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媒體藝術之互動影像裝置藝術的目錄
序
第一章 新媒體藝術概述
第一節 新媒體藝術
第二節 新媒體藝術的發展
1.2.1 新媒體藝術的起源
1.2.2 新媒體藝術的發展
1.2.3 新媒體藝術在國內的發展
第三節 新媒體藝術的創作形式
1.3.1 虛擬現實裝置藝術
1.3.2 遠程交互裝置藝術
1.3.3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
1.3.4 電子游戲和網路游戲
1.3.5 其他創作形式
第四節 新媒體藝術與技術的關系
1.4.1 新媒體藝術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1.4.2 新媒體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的交叉融合
第五節 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徵
1.5.1 互動性
1.5.2 高科技性
第二章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概述
第一節 影像藝術與裝置藝術
2.1.1 影像藝術
2.1.2 影像藝術之父——白南准
2.1.3 影像藝術與裝置藝術的結合
第二節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
2.2.1 認識「互動」
2.2.2 影像
2.2.3 互動裝置
2.2.4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
第三節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的凸顯特徵
第三章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作品的結構
第一節 「互動」的方式、界面和技術
3.1.1 「互動」的方式
3.1.2 「互動」的界面
3.1.3 「互動」的技術
第二節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作品的構成
3.2.1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作品的基本構成
3.2.2 媒體表現子系統
3.2.3 信息檢測和採集子系統
3.2.4 傳輸子系統
3.2.5 計算機多媒體處理子系統
第三節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作品的創作工具
3.3.1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創作工具
3.3.2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作品創作中的注意事項
第四節 互動影像裝置中的常見硬體
3.4.1 信息採集裝置(信息輸入設備)
3.4.2 效果呈現設備(輸出設備)
3.4.3 數據處理設備
3.4.4 人機界面產品
第五節 常用軟體介紹
3.5.1 常用圖形圖像編輯軟體
3.5.2 常用動畫編輯軟體
3.5.3 常用音頻編輯軟體
3.5.4 常用視頻編輯軟體
3.5.5 常用媒體集成軟體
3.5.6 虛擬現實平台軟體
第四章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創作
第一節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創作流程
第二節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的實施技術
4.2.1 信息檢測和採集子系統
4.2.2 信息傳輸子系統
4.2.3 多媒體數據處理子系統
4.2.4 效果呈現子系統
第三節 信息檢測和採集子系統的實施技術
4.3.1 信息與信號
4.3.2 信息採集
4.3.3 感測器技術
第四節 信息傳輸子系統的實施技術
4.4.1 數據傳輸概述
4.4.2 數據傳輸介面
第五節 多媒體數據處理子系統的實施技術
第六節 效果呈現子系統的實施技術
第五章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應用和案例分析
第一節 互動影像裝置藝術作品的應用案例
第二節 「虛擬魚池」作品案例詳解
5.2.1 作品創意和構想
5.2.2 系統設計分析
5.2.3 系統整體組成和功能
5.2.4 關鍵技術的實施
參考書籍
後記
㈡ 藝術中的裝置作品指的是什麼
就是指的「裝置藝術」,一般簡稱「裝置」。
這是個概念很模糊的東西,是後現代藝術興起之後的產物,說實話我雖然是搞藝術理論的,對這個只是有個籠統的概念,根據顧丞峰的《裝置藝術》一書,大致可以給出這么些解釋:
裝置藝術屬於非架上藝術,這點可以肯定的。藝術大致分架上和非架上,架上大概就是指的傳統藝術類型,而「架上」這個詞源也很繞脖子,在西方沒有明確的詞彙對應。非架上指的就是現代藝術以來出現的裝置藝術、行為方式以及視像方式;
