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系統組成是什麼
1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機床工作台的液壓傳動系統如圖4-17所示,它由油箱、濾油器、液壓泵、溢流閥、開停閥、節流閥、換向閥、液壓缸以及連接這些元件的油管、接頭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液壓泵由電動機驅動後,從油箱中吸油;油液經濾油器進入液壓泵,油液在泵腔中從入口低壓到泵出口高壓,在圖4-17(a)所示狀態下,通過開停閥、節流閥、換向閥進入液壓缸左腔,推動活塞使工作台向右移動;這時,液壓缸右腔的油經換向閥和回油管6排回油箱。
圖4-17機床工作台液壓傳動系統
1—工作台;2—液壓缸;3—活塞;4—換向手柄;5—換向閥;6,8,16—迴流管;7—節流閥;9—開停手柄;10—開停閥;11—壓力管;12—壓力支管;13—溢流閥;14—鋼球;15—彈簧;17—液壓泵;18—濾油器;19—油箱
如果將換向閥手柄轉換成圖4-17(b)所示狀態,則壓力管中的油將經過開停閥、節流閥和換向閥進入液壓缸右腔,推動活塞使工作台向左移動,並使液壓缸左腔的油經換向閥和回油管6排回油箱。
工作台的移動速度是通過節流閥來調節的。當節流閥開大時,進入液壓缸的油量增多(在單位時間內),工作台的移動速度增大;反之,當節流閥關小時,單位時間內進入液壓缸的油量減少,工作台的移動速度降低。為了克服移動工作台時所受到的各種阻力,液壓缸必須產生一個足夠大的推力,這個推力是由液壓缸中的油液壓力所產生的。要克服的阻力越大,對應液壓缸中的油液壓力就越高;反之阻力小,壓力就低。這種現象正說明了液壓傳動的一個基本原理——壓力取決於負載。
需要說明的是,液壓傳動利用液體的壓力能工作,它與在非密閉狀態下利用液體的動能或勢能工作的液力傳動有本質的區別。
溢流閥的作用是調節與穩定系統的最大工作壓力並溢出多餘的油液。當工作台工作進給時,液壓缸活塞(工作台)需要克服大的負載和慢速運動。進入液壓缸的壓力油必須有足夠的穩定壓力才能推動活塞帶動工作台運動。調節溢流閥的彈簧力,使之與液壓缸最大負載力相平衡,當系統壓力升高到稍大於溢流閥的彈簧力時,溢流閥便打開,將定量泵輸出的部分油液經迴流管16溢回油箱。這時系統壓力不再升高,工作台保持穩定的低速運動(工作進給)。當工作台快速退回時,因負載小所以油的壓力低,溢流閥打不開,泵的流量全部進入液壓缸,工作台則實現了快速運動。
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液壓泵將電動機(或其他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為液體的壓力能,然後通過液壓缸(或液壓馬達)將液體的壓力能再轉換為機械能以推動負載運動。液壓傳動的過程就是機械能—液壓能—機械能的能量轉換過程。
2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液壓傳動系統的基本組成為:
(1)能源裝置——液壓泵。它將動力部分(電動機或其他原動機)所輸出的機械能轉換成液壓能,給系統提供壓力油液。
(2)執行裝置——液壓機(液壓缸、液壓馬達)。通過它將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推動負載做功。
(3)控制裝置——液壓閥(分為流量、壓力、方向三類控制閥)。通過它們的控制或調節,使液流的壓力、流量和方向得以改變,從而改變執行元件的力(或力矩)、速度和方向。
(4)輔助裝置——油箱、管路、蓄能器、濾油器、管接頭、壓力表開關等。通過這些元件把系統連接起來,以實現各種工作循環。
(5)工作介質——液壓油。絕大多數液壓油採用礦物油,系統用它來傳遞能量或信息。
⑵ 液壓傳動知識
(一)液壓傳動概述
液壓傳動是以液體為工作介質來傳遞動力和運動的一種傳動方式。液壓泵將外界所輸入的機械能轉變為工作液體的壓力能,經過管道及各種液壓控制元件輸送到執行機構→油缸或油馬達,再將其轉變為機械能輸出,使執行機構能完成各種需要的運動。
