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實驗裝置的作用
啊!曲頸瓶或你抄所謂的直頸瓶襲(假設有那種瓶子)都可以,但只要瓶子末端有彎管即可,瓶子末端彎管的目的是容易被鍾罩扣住,若是直管,鍾罩內氣體不易密封,就無法測定氧氣量的變化了。學校演示實驗一般都用水槽代替汞槽,因為汞易揮發,在實驗室用汞會產生污染,用水代替汞也可觀察到鍾罩內液面上升,所以此實驗可以用水代替汞。但拉瓦錫之所以用汞因為鍾罩內銀白色汞液面上升的現象比無色透明水液面上升的現象明顯啊,還有拉瓦錫的時代對汞的污染意識遠不如現在強烈啊。
反應前,鍾罩內壓強和外界大氣壓相同;反應後,鍾罩內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所以,外界大氣壓將汞從鍾罩外壓入鍾罩內,且汞進入鍾罩的體積等於鍾罩內被反應的氧氣量,恰好等於鍾罩內原氣體的1/5。
3. 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是什麼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的結論。
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閉容器中加熱12天,發現有一部分銀白色的液態汞變成紅色粉末,同時容器里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1/5。通過對剩餘氣體的研究,他發現這部分氣體不能供給呼吸,也不助燃,他認為這全部是氮氣(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維持生命」)。
拉瓦錫又把加熱生成的紅色粉末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中再加熱,得到汞和氧氣,且氧氣體積恰好等於密閉容器中減少的空氣體積。他把得到的氧氣導入前一個容器,所得氣體和空氣性質完全相同。
通過實驗,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氧氣占其中的1/5的結論。在測定中,裝置中剩餘的氣體約占空氣體積的4/5,該實驗從另一方面說明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不能燃燒或不能支持燃燒。
19世紀前,人們認為空氣中僅有氮氣與氧氣。後來陸續發現了一些稀有氣體。人們已能精確測量空氣成分。
4. 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
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原理是氧氣被消耗,既而空氣壓強減小,小於外部大氣壓,水被壓入。紅磷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固體物質非氣體,紅磷不與氮氣反應。氮氣不溶芹肆敗於水,所以可以通過反應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來測定氧雹穗氣的體積含量。
簡介: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的結論。
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的注意事項:導氣管中要事先加入水,要不導管中的空氣會進去。還要先檢查裝置氣密性。紅磷要過量嫌顫,要不氧氣消耗不完。要等紅磷燃燒完全或是熄滅,再開導管。試驗完成後要處理廢氣,不要用手直接觸摸集氣瓶。
5.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是什麼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收集裝置是排水法或排空氣法裝置。
一、發生裝置:包括試管、橡膠塞、棉花、酒精燈、鐵架台。
製取時的裝置裝配要求:
1、做實驗之前需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試管口固定時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3、將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4、鐵夾應夾在離管口約1/3處。
5、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6、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氯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並堵塞導管,使所製得氣體無法較好排出。
二、收集裝置:包括錐形瓶、導管、水。
收集裝置的具體事項:
1、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此時收集氣體不純)。
2、實驗結束時,先移走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進熱的試管引起試管炸裂。
(5)證明空氣是物質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製取實驗過程中需要對氧氣進行檢驗。氧氣檢驗的方法如下:
排空氣法: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滿。
排水法:
當集氣瓶瓶口冒氣泡時氧氣已滿。(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是純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