杜尚這個人對裝置藝術的出現有決定性的作用,也是一個坐標點。他的《泉》,大概是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裝置作品。從這意義上說,「裝置」就是將現成品直接放入與它原本世界完全不同的語境之中,使其成為一種悖論和困惑。它往往具有某種符號性的價值,用實物材料去承擔人造符號的意義負載和藝術指稱。波伊斯是現當代知名的藝術家,他的不少作品就是典型的裝置作品,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想說周全實在不容易,只會更混亂,就說這么多吧,希望沒誤導你。說通俗點,裝置就是把一些日常用品經過某些藝術構思展示出來,或者製作一些構造物來表達一定的觀念的藝術作品, 它或是現成品的,或是仿製現成品的,或是一種符號性的提煉,它是工業社會的產物,是對機械復制時代的一種抗爭和戲謔。
我個人覺得它就是現代意義上的「社會雕塑」,或許只是我不理解它的真諦~
㈢ 什麼是裝置藝術設計
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
㈣ 方峻的《裝置藝術項目管理體系與應用》在軟裝管理方面的地位有多高
就目前來說應該是NO.1,從兩個方面就可以分析出來:
1、方峻個人方面分析:方峻(TFong)是中國香港多元跨界設計師。個人教育方面,先後在美國美聯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學院、國立華僑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深造哲學、建築設計、設計管理的學士/碩士/博士課程及學位。權威性方面,方峻身兼香港室內設計協會專業會員(PM00408)、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聯盟會員(0281)、中國建築師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會員(8030),顯然是得到業內專業人士認可的。獲獎方面,方峻從2008年到2016年,相繼獲得過金外灘獎、艾特獎、金堂獎、國際建築景觀室內設計大獎金獎、亞太室內設計雙年大獎等數十個獎項,個人實力可見一斑。作品出版方面,方峻先後出版過《「悟」設計》、《設計有約》第1--5集等專集作品,可謂經驗豐富。
不過,只是憑借第一點說明不了這本書的地位,兩者不是絕對關系。接下來我們就從書籍本身以及軟裝管理這個行業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我認為它就是軟裝管理方面的第一書。
2、書籍本身方面分析:
首先,《裝置藝術項目管理體系與應用》這本書是凝聚了方峻個人逾二十年的設計與管理經驗梳理和淬煉而成,含金量十足。
其次,從軟裝行業本身來分析, 在中國,設計從清末到改革開放之間有一段很長時間的空白,所有的設計在那個時期都難以發展,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設計應用才真正開始其發展歷程。尤其近20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設計行業亦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然而,從設計師層面看,中國的設計師很多都是才華橫溢的「獨行俠」,不少都是單槍匹馬,懂軟裝精細化管理的設計師微乎其微。而從設計產業的層面看,盡管如今中國的設計公司數量龐大,如雨後春筍,且形態多樣,但普遍存在規模小,原創力不足,商務成本高等問題。顯然,這是企業過於注重設計而忽略管理的後果。和企業一樣,行業內探討軟裝管理的書籍也不多,有的對軟裝管理劃分的不合理,有的沒有找到軟裝管理的痛點,只是在隔癢撓靴。而這本書結合了方峻二十年的個人經驗以及國外先進的運營管理制度,對軟裝管理行業來說算是一個里程碑的作品。可以說,此書的面世,標志著中國軟裝行業正式走進了軟裝藝術精細化管理新時代。
綜上所述,就目前來說,《裝置藝術項目管理體系與應用》稱得上是中國陳設(軟裝)精細化管理第一書!
㈤ 有哪些和書籍有關的裝置藝術
之前把 Kindle 借人體驗,對方表示除了「非常像紙書」外,也沒有什麼感想。從書本身來看,書的內容、字體、排版、裝幀,書的結構和材料,都可以拿來做文章,比如 artist』s book gallery [藝術家手制書] 。結構可以折疊立體,字體排版可以為所欲為書,結構和材料更無限制,只要能拼成書的樣子即可。國內有像朱贏椿、皇甫珊珊設計的《蟲子書》 (豆瓣) 等。作為創作 / 傳播媒介,書是最方便——卻未必是最高效的手段。在物料觸感依然重要的今天,撐開一本書時,心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份敬意。之前說是實體書店式微,後來逛購物商場,依然能找到一間裝修明亮的書店。入口擺放著頗有品味的暢銷書,輔以咖啡廳和文房具,收益似乎不是問題。怎麼樣才算是一本書呢?只有一頁算是書么?怎樣的書算裝置[這個問題不重要]。自出版 / 地下雜志 / 獨立雜志 [Zines] 一直處於邊緣狀態,也許在外形上不及正規出版社光鮮,內容沒有專題書籍豐滿,但卻是個人研究創作最稱手的媒介。不一定非要像勞森伯格這樣把書當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