(二)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1.液壓傳動基本原理
如圖2-62所示為一簡化的液壓傳動系統,其工作原理如下:
液壓泵由電動機驅動旋轉,從油箱經過過濾器吸油。當控制閥的閥心處於圖示位置時,壓力油經溢流閥、控制閥和管道(圖2-62之9)進入液壓缸的左腔,推動活塞向右運動。液壓缸右腔的油液經管道(圖2-62之6)、控制閥和管道(圖2-62之10)流回油箱。改變控制閥的閥心的位置,使之處於左端時,液壓缸活塞將反向運動。
改變流量控制閥的開口,可以改變進入液壓缸的流量,從而控制液壓缸活塞的運動速度。液壓泵排出的多餘油液經限壓閥和管道(圖2-62之12)流回油箱。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取決於負載。液壓泵的最大工作壓力由溢流閥調定,其調定值應為液壓缸的最大工作壓力及系統中油液經閥和管道的壓力損失之總和。因此,系統的工作壓力不會超過溢流閥的調定值,溢流閥對系統還起著過載保護作用。
在圖2-62所示液壓系統中,各元件以結構符號表示。所構成的系統原理圖直觀性強,容易理解;但圖形復雜,繪制困難。
工程實際中,均採用元件的標准職能符號繪制液壓系統原理圖。職能符號僅表示元件的功能,而不表示元件的具體結構及參數。
圖2-63所示即為採用標准職能符號繪制的液壓系統工作原理圖,簡稱液壓系統圖。
圖2-62 液壓傳動系統結構原理圖
1—油箱;2—過濾器;3—液壓泵;4—溢流閥;5—控制閥;6,9,10,12—液壓管道;7—液壓缸;8—工作台;11—限壓閥
圖2-63 液壓傳動系統工作原理圖
1—油箱;2—過濾器;3—液壓泵;4—溢流閥;5—控制閥;6,9,10,12—液壓管道;7—液壓缸;8—工作台;11—限壓閥
2.液壓傳動的特點
(1)液壓傳動的主要優點
1)能夠方便地實現無級調速,調速范圍大。
2)與機械傳動和電氣傳動相比,在相同功率情況下,液壓傳動系統的體積較小,質量較輕。
3)工作平穩,換向沖擊小,便於實現頻繁換向。
4)便於實現過載保護,而且工作油液能使傳動零件實現自潤滑,因此使用壽命較長。
5)操縱簡單,便於實現自動化,特別是與電氣控制聯合使用時,易於實現復雜的自動工作循環。
6)液壓元件實現了系列化、標准化和通用化,易於設計、製造和推廣應用。
(2)液壓傳動的主要缺點
1)液壓傳動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泄漏,液體也不可能絕對不可壓縮,故無法保證嚴格的傳動比。
2)液壓傳動有較多的能量損失(泄漏損失、摩擦損失等),故傳動效率不高,不宜作遠距離傳動。
3)液壓傳動對油溫的變化比較敏感,不宜在很高和很低的溫度下工作。
4)液壓傳動出現故障時不易找出原因。
(三)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及圖形符號
1.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液壓傳動系統除了工作介質外,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
1)動力元件——液壓泵。它將機械能轉換成壓力能,給系統提供壓力油。
2)執行元件——液壓缸或液壓馬達。它將壓力能轉換成機械能,推動負載做功。
3)控制元件——液壓閥(流量、壓力、方向控制閥等)。它們對系統中油液的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進行控制和調節。
4)輔助元件——系統中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他元件,如油箱、管路、過濾器、蓄能器、管接頭、壓力表開關等。由這些元件把系統連接起來,以支持系統的正常工作。
液壓系統各組成部分及作用如表2-6所示。
表2-6 液壓系統組成部分的作用
2.液壓元件的圖形符號
