則

特色性原則:基地選擇要突出科研特色,學科特色,區域特色,緊密結合科學研究方向和任務,應滿足本專業科技發展的需要,基地場所的條件要符合科研工作的研究方向,支撐學科發展,如選擇在典型地質結構和構造帶、典型地質剖面、典型礦山、能反映重大地質問題或容易得到觀測數據的地區。基地周圍應有一定的社會資源配套條件,應該充分挖掘基地資源的優勢和特色,將其所具備的科學、自然、歷史、文化等一系列的內容,有重點、有目標地發展成為一些科技活動的項目,實現基地科研性、創新性、服務性、觀摩性、教學性、知識性統一的特點。

可持續發展原則:基地建設應堅持長期性的原則,統一布局,分步實施,制定好近期和中長期建設規劃。基地要為科研提供穩定性的基礎數據,通過長期的觀測,為地質活動規律,災害防治等有關地學科學問題的解決提供科學依據,建設初期要充分考慮基地長期性、穩定性的特點,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永續利用為前提,要保持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保護性原則:對於礦山和有地質遺跡類的基地,保護原則更為重要,它們是科研和觀摩的重要資料,也是旅遊的重要資源。有些基地擁有珍貴的礦業資源、地質現象、地貌景觀、自然及人文資源,其中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在建設中要首先突出保護性原則,尤其是對礦業、地質遺跡要進行嚴格保護。基地兼顧文化傳承作用,科學普及和旅遊發展主要依託其珍貴的礦業遺跡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因而應堅持在保護基礎之上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要根據礦業遺跡不同的級別和類型,嚴格劃定其保護范圍,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並協調處理好遺跡保護、科學研究、開發利用之間的關系,加強引導性規劃措施,使這些礦業遺跡能夠完整、持久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實現資源保護、提高生態環境質量與社會發展相協調。

2.場地規劃

在確定場地位置、類型、范圍、規模的基礎上,綜合協調各方面的關系,要合理區劃基地的功能分區,統籌安排基礎設施、科研設施、服務設施、展示設施、保護設施等。根據基地綜合發展需要,結合地域特點來設置不同類型的功能分區,進行功能分區是為了調節控制功能特徵,以便針對基地的類型和特徵分區,進行合理的設計與建設,實施恰當的建設強度和管理制度,即有利於展現和突出基地的分區特點,也有利於加強基地的整體特徵。基地功能分區,應主體鮮明,特色顯著,應突出各個分區的特點,便於管理,控制各分區的規模,解決各個分區間的分隔、過渡與聯系關系,基地設計應盡量維護原有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礦業、地質遺跡資源的相對完整性,

3.路線設計

要根據基地內的各類地層剖面、地質遺跡、礦業遺跡、主要數據觀測點、主要設備布置點、展室以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等資源的分布形式的特點,對基地的各種資源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有機地組合設計,使整個基地形成完整的資源結構體系,並按科研工作流程設計觀摩路線。

基地的布局和建設要突出基地的主題,觀摩點必須以基地主題為主,突出基地主題的發展歷史,將科研與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做好基地的靜態空間布局與動態空間布局的緊密結合,處理好動與靜之間的關系,使之協調成為有機的藝術整體。觀摩點的連續序列布局應按基地的內在規律進行安排,運用多種構景手法,形成即多樣統一、又特色鮮明的展示系列。

以基地總體規劃為基礎,按照基地地理位置和科學內容,按照展示內容最多、又不重復又不遺漏、不同路線各有側重、最大限度地展示基地的科研特徵和自然特徵的原則,設計觀摩路線,各條路線應該有主要的標示和內容的說明。

在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各種方式,提供豐富的觀摩內容的前提下,考慮到參觀過程的階段性和空間序列變化的節奏感,線路的安排要做到由「啟景—高潮—結景」,逐步引人入勝。線路的布置還要做到在保證安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盡量便捷,使參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基地的主要科研內容和研究主體,並感受基地的精華所在和體會基地的多種效益功能。

(三)標牌標識

基地的標牌是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地的形象工程。標志牌是一種通過文字、圖像、圖形表達傳遞信息功能的牌子,一般有標志碑(圖)、標識牌(圖)、電子屏、標志物,其功能有說明牌、引導牌、提醒標志、服務標志、管理標志。標牌製作應注意:標識牌製作要堅持標牌與基地主題相協調原,主題突出,特徵鮮明,形象完整,就地取材,厲行節約,標牌規模與樣式組合相協調,盡量採用國際通用形象標志,文字書寫採用中英兩種文字,且規范、美觀,表達准確,語言友善。

標識牌的設計:標識牌設計製作中要注意與基地特徵相符合,與基地環境相協調,突出基地特色,把握其引導性、知識性、宣傳性和裝飾性功效,要重視規范性和系統性。標識牌要反映特定科研環境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突出的形象特徵。設計要有系統的視覺面貌,重視設計對於造型、色彩、文字、圖案設計等標識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參與設計的所有成員必須統一思路、統一宏觀與細節,除了在設計概念方面的一致性外,還需要製作標識手冊,其中包括:用色、字體、形式、尺寸、材料等製作方案,以確保施工過程的准確無誤和設計的完整性。

(四)文字展示材料

(1)基地的基本概況(名稱、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區域地質與構造、成礦地質背景、經濟社會狀況)。

(2)基地的科研概況,基地建設的意義、主要科學任務和主要研究內容。(根據類型介紹,包括研究歷史、科研成果和科技貢獻概況,地質、找礦理論、模式、模型、理論創新、技術方法創新等主要研究成果介紹及出版物、獎、專利等情況,承擔國家、部門和地方的研究任務與經費、存在的重要科學問題、進一步開展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方向等)。

(3)科研基地使用的主要技術方法,場地及基礎設施、主要儀器等(方法原理及特點、技術方法研發、優選和改進,技術方法適用范圍、適用條件等)。

(4)科研基地的主要地質現象概況(包括典型的野外現象現狀和保護措施)。

(5)支撐基地的科研隊伍和科技人員概況(科研基地負責人、研究團隊的概況,人才培養情況,基地合作交流情況,承擔項目情況等。

(6)科普知識。根據深入淺出、即通俗易懂又嚴謹科學的原則,介紹基地內的科研過程,研究工作的目的意義,研究成果的應用、地質現象、科研設備、地質遺跡和相關的地學知識。

