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微電鍍自動進給裝置設計

微電鍍自動進給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4-07-24 17:16:58

㈠ PLC在組合機床控制中的應用論文

PLC在組合機床控制中的應用

一.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定義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簡稱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新型工業控制裝置。在1987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頒布的PLC標准草案中對PLC做了如下定義:「PLC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採用可以編製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運算、計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能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及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該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展其功能的原則而設計。」
二.PLC的特點
1 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高可靠性是電氣控制設備的關鍵性能。PLC由於採用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採用嚴格的生產工藝製造,內部電路採取了先進的抗干擾技術,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產的F系列PLC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30萬小時。一些使用冗餘CPU的PLC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則更長。從PLC的機外電路來說,使用PLC構成控制系統,和同等規模的繼電接觸器系統相比,電氣接線及開關接點已減少到數百甚至數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帶有硬體故障自我檢測功能,出現故障時可及時發出警報信息。在應用軟體中,應用者還可以編入外圍器件的故障自診斷程序,使系統中除PLC以外的電路及設備也獲得故障自診斷保護。這樣,整個系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2 配套齊全,功能完善,適用性強
PLC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大、中、小各種規模的系列化產品。可以用於各種規模的工業控制場合。除了邏輯處理功能以外,現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數據運算能力,可用於各種數字控制領域。近年來PLC的功能單元大量涌現,使PLC滲透到了位置控制、溫度控制、CNC等各種工業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強及人機界面技術的發展,使用PLC組成各種控制系統變得非常容易。
3 易學易用,深受工程技術人員歡迎
PLC作為通用工業控制計算機,是面向工礦企業的工控設備。它介面容易,編程語言易於為工程技術人員接受。梯形圖語言的圖形符號與表達方式和繼電器電路圖相當接近,只用PLC的少量開關量邏輯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實現繼電器電路的功能。為不熟悉電子電路、不懂計算機原理和匯編語言的人使用計算機從事工業控制打開了方便之門。
4 系統的設計、建造工作量小,維護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儲邏輯代替接線邏輯,大大減少了控制設備外部的接線,使控制系統設計及建造的周期大為縮短,同時維護也變得容易起來。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設備經過改變程序改變生產過程成為可能。這很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場合。
5 體積小,重量輕,能耗低
以超小型PLC為例,新近出產的品種底部尺寸小於100mm,重量小於150g,功耗僅數瓦。由於體積小很容易裝入機械內部,是實現機電一體化的理想控制設備。
三.在組合機床自動線中,一般根據不同的加工精度要求設置三種滑台
目前,PLC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於鋼鐵、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製造、汽車、輕紡、交通運輸、環保及文化娛樂等各個行業,使用情況大致可歸納為如下幾類。
1 開關量的邏輯控制
這是PLC最基本、最廣泛的應用領域,它取代傳統的繼電器電路,實現邏輯控制、順序控制,既可用於單台設備的控制,也可用於多機群控及自動化流水線。如注塑機、印刷機、訂書機械、組合機床、磨床、包裝生產線、電鍍流水線等。
2 模擬量控制
在工業生產過程當中,有許多連續變化的量,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擬量。為了使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處理模擬量,必須實現模擬量(Analog)和數字量(Digital)之間的A/D轉換及D/A轉換。PLC廠家都生產配套的A/D和D/A轉換模塊,使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用於模擬量控制。
3 運動控制
PLC可以用於圓周運動或直線運動的控制。從控制機構配置來說,早期直接用於開關量I/O模塊連接位置感測器和執行機構,現在一般使用專用的運動控制模塊。如可驅動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的單軸或多軸位置控制模塊。世界上各主要PLC廠家的產品幾乎都有運動控制功能,廣泛用於各種機械、機床、機器人、電梯等場合。
4 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是指對溫度、壓力、流量等模擬量的閉環控制。作為工業控制計算機,PLC能編制各種各樣的控制演算法程序,完成閉環控制。PID調節是一般閉環控制系統中用得較多的調節方法。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塊,目前許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塊。PID處理一般是運行專用的PID子程序。過程式控制制在冶金、化工、熱處理、鍋爐控制等場合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5 數據處理
現代PLC具有數學運算(含矩陣運算、函數運算、邏輯運算)、數據傳送、數據轉換、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數據的採集、分析及處理。這些數據可以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參考值比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傳送到別的智能裝置,或將它們列印製表。數據處理一般用於大型控制系統,如無人控制的柔性製造系統;也可用於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如造紙、冶金、食品工業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統。
6 通信及聯網
PLC通信含PLC間的通信及PLC與其它智能設備間的通信。隨著計算機控制的發展,工廠自動化網路發展得很快,各PLC廠商都十分重視PLC的通信功能,紛紛推出各自的網路系統。新近生產的PLC都具有通信介面,通信非常方便。
7 PLC控制的數控滑台結構
一般組合機床自動線中的數控滑台採用步進電機驅動的開環伺服機構。採用PLC控制的數控滑台由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環行脈沖分配器、步進電機驅動器、步進電機和伺服傳動機構等部分組成,

伺服傳動機構中的齒輪Z1、Z2應該採取消隙措施,避免產生反向死區或使加工精度下降;而絲杠傳動副則應該根據該單元的加工精度要求,確定是否選用滾珠絲杠副。採用滾珠絲杠副,具有傳動效率高、系統剛度好、傳動精度高、使用壽命長的優點,但成本較高且不能自鎖。
8 控制系統的軟體結構
軟體結構根據控制要求而設計,主要劃分為五大模塊:即步進電機控制模塊、定位控制模塊、數據撥盤輸入及數據傳輸模塊、數碼輸出顯示模塊、元件故障的自動檢測與報警模塊。