圖2-64是液壓千斤頂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它直觀性強,易於理解,但難於繪制。特別是當液壓系統中元件較多時更是如此。
圖2-64 液壓千斤頂的結構原理圖
1—杠桿;2—泵體;3,11—活塞;4,10—油腔;5,7—單向閥;6—油箱;8—放油閥;9—油管;12—缸體
為了簡化原理圖的繪制,液壓系統中的元件可採用符號來表示,並代表元件的職能。使用這些圖形符號可使系統圖即簡單明了又便於繪制,如果有些液壓元件職能無法用這些符號表達時,仍可採用它的結構示意圖形式。如表27為液壓泵的圖形符號;表2-8為常用控制方式的圖形符號。欲了解更多液壓元件的圖形符號,可參閱相關書籍。
表2-7 液壓泵的圖形符號
表2-8 常用控制方式圖形符號
(四)液壓傳動的主要元件
1.液壓泵
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它將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為液壓系統提供一定流量的壓力油液,是系統的動力元件。
液壓泵的結構類型有齒輪式、葉片式和柱塞式等。目前鑽探設備的液壓系統中主要採用前兩種形式。
(1)齒輪泵
齒輪泵分為外嚙合和內嚙合兩種形式。外嚙合式齒輪泵由於結構簡單,價格低廉,體積小質量輕,自吸性能好,工作可靠且對油液污染不敏感,所以應用比較廣泛。
1)齒輪泵的工作原理。齒輪泵由泵殼體,兩側端蓋及由各齒間形成密封的工作空間組成。齒輪的嚙合線把容腔分隔為兩個互不相通的吸油腔和排油腔。當齒輪按圖示方向旋轉時吸油一側的輪齒逐漸分離,工作空間的容腔逐步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此時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吸油容腔,隨著齒輪的旋轉,齒間的油液帶到排油一側。由於此側的輪齒是逐步嚙合,工作空間的容腔縮小,油液受擠壓獲得能量排出油口並輸入液壓系統。
2)齒輪泵的結構。YBC-45/80齒輪泵是鑽探設備常用的一種液壓泵,額定流量45L/min,額定泵壓8MPa(圖2-65)。該泵主要由泵體、泵蓋、主動齒輪、被動齒輪及幾個軸套等組成。齒輪與軸呈一體,以4隻鋁合金軸套支撐於泵體內,泵蓋與泵體用螺栓緊固,端面及泵軸處均以密封圈密封,兩個軸套(圖2-65之7與19)在壓力油的作用下有一定的軸向游動量,油泵運轉時與齒輪端面貼緊,減少軸向間隙同時在軸套和泵蓋之間有封嚴板等,將吸排油腔嚴格分開,防止竄通以提高泵的容積效率。在軸套靠近齒輪嚙合處開有卸荷槽。泵主軸伸出端以半圓鍵與傳動裝置連接,接受動力。
圖2-65 YBC—45/80齒輪泵
1—卡圈;2—油封;3—螺栓;4—泵蓋;5,13,20—O型密封圈;6—封嚴板;7,10,17,19—軸套;8—潤滑油槽;9—主動齒輪;11—進油口;12—泵體;14—油槽;15—排油口;16—定位鋼絲;18—被動齒輪;21—油孔;22—壓力油腔
3)齒輪泵的流量。齒輪泵的流量可看作是兩個齒輪的齒槽容積之和。若齒輪齒數為z,模數為m,節圓直徑為D(D=z·m),有效齒高h=2m,齒寬為b時,泵的流量Q為
Q=πDhb=2πzm2b
考慮齒間槽比輪齒的體積稍大一些,通常取π為3.33加以修正,還應考慮泵的容積效率ηv,則齒輪泵每分鍾的流量為
地勘鑽探工:基礎知識
(2)葉片泵
葉片泵與齒輪泵相比較具有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流量均勻,工作平穩噪音小,輸出壓力較高等優點,但結構較復雜,自吸性能差,對油液污染較敏感。在液壓鑽機中也有採用。
葉片泵分為單作用和雙作用兩種。前者可作為變數泵,後者只能作定量泵。
2.液壓馬達
液壓馬達是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的裝置,是液壓系統的執行元件。其結構與液壓泵基本相同,但由於功能和工作條件不同,一般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不具有可逆性。
液壓馬達按結構特點分為齒輪式、葉片式和柱塞式三類。鑽探設備中常用柱塞式液壓馬達。