(7)文字表述要內容翔實,圖文並茂,言簡意賅。

(五)實物標本

實物標本的內容比較多樣:可以是基地內遺跡的典型標本,可以是相關地質知識所涉及的實物標本,也可以是其他地質剖面提供的有典型意義的標本,還可以是與地質相關的使用工具、科研人員生活用具等人文資源實物標本等。

(六)圖件

原理圖:在基地中,原理圖主要表現為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科研工作流程,原理圖力爭簡單、明了、准確,有些工作流程在科研項目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關系科研的整體質量。

模式圖:基地的模式圖包括地質構造演化模式、礦床成因模式、地下水循環模式、技術方法工作模式等,要求模式圖清晰,反映的問題符合邏輯,圖標、圖例標准規范。

地質圖:地質圖是將沉積岩層、火成岩體、地質構造等的形成時代和相關地質體、地質現象,用圖例表示在某種比例尺的地形圖上的一種圖件,是表示地殼表層岩相、岩性、地層年代、地質構造、岩漿活動、礦產分布等地圖的總稱。地質圖編制要按照相應的圖幅編圖規范編制,力求圖面輪廓清楚,內涵豐富,達到科學性、專業性、藝術性、實用性相結合。

剖面圖:剖面圖是用規定的符號、花紋和顏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標示一定距離內、地下一定深度內地質現象的圖件。剖面圖要求圖名、圖例、比例尺、方位準確,各單元布置合理,地質、地層界線、顏色清晰。

平面圖:這里的平面圖是基地布局或規劃的平面圖,也可以是反映基地全貌的示意圖。包括工作區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標高點、基地整體布局、地質現象、礦床等,在圖上應反映出地物大致的位置、相互間的距離。

(七)聲像資料

視頻材料是基地宣傳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可以製作成光碟向觀眾發放。成功的光碟製作,應該以一個好的腳本為基礎,腳本要根據實際資料,突出基地特色,以科學性、通俗性的方式編寫,文字內容簡練、准確。光碟最好請專業人員,用較為專業的設備製作,對抽象性的科學問題盡量使用三維動畫的形式處理,整個製作過程應該有地質專家參與和指導。

(八)實驗設備建設

基地根據類型和承擔科技工作的需要,應有一定的科研設備與實驗儀器,設備與儀器建設一般分為:觀測系統、採集系統、傳輸系統、處理系統、顯示系統、實驗設備(固定設備、移動設備)等,基地根據不同類型,應配備相應的設備和數據應用研究系統,儀器設備應附有標牌和使用注意事項。對於技術方法類基地,至少能滿足一種或一套技術方示範的需求。

實驗設備是基地開展科研和獲取觀測和實驗數據的重要手段,可分為固定設備和移動設備。實驗設備安裝時都有詳細的說明書,說明書中給出的安裝環境和環境參數,在野外安裝時除按設備說明書的要求,還應注意防雨、防雷電,移動設備要有安全的存放處,各種設備應建立使用日誌,對於共享和開放設備應有專人登記保管。所有設備應置於安全處,並標有明顯的標志,如儀器設備功能作用、使用說明、安全注意事項等。

(九)數據建設

1.資料庫建設

對於科研數據,資料庫建設尤為重要,資料庫建設要選好建設平台,盡量選用通用成熟的軟體,建立統一管理平台,避免多源異構的現象,給用戶使用造成困難。盡可能實現野外觀測數據從採集、描述、建庫、處理、表達和服務的全過程數字化,要建立有效的資料庫更新與維護機制,保證數據資源的現勢性。應配備冗餘存儲介質和備份系統,有條件的可實現鏡像系統實時備份,對重要歷史數據實行雙備份。

2.數據共享與服務

數據共享是基地的主要開放內容之一,除正常開展學術交流,提供信息共享應是基地的責任,要提高信息共享與社會化服務意識,制定相關信息共享辦法,建立地質數據統一的信息共享與服務基礎平台,有條件的可建設數據共享與遠程調用系統,同時要注意保密和保護知識產權。

3.網站建設

基地應建立自己的網站,通過網站宣傳基地的研究內容、研究報告和研究成果,提高信息服務和成果共享的能力。網站製作總體上分為策劃、前台和後台3部分。一般都是由3種不同專業的人合作完成,網站設計一般由團隊完成。

(十)人才建設

基地應該至少有一個科研團隊,在此開展長期的科研工作。基地應有固定研究人員、客座研究人員和輔助科研人員,有條件的基地可採取開放課題的做法,吸引更多的科學家來基地從事科研工作。基地還應應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和兼職工作人員,負責基地日常管理工作。基地應開展人員培訓工作,一般情況每年應不少於兩次。

(十一)運行與管理

基地的運行機制是「產、學、研結合,開放、競爭、協作」。應制定相應的基地管理辦法,包括基地管理辦法、項目管理辦法、合作研究管理辦法、數據共享管理辦法、安全保密管理辦法、主要儀器設備操作規程、參觀須知、應急預案、基地活動日誌等。

(十二)科學普及建設

1.科普材料

科普材料要以單行本的形式製作,要求簡單通俗,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即通俗易懂又嚴謹科學,內容包括:基地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意義、對國家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基地的科研概況、主要科學任務、科研成果,基地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地質背景、地質遺跡、主要設備與技術方法等,如礦山類可介紹礦山歷史、礦床名稱、礦種、礦石組合、開采深度、儲量、品位、圍岩基岩、礦床類型、成礦時代、構造單元、找礦及開采歷史過程、本礦山主要產品的用途等相關的地學知識。

2.科普材料製作要求

科學性:科學性是指科普材料製作的內容要符合客觀實際,反映出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律,符合邏輯,即概念、原理、定義和論證等內容敘述清楚,實驗材料、實驗數據、實驗結果是否可靠等。科普材料製作要體現科學的「簡單性原則」,就是把解釋復雜現象的規律,越簡單越好,越簡單越可能使公眾接近客觀真理,更容易獲取地學知識。基地承擔著大量的科研任務,學科門類復雜,涉及地質、構造、岩石、礦物、地下水、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地質災害等,並在研究中不斷探索地質演化、成礦模式、地下水循環、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效應等內部自然規律,特別是基地錯綜復雜的觀測數據,應用更簡單、更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公眾,用科學的語言,簡單明了的道理解釋說明基地的研究過程、成果及復雜的地質現象的意義,使公眾更貼近生活,進一步崇尚科學,提高保護地球、保護資源的意識。