由於整個軟體結構較為龐大,脈沖控制器產生0.1秒的控制脈沖,使移位寄存器移位,提供六拍時序脈沖,通過三相六拍環形分配器使三個輸出繼電器Y430、Y431、Y432按照單雙六拍的通電方式控制步進電機。為實現定位控制,採用不同的計數器分別控制粗定位行程和精定位行程,計數器的設定值依據行程而定。例如,設刀具或工作台欲從A點移至C點,已知AC=200mm,把AC劃分為AB與BC兩段,AB=196mm,BC=4mm,AB段為粗定位行程,採用0.1mm/步的脈沖當量快速移動,利用了6位計數器(C660/C661),而BC段為精定位行程,採用0.01mm/步的脈沖當量精確定位,利用了3位計數器C460,在粗定位結束進入精定位的同時,PLC自動接通電磁離合器輸出點Y433以實現變速機構的更換。
9 PLC控制系統的接地方法
(1)由於PLC機櫃和操作台、配電櫃等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及控制設備正常不帶電的金屬部分,由於各種原因(如腐蝕、絕緣破損等)而有可能帶危險電壓,所以應該進行保護接地,低於36V供電的設備,無特殊要求可不做接地保護。
(2)PLC控制系統中的基準電位是各迴路工作的參考電位,基準電位的連接線稱為系統地,通常是控制迴路直流電源的零伏導線,系統接地的方式有浮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和電容接地方式。
(3)為防止靜電感應和磁場感應而設置的屏蔽接地端子應做屏蔽接地。其中信號迴路接地和屏蔽接地又通稱為工作接地。
一般以上接地方法的控制原則是:保護地和工作地不能混用,這是由於在每一段電源保護地線的兩點間會有數毫伏,甚至幾伏的電位差,這對低電平信號電路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干擾。屏蔽地,當信號電路是單點接地時,低頻電纜的屏蔽層也應單點接地,如果電纜的屏蔽層接地點有一個以上時,將產生雜訊電流,形成雜訊干擾源。
本系統採用的接地電阻都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對於PLC組成的控制系統一般應小於4Ω,而且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事前都需要進行防腐處理。PLC組成的控制系統進行單獨設置接地系統,也可以利用現場條件進行「等電位聯結」進行接地設計。
10 PLC控制梯形圖:
梯形圖是通過連線把PLC指令的梯形圖符號連接在一起的連通圖,用以表達所使用的PLC指令及其前後順序,它與電氣原理圖很相似。它的連線有兩種:一為母線,另一為內部橫豎線。內部橫豎線把一個個梯形圖符號指令連成一個指令組,這個指令組一般總是從裝載(LD)指令開始,必要時再繼以若干個輸入指令(含LD指令),以建立邏輯條件。最後為輸出類指令,實現輸出控制,或為數據控制、流程式控制制、通訊處理、監控工作等指令,以進行相應的工作。母線是用來連接指令組的。下圖是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產品的最簡單的梯形圖例:

它有兩組,第一組用以實現啟動、停止控制。第二組僅一個END指令,用以 結束程序。
11 梯形圖與助記符的對應關系:
助記符指令與梯形圖指令有嚴格的對應關系,而梯形圖的連線又可把指令的順序予以體現。一般講,其順序為:先輸入,後輸出(含其他處理);先上,後下;先左,後右。有了梯形圖就可將其翻譯成助記符程序。上圖的助記符程序為:
地址 指令 變數
0000 LD X000
0001 OR X010
0002 AND NOT X001
0003 OUT Y000
0004 END
反之根據助記符,也可畫出與其對應的梯形圖。
12 梯形圖與電氣原理圖的關系:
如果僅考慮邏輯控制,梯形圖與電氣原理圖也可建立起一定的對應關系。如梯形圖的輸出(OUT)指令,對應於繼電器的線圈,而輸入指令(如LD,AND,OR)對應於接點,互鎖指令(IL、ILC)可看成總開關,等等。這樣,原有的繼電控制邏輯,經轉換即可變成梯形圖,再進一步轉換,即可變成語句表程序。
有了這個對應關系,用PLC程序代表繼電邏輯是很容易的。這也是PLC技術對傳統繼電控制技術的繼承。
四、數控滑台的PLC控制方法
數控滑台的控制因素主要有三個:
1 行程式控制制
一般液壓滑台和機械滑台的行程式控制制是利用位置或壓力感測器(行程開關/死擋鐵)來實現;而數控滑台的行程則採用數字控制來實現。由數控滑台的結構可知,滑台的行程正比於步進電機的總轉角,因此只要控制步進電機的總轉角即可。由步進電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可知步進電機的總轉角正比於所輸入的控制脈沖個數;因此可以根據伺服機構的位移量確定PLC輸出的脈沖個數:
n= DL/d (1)
式中 DL——伺服機構的位移量(mm)
d ——伺服機構的脈沖當量(mm/脈沖)
2 進給速度控制
伺服機構的進給速度取決於步進電機的轉速,而步進電機的轉速取決於輸入的脈沖頻率;因此可以根據該工序要求的進給速度,確定其PLC輸出的脈沖頻率:
f=Vf/60d (Hz) (2)
式中 Vf——伺服機構的進給速度(mm/min)
3 進給方向控制
進給方向控制即步進電機的轉向控制。步進電機的轉向可以通過改變步進電機各繞組的通電順序來改變其轉向;如三相步進電機通電順序為A-AB-B-BC-C-CA-A…時步進電機正轉;當繞組按A-AC-C-CB-B-BA-A…順序通電時步進電機反轉。因此可以通過PLC輸出的方向控制信號改變硬體環行分配器的輸出順序來實現,或經編程改變輸出脈沖的順序來改變步進電機繞組的通電順序實現。
五.PLC的國內外狀況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台PLC是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EC)研製的。限於當時的元器件條件及計算機發展水平,早期的PLC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組成,可以完成簡單的邏輯控制及定時、計數功能。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了微處理器。人們很快將其引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使PLC增加了運算、數據傳送及處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計算機特徵的工業控制裝置。為了方便熟悉繼電器、接觸器系統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採用和繼電器電路圖類似的梯形圖作為主要編程語言,並將參加運算及處理的計算機存儲元件都以繼電器命名。此時的PLC為微機技術和繼電器常規控制概念相結合的產物。
20世紀70年代中末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進入實用化發展階段,計算機技術已全面引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中,使其功能發生了飛躍。更高的運算速度、超小型體積、更可靠的工業抗干擾設計、模擬量運算、PID功能及極高的性價比奠定了它在現代工業中的地位。20世紀80年代初,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先進工業國家中已獲得廣泛應用。這個時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發展的特點是大規模、高速度、高性能、產品系列化。這個階段的另一個特點是世界上生產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國家日益增多,產量日益上升。這標志著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已步入成熟階段。
20世紀末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發展特點是更加適應於現代工業的需要。從控制規模上來說,這個時期發展了大型機和超小型機;從控制能力上來說,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特殊功能單元,用於壓力、溫度、轉速、位移等各式各樣的控制場合;從產品的配套能力來說,生產了各種人機界面單元、通信單元,使應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工業控制設備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機械製造、石油化工、冶金鋼鐵、汽車、輕工業等領域的應用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我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引進、應用、研製、生產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開始的。最初是在引進設備中大量使用了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接下來在各種企業的生產設備及產品中不斷擴大了PLC的應用。目前,我國自己已可以生產中小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上海東屋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CF系列、杭州機床電器廠生產的DKK及D系列、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生產的S系列、蘇州電子計算機廠生產的YZ系列等多種產品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並在工業產品中獲得了應用。此外,無錫華光公司、上海鄉島公司等中外合資企業也是我國比較著名的PLC生產廠家。可以預期,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入,PLC在我國將有更廣闊的應用天地。
六.PLC未來展望
21世紀,PLC會有更大的發展。從技術上看,計算機技術的新成果會更多地應用於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設計和製造上,會有運算速度更快、存儲容量更大、智能更強的品種出現;從產品規模上看,會進一步向超小型及超大型方向發展;從產品的配套性上看,產品的品種會更豐富、規格更齊全,完美的人機界面、完備的通信設備會更好地適應各種工業控制場合的需求;從市場上看,各國各自生產多品種產品的情況會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而打破,會出現少數幾個品牌壟斷國際市場的局面,會出現國際通用的編程語言;從網路的發展情況來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和其它工業控制計算機組網構成大型的控制系統是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技術的發展方向。目前的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中已有大量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應用。伴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作為自動化控制網路和國際通用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工業及工業以外的眾多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 文 獻