如圖2-66所示,當壓力油經配油盤進入缸體的柱塞時,柱塞受油的作用向外伸出,並緊緊抵在斜盤上,這時斜盤對柱塞產生一法向反作用力F。由於斜盤中心線與缸體軸線傾斜角為δM,所以F可分解為兩個分力,其中水平分力Fx與柱塞推力相平衡,而垂直分力Fg則對缸體產生轉矩,驅動缸體及馬達軸旋轉。若從配油盤的另一側輸入壓力油,則液壓馬達朝反方向旋轉。
圖2-66 軸向柱塞式液壓馬達工作原理
1—斜盤;2—缸體;3—柱塞;4—配油盤;5—主盤
若液壓馬達的排量為Q,輸入液壓馬達的液壓力為P,機械效率為ηm,則液壓馬達的輸出轉矩M為:M=PQηm/2π。
3.液壓缸
液壓缸是液壓系統的執行元件。它的作用是將液壓能轉變為機械能,使運動部件實現往復直線運動或擺動。液壓缸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運動平穩,工作可靠,在鑽探設備中應用十分廣泛。液壓缸的種類很多,按結構類型可分為活塞式、柱塞式和擺動式三種。其中活塞式液壓缸最常用。活塞或液壓缸可分為單出桿式和雙出桿式兩種。其固定方式可以是缸體固定或活塞桿固定。
(1)單出桿活塞式液壓缸
如圖2-67所示為液壓式鑽機給進油缸的結構。它由活塞、活塞桿、缸筒、上蓋、下蓋、密封圈和壓緊螺母等組成。活塞桿與活塞以螺紋連接成一體。活塞環槽中配裝的活塞環及上蓋處的密封圈等用以保證缸內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液缸的上下蓋上設有輸油口,壓力油經輸油口進入液缸的上、下腔,即推動活塞移動,並通過活塞桿頂端的連接螺母帶動立軸上行或下行。由圖示結構可知,單出桿液壓缸活塞兩側容腔的有效工作面積是不相等的,因此當向兩腔分別輸入壓力和流量相等的油液時,活塞在兩個方向的推力和運行速度是不相等的。
圖2-67 鑽機給進油缸的結構
(2)雙活塞桿式液壓缸
雙活塞桿式液壓缸結構,組成件與單活塞桿液壓缸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活塞左右兩端都有活塞桿伸出,可以連接工作部件,實現往復運動。由圖示結構可知,
兩側活塞桿直徑相同,當兩腔的供油壓力和流量都相等時,兩個方向的推力和運行速度也相等。
4.液壓控制閥
液壓控制閥是液壓系統中的控制元件,用於控制系統的油液流動方向及壓力和流量的大小,以保證各執行機構工作的可靠、協調和安全性。
液壓控制閥按其用途和工作特點不同,通常可分為方向控制閥(如單向閥和換向閥等)、壓力控制閥(如溢流閥、減壓閥和順序閥等)和流量控制閥(如節流閥和調速閥等)。這3種閥可根據需要互相組合成為集成式控制閥,如液壓式鑽機或其他工程機械就是將一個或多個換向閥、調壓溢流閥和流量閥等組裝在一起成為集中手柄控制的液壓操縱閥。
(五)液壓傳動系統的基本迴路簡介
1.壓力控制迴路
主要是利用壓力控制閥來控制系統壓力,實現增壓、減壓、卸荷、順序動作等,以滿足工作機構對力或力矩的要求。如圖2-68所示為一減壓迴路,由於油缸G往返時所需的壓力比主系統低,所以在支路上設置減壓閥,實現分支油路減壓。
圖2-68 減壓迴路
2.速度控制迴路
主要有定量泵的節流調速、變數泵和節流閥的調速、容積調速等迴路,可以實現執行機構不同運動速度(或轉速)的要求。在定量泵的節流調速迴路中,採用節流閥,調速閥或溢流調速閥來調節進入液壓缸(或液壓馬達)的流量。根據閥在迴路中的安裝位置,分為進口節流、出口節流和旁路節流3種。
3.換向控制迴路
換向控制迴路是利用各種換向閥或單向閥組成的控制執行元件的啟動、停止或換向的迴路。常見的有換向迴路、閉鎖迴路、時間制動的換向迴路和行程制動的換向迴路等。
如圖2-69所示是簡化的工作台作往復直線運動的液壓系統圖。為了控制工作台的往復運動,在這個系統中設置了一個手動換向閥,用來改變液流進入液壓缸的方向。當手動換向閥的閥心在最右端時(圖2-69a),壓力油由P—A,進入液壓缸左腔。此時,右腔中的油液由B—O流回油箱,因而推動了活塞連同工作台一起向右運動。
若把手動換向閥的閥心扳到中間位置(圖2-69b),壓力油的進油口P與回油口O都被閥心封閉,工作台停止運動。