通俗性:基地除進行正常的科研外,還要承擔科學普及的工作,特別是公益性研究單位的研究工作應該對社會和公眾有回饋。科普材料在保證科學性前提下,必須注重通俗性,盡量用通俗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通俗語言容易達到意義明晰、單純、易於理解的效果;必須用專業術語的應附有普通解釋,對科研工作應用淺近的道理闡述深奧的概念或道理,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盡量選用大眾常用的語言,俗語或慣用語,通俗語言的應用自然會使公眾有明確的認識,增進更深一層的理解。

藝術性:基地材料在科學性、通俗性的前提下,應增加其藝術性和趣味性。科學關注的是客觀事實,藝術則依賴個體的感受,要把枯燥乏味的科學研究變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採用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增加欣賞性,讓公眾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更好地獲得知識,提高對科學的認知,了解科學的本質。

可視性:基地除製作音像製品外,三維可視化也是除科研工作表達形式外的科普有利工具,三維可視化是用於顯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及地面諸多地質現象特徵的一種工具,廣泛應用於地質和地球物理學各領域。三維可視是描繪和理解模型的一種手段,是數據體的一種表徵形式。它能夠利用大量數據,檢查資料的連續性,發現和提出有用的規律,為分析、理解及重復數據提供了有用工具,對多學科的交流協作起到橋梁作用。三維可視化既是一種解釋工具,也是一種成果表達工具。三維體可視化解釋是通過對來自於地下界面的地震反射率數據體採用各種不同的透明度參數在三維空間內直接解釋地層的構造、岩性及沉積特點。這種三維立體掃描和追蹤技術可使解釋人員快速選定目標,結合精細的鑽井標定,可幫助解釋人員准確快速的描述各種復雜的地質現象。對公眾展示三維可視化時,盡量要遵循通俗易懂的原則,增強其觀賞性。

互動性:互動性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為交往過程,這些在互動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特性被稱為互動性。基地進行科普時,應注意科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效應。隨著公眾科技水平的提高,他們對科普活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人已經不再滿足被動的科普,他們盼望科普活動主動起來、互動起來,從靜態轉向動態,從圍觀轉為參與。在活動時科學家與公眾展開富有意義的交流,可以迅速、准確、個性化地獲得信息、反饋信息。如向參觀現場演示某種地質現象的發生,在某些環節上可以問答;某些項目的測試工作,可以在專家指導下由公眾完成,互動是一種主動認知的學習方式,是科學知識傳播的最理想方式。互動也可以用溝通、討論、問答的方式進行。

(十三)環境建設

1.綠色基地建設

基地在規劃時就要注意其環境建設,遵守國家環保規定,結合基地類別和專業特色,建造一些特殊景觀,應考慮設施安排合理,環境友好。基地要保持實驗設備、設施及室內外環境清潔衛生。因科研需要進行施工時,盡量不要破壞環境,把損失降到最低。基地范圍內的溝、坑、井、洞,必須加裝蓋板,確保使用安全方便。不得隨意排放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三廢」物質和雜訊,對「三廢」要妥善處理,對雜訊要積極防治。

廢棄物處理:基地在科研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廢棄物,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好廢氣、廢水和廢物的處理工作,避免污染環境。處理主要包括廢物的破碎、焚化、填埋、分解、吸收等。特別在處理廢物時,應避免產生二次污染,對有毒有害廢物應確保不致對人和環境產生危害。

實驗環境保護:基地人員要提高科研與實驗環境保護的意識,避免實驗設備、樣品和實驗環境的污染,包括噪音、震動、電磁、廢氣、廢水、廢物、粉塵、垃圾、放射性物質、化學物質等對採集數據和實驗數據的污染,以提高採集數據的可用性和實驗數據的真實性。

2.遺跡保護

地質遺跡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由地球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各種地質體,是地球歷史的「檔案」和地球學科研究的依據,是自然資源或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類型包括:有重大觀賞和重要科學研究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有重要價值的地質剖面和構造形跡;有重要價值的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遺跡;有特殊價值的礦物、岩石及其典型產地;有特殊意義的水體資源;典型的地質災害遺跡等。礦業遺跡是礦業開發過程中探、采、選、冶、加工等活動,以及遺物和史籍等遺留下來的蹤跡和與采礦活動相關的實物,是人類礦業活動的歷史見證。地質遺跡和礦山遺址具有重大的觀賞和科學研究價值,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是人類的財富。重要地質遺跡要按照《地質遺跡保護規定》進行保護,堅持保護優先、科學為本、可持續利用的原則,要掌握地質遺跡資源的變化規律,為保護地質遺跡提供科學依據。地質遺跡保護點的建設內容主要根據保護等級,採用立碑標示、工程隔離、整治修復、動態監測等幾種方式。

地質剖面:對於地質礦床類的基地來說反映地質遺跡的主要是地質剖面,地質剖面是研究地層、岩體、構造和礦床的基礎資料,對追溯地質歷史、礦床成因等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和科學研究意義。典型礦床自然屬性集中表現是礦床的地質剖面,它通過由各種礦物、岩石組成的地層及證明層序關系的古生物遺跡,由地層構成的地質構造遺跡,直接或間接的找礦標志等,集中反映了礦床的各種典型特徵。尤其對典型層型剖面(含副層型剖面)、生物化石組合帶地層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質構造剖面和構造形跡,具有國際或國內大區域地層(構造)對比意義的典型剖面、化石及產地,有區域地層(構造)對比意義的典型剖面、化石及產地、典型礦床地質剖面保護極為重要。對地質剖面首先要確定保護主體,制訂保護計劃,然後按照相關保護要求對重要地質剖面進行圍欄設置、標志物、防洪溝槽、地質剖面標志碑牌、生態恢復等建設,使之成為科普、科考的重要基地。

礦山遺址:對於礦山類的基地,應該把礦業遺跡的保護放在首位,基地建設應將礦山遺跡與周圍的環境有機地結合,恢復和保護自然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礦業遺跡分為珍稀級、重要級和一般級,根據分級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保護。珍稀級:具有全球或大區域典型意義的礦產地質遺跡,能為世界礦業發展史提供重要證據的礦業遺跡,具有代表當時國際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礦業遺跡;重要級:具有區域典型意義的礦產地質遺跡,能為國家礦業發展史提供重要證據的礦業遺跡,具有代表當時全國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礦業遺跡;一般級:具有地區典型意義的礦產地質遺跡,能為地區礦業發展史提供重要證據的礦業遺跡,具有代表當時地區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礦業遺跡。

