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圖齒輪傳動裝置,其有關參數如下:z1=19,z2=58 z3=17,z4=63,a12=a34=160mm,a=an=20度,m=mn=4mm,ha*=1
斜齒輪2的螺旋角與斜齒輪1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反;斜齒輪2的螺旋角斜線,從左版端到右端由下到上。
斜齒輪的權螺旋角為15.74054853° 。
齒輪1、2採用正傳動(總變位系數+1.6957),嚙合角25.25°;
齒輪3、4採用零傳動(總變位系數0),嚙合角20°。
2. 如圖所示,為齒輪傳動裝置,主動軸O上有兩個半徑分別為R和r的輪,O′上的輪半徑為r′,且R=2r=3r′/2.則
A和C是通過齒輪相連,所以V A =V C, A和在B同一個輪上,它們的角速度內相等, 由V=rω,R=2r可知, v A :容v B =2:1, 綜上可知,v A :v B :v C =2:1:2, 由V A= V C ,R=
ω A :ω C =2:3, A和在B同一個輪上,它們的角速度相等, 綜上可知,ω A :ω B :ω C =2:2:3, 故答案為:2:1:2;2:2:3. |
3. 如圖所示是自行車傳動裝置的示意圖,若腳蹬勻速轉一圈需要時間T,已數出大齒輪齒數為48,小齒輪齒數為16
小齒輪數為16,大齒輪數為48,可知兩輪的半徑比為1:3.小齒輪的角速度ω=
2π |
T |
6π |
T |
6πR |
T |
4. 如圖為一齒輪傳動裝置,主動輪A以恆定的角速度順時針方向轉動,通過齒輪B帶動齒輪C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
A、主動輪A以恆定的角速度順時針方向轉動,則B齒輪逆時針轉動,C齒輪順時針轉動.故A錯誤.
B、設A的角速度為ω,A、C的半徑分別為rA、rC,根據線速度大小相等有:rAω=rCωC,
則ωC=
,增大或減小B輪的半徑,C輪的角速度不變,則轉速不變.故B、C錯誤.rAω rC
D、減小C輪的半徑,則C的角速度增大,轉速增大.故D正確.
故選:D.
5. 如圖所示為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忽略齒輪嚙合部分的厚度,甲、乙兩個輪子的半徑之比為1:3,則在傳動的過程
C、齒輪傳動,邊緣線速度相等,故C錯誤; A、根據v=rω,線速度相等時,角速度與半徑成反回比,半徑之比為1:答3,故角速度之比為3:1,故A正確; B、根據T=
D、根據a=
故選A. |
6. 某齒輪傳動裝置如圖1所示,輪1為主動輪,則輪2的齒面接觸應力按 變化。 (分數:2分; 難度:易) A、對稱
這個應該是脈動循環變化。
7. 如圖所示輪系傳動裝置,已知輸入軸齒輪1的轉速為,轉向如圖所示,求:
在軸2上,圓錐齒輪3的軸向力是從小端到大端(水平向左),為了使軸2的軸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則斜齒輪2的軸向力應「水平向右」。斜齒輪2和斜齒輪1的軸向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斜齒輪1的軸向力應「水平向左」,斜齒輪1的轉向是順時針的(從軸1的左端看,軸1的轉向是順時針的)
。
根據主動輪螺旋定則,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四指彎曲的方向為轉動方向,大拇指指向為軸向力方向。結合斜齒輪1的軸向力「水平向左」,轉向順時針,可判斷斜齒輪1是左旋的。
根據軸1的轉向,可判斷軸2的轉向為「豎直向上」(從軸2的左端看為逆時針),軸3的轉向為「水平向右」(從軸4的下端看為順時針)。
在軸3上,圓錐齒輪4的軸向力是從小端到大端(豎直向下),為了使軸3的軸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則蝸桿的軸向力應「豎直向上」。蝸桿的軸向力 「豎直向上」且轉向為「水平向右」,根據主動輪的螺旋定則,結合軸向力方向和旋轉方向,可判斷蝸桿是右旋的。
蝸桿的軸向力與渦輪的周向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蝸桿的軸向力「豎直向上」,則渦輪的圓周力「豎直向下」,則可知渦輪的轉動方向為「逆時針」。
斜齒輪2的轉向為「豎直向上」(從軸2的左端看為逆時針),故在斜齒輪1與斜齒輪2在嚙合點處,斜齒輪2受到的圓周力應「垂直紙面向里」。斜齒輪2的徑向力「指向斜齒輪2的中心」,軸向力「水平向右」。
8. 如圖所示的齒輪傳動裝置中,主動輪的齒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若已知從動輪以角速度ω順時針轉動時
齒輪不打滑,說明邊緣點線速度相等,從動輪順時針轉動,故主動輪逆專時針轉動;
主動輪的齒屬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故大輪與小輪的半徑之比為R:r=3:1;
根據v=rω,有:
ω′ |
ω |
r |
R |
1 |
3 |
1 |
3 |
2π |
ω′ |
6π |
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