如果把閥心扳到最左端,壓力油從P—B進入液壓缸右腔(圖2-69c),左腔中的油液由A—O回油箱,從而推動活塞連同工作台向左運動,完成換向動作。
圖2-69 換向工作原理圖
4.同步迴路
當液壓設備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液壓油缸,在運動時要求能保持相同的位移和速度,或要求以一定的速度比運動時,可採用同步迴路。
5.順序動作迴路
當用一個液壓泵驅動幾個要求按照一定順序依次動作的工作機構時,可採用順序動作迴路。實現順序動作可以採用壓力控制、行程式控制制和時間控制等方法。
⑶ 液壓與氣動傳動原理+直觀動圖
液壓與氣壓傳動是通過流體(壓力油或壓縮空氣)來實現機械傳動和自動控制的傳動方式。下文將圖文並茂介紹液壓與氣壓原理,通過64個動態圖展示傳動原理。
研究對象
液壓傳動動力大,運動平穩,但液體粘性大,阻力損失大,不適宜遠距離傳動與控制;氣壓傳動空氣可壓縮性大,工作壓力低(通常低於1.0MPa),傳遞動力不大,運動不如液壓平穩,但空氣粘性小,傳遞阻力小、速度快、反應靈敏,適於遠距離傳動與控制。
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原理示意圖1-1。
液壓傳動是依靠密封容積的變化傳遞運動,油液內部壓力傳遞動力。液壓裝置實質上是能量轉換裝置,先將機械能轉換為易於輸送的液壓能,隨後又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驅動工作機構完成各種動作。
氣壓傳動工作原理與液壓傳動基本相同,涉及能量轉換,但工作介質為空氣,而非液壓油。氣動剪切機工作原理如圖1-2所示。
壓縮空氣經一系列管道及控制元件進入氣缸,將空氣壓力能轉化為機械能,實現剪切工件。
64個動圖展示了液壓與氣動傳動原理。
動圖1-12展示了液壓系統中的背壓迴路、直動溢流閥、比例遠調壓力迴路、齒輪泵、變數泵迴路、葉片式液壓馬達等。
動圖1-13至1-32展示了氣動系統中的沖液閥迴路、普通單向閥、串聯同步迴路、液控單向閥、電磁泄荷迴路、先導溢流閥、低壓溢流閥、分流閥同步迴路、二位二通換向閥、換向迴路1至2、二位四通換向閥、節流閥出口節流迴路、三位四通換向閥、節流閥旁路旁路節流調速迴路、三位五通換向閥、單級調壓迴路、機動換向閥、手動換向閥、無級減壓迴路、平衡迴路、液動換向閥、減壓閥、減壓迴路、水冷卻器、增速缸快速迴路、液壓缸差動連接快速迴路、調速閥並聯的速度換接迴路、調速閥串聯的速度換接迴路、電磁溢流迴路、進油調速迴路、節流閥進油調速迴路、蓄能器油缸迴路、氣缸快速往復運動迴路、三壓迴路、雙泵迴路、雙壓調壓迴路、行程閥控制順序動作迴路、行程開關和電磁閥控制順序動作迴路、雙作用增壓缸的增壓迴路、液壓泵保壓迴路、鎖緊迴路、蓄能器保壓迴路、中位泄荷迴路、單作用增壓缸增壓迴路、遠程調壓迴路、典型機床迴路、典型機床迴路2、快進工進迴路、用行程閥的速度換接迴路、調速閥串聯的二次進給速度換接迴路、調速閥並聯的二次進給速度換接迴路、行程閥控制的快慢速換接迴路、行程式控制制制動式換向迴路、行程開關和電磁換向閥控制的順序運動迴路、行程開關控制的快慢速換接迴路。
這些動圖全面展示了液壓與氣動傳動的復雜系統,幫助理解傳動原理和應用。
⑷ 娑插帇浼犲姩瑁呯疆鐢卞摢鍥涢儴鍒
鍝佺墝鍨嬪彿錛氶潠鐎氫紶鍔
緋葷粺錛歁C緋誨垪娑插帇浼犲姩瑁呯疆
杞浠剁増鏈:
娑插帇浼犲姩涓鐢辨恫鍘嬪厓浠躲佹恫鍘嬫帶鍒跺厓浠躲佹恫鍘嬫墽琛屽厓浠躲佹恫鍘嬭緟浠跺拰娑插帇娌圭粍鎴愮殑娑插帇緋葷粺銆
1銆佸姩鍔涘厓浠跺嵆娑插帇娉碉紝鍏惰亴鑳芥槸灝嗗師鍔ㄦ満鐨勬満姊拌兘杞鎹涓烘恫浣撶殑鍘嬪姏鍔ㄨ兘錛屽叾浣滅敤鏄涓烘恫鍘嬬郴緇熸彁渚涘帇鍔涙補錛屾槸緋葷粺鐨勫姩鍔涙簮銆
2銆佹墽琛屽厓浠舵寚娑插帇緙告垨娑插帇椹杈撅紝鍏惰亴鑳芥槸灝嗘恫鍘嬭兘杞鎹涓烘満姊拌兘鑰屽瑰栧仛鍔燂紝娑插帇緙稿彲椹卞姩宸ヤ綔鏈烘瀯瀹炵幇寰澶嶇洿綰胯繍鍔錛屾恫鍘嬮┈杈懼彲瀹屾垚鍥炶漿榪愬姩銆
3銆佹帶鍒跺厓浠舵寚鍚勭嶉榾鍒╃敤榪欎簺鍏冧歡鍙浠ユ帶鍒跺拰璋冭妭娑插帇緋葷粺涓娑蹭綋鐨勫帇鍔涖佹祦閲忓拰鏂瑰悜絳夛紝浠ヤ繚璇佹墽琛屽厓浠惰兘鎸夌収浜轟滑棰勬湡鐨勮佹眰榪涜屽伐浣溿