礦山設備:對於礦山類基地可能包括與礦業開發的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廢舊礦山設備,包括勘查、探礦、采礦、選礦、運輸、冶煉、加工、配套設施、人文活動等設備、設施。對這類設備的保護應採取保持或恢復其原貌,修舊如舊,盡量保持原貌,展示當時的社會和科學發展水平。對於一些淘汰的廢舊設備可將它們稍微整理,向人們展示設備的結構構造,讓人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有些殘缺不全的廢舊設備還可以進行巧妙的利用,不同的部件可巧妙地組合成一系列藝術品,提高藝術欣賞價值。

(十四)安全建設

1.消防安全

基地消防安全建設可參照中華人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准《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標准》建設,提高「四個能力」和以落實「六化」為核心內容的消防安全標准建設。即提高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起火災能力、組織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傳教育能力;落實消防組織制度規范化、標准懸掛統一化、設施器材標識化、重點部位警示化、培訓演練經常化、檢查巡查常態化。針對基地的實際情況,具體實現必要的建設內容,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裝備和個人防護器材,制定和完善事故應急處置操作程序,規范基地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為,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災隱患自除,消防責任自負的自我管理與約束機制,全面提高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有害及危險品安全

對於有些類型的基地可能存放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致病菌、腐蝕、放射性等性質的固體、液體、氣體或化學葯品等,對於這類物品應參照國務院頒布的《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對於有毒有害物品要嚴格履行保管和使用手續。化學危險品要保管應該科學化,儲存在通風、低溫、陰涼、乾燥的房子內,保管地點應有相應的防火、防爆、防靜電、隔離、監測、報警等設施,特別要注意性質相抵觸的危險品絕對不能堆放在一起,接觸化學危險品、劇毒及致病微生物等的儀器設備和器皿必須有明確醒目的標記,使用後及時清潔,特別是維修保養或移至其他場地前必須進行徹底的凈化,管理人員應具備急救知識,使用化學危險品的地方應備齊急救器材和用品。

3.勞動防護安全

基地的勞動保護目的是為科研人員、工作人員和參觀人員創造安全、衛生、舒適的工作和學習條件,消除和預防科技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傷害、中毒等,要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安全意識,強化安全制度,努力改善工作條件。對有些開展鑽探、物探、儀器設備操作等專有設備以及含有工程施的基地,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同時對接觸有毒、有害化學危險品進行實驗必須謹慎小心,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做好安全保護工作,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必要時應有人員監護。

4.專有設備安全

這里指的是基地專有的大型儀器、精密儀器、稀有儀器的技術安全,使用人員首先要了解儀器使用說明書,熟悉操作程序,工作人員要樹立高度的安全責任感。清潔、整齊、有序的環境是保證儀器精度、維護設備使用壽命的前提條件。大型精密儀器要逐台建立技術檔案,要有使用、維修等記錄,定期對儀器的性能指標進行校檢和標定,對精度和性能降低的儀器要及時進行修復,保證科研實驗數據的准確。

5.應急演練

基地應按照應急預案,安排一次應急演練,通過演練,明確各部門、各崗位人員應急管理和處置突發事件的工作職責,檢驗各種制度的落實程度,提高果斷快速應對如火災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安全意識,評估基地應急准備狀態,突發事件應急能力,發現並修改應急預案和執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⑸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博奇環保杯的獎勵