㈡ 請問製造塑料衣架需要哪些設備

塑料模具在塑料加工中佔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模具設計水平和製造能力也反應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準,近年來塑料成型模具的產量和水平發展十分訊速,高效率,自動化、大型、精密、長壽命的模具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下面從模具設計,加工方法,加工設備,表面處理等幾個方面來總結一下模具的發展現狀。

塑料成型方法及模具設計

氣體輔助成型:氣輔成型不是一種新的技術,但近年來發展很快並出現了一些新的方法。液化氣體輔助注射是將一種預熱的特殊可氣化的液體從噴注入塑料熔體中,液體受熱在模腔中被氣化而膨脹,使製作成為空心,並將熔體推向模腔表面,這種方法可用於任何熱塑性塑料。振動氣體輔助注射是通過振盪製品壓縮氣體向塑料熔體施加振動能量,從而達到控製品的微觀結構,改善製品性能的目的,有些廠家把氣輔成型中所用的氣體轉換成型出更薄的製品,也可以生產大型中空製品,其質量更高,成本更低,但關鍵點是水的泄露問題。

推拉成型模具:在模具型腔的周圍開設兩個或多個通道,並與兩個或多個注射裝置或能往復移動的活塞相連,在注射完成後熔體固化前,注射裝置的螺桿或活塞來回移動往復推拉型腔中的熔體,這種技術叫動態保壓技術,其目的是為了避免用傳統成型方法成型厚製品會有很大收縮的問題,高壓成型薄殼製品,薄殼製品一般是長流程比的製品,多採用多點澆口的模具,但多點進澆會造成熔結縫,對一些透明製品則會影響其視覺效果,單點進澆又不易充滿模腔,故可以用高壓成型技術來成型,比如美國空軍,F16戰機的座艙就是用這種技術生產的,目前已採用此技術來生產PC汽車擋風玻璃,高壓成型的注射壓力一般超過200MPA,故模具材料也要選擇高楊氏模量的高強剛,高壓成型的關鍵是模溫的控制,另外要注意模腔的排氣一定要順利。否則高速注射導致排氣不暢會燒焦塑料。

熱流道模具:在多腔模中越來越多地利用熱流道技術,其動態進科技術是模具技術中的一個亮點。即通過一個針閥調節塑料的流動,可為每個澆口分別設定注射時間,注射壓力等參數,可以獲得平衡和注射和最佳的質量保證,針閥可通過液壓驅動活塞動態地,無級地移動,針閥的位置決定了注射的流量和壓力。在流道內有壓力感測器,可連續記錄通道內的壓力大小,進而可以控制針閥位置和調整熔體壓力。

熔芯注射成型用模具:這種方法是把低熔點合金製成的可熔型芯放入模具中作為鑲嵌件進行注射成型。然後對含有可熔型芯的製品加熱去除可熔型芯。這種成型方法用於形狀復雜中空的產品,如汽車的輸油管或送排氣管等復雜形狀的空芯塑件。用這類模具成型的產品還有:網球拍手柄,汽車水泵、離心熱水泵和航天器油泵等。

注射/壓縮成型模具:注射/壓縮成型可生產低應力。光學性能好的產品,其工藝過程為:模具合模(但動定模不完全閉合,留一個間隙以便以後的壓縮),注入熔體,二次合模(即壓縮使熔體在模內被壓實)、冷卻,開模,脫模。在模具設計上要注意的是由於模具在開始合模時並未完全合攏,故為了防止在注射時溢料,在模具中要設計防止溢料的結構。

疊層模:將多個型腔在合模方重疊布置,而不是在同一平面上布置多腔,這可以充分發揮注射機的塑化能力,這種模具一般用於熱流道模具中,可極大地提高效率。

層狀製品注射模:層狀製品注射模成型兼有共擠出成型和注射成型的特點,能在製品上實現任厚度不同材料的多層組合,每層厚度可小到0.1~10mm層數可達上千。這種模具實際上是一注射模具與一多級共擠模具的組合。

模具滑移成型(DSI):此方法可成型中空製品,也可成型多種材料的復合製品,其過程為:閉模(對中空製品而言,此時兩半型腔處於不同的位置),分別注射,模具移動至兩半型腔對合,在中間注入結合兩半型腔的樹脂,這種方法成型的製品與吹塑製品相比,有表面精度好,尺寸精度高,壁厚均勻,設計自由度大等優點。

鋁材模:塑料製造技術中一個突出點就是鋁金材料的應用,Corus公司開發的鋁合金塑料模的使用壽命可達30萬以上,PechineyRhenalu公司用其MI-600鋁材製造塑料,壽命可達到50萬次以上