4銆佽緟鍔╁厓浠跺寘鎷娌圭便佹護娌瑰櫒銆佺¤礬鍙婃帴澶淬佸喎鍗村櫒銆佸帇鍔涜〃絳夈傚畠浠鐨勪綔鐢ㄦ槸鎻愪緵蹇呰佺殑鏉′歡浣跨郴緇熸e父宸ヤ綔騫朵究浜庣洃嫻嬫帶鍒躲
5銆佸伐浣滀粙璐ㄥ嵆浼犲姩娑蹭綋錛岄氬父縐版恫鍘嬫補銆傛恫鍘嬬郴緇熷氨鏄閫氳繃宸ヤ綔浠嬭川瀹炵幇榪愬姩鍜屽姩鍔涗紶閫掔殑錛屽彟澶栨恫鍘嬫補榪樺彲浠ュ規恫鍘嬪厓浠朵腑鐩鎬簰榪愬姩鐨勯浂浠惰搗娑︽粦浣滅敤銆
鐜嬭呬箣蹇2鐐瑰嚮璇曠帺
⑸ 液壓式制動傳動裝置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類似於離合器液壓控制裝置。它以專用油為介質,將駕駛員施加在制動踏板上的踏板力放大後傳遞給車輪制動器,再將液壓轉化為制動蹄片開口的機械推力,使車輪制動器產生制動效果。它具有結構簡單、制動滯後時間短、無摩擦部件、制動穩定性好、對各種車輪制動器適應性強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於中小型汽車。
液壓傳動裝置的主要部件如下
1.制動主缸
主缸可以將制動踏板輸入的機械力轉化為液壓。大部分制動缸由鑄鐵或合金製成,其中一些與儲油室成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的主缸,另一些相互分離,然後通過油管連接,這是一個分離的主缸。分體式總泵的儲油室多採用透明塑料成型,部分配有防濺浮子或低液位報警燈開關。根據工作室的數量,主缸可以分為單室和雙腔。單線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採用單室主缸,現已淘汰。雙腔制動總泵應用廣泛。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雙腔制動總泵。
1)結構組成
雙腔制動總泵一般是串聯的,如圖17.5所示。主要由主缸、前活塞及回位彈簧、前活塞彈簧座、前活塞杯、限位螺栓、後活塞及杯等組成。主缸體中的工作面精度高、光滑。缸體上有進油孔和補償孔,有兩個活塞。後活塞9為主活塞,右端凹槽與推桿之間有一定間隙。前活塞6位於氣缸中部,將主缸內腔分為前腔B和後腔A兩個工作腔,兩個工作腔分別與前後液壓管路連接,前腔B產生的液壓通過出油口11和管路與後輪制動器連接,後腔A產生的液壓通過出油口10和管路與前輪制動器連接。
2)工作條件
當踩下制動踏板時,推桿推動主活塞9向左移動,直到杯8蓋住補償孔,後腔A內的液壓上升,建立起一定的液壓。一方面,機油通過後機油出口流入前制動管路,另一方面,機油推動前活塞6向左移動。在後腔A中的液壓和彈簧的作用下,前活塞向左移動,前腔B中的壓力也隨之增加。油通過空腔內的出油口進入後制動管路,這樣兩條制動管路制動汽車車輪制動器。
當持續踩下制動踏板時,前腔B和後腔A中的液壓會繼續增大,從而加強前後輪制動器的制動。
當制動器松開時,活塞在彈簧的作用下復位,高壓油從制動管路流回制動總泵。如果活塞復位過快,工作室的容積會迅速增加,油壓會迅速下降。由於管路阻力的影響,制動管路中的油將無法充分迴流到工作腔,從而在工作腔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這樣儲液腔內的油將通過進油口和活塞上的軸向孔將墊片和杯體推入工作腔內。當活塞完全復位時,補償孔打開,制動管路中迴流到工作室的多餘油通過I補償孔流回儲液室。
如果連接到前室B的制動管路損壞漏油,踩下制動踏板時,只有後室A能積聚一定的液壓,但前室B中沒有液壓,此時,在液壓壓差的作用下,前活塞6迅速被推向底部,直到接觸到油缸的頂部。前活塞被推到底部後,後室A的液壓可能會上升到制動所需的值。
如果連接到後室A的制動管路損壞漏油,當踩下制動踏板時,起初只有主活塞9向前移動,但前活塞6不能被推動,因此後室A中的液壓無法建立。然而,當主活塞的頂部接觸前活塞6時,推桿的力可以推動前活塞,從而可以在前室中建立液壓。
可以看出,在雙管路液壓系統中,當任何一條管路損壞漏油時,另一條仍能工作,只是增加了所需的管路。