1.競賽設立等級獎、單項獎和優秀組織獎三類獎項。
2.等級獎設特等獎(可空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其中,一、二等獎的比例由競賽委員會根據參賽規模的實際情況確定。
3.單項獎由專家委員會提出設立,報競賽委員會批准。
4.優秀組織獎由組織委員會對競賽組織中表現突出的單位進行提名,報競賽委員會討論通過確定。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以下簡稱「節能減排競賽」)是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舉辦競賽目的在於,通過競賽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重要意義的宣傳,增強大學生節能環保意識、科技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擴大大學生科學視野,提高大學生創新設計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社會調查能力。
第二條 節能減排競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委託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部分高校承辦,贊助企業協辦。
第三條 節能減排競賽每年舉辦一次,原則上申報時間為1月份,競賽時間為8月份。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第四條 節能減排競賽設競賽委員會,競賽委員會下設專家委員會和組織委員會。
第五條 競賽委員會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聘請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部分高校有關負責人與專家教授組成。設主任委員一名,副主任委員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委員若干名,聘期與該屆教指委委員聘期相同。秘書處設在浙江大學。根據工作需要,競賽委員會可聘請顧問若干名。
第六條 競賽委員會工作職責:
1、制訂、審議、修改競賽章程和評審規則;
2、聘任專家委員會成員;
3、確定獲獎比例;
4、討論和確定競賽的承辦單位;
5、負責涉及競賽活動的其他重大問題。
第七條 專家委員會成員由競賽委員會聘請。設顧問若干名,主任委員一名,副主任委員若干名,委員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一名,秘書若干名。
第八條 專家委員會工作職責:
1、根據評審規則制定本次競賽的評審實施細則;
2、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審,並確定獲獎作品等級;
3、負責處理競賽過程中的有關專業技術問題。
第九條 組織委員會由承辦單位有關人員組成。設主任委員一名,副主任委員若干名,委員若干名,並根據工作需要下設若干工作組。具體組織形式由承辦單位自定。
第十條 組織委員會工作職責:
1、根據競賽委員會的決定,實施競賽的組織籌備工作;
2、負責具體組織實施競賽;
3、負責競賽所需的經費。經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學校的相關財務制度。
第三章 參賽資格和作品申報
第十一條 參賽學校為普通高等院校。參賽隊員應為在競賽報名起始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職研究生)。
第十二條 申報參賽的作品以小組申報,每小組署名的學生不超過7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參賽作品應為能體現申報小組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獨立完成的成果作品。為體現節能減排特點,競賽完全採取網路申報方式。
第四章 作品展示、出版和學術交流
第十三條 參賽作品在現場展覽或演示,供專家委員會評審和其它人員觀摩。
第十四條 組織委員會在競賽期間,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如:報告會、論壇、講座、專家點評等,加強對節能減排活動的宣傳。
第十五條 競賽委員會擁有參賽作品實物模型、結集出版競賽獲獎作品介紹及評委評語的使用權。參賽作品可由作者自行取回,不取者概不退還。
第五章 獎 勵
第十六條 節能減排競賽設立等級獎、單項獎和優秀組織獎三類獎項。
第十七條 等級獎設特等獎(可空缺),不超過有效參賽作品總數的1%、一等獎不超過有效參賽作品總數的5%、二等獎不超過有效參賽作品總數的10%、三等獎不超過有效參賽作品總數的20%,另設一定數量的鼓勵獎,具體比例由競賽委員會根據當年參賽作品規模的情況在網評後確定。
第十八條 入圍決賽作品未到決賽現場參賽的作品,以放棄決賽處理,不參加二等獎及以上等級獎項的評選。
第十九條 單項獎設立由專家委員會提出,報競賽委員會批准。
第二十條 優秀組織獎,由組織委員會對競賽組織中表現突出的單位進行表彰。
第二十一條 對參賽獲獎的學生和單位,給予不同形式獎勵。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通過預審的作品,設置十五天公示期。若收到投訴或異議,由競賽委員會秘書處組織調查,並上報競賽委員會討論。經調查確認有違規行為的,則取消該作品參賽資格,並予以通報。
第二十三條 競賽承辦單位可以使用節能減排競賽委員會的名義尋求贊助和冠名,經主辦單位審核後,方可實施。
第二十四條 為了補充競賽所需經費,參加全國競賽作品的作者所在學校應交納一定數額的參賽費。
第二十五條 競賽要提倡節約,體現節能減排精神。
第二十六條 本章程未盡事宜,由節能減排競賽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章程自節能減排競賽委員會審議通過之日起生效,解釋權歸競賽委員會。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委員會
二OO九年九月十四日 由教育部高教司主辦、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浙江大學承辦的「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於2008年12月4日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正式拉開帷幕。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唯一由高等教育司辦公室主抓的全國大學生學科競賽。
本屆大賽是教育部「環保全民行動」之「學校行動」的主要內容,高校作為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的重鎮,參加人數多、覆蓋面廣,不僅有本科生、碩士生,還有不少博士生積極組隊,自2008年7月啟動以來,共向競賽組委會上交了500餘件作品,分別來自包括西藏自治區在內的26個省、市、自治區近90所高 校,參賽學生近三千名。參賽作品類型多、專業性強、涵蓋面廣,涉及了能源、機械、資源、建築、電氣、海洋、社會、經濟、礦業等多個領域。
教育部高教司辦公室主任康凱先生在開幕式上指出,節能減排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重要目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和開展,通過第一屆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我們所得到的不僅僅只是結果,還需要通過此次競賽輻射開來,增強競賽的社會服務功能,增強其持續性、外延性影響。
