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根據圖形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標有標號的儀器名稱:a______,b___
(1)圖中標有標號的儀器名稱a:長頸漏斗;b:錐型瓶;d:集氣瓶;故填:長頸漏斗;錐型瓶;集氣瓶;
(2)在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應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加葯品時應先加固體葯品,再加液態葯品;
故答案為:稀鹽酸;大理石(或石灰石);長頸漏斗;錐型瓶口;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
(3)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4)在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應注意以下幾點:①長頸漏斗下端一定要沒入溶液中,以防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鬥上端溢出;②錐形瓶內的導管不能太長,應剛露出塞子即可,有利於氣體的排出;③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導管都必須伸到瓶底,有利於空氣的排出.
故答案為:①長頸漏斗下端未伸到液面以下;②錐型瓶中導管過長;③集氣瓶中導管未插到瓶底.
② 求製取二氧化碳、氫氣、氧氣、氯氣、氨氣的實驗裝置、反應原理和收集方法
製取CO2
裝置:廣口瓶、長頸漏斗、集氣瓶。 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
原理:強酸置弱酸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製取H2
裝置:啟普發生器、大試管、長頸漏斗、集氣瓶、
水槽、帶橡皮塞的導管、酒精燈、小試管 葯品:除Na,K,Ca外的相對活潑的金屬,稀HCL或稀H2SO4(不可以用HNO3)
原理:用活潑金屬置換出H2
收集方法:排水或向下排空氣
製取O2
裝置:鐵架台(含鐵夾)、大試管、集氣瓶、玻璃片、
帶導管的橡皮塞、水槽(有水)酒精燈。葯品: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或高錳酸鉀)。
原理:2KCLO3=2KCL+3O2
收集方法:排水法(因為O2的密度和空氣差不多,所以不能用排空氣法)
製取CL2
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導管,酒精燈,集氣瓶,鐵架台,盛有飽和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盛有濃硫酸的集氣瓶(不要裝滿),盛有飽和食鹽水的集氣瓶. 葯品:濃鹽酸,二氧化錳
原理:MnO2+4HCl=(加熱)MnCl2+Cl2+2H20
收集方法:先通入飽和食鹽水(除去揮發的HCL),再用向上排空氣法
製取NH3
裝置:和製取O2的相同。葯品:氯化銨固體,氫氧化鈣固體(不可以使用硝酸銨)
原理: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收集方法: 用向下排氣法取氣法收集。
③ 二氧化碳製取裝置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一種碳氧化合物,化學式為CO2,化學式量為44.0095[1],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無味[2]或無色無嗅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3]的氣體,也是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4],還是空氣的組分之一(佔大氣總體積的0.03%-0.04%[5])。在物理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熔點為-56.6℃,沸點為-78.5℃,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標准條件下),溶於水。在化學性質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熱穩定性很高(2000℃時僅有1.8%分解),不能燃燒,通常也不支持燃燒,屬於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與水反應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2][3]