模具製造

高速銑削:目前,高速切削已進入了精密加工領域,其定位精度已提高到{+25UM},採用液體靜壓軸承的高速電動主軸回轉精度在0.2um以下,機床主軸轉速可達100.000r/min,採用空氣靜壓軸承的高速電動主軸回轉達達200。00r/min快速進給速度能達30~60m/min,如果採用大導和滾珠絲杠和高速伺服電機,直線電機和精密直線導軌,進給速度甚至可達60~120m/min。換刀時間減少到1~2s 其加工的粗糙度Ra<1um。結合新型刀具(金屬陶瓷刀具、PCBN刀具,特殊硬質和金刀具等),還可加工硬度達60HRC的材料。其加工過程的溫度只升高3度左右,熱度形很小,特別適合於成型對溫度熱變形繁感的材料(如鎂合金等)。高速切削的速度在5~100m/s,完全可以達到模具零件的鏡面車削和鏡面銑削。另外割於切削力小,可以加工薄壁和剛性差的零件。

激光焊接:激光焊接設備可用於修復模具或熔覆金屬層以增加模具耐磨性,經激光熔覆處下後的模具表面層硬度可達62HRC。採用顯微焊接時間僅為10-9秒,因而可避免熱量傳到焊點鄰近區域。採用一般 激光焊接工藝。在工作上距焊點15mm處的溫度可達到150~200C而採用顯微焊接技術時溫度僅為36C。困此不會引起材料的金相組織和性能的改變,也不會引起翹曲變形或開裂等到問題。

電火花銑削:也稱為電火花創成加工技術。它是用高速旋轉的簡單管狀電極作二維或三維輪廓加工,因而不再需要製造復雜的成型電極。
三維微加工(DEM)技術:DEM技術克服了LIGA技術加工周期長,價格昂貴的缺點,綜合了三個主要的工藝:深層刻蝕,微電鑄和微復制。可以生成厚度僅100um的齒輪等微型零件的模具。

三維型腔的精密成形及鏡面電火加工一體化才技術:採用在普通煤油工作液中添加固體微細粉末的方法,來增大精加工的極間距離,減小電空效應,增大放電通道的分散性,從而可使排屑好、放電穩定,加工效率提高並有效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同時使用混粉工作液還可在模具工件表面形成硬度較高的鍍層,提高模具型腔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模具表面處理、強化

為了提高模具的壽命,除了常規熱處理方法外,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模具表面處理與強化技術。

化學處理:其發展趨勢是由滲入單一元素向多元素,向多元素共滲,復合滲發展,由一般的擴,散滲向化學氣相沉積(PVD),物理化學氣相沉積(PCVD即等到離子氣相沉積)。

離子滲入,離子注入等到方向發展

激光表面處理:1利用激光束獲得極高的加熱速度,實現金屬材料的表面淬火。在表面獲得高碳極細的馬氏體晶體,硬度比常規淬火層高15%~20%,而心部組織不會發生變化,2,作用激光進行表面重熔或表面合金化獲得高性能的表面硬度化層。例如用CrWMn復合粉未合金化後,其體積磨損量為淬 火CrWMn的1/10,其使用壽命提高14倍。3,激光熔凝處理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對金屬的表面進行熔融的激冷處理組織,使金屬表面層形成一層液態金屬的激冷組織,由於表面層的加熱和冷卻非常迅速故得到的組織非常細密,如果通過外部的介質使冷卻速度達到足夠高,則可抑制結晶過程,而形成非晶態,故也被稱為激光熔化一非晶態處理,又稱激光上釉
稀土元素表面強化:這可以改善鋼的表層結構,物理,化學及機械性能等,它可以提高滲速25%~30%,使處理時間縮短1/3以上。常見是有稀土碳共滲,稀土碳氮共滲,稀土硼共滲,稀土硼鋁共滲等。

化學鍍:它是通過化學試計將溶液中的Ni P B,等還原析出在金屬的表面上,從而在金屬表面上獲得Ni-P、Ni-B等的合金鍍層。以提高金屬的機械性能,耐燭性能和工藝性能等,又被稱為自催化還原鍍,無電鍍等。

納米表面處理:是以納米材料和其它低維非平衡材料為期礎,通過特定的加工技術,對固體表面材料為期礎,通過特定的加工技術,對固體表面進行強化或賦予表面新功能的一項技術。(1)納米復合鍍層是在傳統的電渡液中加入零維或一維納米質點粉體材料而形成納米復合鍍層。納米材料還可用於耐磨復合鍍層,如將n-ZrO2納米粉體材料加入NI-W-B非晶態復合鍍層,可提高鍍層在550-850C的高溫搞氧化性能,使鍍層的耐蝕性提高2~3倍,耐磨民生和硬度也都明顯提高。(2)納米結構塗層在強度、韌性、抗蝕、耐磨、抗熱疲勞等方面塗都有顯著改善,且一種塗層可同時具有上述多種性能。

快速原型製造與快速制模

快速原型製造與快速制模是新產品開發中的一項重要技術。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快速制模限於小批量試制,然而進年來快速制模也用勁中等批量,乃至大批量,准耐久金屬模具的製造。

熔射制模法工藝是在原型表面形成金屬熔射層,然後對熔射層進行補強,並將被熔射去除得到金屬模具,用高熔點熔射材料可使模具表面硬度達63HRC。

直接快速製造金屬模具(DRMT)方法主要有:以激光為熱源的選擇性激光燒結法(SLS)和基於激光熔融堆積法(LENS),以等離子電弧等為熱源的熔積法(PDM),噴射成形的三維列印(3DP)法和金屬薄板LOM技術等,SLS的制模精度已在為改善。收縮率已由原來的1%降至0.2%以下,LENS製造的製件密度及機械性能雖較SLS方法是很大提高,但仍有約5%的孔隙率,它只適用於製造簡單的幾何形狀的零件或模具,由於未熔顆粒的粘結,表面質量也不太高。

形狀沉積製造法(SDM),利用焊接原理熔化焊材(絲狀),並藉助熱噴塗原理使超高溫熔滴逐層沉積成形,實現層間治金結合,可避免上述基於層積法原理的RT技術會產生側面階梯效應致使精度低、表面質量差,且存在綜合力學性能不高等問題。

快速制模技術是在與傳統的機械加工技術的競爭中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但銑削速度高達100.000r/min,表面精度優良的高速銑削技術已成為DRMT技術最大的競爭對手。

㈢ 基於數控機床的PLC技術的研究

樓上那一位加上以下的,自己整合一下
1、PLC即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新型工業控制裝置。在1987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頒布的PLC標准草案中對PLC做了如下定義:

「PLC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採用可以編製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運算、計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能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及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該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展其功能的原則而設計。」