正式比賽為期三天。最終入圍決賽的100件優秀作品來自55所高校,不僅有涉及關繫到國民經濟重大發展的能源生產問題,如海上風力發電平台,太陽能梯級開發熱利用系統及生物質能利用系統等作品;也有貼近日常生活節水節電的小發明、小製作,如廚房節能小助手,新型節能開關電源,廚余堆肥機等;還有一些作品緊跟「節能減排」領域的學術研究前沿。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國當代學子科技創新的能力和 新思維、新思想,生動反映了大學生對環保的熱情關注、深入思考和大膽實踐,是一次名副其實的「全民環保運動」。
節能減排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是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節能減排學校行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每年舉辦1次,旨在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重要意義的宣傳,提高大學生創新設計、工程實踐能力和社會調查能力。同時,通過此次競賽,能夠有效加強教育與產業的 聯系,推動中國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真正實現產業化。
第一屆部分獲獎作品名單
特等獎(5項) 序號 作品名稱 參賽學校 1 用於滅活空氣中細菌和病毒的滑動弧放電——臭氧聯合裝置 浙江大學 2 離心泵前置導葉——一種新型節能裝置的研究 清華大學 3 用於監控攝像機的太陽能半導體製冷系統 華中科技大學 4 風電混合動力車 大連交通大學 5 液控節電多功能飲水機的設計 上海電力學院 二、一等獎(25項) 序號 作品名稱 參賽學校 1 水葫蘆能源化利用製取氫氣和甲烷 浙江大學 2 新一代綠色柴油機尾氣後處理裝置——連續再生微粒捕集器 湖南大學 3 一種改善製冷系統的節能型極化冷凍油添加劑(PROA) 上海理工大學 4 高校分類用電的節能減排方案研究 北京交通大學 5 微生物燃料電池 江蘇工業學院 6 火床爐燃燒狀態監控系統 南京理工大學 7 規模化豬場糞便污水生物處理及資源化工藝 湖南科技大學 8 太陽能梯級開發熱利用系統及關鍵裝備 南京工業大學 9 基於帆動力的海上風力發電平台 哈爾濱工程大學 10 廢水二次利用的裝置 重慶科技學院 11 稀土活化床催化/臭氧氧化水處理系統 南京師范大學 12 「新概念」 太陽能電動車 德州學院 13 太陽能海水淡化系統模型 大連理工大學 14 有機廢水凈化固定化細胞光合產氫集成發電系統 重慶大學 15 漁家樂——海島漁村節能減排建築設計 煙台大學 16 模塊化減速帶發電系統 華中科技大學 17 低倍聚焦太陽能光伏發電與熱泵制熱一體化系統 東南大學 18 低品位廢熱驅動的高效可靠型固化混合再吸附製冷系統設計 上海交通大學 19 節能型自動插板(數據機、路由器用) 貴州大學 20 陶瓷輥道窯雙拱頂結合急冷管余熱利用開發 景德鎮陶瓷學院 21 可利用低品位熱源的熱聲壓縮機 浙江大學 22 電廠凝汽器高壓水射流在線清洗機器人 中國礦業大學 23 太陽能——空氣復合熱源熱泵熱水器 東南大學 24 新型低噪高效燃氣輪機燃燒器 浙江大學 25 燃煤煙氣中CO2、SOX、NOX聯合脫除及其產物資源化利用 浙江大學 六、優秀組織獎 清華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河北科技大學 山西大學工程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 東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德州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貴州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和科技競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教育部高等學校能源動力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華中科技大學承辦。比賽開幕式於2009年9月12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光谷體育館正式舉行。
自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和科技競賽去年在浙江大學成功舉辦,第二屆節能減排競賽已由原來的88所高校505件參賽作品發展成為今天收到的168所高等院校的報名申請。其中,985高校21所,211非985高校25所,一般本科100所,高職高專21所,軍事院校1所。最後收到來自包括西藏、新疆在內的25個省區市,159所高校提交的有效作品共1620件,涉及能源、機械、建築、電氣、海洋等領域,是上屆數量的3倍多。競賽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教授對參賽規模和競賽影響不斷擴大表示欣喜,並呼籲大家節能減排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他說:「看到這么多的大學生參賽,使我對節能減排的未來充滿信心。」
在為期三天的決賽里,經過專家審查,共評選出111件創新科技成果,進行最後的角逐。這些作品主要涵蓋了三大方面,分別是涉及關繫到國民經濟重大發展的能源生產問題,如基於低溫法的沼氣規模化集輸技術,直接空冷火電站廢熱再利用系統及建築節能現場無線檢測系統等作品;貼近日常生活節水節電的小發明、小製作,如攜帶型節能環保汽車洗刷器,溫控節能飲水機,家用無線射頻數字電表等;還有一些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類作品,如《綠色公廁——未來城市公廁設計的探索》等。
在閉幕式上,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進行致辭。他談到,此次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高校在節能減排領域的拔尖人才,為大學生關注節能減排、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理論轉化為實踐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同時,競賽對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節能減排學校行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廣大參賽高校利用節能減排競賽平台,很好地促進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參賽同學通過競賽更多的接觸到了社會和業界,認識到了能源環境領域面臨的深刻問題,開拓了自身的視野,更多地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更好地進行多學科的交叉與合作。在競賽中涌現出的一大批優秀選手和出色作品也折射出當代大學生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開闊的科研思維和敢於探索實踐的勇氣。
節能減排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路鋼表示,節能減排對於大學生而言,既要從小處入手、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又要大處著眼,開發綠色能源科技,此次大賽正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加強了高校科研教學多個領域的合作,對於實現國家的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屆特等獎獲獎作品及簡介