二氧化碳一般可由高溫煅燒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得,主要應用於冷藏易腐敗的食品(固態)、作致冷劑(液態)、製造碳化軟飲料(氣態)和作均相反應的溶劑(超臨界狀態)等。[2]關於其毒性,研究表明:低濃度的二氧化碳沒有毒性,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則會使動物中毒。[6]
中文名
二氧化碳
外文名
carbon dioxide
別名
碳酸氣、碳酸酐、乾冰(固態)等[7]
化學式
CO2
分子量
44.0095[1]
快速
導航
分子結構
理化性質
產生途徑
制備方法
主要應用
計算化學數據
安全措施
相關法規
研究簡史
原始社會時期,原始人在生活實踐中就感知到了二氧化碳的存在,但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把看不見、摸不著的二氧化碳看成是一種殺生而不留痕跡的凶神妖怪而非一種物質。[10]
3世紀時,中國西晉時期的張華(232年-300年)在所著的《博物志》一書記載了一種在燒白石(CaCO3)作白灰(CaO)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這種氣體便是如今工業上用作生產二氧化碳的石灰窯氣。[10]
17世紀初,比利時醫生海爾蒙特(即揚·巴普蒂斯塔·范·海爾蒙特,Jan Baptista van Helmont,1580年-1644年)發現木炭燃燒之後除了產生灰燼外還產生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並通過實驗證實了這種被他稱為「森林之精」的二氧化碳是一種不助燃的氣體,確認了二氧化碳是一種氣體;還發現燭火在該氣體中會自然熄滅,這是二氧化碳惰性性質的第一次發現。不久後,德國化學家霍夫曼(即弗里德里希·霍夫曼,Friedrich Hoffmann,1660年-1742年)對被他稱為「礦精(spiritus mineralis)」的二氧化碳氣體進行研究,首次推斷出二氧化碳水溶液具有弱酸性。[10]
1756年,英國化學家布萊克(即約瑟夫·布萊克,Joseph Black,1728年-1799年)第一個用定量方法研究了被他稱為「固定空氣」的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在此後一段時間內都被稱作「固定空氣」。[11]
1766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即亨利·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1731年-1810年)成功地用汞槽法收集到了「固定空氣」,並用物理方法測定了其比重及溶解度,還證明了它和動物呼出的和木炭燃燒後產生的氣體相同。[12]
1772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即安托萬-洛朗·拉瓦錫,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1794年)等用大火鏡聚光加熱放在汞槽上玻罩中的鑽石,發現它會燃燒,而其產物即「固定空氣」。同年,科學家普里斯特利(即約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1733年-1804年)研究發酵氣體時發現:壓力有利於「固定空氣」在水中的溶解,溫度增高則不利於其溶解。這一發現使得二氧化碳能被應用於人工製造碳酸水(汽水)。[12]
1774年,瑞典化學家貝格曼(即托貝恩·奧洛夫·貝格曼,Torbern Olof Bergman,1735年-1784年)在其論文《研究固定空氣》中敘述了他對「固定空氣」的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對石蕊的作用、被鹼吸收的狀況、在空氣中的存在、水溶液對金屬鋅、鐵的溶解作用等的研究成果。[11]
1787年,拉瓦錫在發表的論述中講述將木炭放進氧氣中燃燒後產生的「固定空氣」,肯定了「固定空氣」是由碳和氧組成的,由於它是氣體而改稱為「碳酸氣」。同時,拉瓦錫還測定了它含碳和氧的質量比(碳佔23.4503%,氧佔76.5497%),首次揭示了二氧化碳的組成。[10] [11]
1797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即史密森·坦南特,Smitbson Tennant,1761年-1815年,[13] 又譯「台耐特」[14] 等)用分析的方法測得「固定空氣」含碳27.65%、含氧72.35%。[10]
1823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即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1867年)發現加壓可以使「碳酸氣」液化。同年,法拉第和戴維(即漢弗里·戴維,Humphry Davy,1778年-1829年,又譯「笛彼」)首次液化了「碳酸氣」。[15] [16] [17]
1834年或1835年,德國人蒂羅里爾(即阿德里安·讓·皮埃爾·蒂羅里爾,Adrien-Jean-Pierre Thilorier,1790年-1844年,又譯「蒂洛勒爾」、「狄勞里雅利」[18] 、「奇洛列」[19] 等)成功地製得乾冰(固態二氧化碳)。[20] [21]
