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萃取和乙酸乙酯的一些問題
萃取液採取低溫減壓蒸餾可以使單質晶體碘從乙酸乙酯或四氯化碳中結晶出來,溫度不能高於60度。
2. 萃取時,碘的乙酸乙酯溶液不是紫色而是紅棕色,咋回事
萃取時,碘的乙酸乙酯溶液不是紫色而是紅棕色,咋回事
首先要知道碘單質為紫黑色晶體而碘離子為無色就好辦了
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在下層為紫紅色而碘水在上層為無色
這是根據相似相溶原理碘優先溶於四氯化碳溶液所以沒溶與水
水溶液:氯水是淺黃綠色、溴水是橙色、碘水是褐色.
有機溶劑:溴單質的有機溶劑是橙紅、I2的有機溶液是紫紅色.
你想問的是什麼?如果是制備乙酸乙酯,要的到較純凈的乙酸乙酯,可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乙酸溶解乙醇,再萃取
萃取的原理是:利用同一溶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的差異,將需要分離的溶質從難溶的溶劑中轉移到易溶溶劑中的過程!但題目所述實驗,過程不清楚!想從苯酚溶液中獲取苯酚可直接過濾,常溫下苯酚不溶於水的!若是想分離乙酸已酯和苯酚的混合物,可加入Na2CO3溶液後分液,把苯酚轉化為易溶於水的苯酚鈉.
乙醇與水互溶
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後多久時間除去乙酸乙酯?
萃取得到的有機層(乙酸乙酯的茶多酚)在上層,水在下層。
萃取得到的有機層(乙酸乙酯的茶多酚)在上層,水在下層。
笑死了.
你把酒精和乙酸乙酯和水放在一起看看,會全溶解到一起,反而增溶了.
密度差不夠大。或者,被萃取物里有起到乳化作用的物質。可以試試多加一些鹽,或者降溫(比如放冰箱降到4°C)再離心看看效果
發酵液預處理 1 加水稀釋加熱 加水稀釋能降低液體粘度增加懸浮液體積加繼程處理任務且單濾操作看稀釋濾速率提高百比必須於加水比才能認效即若加水倍則稀釋液體粘度必須降50%才能效提高濾速率 加熱發酵液預處理簡單用加熱效降低液體粘度提高濾速率同適溫度受熱間使蛋白質凝聚形較顆粒凝聚物進步改善發酵液濾特性 於粘度較高發酵液稀釋或者加熱降低發酵液黏度利於輸送濾等續操作 2 離 內面報道,主要反映高速離能耗、設備昂貴推廣應用內些廠家仿效外做, 採用高速蝶片式噴嘴離機離菌體, 雖谷氨酸菌體除定效, 菌絲較輕細肌苷菌體至今未取滿意結且設備價格昂貴 3 絮凝凝聚及混凝 絮凝預處理能顯著加快發酵液固體顆粒沉降提高濾速度李凡鋒等處理13-丙二醇發酵液其絮凝濾餅濕基、干基重量別比照增加41.13%、51.88% 江龍等採用殼聚糖作絮凝劑L - 乳酸發酵液進行預處理,取較結 江龍等用殼聚糖作絮凝劑處理谷氨酸發酵液經處理發酵液菌體減少95 %,谷氨酸濃度沒降低 周榮清等研究證明:透明質酸發酵液經絮凝預處理,僅改善發酵液固液離效,同其濾清液純度亦定幅度提高,超濾程污染程度明顯減少,滲透通量增加 4 調節PH值 調節pH值改善發酵液吸附性質使蛋白變性於加入離型絮凝劑發酵液調節pH改變絮凝劑電離度改變鏈伸展狀態郝健等[7]研究表明pH越低相同操作電壓工作電流越脫鹽操作間越短發酵液初始pH 調至6 左右宜 李向平等殼聚糖絮凝劑進行單素絮凝實驗結表明pH值絮凝劑用量絮凝效影響 5 加入助濾劑 助濾劑種壓縮孔微粒能使濾餅疏鬆吸附膠體擴濾面積濾速增助濾劑添加改善發酵液濾性質助濾劑作膠體粒載體均勻布於濾餅層相應改變濾餅結構降低濾餅壓縮性減濾阻力 王曉靜等針絮凝預處理濾速率慢問題,採用添加助濾劑粗、細2種粒度硅藻土進行摻漿實驗,即助濾劑直接投懸浮液,目增濾餅孔隙,使液相能夠快速流 6 加入反應劑 改善濾性能較加入些反應劑能相互作用或某些溶解性鹽類發反應溶解沉澱沉澱能防止菌絲體粘結使菌絲具塊狀結構沉澱本身即作助濾劑並且能使膠狀物懸浮物凝固 例發酵液溶解糖存則用酶轉化單糖提高濾速度加入澱粉酶能使濾速度加快 發酵液加入某些鹽類除高價機離除鈣離加入草酸鈉草酸鈣能促進蛋白質凝固提高溶液質量除鎂離加入三聚磷酸鈉Na5P3O10與鎂離形溶性絡合物用磷酸鹽處理能降低鈣離鎂離濃度除鐵離加入黃血鹽使其形普魯士藍沉澱 7 膜處理 膜離技術近三十發展起高新技術具高效、節能、程簡單、容易操作控制、污染環境等優點由於些優點、使膜離技術短短間迅速發展起已廣泛效應用於石油化工、化制葯、醫療衛、冶金、電、能源、輕工、紡織、食品、環保、航、海運、民等領域形獨立新興技術產業 張月萍等用超濾膜VB12發酵濾液進行離,使純度提高50. 3%,收率提高12. 5%馮建立等採用自製超濾膜紅黴素發酵液乳化進行研究, 解決絮凝除蛋白糖效較差問題, 同提高萃取收率質量 些各特點通幾種綜合使用提高發酵液預處理效率馮聞錚等考察溫度、酸度、絮凝劑凝聚劑等濾速度濾液效價影響實驗發現濾液效價隨濾溫度pH 值同變化實驗發現,同絮凝劑影響濾液效價, 聚丙烯醯胺, 外加溶劑影響濾液效價, 乙醇使效價降低, 丙酮甲醛使效價升
請設計分離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混合物的實驗方案。
解析: 分離對象是三種互溶的液體混合物,應按分液、萃取、蒸餾方法考慮分離方案。