9月14日,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和科技競賽決賽在華中科技大學落下帷幕。
經過三天專家評審,浙江大學的「處理煙氣中多種污染物的自由基強化催化過濾式脫除裝置」和「基於輪轂電機的混合動力概念車」,華中科技大學的「小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創新設計」和「高效節能低熱阻LED光源」,大連大學的「節能自動刷地機」以及江蘇大學的「低能耗變數噴灑噴灌機組研製及節能供水研究」等六項作品榮獲特等獎。21支隊伍獲得一等獎,73支隊伍獲二等獎,此外,安徽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31所高校獲得優秀組織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賽競賽委員會主任岑可法教授,對比賽中大學生們提出的新的奇思妙想大加贊賞,稱他們的作品為節能減排提供了參考。
【特等獎作品】
處理煙氣中多種污染物的自由基強化催化過濾式脫除裝置(浙江大學):
我國能源消費量增加迅速,但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減排形勢嚴峻,且面臨控制多種污染物的難題。目前,火電廠對煙氣的控制一般採用單獨脫除的方法,導致了尾部煙氣凈化系統的復雜和治理成本的提高。
本作品提出一種自由基強化催化過濾式協同多脫的方案,該技術將自由基氧化、鹼性吸收、化學催化及布袋過濾的作用有機融合,以達到粉塵、SO2、NOx、Hg、VOCs等多種污染物的高效聯合一體化脫除的目的。本技術的亮點在於,將等離子放電與催化劑結合,降低了催化劑的活化能,提高了脫除效率;將催化劑用編織和浸漬技術與過濾有機結合,研製成催化劑復合型布袋。
該技術可應用於工業煙氣污染物排放控制,以解決現有煙氣污染物單獨脫除方式不能滿足環保排放標準的問題,同時為實現工業煙氣中多種污染物的協同脫除提供了可行方案,對環保起到積極作用。
節能自動刷地機(大連大學):
這是一款中型的全自動節能刷地機,結構簡單、外形美觀、體積小、重量輕,清洗效率高,水箱容量大,操作簡便,本機適用於酒店大堂、工廠車間、辦公區域、商場、超級市場中硬質地面的清潔,噴水、刷洗、吸污同時完成。刷子水平移動與小車前進方向垂直,清洗效果更佳。本機構採用輪軸帶動偏心輪驅動,無需電機帶動,且集自動灑水、刷地和吸干三種功能為一體,刷地輕松、快速,可大幅度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提高清潔效率。操作簡單,刷子觸地壓力可調,將刷子的觸地壓力可調三個等級:空擋、輕檔、重檔,在推往目的地的途中可使其定為空擋,不僅減少了摩擦力,換擋時只需拉開卡位板,選好檔位後,再將其復位即可,灑水開關設在調節。車後,操作人員可隨時。
小型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創新設計(華中科技大學):
目前,風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其開發主要局限於大型並網風力發電機上,而對小型風力機的研究較少。作品立足於小型風力機設計,對一種典型的垂直軸葉片(S型)進行改進,以求得到一種更適用於小型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形式。
傳統的S型垂直軸風力機葉片是通過螺旋線扭轉成為一個整體,存在一些缺點。作品使用計算機模擬和風力機葉片設計技術設計出新的S型風力機,以彌補傳統S型風力機的缺點。
高效節能低熱阻LED光源(華中科技大學):
能源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能源將面臨緊缺,因此節約能源保證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推行照明節電技術節約電能是節約能源的一種途徑。
照明節能的基本原則應是保證不降低工作場所的視覺要求下,力求減少照明系統中的能量損失,最有效地利用電能。目前照明系統採用手動開關,經常出現沒有及時開關的現象,從而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
本系統設計的LED智能照明系統克服了以上的缺點,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首先通過熱釋電紅外感測器探測室內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就啟動LED燈照明,否則關閉LED燈,從而實現自動開關燈,避免用戶忘記關燈浪費電能。
當有人在室內,LED就已經啟動,啟動後會通過光敏電阻自動檢測室內環境的光強,然後根據光敏電阻的阻值來調節LED的亮度,當室內光強大時,LED燈的亮度就調低,反之就亮度調高。如果白天的亮度達到一定程度,LED就會自動關閉。
系統還增加了一個手動控制功能,方便用戶操作。用戶可以通過PT2262遙控器來自動、手動的切換,同時還有亮度增加、減小和關燈、開燈鍵。給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基於輪轂電機的混合動力概念車(浙江大學)
21世紀以來,能源與環境問題愈加凸出。作為一種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汽車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資源,其尾氣排放成為主要的空氣污染源之一。在此背景下新型動力汽車的開發越來越得到重視。作品設計了一款基於輪轂電機的混合動力概念車,後輪採用單缸汽油機驅動,前輪由兩個輪轂電機驅動,兩套動力系統之間不存在任何機械傳動,依靠「地面連接」實現混合動力的概念,省去了現有混合動力汽車上昂貴的傳動系統。集成在輪轂內的輪轂電機驅動力直接作用於輪胎上,舍棄了傳統的機械傳動部件,降低了機械傳動損耗,並且車輪在布置方面不受傳動系約束,利於整車結構的布置。開發了整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控制策略為:車輛在怠速時關閉發動起,啟動時由電機啟動,低速時純電機驅動,當車速達到一定速度時啟動發動機,同時關閉電機,有效地利用了電機低速大扭矩的特性,避免了發動機工作在油耗和排放較差的怠速、低速工況區,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此外,還研究了制動能量回收技術,將車輛在制動過程中浪費的能量部分轉化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有一定的節能效果。
低能耗變數噴灑噴灌機組研製及節能供水研究(江蘇大學)
設計了一種低能耗變數噴灑噴灌機組,主要包括變數噴灑噴頭和噴灌泵。對機組運行進行能耗分析,提出確定泵特性曲線與管路特性曲線,由理論分析得出任意形狀噴灑時,在噴頭相應旋轉角度下,其射程與所需流量、工作壓力之間的關系,根據管路特性曲線,確定泵運行於工況點時所需供給的流量、揚程。通過變頻調速實現泵的要求,達到任意形狀變數噴灑,同時起到節能的效果。並對機組LabView模擬試驗,得到採用變頻調速方式可以使噴灌系統實現正方形的變數噴灑。對變數噴灑噴灌機組進行節能效益分析,假設不增加全國噴灌用水量,僅將目前的所有噴灌系統換成低能耗變數噴灑噴灌機組及其節能供水策略,可以帶來平均每年節省2。55億m3灌溉用水的社會效益。按每年噴灌機組需求以5%的速度增加,每年可以為國家帶來1800萬元的經濟效益,和每年帶來0。27~0。45萬kW的能量效益。本設計首次將變數技術與節能供水策略相結合,使噴灌機組在實現變數噴灑同時,能夠降低能耗,達到節水節能的效果。