上海 桑塔納 ( 查成交價 | 車型詳解 )使用的制動總泵也是串聯雙腔制動總泵。主缸用兩個螺母連接在真空助力器前面,主缸上有兩個橡膠頭與儲液罐連接。制動液通過進油孔供應至前後工作室。主缸前後有兩個對稱的M10 X1 出油螺孔,相互成100度角,通過制動管路與四輪制動器的輪缸交叉布置連接。
當踏板松開時,活塞和推桿分別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由於回程速度快,在制動管路中很容易生成 tru e空。因此,前活塞和後活塞的頭部有三個l.4毫米的小孔,相互間隔120度,制動液可以通過小孔流回兩個工作室,從而減少負壓。
為了保證主缸活塞完全回位,推桿與制動主缸活塞之間有一定的間隙,這種間隙體現在制動踏板的行程上,稱為制動踏板自由行程。
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對制動效果和行車安全有很大影響。如果自由行程過大,制動踏板有效行程減小,制動過晚,導致制動不良或失效。如果自由行程過小或過小,剎車不能及時完全釋放,造成剎車拖滯,加速剎車磨損,影響動力傳遞效率,增加汽車油耗。
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可以通過推桿的長度來調節。
2.制動輪缸
制動輪缸將來自主缸的液壓轉換成機械推力,以打開制動蹄。由於車輪制動器的結構不同,輪缸的數量和結構也不同,通常分為雙活塞制動輪缸和單活塞制動輪缸。
1)雙活塞制動輪缸
雙活塞制動輪缸的結構如圖17所示。6.缸體用螺栓固定在制動底板上。氣缸里有兩個塞子。具有相對切削刃的密封杯分別被彈簧壓靠在兩個活塞上,以保持杯之間的進油孔暢通。防護罩用於防止灰塵和濕氣進入氣缸。2)單活塞制動輪缸
單活塞制動輪缸的結構如圖17所示。7.頂塊壓在單活塞制動輪缸活塞外端凸台孔內的制動蹄上端。排氣閥安裝在缸體上方,用於排出氣體。為了減小軸向尺寸,安裝在活塞導向面上的橡膠圈用於密封液腔,進油間隙由活塞端面的凸台保持。
單活塞制動輪缸多用於單向助力平衡輪制動器,目前趨於淘汰。
單活塞制動輪缸的活塞直徑大於主缸的直徑,並且與前後軸上的實際負載分布成比例。這樣,作用在前制動器和後輪軸制動器上的制動力應該是踏板力和制動踏板杠桿與活塞直徑之比。3.制動管路
制動管路用於輸送和承受一定壓力的制動液。制動管路有兩種:金屬管和橡膠管。由於主缸和輪缸的相對位置經常變化,除了金屬管外,有些制動管有相對運動的截面,用高強度橡膠管連接。
4.制動液
要求制動液具有冰點低、高溫老化低、流動性好的特點。制動液對普通金屬和橡膠有腐蝕性,制動系統中所有與制動液接觸的零件都由耐腐蝕材料製成。因此,為了保證可靠的制動性能,在修理和更換相關零件時,必須使用原裝零件或認證零件。桑塔納用的制動液是D0T4。 @2019
⑹ 液壓與氣動傳動原理+直觀動圖
液壓與氣壓傳動,兩種力量的精密舞者,它們通過流體媒介來傳遞動力,各自展現著獨特的魅力和局限。液壓,以其強大的力量和卓越的穩定性聞名,卻受限於遠程式控制制的難題;氣壓傳動,以其迅捷的響應和遠程操作的便利,成為遠程作業的理想選擇。液壓傳動的秘密在於密封容積的巧妙變化,以及壓力的巧妙轉換,它像一個能量的轉換裝置,如液壓千斤頂,通過油液壓力推動工作進程。氣壓傳動則與液壓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介質換成了無處不在的空氣,如氣動剪切機,壓縮空氣經過層層轉化,轉化為切割工件所需的機械能。
動態圖解,揭示傳動奧秘:
每一種迴路,每一種閥件,都在動態圖中活靈活現,直觀展示了液壓與氣壓傳動的復雜而精密的工作原理。從變數泵的精細調控,到氣缸的高速響應,這些生動的動態圖,讓你一目瞭然地領略這兩種動力系統的魅力與奧秘。無論是工業生產中的重型作業,還是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的微小應用,液壓與氣壓傳動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⑺ 液壓傳動控制的一副原理圖。一下這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詳細點
液壓傳動的特點和基本原理
1.
