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梁的彎曲正應力試驗中的平均值問題,詳見說明。
在實測中前後2枚應變片是沒辦法直接測得平均值的,因為如果將前後2枚應變片組成半橋測量的話,其應變值剛好互相抵消了。只有上下2枚應變片是可以組成半橋來直接測量的,一個受拉,一個受壓,更改下方式或系數就可以直接得到其平均值。
彎曲正應力公式是在純彎曲情況下推導的。當梁受到橫向力作用時,在橫截面上,一般既有彎矩又有剪力,這種彎曲稱為橫力彎曲。由於剪力的存在,在橫截面上將存在切應力τ,從而存在切應變γ=τ/G。
靜力學關系
令橫截面縱向對稱軸為y軸,中性軸為x軸,梁軸線為x軸,在坐標(y,a)處取一微面積dA,法向微內力為ρdA,橫截面各微面積上的法向微內力ρdA組成一空間平行力系,而且橫截面上不存在軸力,僅存在位於x-y平面內的彎矩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彎曲應力
❷ 彎曲正應力驗證實驗步驟
關於彎曲正應力驗證實驗步驟如下:
實驗步驟:打開實驗台電源並啟動靜態電阻應變儀。按1/4電橋法接線。載入要緩慢,以實現靜載。應變儀調零。設計載入方案並開始測試。數據處理。實驗結束後,將載荷卸為零。工具復原,經指導教師檢查後關伺服,關實驗機電源,關應變儀電源。根據各測點應變增量的平均值△ε實,計算測量的應力值△σ實=E△ε實,繪制應力與應變曲線圖。
實驗原理:試樣的制備,用矩形截面鋼梁,在其橫截面高度上等距離地沿梁的軸線方向粘貼5枚電阻應變片。彎曲正應力的測量原理,梁純彎曲時,橫截面上的正應力σ在理論上沿梁的高度成線性分布,其計算公式為
❸ 材料力學橫力彎曲梁的正應力分布示意圖怎麼畫
垂直於截面的應力分量稱為正應力(或法向應力),用σ表示;相切於截面專的應力分量稱為屬剪應力或切應力,用τ表示。彎曲梁的正應力畫法如下圖所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正應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彎曲應力
❹ 建築力學基礎。梁的正應力計算,試求圖示梁的最大正應力及其所在的位置。謝謝啦,需要詳細過程!
首先,要明白一個概念,不知道截面,是無法求得正應力的。正應力的產生緣由,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軸力,另一類是彎矩作用。因而正應力計算公式分為兩部分:σ=F/A+M*Y/I,F--軸向力,A-截面面積;M-彎矩,Y-截面上的點到截面形心的距離,I-截面的慣性矩。
很顯然圖中所示軸力為則扮零。現在要求的是彎矩,上面的那位回答很詳細,中間兩個集中荷載之間的彎矩最大,7KN.m。而且為純彎矩部分(剪力為零)。用 σ=M*Y/I 此公式套用即可。當然自己要知道截面的慣性矩,截面上離形心點最遠的點正應力最大。
(4)梁的彎曲正應力實驗裝置簡圖擴展閱讀:
是梁純彎曲時橫截面上的正改斗應力分布規律。橫截面上任一點處的正應力與該點到中性軸的距離成正比,距中性軸等遠的同一橫線上的各點處的正應力相等,中性軸各點處的正應力均為零。
橫截面上的正應力。至此有兩個問題尚未解決:一是中性層的核盯磨曲率半徑ρ仍未知;二是中性軸位置未知,故式中之y還無從確定。解決這兩個問題,需要藉助於靜力學關系。
令橫截面縱向對稱軸為y軸,中性軸為x軸,梁軸線為x軸,在坐標(y,a)處取一微面積dA,法向微內力為ρdA(圖3),橫截面各微面積上的法向微內力ρdA組成一空間平行力系,而且橫截面上不存在軸力,僅存在位於x-y平面內的彎矩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