PLC的特點

2.1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高可靠性是電氣控制設備的關鍵性能。PLC由於採用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採用嚴格的生產工藝製造,內部電路採取了先進的抗干擾技術,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產的F系列PLC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30萬小時。一些使用冗餘CPU的PLC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則更長。從PLC的機外電路來說,使用PLC構成控制系統,和同等規模的繼電接觸器系統相比,電氣接線及開關接點已減少到數百甚至數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帶有硬體故障自我檢測功能,出現故障時可及時發出警報信息。在應用軟體中,應用者還可以編入外圍器件的故障自診斷程序,使系統中除PLC以外的電路及設備也獲得故障自診斷保護。這樣,整個系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2.2配套齊全,功能完善,適用性強
PLC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大、中、小各種規模的系列化產品。可以用於各種規模的工業控制場合。除了邏輯處理功能以外,現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數據運算能力,可用於各種數字控制領域。近年來PLC的功能單元大量涌現,使PLC滲透到了位置控制、溫度控制、CNC等各種工業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強及人機界面技術的發展,使用PLC組成各種控制系統變得非常容易。

2.3易學易用,深受工程技術人員歡迎
PLC作為通用工業控制計算機,是面向工礦企業的工控設備。它介面容易,編程語言易於為工程技術人員接受。梯形圖語言的圖形符號與表達方式和繼電器電路圖相當接近,只用PLC的少量開關量邏輯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實現繼電器電路的功能。為不熟悉電子電路、不懂計算機原理和匯編語言的人使用計算機從事工業控制打開了方便之門。

2.4系統的設計、建造工作量小,維護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儲邏輯代替接線邏輯,大大減少了控制設備外部的接線,使控制系統設計及建造的周期大為縮短,同時維護也變得容易起來。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設備經過改變程序改變生產過程成為可能。這很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場合。

2.5體積小,重量輕,能耗低
以超小型PLC為例,新近出產的品種底部尺寸小於100mm,重量小於150g,功耗僅數瓦。由於體積小很容易裝入機械內部,是實現機電一體化的理想控制設備。

3. PLC的應用領域
目前,PLC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於鋼鐵、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製造、汽車、輕紡、交通運輸、環保及文化娛樂等各個行業,使用情況大致可歸納為如下幾類。

3.1開關量的邏輯控制
這是PLC最基本、最廣泛的應用領域,它取代傳統的繼電器電路,實現邏輯控制、順序控制,既可用於單台設備的控制,也可用於多機群控及自動化流水線。如注塑機、印刷機、訂書機械、組合機床、磨床、包裝生產線、電鍍流水線等。

3.2模擬量控制
在工業生產過程當中,有許多連續變化的量,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擬量。為了使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處理模擬量,必須實現模擬量(Analog)和數字量(Digital)之間的A/D轉換及D/A轉換。PLC廠家都生產配套的A/D和D/A轉換模塊,使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用於模擬量控制。

3.3運動控制
PLC可以用於圓周運動或直線運動的控制。從控制機構配置來說,早期直接用於開關量I/O模塊連接位置感測器和執行機構,現在一般使用專用的運動控制模塊。如可驅動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的單軸或多軸位置控制模塊。世界上各主要PLC廠家的產品幾乎都有運動控制功能,廣泛用於各種機械、機床、機器人、電梯等場合。

3.4過程式控制制
過程式控制制是指對溫度、壓力、流量等模擬量的閉環控制。作為工業控制計算機,PLC能編制各種各樣的控制演算法程序,完成閉環控制。PID調節是一般閉環控制系統中用得較多的調節方法。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塊,目前許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塊。PID處理一般是運行專用的PID子程序。過程式控制制在冶金、化工、熱處理、鍋爐控制等場合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3.5數據處理
現代PLC具有數學運算(含矩陣運算、函數運算、邏輯運算)、數據傳送、數據轉換、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數據的採集、分析及處理。這些數據可以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參考值比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傳送到別的智能裝置,或將它們列印製表。數據處理一般用於大型控制系統,如無人控制的柔性製造系統;也可用於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如造紙、冶金、食品工業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統。

3.6通信及聯網
PLC通信含PLC間的通信及PLC與其它智能設備間的通信。隨著計算機控制的發展,工廠自動化網路發展得很快,各PLC廠商都十分重視PLC的通信功能,紛紛推出各自的網路系統。新近生產的PLC都具有通信介面,通信非常方便。

4. PLC的國內外狀況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大量的開關量順序控制,它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動作,並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連鎖保護動作的控制,及大量離散量的數據採集。傳統上,這些功能是通過氣動或電氣控制系統來實現的。1968年美國GM(通用汽車)公司提出取代繼電氣控制裝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EC)研製出了基於集成電路和電子技術的控制裝置,首次採用程序化的手段應用於電氣控制,這就是第一代可編程序控制器,稱Programmable ,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台PLC.
限於當時的元器件條件及計算機發展水平,早期的PLC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組成,可以完成簡單的邏輯控制及定時、計數功能。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了微處理器。人們很快將其引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使PLC增加了運算、數據傳送及處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計算機特徵的工業控制裝置。為了方便熟悉繼電器、接觸器系統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採用和繼電器電路圖類似的梯形圖作為主要編程語言,並將參加運算及處理的計算機存儲元件都以繼電器命名。此時的PLC為微機技術和繼電器常規控制概念相結合的產物。個人計算機(簡稱PC)發展起來後,為了方便,也為了反映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功能特點,可編程序控制器定名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紀70年代中末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進入實用化發展階段,計算機技術已全面引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中,使其功能發生了飛躍。更高的運算速度、超小型體積、更可靠的工業抗干擾設計、模擬量運算、PID功能及極高的性價比奠定了它在現代工業中的地位。20世紀80年代初,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先進工業國家中已獲得廣泛應用。這個時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發展的特點是大規模、高速度、高性能、產品系列化。這個階段的另一個特點是世界上生產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國家日益增多,產量日益上升。這標志著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已步入成熟階段。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發展最快的時期,年增長率一直保持為30~40%。在這時期,PLC在處理模擬量能力、數字運算能力、人機介面能力和網路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漸進入過程式控制制領域,在某些應用上取代了在過程式控制制領域處於統治地位的DCS系統。