⑹ 南京科技館的參觀記

南京科技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寧南新區、美麗的花神湖畔,佔地約30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場館佔地3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它包括:科技館主體場館、科技影院及風景秀麗的園區,是一座集科技、人文、藝術、旅遊為一體的科技化主體公園。目前,它已經成為南京市百萬青少年及周邊城市青少年、小朋友們最喜愛的科普教育場所。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所處的是本館的科技公園,這是一座以自然園林風格為特色的科技主題公園,公園共分為三個景區,即戶外娛樂區、戶外休閑區和風景游覽區。

在戶外娛樂區我們首先看到的這些大型展項,是青少年朋友非常喜愛的拓展性攀岩訓練項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攀岩運動以其獨有的登臨高處的征服感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由於攀登高山對普通人來講機會很少,所以拓展性攀岩訓練作為一項獨立的、被廣大青少年所喜愛的運動迅速在全世界普及開來。青少年和小朋友們可以在攀岩拓展性訓練中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培養堅忍不拔的拼搏精神。
首先我將帶領各位參觀本館的宇宙探密展區。這個展區位置最高,設在科技館的頂樓。
宇宙探密展區分為星際幻想、體驗探險、太空劇場、探索之路、數碼微觀世界等幾個小展區。在這里,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了解航天知識,還可以通過參與性活動,對星際幻想展區進行神秘的探索。
衛星技術是尖端技術之一。如果掌握了它,可以使我國的科學技術實現新的跨越。然而,要把衛星做出來,也很不容易。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飛上了天。許多參加衛星研製任務的同志激動得熱淚盈眶,舉國上下一片歡騰。我旁邊的這顆就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模型。
當這顆衛星從浩瀚的太空向地球傳來清晰悅耳的「東方紅」樂曲聲時,當時的中國大地全都沸騰了,億萬人民走向街頭為我國成功發射衛星,進入太空研究領域歡呼跳躍,同時也體現出當時我國的經濟,科技,社會和軍事能力發展水平。
它對面的這件展品是按1比1比例製作的 「勇氣號」火星探測車模型。2003年6月,美國向太空發射了這個火星探測車。探測車歷時6個多月,於北京時間2004年1月13號到達火星,並在火星上進行了探索研究活動。
勇氣號全重175公斤,長2.1米,寬1.6米,高1.5米。
通過投影播放的是探測車經歷長達6個多月的艱辛歷程,安全降落在那遙遠而神秘的星球上的真實畫面。
這是探測車的攝像機在拍攝火星照片,機械手在採集火星表面上的土壤和礦物,然後經過電腦分析處理將數據傳回地球,幫助人類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
在我右手邊陳列的是由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升空模擬,這套系統包括運載火箭、發射塔架、發射指揮中心和投影演示等部分組成。它模擬的是由長征2F火箭運載神舟飛船到太空工作以及返回艙返回的全過程。
當火箭點火、升空繼而飛出人們的視線後,遊客朋友可以通過上面屏幕,追蹤觀察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一級火箭分離、拋出整流罩、箭船分離、太陽能帆板展開、飛船入軌運行,以及返回艙載著宇航員重返大氣層,安全降落到預定回收地點的情景。
我們接下來進入的是太空劇場展區。在這個展區設置的太空座椅、空間站、三維滾環、火箭展示等大型項目,您可以親身感受航天員們訓練的艱辛,盡情體驗太空遨遊的樂趣,從中了解我國火箭的發展歷程。
那麼我旁邊的這個懸在半空中的就是傘翼機,通過操縱桿,控制滑翔爬升、俯沖,或向左或向轉。屏幕上,將同時顯示您滑翔的速度與高度,能盡情領略在群山與白雲之間自由翱翔的刺激,幾分鍾後,還會顯示您成功著陸的畫面。
在我們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了在廣闊的宇宙里地球並不是唯一的星球,隨著人類認識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日益增加,目前被我們人類所認知的金,木,水,火,土等八大行星,在我們科技館也做了相關的展示。比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八星稱重。它讓您了解到,當你置身在太陽系各個行星時,身體重量發生的各種變化。
請各位隨我穿越時光隧道,探尋星際的奧秘,觀看我國及其它一些國傢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天文儀器模型。
在這里,還能從中找到一些有趣問題的答案呢。比如,渾儀和簡儀的區別?古人沒有鬧鍾如何計時定時?如何通過地球儀快速方便的了解地球位置?如何知道星星的位置而又不受氣候的影響?
前方通過沙盤和實景,介紹了濕地、森林和沙漠的形成與特點,以及對人類生態平衡的影響。加上地震模擬、洪水模擬、火山模擬,以及人造生態實景、各類動植物模型等展品,讓我們了解到地球的地質形態。
通過遊客親身參與模擬地震,以及火山、洪水、龍卷風等演示項目,從而引起遊客對自然災害的感性認識。那就是人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要倍加保護人類的家園。
這里是海洋歷險展區。在這里,我們通過參與虛擬抓魚、海底歷險,以及模擬航海等五件大型展品,讓遊客深度感受海洋的奧妙,親身體驗揚帆出海遠航的驚險與樂趣。
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是我們一直呼籲的話題,我們即將進入的展區便是提倡遊客朋友們要有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隨著工業廢水的大量產生,煤、石油等不可生資源的枯竭,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利用新興能源發電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現在各位看到的這件展品,就是用來演示五種不同的能源是如何發電的。
請觀眾隨意選擇一種發電模式,按一下沙盤邊緣相應的按鈕,對應的模型便會自動進行演示。如今水源污染現象日趨嚴重,工業廢水的處理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工業廢水可不可以經過處理達到凈化標准,再次利用呢?這件動態模擬工業廢水處理演示裝置,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答案。請看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廢水池中的廢水通過水泵和流量計被輸送到微電解床中,在微電解床中與鐵屑和碳粒發生化學反應,將fe3+轉化成fe2+ 作為混凝劑,隨廢水一起到混凝槽上部的混合器中,加入鹼液調節廢水成弱鹼性,同時加入少量高分子絮凝劑產生混凝作用,使水中的膠體污染物附著在絮體上,以上是一級處理過程,被稱作化學處理;經過一級處理的廢水再進入二級處理系統,微生物在曝氣池中將有害的物質分解成簡單的無害的有機物或無機物,在二沉池中,活性污泥和已經處理的廢水進行固液分離,這是二級處理過程,是生物處理,三級處理利用石英砂和鵝卵石過濾水中的雜質,吸附柱里黑色的是活性碳,去除水中的異味,這是物理過程。經過三個步驟處理的水可以用來養魚和灌溉。
接下來進入的就是智慧主人展區。這里大多運用了虛擬和現實相結合的技術。在這里能體驗到進演播廳的感覺,也能體驗到全息的音響帶給您的是超級逼真的音質感受,還可以踢足球,打排球等等,可以在這里感受到虛擬技術帶來的運動體驗。
前面紅色的區域是我館區別與其他場館,特別設立的整體消防展區,它以「觀賞性、趣味性、先進性、教育性、互動性」為總體要求設計,以製作實體動態模型為主,共分消防基本知識、常見火災類型及滅火演示、火災報警、消防出救聯動展示、火災逃生實影演示等部分。讓觀眾在娛樂中獲取知識,加深了解。在這個展區,遊客可以在模擬的火場中進行逃生演習,可以通過演練選擇正確的滅火器材,尋找准確的滅火點,還可以通過幻影成像技術,觀看高層滅火的全程實景。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就是機器人展區:這個奇妙機器人採用的是電動驅動器,它通過齒輪、鏈條、連桿等傳動機構,驅動機器人做出各種動作。這個機器人身上還裝有觸覺、光電、聲音三種感測器,這樣,機器人就有了「觸覺」、「視覺」和「聽覺」的功能。吹奏薩克斯機器人具有人工唇和人工喉,依靠氣壓裝置,能抑揚頓挫地吹奏出優美的薩克斯樂曲。
一路走來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又引起了我們想了解人類自己。人類起源展區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類的發展過程,和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副產品,像四大發明等等。在這里還可以看到放大了的心臟模型,人體骨骼模型,它向我們揭示人體科學與人體構造的奧秘,展示了人體內各個組織與器官的功能作用。
這是一組互動的人體骨骼演示模擬。當參與者和人體骨骼模型,各自踩動由傳動機構相連的腳踏車後,這時,利用半透半反鏡的原理,我們可以觀察到參與者的腿部與人體骨骼模型中的腿骨運動姿態完全「疊合」了
這就是心臟模型。這個模型顯示心臟主要由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和瓣膜構成。請觀眾細看心臟工作的全過程。
請各位透過有機玻璃外殼,觀看人體內部被解剖的各種器官,以及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生命發生機制等主要器官的功能演示。
最後我們來到的「人形機器人」展區可以說是二樓的亮點
在西周時期,我國的能工巧匠偃師就研製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這是我國最早記載的機器人。春秋後期,我國著名的木匠魯班,在機械方面也是一位發明家,據《墨經》記載,他曾製造過一隻木鳥,能在空中飛行「三日不下」,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的智慧。
機器人可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執行預先編排的程序,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我館所展示的是我國第一代機器人,它擁有17個自由度,現在的機器人已經發展到59個自由度,增加關節靈活性。可見人類的聰明與智慧,在機器人這個領域里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與發揮?

科技與人文相融合,自然與藝術相呼應。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作為南京市未成年人和全省青少年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廣大青少年朋友認知科學、了解科學、掌握科學而不斷的完善,不斷的提高;為推進人類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為創造人類更加科學、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明天,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

閱讀全文

與廢水處理實驗裝置演示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瑞網路安全檢測裝置報價 瀏覽:811
台式電風扇搖頭裝置課程設計方案A 瀏覽:108
尼爾機械紀元有多少個輔助機 瀏覽:712
製冷杯原理是什麼 瀏覽:585
洛陽軸承廠大量精簡員工怎麼了 瀏覽:806
混凝土的機械拌和設備有哪些 瀏覽:482
地暖暖氣片閥門開關方向 瀏覽:48
青島電動工具回收地址 瀏覽:63
預作用報警裝置的壓力表管路 瀏覽:586
閥門NKZ941H什麼意思 瀏覽:268
execl智能工具箱找不到 瀏覽:318
乙酸丁酯的制備實驗裝置 瀏覽:453
風冷製冷量怎麼計算 瀏覽:870
什麼儀器能打三點一線 瀏覽:545
如何從另一台設備播放音樂 瀏覽:347
百度文庫自動上料裝置 瀏覽:228
設備樹節點在哪個階段解析 瀏覽:510
工廠里ag是什麼設備的縮寫 瀏覽:596
朗博電動工具官網 瀏覽:951
儀表的儀拼音怎麼寫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