液壓傳動的介紹
液壓傳動是用液體作為工作介質來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傳動方式。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並稱為流體傳動,是根據17世紀帕斯卡提出的液體靜壓力傳動原理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是工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的技術。
1795年英國Joseph
Braman以水壓機的形式將其應用於工業上,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壓機。1905年將工作介質水改為油,又進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液壓傳動廣泛應用,特別是1920年以後,發展更為迅速。
液壓元件大約在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20年間,才開始進入正規的工業生產階段。
1925
年F.Vikers發明了壓力平衡式葉片泵,為近代液壓元件工業或液壓傳動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礎。
20
世紀初G·Constantimsco對能量波動傳遞所進行的理論及實際研究;1910年對液力傳動(液力聯軸節、液力變矩器等)方面的貢獻,使這兩方面領域得到了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機床中有30%應用了液壓傳動。在1955年前後,日本迅速發展液壓傳動,1956
年成立了「液壓工業會」。
2.
液壓傳動的特點
液壓傳動的優點
(1)體積小、重量輕,因此慣性力較小,當突然過載或停車時,不會發生大的沖擊;
(2)能在給定范圍內平穩的自動調節牽引速度,並可實現無極調速;
(3)換向容易,在不改變電機旋轉方向的情況下,可以較方便地實現工作機構旋轉和直線往復運動的轉換;
(4)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之間用油管連接,在空間布置上彼此不受嚴格限制;
(5)由於採用油液為工作介質,元件相對運動表面間能自行潤滑,磨損小,使用壽命長;
(6)操縱控制簡便,自動化程度高;
(7)容易實現過載保護。
液壓傳動有許多突出的優點,因此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如一般工業用的塑料加工機械、壓力機械、機床等;行走機械中的工程機械、建築機械、農業機械、汽車等;鋼鐵工業用的冶金機械、提升裝置、軋輥調整裝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閘門及堤壩裝置、河床升降裝置、橋梁操縱機構等;發電廠渦輪機調速裝置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機械、船頭門、艙壁閥、船尾推進器等;特殊技術用的控制裝置、測量浮標、升降旋轉舞台等;軍事工業用的火炮操縱裝置、船舶減搖裝置、飛行器模擬、飛機起落架的收放裝置和方向舵控制裝置等。
液壓傳動的缺點
(1)使用液壓傳動對維護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終保持清潔;
(2)對液壓元件製造精度要求高,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3)液壓元件維修較復雜,且需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4)用油做工作介質,在工作面存在火災隱患;
(5)傳動效率低。
3.
液壓傳動的基本原理
液壓傳動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閉的容器內,利用有壓力的油液作為工作介質來實現能量轉換和傳遞動力的。其中的液體稱為工作介質,一般為礦物油,它的作用和機械傳動中的皮帶、鏈條和齒輪等傳動元件相類似。
液壓傳動是利用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是大概就是:在密閉環境中,向液體施加一個力,這個液體會向各個方向傳遞這個力!力的大小不變!
液壓傳動就是利用這個物理性質,向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利用帕斯卡原理使這個力變大!從而起到舉起重物的效果!
液壓傳動在閥門行業也得到很大的應用,如閥門的機床製造加工設備、閥門液壓試驗設備、閥門的液壓傳動裝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