20世紀末期,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發展特點是更加適應於現代工業的需要。從控制規模上來說,這個時期發展了大型機和超小型機;從控制能力上來說,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特殊功能單元,用於壓力、溫度、轉速、位移等各式各樣的控制場合;從產品的配套能力來說,生產了各種人機界面單元、通信單元,使應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工業控制設備的配套更加容易。目前,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機械製造、石油化工、冶金鋼鐵、汽車、輕工業等領域的應用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我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引進、應用、研製、生產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開始的。最初是在引進設備中大量使用了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接下來在各種企業的生產設備及產品中不斷擴大了PLC的應用。目前,我國自己已可以生產中小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上海東屋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CF系列、杭州機床電器廠生產的DKK及D系列、大連組合機床研究所生產的S系列、蘇州電子計算機廠生產的YZ系列等多種產品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並在工業產品中獲得了應用。此外,無錫華光公司、上海鄉島公司等中外合資企業也是我國比較著名的PLC生產廠家。可以預期,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深入,PLC在我國將有更廣闊的應用天地。

5. PLC未來展望
21世紀,PLC會有更大的發展。從技術上看,計算機技術的新成果會更多地應用於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設計和製造上,會有運算速度更快、存儲容量更大、智能更強的品種出現;從產品規模上看,會進一步向超小型及超大型方向發展;從產品的配套性上看,產品的品種會更豐富、規格更齊全,完美的人機界面、完備的通信設備會更好地適應各種工業控制場合的需求;從市場上看,各國各自生產多品種產品的情況會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而打破,會出現少數幾個品牌壟斷國際市場的局面,會出現國際通用的編程語言;從網路的發展情況來看,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和其它工業控制計算機組網構成大型的控制系統是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技術的發展方向。目前的計算機集散控制系統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中已有大量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應用。伴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作為自動化控制網路和國際通用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工業及工業以外的眾多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2 PLC的構成

從結構上分,PLC分為固定式和組合式(模塊式)兩種。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顯示面板、內存塊、電源等,這些元素組合成一個不可拆卸的整體。模塊式PLC包括CPU模塊、I/O模塊、內存、電源模塊、底板或機架,這些模塊可以按照一定規則組合配置。

1.3 CPU的構成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經中樞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個CPU,它按PLC的系統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並存貯用戶程序和數據,用掃描的方式採集由現場輸入裝置送來的狀態或數據,並存入規定的寄存器中,同時,診斷電源和PLC內部電路的工作狀態和編程過程中的語法錯誤等。進入運行後,從用戶程序存貯器中逐條讀取指令,經分析後再按指令規定的任務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去指揮有關的控制電路。

CPU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匯流排構成,CPU單元還包括外圍晶元、匯流排介面及有關電路。內存主要用於存儲程序及數據,是PLC不可缺少的組成單元。

在使用者看來,不必要詳細分析CPU的內部電路,但對各部分的工作機制還是應有足夠的理解。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讀取指令、解釋指令及執行指令。但工作節奏由震盪信號控制。運算器用於進行數字或邏輯運算,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寄存器參與運算,並存儲運算的中間結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

CPU速度和內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參數,它們決定著PLC的工作速度,IO數量及軟體容量等,因此限制著控制規模。

1.4 I/O模塊

PLC與電氣迴路的介面,是通過輸入輸出部分(I/O)完成的。I/O模塊集成了PLC的I/O電路,其輸入暫存器反映輸入信號狀態,輸出點反映輸出鎖存器狀態。輸入模塊將電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進入PLC系統,輸出模塊相反。I/O分為開關量輸入(DI),開關量輸出(DO),模擬量輸入(AI),模擬量輸出(AO)等模塊。

常用的I/O分類如下:

開關量:按電壓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離方式分,有繼電器隔離和晶體管隔離。

模擬量:按信號類型分,有電流型(4-20mA,0-20mA)、電壓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除了上述通用IO外,還有特殊IO模塊,如熱電阻、熱電偶、脈沖等模塊。

按I/O點數確定模塊規格及數量,I/O模塊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數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機架槽數限制。

1.5 電源模塊

PLC電源用於為PLC各模塊的集成電路提供工作電源。同時,有的還為輸入電路提供24V的工作電源。電源輸入類型有:交流電源(220VAC或110VAC),直流電源(常用的為24VDC)。

1.6 底板或機架

大多數模塊式PLC使用底板或機架,其作用是:電氣上,實現各模塊間的聯系,使CPU能訪問底板上的所有模塊,機械上,實現各模塊間的連接,使各模塊構成一個整體。

1.7 PLC系統的其它設備

1.7.1

編程設備:編程器是PLC開發應用、監測運行、檢查維護不可缺少的器件,用於編程、對系統作一些設定、監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統的工作狀況,但它不直接參與現場控制運行。小編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編程器,目前一般由計算機(運行編程軟體)充當編程器。也就是我們系統的上位機。

1.7.2 人機界面:最簡單的人機界面是指示燈和按鈕,目前液晶屏(或觸摸屏)式的一體式操作員終端應用越來越廣泛,由計算機(運行組態軟體)充當人機界面非常普及。

1.8 PLC的通信聯網

依靠先進的工業網路技術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傳送生產和管理數據。因此,網路在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甚至有人提出"網路就是控制器"的觀點說法。

PLC具有通信聯網的功能,它使PLC與PLC

之間、PLC與上位計算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之間能夠交換信息,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實現分散集中控制。多數PLC具有RS-232介面,還有一些內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協議的介面。PLC的通信現在主要採用通過多點介面(MPI)的數據通訊、PROFIBUS

或工業乙太網進行聯網。

2 PLC控制系統的設計基本原則
2.1 最大限度的滿足被控對象的控制要求。
2.2 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統簡單、經濟、使用和維護方便。
2.3 保證控制系統安全可靠。
2.4 考慮到生產的發展和工藝的改進在選擇PLC容量時應適當留有餘量。
3 PLC軟體系統及常用編程語言

3.1 PLC軟體系統由系統程序和用戶程序兩部分組成。系統程序包括監控程序、編譯程序、診斷程序等,主要用於管理全機、將程序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診斷機器故障。系統軟體由PLC廠家提供並已固化在EPROM中,不能直接存取和干預。用戶程序是用戶根據現場控制要求,用PLC的程序語言編制的應用程序(也就是邏輯控制)用來實現各種控制。STEP7是用於SIMATI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組態和編程的標准軟體包,也就是用戶程序,我們就是使用STEP7來進行硬體組態和邏輯程序編制,以及邏輯程序執行結果的在線監視。