1840年,法國化學家杜馬(即讓-巴蒂斯特·安德烈·杜馬,Jean-Baptiste André Dumas,1800年-1884年)把經過精確稱量的含純粹碳的石墨放進充足的氧氣中燃燒,並且用氫氧化鉀溶液吸收生成的「固定空氣」,計算出「固定空氣」中氧和碳的質量分數比為72.734:27.266。此前,阿伏伽德羅(即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Amedeo Avogadro,1776年8月9日—1856年7月9日)於1811年提出了假說——「在同一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化學家們結合氧和碳的原子量得出「固定空氣」中氧和碳的原子個數簡單的整數比是2:1,又以阿伏伽德羅於1811年提出的假說為依據,通過實驗測出「固定空氣」的分子量為44,從而得出「固定空氣」的化學式為CO2,與此化學式相應的名稱便是「二氧化碳」。[11]
④ 濡傚浘鎵紺烘槸瀹為獙瀹ゅ埗鍙朇O2鐨勮呯疆鍥撅紝鏍規嵁鍥懼洖絳斾笅鍒楅棶棰橈紟錛
瑙i樻濊礬錛氾紙1錛夌啛緇冩帉鎻″父瑙佺殑鍖栧︿華鍣ㄥ悕縐板拰鐢ㄩ旓紱
錛2錛夊疄楠屽ゅ埗鍙栦簩姘у寲紕崇殑甯哥敤鑽鍝佹槸鐭崇伆鐭沖拰紼鐩愰吀錛屽弽搴旂敓鎴愭隘鍖栭挋銆佹按鍜屼簩姘у寲紕籌紝鍐欏嚭鍙嶅簲鐨勬柟紼嬪紡錛
錛3錛変簩姘у寲紕崇殑瀵嗗害姣旂┖姘斿ぇ錛屼笖鏄撴憾浜庢按鍥版檶錛岄夋嫨鍚堥傜殑鏀墮泦鏂規硶錛
錛4錛夋楠孋O 2姘斾綋鏄鍚﹀凡鍏呮弧闆嗘皵鐡剁殑鏂規硶鏄錛氬皢鐕冪潃鐨勬湪鏉℃斁緗闆嗘皵鐡跺彛錛岀湅鏈ㄦ潯鏄鍚︾唲鐏錛
錛5錛夋楠屼簩姘у寲紕崇敤鐭崇伆姘達紝鐪嬬煶鐏版按鏄鍚﹀彉嫻戞祳錛
錛6錛夎ユ硶鍒跺彇浜屾哀鍖栫⒊鐨勬ラゆ槸錛氭鏌ユ恫涔辮呯疆鐨勬豹鍩嬮攱姘斿瘑鎬с佽呰嵂鍝併佹敹闆嗭紟
錛1錛夌啛璁板父瑙佷華鍣ㄧ殑鍚嶇О鍜岀敤閫旓細a鏄闀塊堟紡鏂楋紱b鏄閿ュ艦鐡訛紱
錛2錛夊疄楠屽ゅ埗鍙栦簩姘у寲紕崇殑甯哥敤鑽鍝佹槸鐭崇伆鐭沖拰紼鐩愰吀錛屽叾涓鐨勭⒊閰擱挋涓庣洂閰稿弽搴旂敓鎴愭隘鍖栭挋銆佹按鍜屼簩姘у寲紕籌紝鍙嶅簲鐨勬柟紼嬪紡涓猴細CaCO3+2HCl=CaCl2+H2O+CO2鈫戱紱
錛3錛夊洜涓轟簩姘у寲紕蟲槗婧朵簬姘達紝瀵嗗害姣旂┖姘斿ぇ錛屾晠鍙鑳介噰鐢ㄥ悜涓婃帓絀烘皵娉曟敹闆嗭紱
錛4錛夋楠孋O2姘斾綋鏄鍚﹀凡鍏呮弧闆嗘皵鐡剁殑鏂規硶鏄錛氬皢鐕冪潃鐨勬湪鏉℃斁緗闆嗘皵鐡跺彛錛岃嫢鏈ㄦ潯鐔勭伃錛岃存槑鏀墮泦婊★紱
錛5錛夋楠屼簩姘у寲紕崇殑鏂規硶鏄錛氬皢姘斾綋閫氬叆鐭崇伆姘達紝鑻ョ煶鐏版按鍙樻祽嫻婏紝璇存槑鏄浜屾哀鍖栫⒊錛屽弽搴旂殑鏂圭▼寮忎負錛欳O2+Ca錛圤H錛2=CaCO3鈫+H2O錛
錛6錛夎ユ硶鍒跺彇浜屾哀鍖栫⒊鐨勬ラゆ槸錛氭鏌ヨ呯疆鐨勬皵瀵嗘с佽呰嵂鍝侊紙鍏堝滻鍚庢恫錛夈佹敹闆嗕簩姘у寲紕籌紱鏁呴『搴忎負錛氣憽鈶犫憿鈶o紱
鏁呯瓟妗堜負錛氾紙4錛夊皢鐕冪潃鐨勬湪鏉℃斁緗闆嗘皵鐡跺彛錛岃嫢鏈ㄦ潯鐔勭伃錛岃存槑鏀墮泦婊★紱
錛5錛夊皢姘斾綋閫氬叆鐭崇伆姘達紝鑻ョ煶鐏版按鍙樻祽嫻婏紝璇存槑鏄浜屾哀鍖栫⒊錛
錛6錛夆憽鈶犫憿鈶o紟
,1,濡傚浘鎵紺烘槸瀹為獙瀹ゅ埗鍙朇O 2鐨勮呯疆鍥撅紝鏍規嵁鍥懼洖絳斾笅鍒楅棶棰橈紟
錛1錛夊啓鍑轟華鍣╝銆乥鐨勫悕縐幫細a錛巁_____銆乥錛巁_____錛
錛2錛夊疄楠屽ゅ埗鍙朇O 2甯哥敤鑽鍝佹槸______鍜宊_____錛岃ュ弽搴旂殑鍖栧︽柟紼嬪紡鏄痏_____錛
錛3錛夎ュ疄楠岄噰鐢╛_____娉曟敹闆咰O 2錛岄噰鐢ㄨユ硶鏀墮泦鐨勫師鍥犳槸錛歘_____
錛4錛夊備綍媯楠孋O 2鏄鍚︽敹闆嗘弧錛焈_____錛
錛5錛夊備綍媯楠屾敹闆嗙殑姘斾綋鏄疌O 2錛焈_____錛
錛6錛夊埗CO 2鏃舵湁浠ヤ笅鍑犳ユ搷浣滐細鈶犲悜閿ュ艦鐡朵腑瑁呭叆鐭崇伆鐭籌紱鈶℃鏌ヨ呯疆姘斿瘑鎬э紱鈶㈢敱鍒嗘恫婕忔枟鍔犻吀婧舵恫錛涒懀鏀墮泦錛庢g『欏哄簭涓篲_____錛
⑤ 實驗室製取co2葯品、原理、裝置、步驟、收集、檢驗、驗滿及注意事項
實驗葯品和實驗原理
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反應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二、實驗裝置
發生裝置:固專液不加熱屬型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
三、實驗步驟
1、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加葯品(先固體後液體)
3、收集氣體
四、檢驗方法: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氣體。
五、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已收集滿。
注意事項:
1、葯品用量:石灰石取5-6粒,稀鹽酸浸沒石灰石即可,若用錐形瓶和長頸漏斗,稀鹽酸要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
2、注意實驗操作嚴謹、規范
3、做完實驗注意把儀器清洗干凈,整齊擺在實驗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