因三種液體互溶,不能直接用分液方法,考慮到乙酸乙酯不溶於水,乙醇在水中溶解度大於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乙酸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大於在水中溶解度,故加入飽和Na2CO3 溶液萃取劑,就可將其轉化為兩層上下不互溶的
液體,分離出乙酸乙酯;留下的是乙酸鈉和乙醇的混合水溶液,因不能再將其分層,採用蒸餾法分出低沸點的乙醇,最後在留下的混合液
中加入濃H2SO4 ,然後再蒸餾分出乙酸。
另外補充一下乙酸乙酯水解對本題無影響,首先水解是微量的,即使水解,產物也不會影響分離效果。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酸的條件下)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鹼的條件下)
其實可以用蒸餾,畢竟兩者的沸點存在差距,但由於兩者都易揮發,所以用蒸餾分離很難分離干凈。分離的話如果只能用一個步驟就只好用蒸餾,而除雜的話有更好的方法,比如加入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溶液(不能用氫氧化鈉溶液,會促使乙酸乙酯水解),乙酸就會與之反應生成乙酸鈉從而溶於水,再用分液的方法分離出乙酸乙酯就可以了。
3. 用乙酸乙酯提取碘水中的碘注意事項
掌握灼燒、溶解、過濾、萃取、分液等。
用乙酸乙酯提取碘水中的碘注意事項
乙酸和乙醇反應的實驗
1.向試管中加入化學試劑的順序:在試管里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物,然後一邊搖動試管一邊慢慢加2ml濃硫酸(或者:在試管里先加3ml乙醇,然後一邊搖動一邊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和2ml的冰醋酸)
注意:濃硫酸一定不能最先加入試管,其原因是:防止因濃硫酸的稀釋放熱而導致液體局部過熱發生飛濺。
2.為防止暴沸,在加熱前應採取的措施是:加入2~3塊碎瓷片
3.試管中所裝葯品的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4.實驗中加熱試管的目的:①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②使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出,有利於平衡右移,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
對試管加熱的方式:小火均勻加熱(目的:盡量減少乙酸、乙醇的揮發)
5.濃硫酸的作用:催化劑和吸水劑
6.反應結束後,振盪收集的試管,靜置,觀察到的現象:
分層,上層是無色、透明、不溶於水的油狀液體,並聞到香味
7.所得產物中含有的雜質有:乙酸和乙醇
8.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①中和乙酸②溶解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醇的溶解度,使溶液分層便於分離。
4. 萃取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
操作程序:
向待分來離溶液中加入與之源不相互溶解的萃取劑,形成共存的兩個液相。利用原溶劑與萃取劑對各組分的溶解度的差別,使它們不等同地分配在兩液相中,通過兩液相的分離,實現組分間的分離。
如碘的水溶液用四氯化碳萃取,幾乎所有的碘都移到四氯化碳中,碘得以與大量的水分開。
萃取的注意事項:
1、使用前先檢查是否漏液。
2、振盪時,雙手托住分液漏斗,右手按住瓶塞,平放,上下振盪。
3、放液前,要先打開瓶塞。
4、放液時,記住下層的為密度大的液體,從下面放出.上層的為密度相對小的液體,從上面倒出。
5、用完後應馬上清洗干凈。
(4)乙酸乙酯萃取碘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萃取的原理:
用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劑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數的不同,使物質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經過反復多次萃取,將絕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來。
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論的主要依據,物質對不同的溶劑有著不同的溶解度。同時,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加入某種可溶性的物質時,它能分別溶解於兩種溶劑中,
實驗證明,在一定溫度下,該化合物與此兩種溶劑不發生分解、電解、締合和溶劑化等作用時,此化合物在兩液層中之比是一個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