3.2 PLC提供的編程語言

3.2.1 標准語言梯形圖語言也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語言,它有以下特點

3.2.1.1 它是一種圖形語言,沿用傳統控制圖中的繼電器觸點、線圈、串聯等術語和一些圖形符號構成,左右的豎線稱為左右母線。

3.2.1.2 梯形圖中接點(觸點)只有常開和常閉,接點可以是PLC輸入點接的開關也可以是PLC內部繼電器的接點或內部寄存器、計數器等的狀態。

3.2.1.3 梯形圖中的接點可以任意串、並聯,但線圈只能並聯不能串聯。

3.2.1.4 內部繼電器、計數器、寄存器等均不能直接控制外部負載,只能做中間結果供CPU內部使用。

3.2.1.5 PLC是按循環掃描事件,沿梯形圖先後順序執行,在同一掃描周期中的結果留在輸出狀態暫存器中所以輸出點的值在用戶程序中可以當做條件使用。

3.2.2 語句表語言,類似於匯編語言。

3.2.3 邏輯功能圖語言,沿用半導體邏輯框圖來表達,一般一個運算框表示一個功能左邊畫輸入、右邊畫輸出。

4 STEP7程序的使用

4.1 創建一個項目結構,項目就象一個文件夾,所有數據都以分層的結構存在於其中,任何時候你都可以使用。在創建一個項目之後,所有其他任務都在這個項目下執行。

4.2 組態一個站,組態一個站就是指定你要使用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例如S7300、S7400等。

4.3 組態硬體,組態硬體就是在組態表中指定你的控制方案所要使用的模板以及在用戶程序中以什麼樣的地址來訪問這些模板,地址一般不用修改由程序自動生成。模板的特性也可以用參數進行賦值。

4.4 組態網路和通訊連接,通訊的基礎是預先組態網路,也就是要創建一個滿足你的控制方案的子網,設置網路特性、設置網路連接特性以及任何聯網的站所需要的連接。網路地址也是程序自動生成如果沒有更改經驗一定不要修改。

4.5 定義符號,可以在符號表中定義局部或共享符號,在你的用戶程序中用這些更具描述性的符號名替代絕對地址。符號的命名一般用字母編寫不超過8個位元組,最好不要使用很長的漢字進行描述,否則對程序的執行有很大的影響。

4.6 創建程序,用梯形圖編程語言創建一個與模板相連結或與模板無關的程序並存儲。創建程序是我們控制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一般可以採用線形編程(基於一個塊內,OB1)、分布編程(編寫功能塊FB,OB1組織調用)、結構化編程(編寫通用塊)。我們最常採用的是結構化編程和分布編程配合使用,很少採用線形編程。

4.7 下載程序到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完成所有的組態、參數賦值和編程任務之後,可以下載整個用戶程序到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下載程序時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必須在允許下載的工作模式下(STOP或RUN-P),

RUN-P模式表示,這個程序將一次下載一個塊,如果重寫一個舊的CPU程序就可能出現沖突,所以一般在下載前將CPU切換到STOP模式。

5 WINCC程序的使用

5.1 簡介,WINCC是在生產和過程自動化中解決可視化和控制任務的工業技術中性系統。具有控制自動化過程的強大功能,是基於個人計算機的操作監視系統,它很容易結合標準的和用戶的程序建立人機界面精確的滿足生產實際要求。WINCC有兩個版本RC版(具有組態和開發環境)、RT版(只有運行環境),我們一般使用的是RC版。

5.2 WINCC簡單使用步驟

5.2.1 變數管理,首先確定通訊方式安裝驅動程序,然後定義內部變數和外部變數,外部變數是受你買的WINCC軟體授許可權制的最大授權64K位元組,內部變數沒有限制。

5.2.2 畫面生成,進入圖形編輯器,圖形編輯器是一種用於創建過程畫面的面向矢量的作圖程序。也可以使用包含在對象和樣式庫中的眾多的圖形對象來創建復雜的過程畫面。可以通過動作編程將動態添加到單個圖形對象上。

5.2.3 報警記錄設置,報警記錄提供了顯示和操作選項來獲取和歸檔結果。可以任意地選擇消息塊、消息級別、消息類型、消息顯示以及報表。為了在運行中顯示消息,可以使用包含在圖形編輯器中的對象庫中的報警控制項。

5.2.4 變數記錄,變數記錄是用來從運行過程中採集數據並准備將它們顯示和歸檔。

5.2.5 報表組態,報表組態是通過報表編輯器來實現的。是為消息、操作、歸檔內容和當前或已歸檔的數據定時器或事件控制文檔的集成的報表系統,可以自由選擇用戶報表的形式。

5.2.6 全局腳本的應用,全局腳本就是C語言函數和動作的通稱,根據不同的類型腳本被用於給對象組態動作並通過系統內部C語言編譯器來處理。全局腳本動作用於過程執行的運行中。一個觸發可以開始這些動作的執行。

5.2.7 用戶管理器設置,用戶管理器用於分配和控制用戶的單個組態和運行系統編輯器的訪問許可權。每建立一個用戶,就設置了WINCC功能的訪問權利並獨立的分配給此用戶。至多可分配999個不同的授權。

5.2.8 交叉表索引,交叉索引用於為對象尋找和顯示所有使用處,例如變數、畫面和函數等。使用「鏈接」功能可以改變變數名稱而不會導致組態不一致。

參考文獻
[1] 林小峰.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原理及應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田瑞庭.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應用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4
[3] 張萬忠.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應用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12
[4] 於慶廣.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原理及系統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PLC,俗稱「電力線上網」,英文全名為Power Line Communication,主要是指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和話音信號的一種通信方式
1、主要特點

① 結構靈活,不受環境的限制,有電即可組建網路,同時可以靈活擴展接入埠數量,使資源保持較高的利用率,在移動性方面可與WLAN媲美。

② 傳輸質量高、速度快、帶寬穩定,可以很平順的在線觀賞DVD影片,它所提供的14Mbps帶寬可以為很多應用平台提供保證。最新的電力線標准HomePlug AV傳輸速度已經達到了200Mbps;為了確保QoS,HomePlug AV採用了時分多路訪問(TDMA)與帶有沖突檢測機能的載體偵聽多路訪問(CSMA)協議,兩者結合,能夠很好地傳輸流媒體。

③ 范圍廣,無所不在的電力線網路也是這種技術的優勢。雖然無線網路可以做到不破牆,但對於高層建築來說,其必需布設N多個AP才能滿足需求,而且同樣不能避面信號盲區的存在。而電力線是最基礎的網路,它的規模之大,是其他任何網路無法比擬的。由此,運營商就可以輕松地把這種網路接入服務滲透到每一處有電力線的地方。這一技術一旦全面進入商業化階段,將給互聯網普及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終端用戶只需要插上電力貓,就可以實現網際網路接入,電視頻道接收節目,打電話或者是可視電話。

④ 低成本。充分利用現有的低壓配電網路基礎設施,無需任何布線,節約了資源。無需挖溝和穿牆打洞,避免了對建築物、公用設施、家庭裝潢的破壞,同時也節省了人力。相對傳統的組網技術,PLC成本更低,工期短,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更強。目前國內已開通電力寬頻上網的地方,其包月使用費用一般為50-80元/月左右,這樣的價格和很多地方的ADSL包月相持平。

⑤ 適用面廣。PLC作為利用電力線組網的一種接入技術,提供寬頻網路「最後一公里」的解決方案,廣泛適用於居民小區,酒店,辦公區,監控安防等領域。它是利用電力線作為通信載體,使得PLC具有極大的便捷性,只要在房間任何有電源插座的地方,不用撥號,就立即可享受4.5~45Mbps的高速網路接入,來瀏覽網頁、撥打電話,和觀看在線電影,從而實現集數據、語音、視頻,以及電力於一體的「四網合一」。

PLC 還有一種說法是:產品生命周期(proct life cycle)觀念,簡稱PLC,是把一個產品的銷售歷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樣,要經歷出生、成長、成熟、老化、死亡等階段。就產品而言,也就是要經歷一個開發、引進、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
1、產品開發期:從開發產品的設想到產品製造成功的時期。此期間該產品銷售額為零,公司投資不斷增加。
2、引進期:新產品新上市,銷售緩慢。由於引進產品的費用太高,初期通常利潤偏低或為負數,但此時沒有或只有極少的競爭者。
3、成長期:產品經過一段時間已有相當知名度,銷售快速增長,利潤也顯著增加。但由於市場及利潤成長較快,容易吸引更多的競爭者。
4、成熟期:此時市場成長趨勢減緩或飽和,產品已被大多數潛在購買者所接受,利潤在達到頂點後逐漸走下坡路。此時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為保持產品地位需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
5、衰退期:這期間產品銷售量顯著衰退,利潤也大幅度滑落。優勝劣汰,市場競爭者也越來越少。
http://www.douban.com/isbn/7-118-04611-6/

㈣ 歐洲的機械發展情況怎樣

在歐洲,加工技術的改進從17世紀就已經開始了。18世紀時,車床逐漸由木結構改為金屬結構。1750年,法國蒂奧在車床上安裝了一個刀架,用絲杠驅動作縱向移動,比過去手握車刀前進了一大步;1774年威爾金森製造了一台新的炮筒鏜床,可以加工直徑達1.83m的內圓,1775年他曾為瓦特成功地製造出蒸汽機汽缸;1770年英國拉姆斯登首先用車床製造螺絲;1784年布拉默製成一把具有比較復雜機構的鎖,他還與莫茲利共同改進和製造了幾種機床。1797年,莫茲利在車床上安裝了絲桿、光桿和滑動刀架,能加工精密平面和精密螺絲,使機械製造技術的精度水平大為提高。1804年布魯勒設計的機床如圖2-85所示,1820年前後,英國的懷特沃斯製成第一台既能加工圓柱齒輪,又能加工圓錐齒輪的機床,如圖2-86所示。1836年設計的機床溜板和鑽床如圖2-87所示。1845年,美國製造出轉塔車床,用八個刀具裝在可旋轉塔形支架上,由一人操作輪流完成八種加工工序,1861年又實現了轉塔的自動轉動。之後,為進一步節省勞力,又研製出自動螺絲車床。19世紀出現了現代意義的機床。

19世紀下半葉,新的工具材料和新的動力來源也促進了機床的繼續發展。1836年,史密斯製成刨床。這台刨床已經具備了現代牛頭刨床的基本結構。1842年他還設計製造了單作用和雙作用的蒸汽錘,如圖2-88所示,擴大了鍛件的尺寸。1830—1850年間,惠特沃思利用螺紋微調原理製造的測量裝置,使機械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為後來的互換性生產創造了條件。1850年的碳素鋼刀具只能在約12m/min以下的切削速度下工作。1868年穆舍特發明含有鎢和釩的錳鋼(合金工具鋼),使切削速度提高到18.3m/min。1898年泰勒等人用含鉻的高速鋼把切削速度提高到36.6m/min。切削速度的提高反過來又促進了機床各部分強度、軸承、變速機構的改進。

圖2-1041912年的克虜伯檢測室把我國歷史上的發明創造同西方國家相比,可以看出,公元14世紀以前,我國的發明創造在數量、質量以及發明時間上都是領先的,我國也曾是世界強國。但在公元14世紀以後,就逐步落後於西方強國。但我國古代人民對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我們應該引以為自豪的,日益強大的中國在以後的時間里還會對全世界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微電鍍自動進給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原車帶閥門的有什麼車 瀏覽:99
車輛製冷怎麼快 瀏覽:683
如何把電動車軸承孔縮小 瀏覽:933
上海移動軸承怎麼樣 瀏覽:483
蘋果設備轉移代碼哪裡 瀏覽:726
想開蛋糕店設備多少錢 瀏覽:486
怎麼取轉子上的軸承 瀏覽:967
風機盤管供管道安裝什麼閥門 瀏覽:275
換電動車儀表蓋要多少錢 瀏覽:202
黃島哪裡有賣健身器材的 瀏覽:316
七彩炫光機械鍵盤怎麼換 瀏覽:541
1千瓦製冷量可以帶多少平方 瀏覽:391
2匹半的空調製冷時是多少瓦 瀏覽:819
買什麼樣的機械設備好創業 瀏覽:244
教育機構辦理機械工程師要多少錢 瀏覽:881
防止機械傷害主要措施有哪些 瀏覽:44
為什麼儀表盤燈亮到實際燈不亮 瀏覽:541
30208軸承外圈怎麼取出 瀏覽:964
方舟購買金屬鑄造廠有什麼用 瀏覽:860
高工資閥門廠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