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實驗法有自然實驗法和什麼實驗法
實驗室實驗法
這是指在實驗室內利用一定的設施,控制一定的條件,並藉助專門的實驗儀器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探索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的一種方法。
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於研究心理過程和某些心理活動的生理機制等方面的問題。但對研究個性心理和其他較復雜的心理現象,這種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自然實驗法
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和控制一定的條件來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又兼有實驗法和觀察法的優點,所以這種方法被廣泛用於研究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大量課題。
Ⅱ 心理學名詞解釋知識
心理學名詞解釋知識
心理學是近年來被廣大專家學者普遍關注的一門知識學科。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學名詞解釋知識,歡迎借鑒學習!
心理學名詞解釋知識1
1、心理學: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
2、心理過程:指認識過程(感覺、知覺、識記、想像和思維)、情緒和情感過程及意志過程。
3、觀察法:觀察是一種有計劃的知覺過程,旨在自然條件下,人們為一定目的而對事物進行感知和考察。觀察法與感官活動相結合,系統地運用感官對客觀事物進行感知、考察和描述。
4、自然實驗法:在自然的正常情況下,根據預定的計劃,有意識地引起或創造所要研究的現象。
5、反射:是有機體藉助於中樞神經系統對體內外刺激所做出的規律性應答活動。
6、反射弧:是實現反射的生理結構,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反饋和效應器。
7、無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生來就有的、不需要學習就會的反射。
8、條件反射:是在個體生活過程中經過學習而形成的反射。
9、興奮過程:是指有關大腦皮層區及相應器官的機能由相對休息狀態轉向活動狀態。
10、抑制過程:是指有關大腦皮層區及相應器官的機能由活動狀態轉向相對休息狀態。
11、興奮和抑制的擴散與集中:當大腦皮層的某部位產生興奮或抑制時,會向周圍的神經細胞傳布開來,這就是興奮和抑制的擴散。擴散到一定限度後,又向原發點聚集,這就是興奮和抑制的集中。
12、興奮和抑制的相互誘導:是指一種神經過程能引起與它相反的神經過程的增強。
13、第一信號系統:是由具體刺激物引起的條件反射系統。
14、第二信號系統:是由詞語作為條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條件反射系統。
15、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具有預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無意注意:事先沒有預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後注意: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對象或活動上的特徵。
20、注意的轉移:根據新的需要,主動及時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的特性。
21、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
22、知覺:是人腦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覺閾限:是指能引起感覺持續一段時間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種復雜的神經裝置,由感覺器官、傳導神經(包括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和大腦皮層的相應區域三部分組成。
26、適應:由跡雹於刺激物的持續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變化叫做適應。
27、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28、記憶表象:被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它的形象仍能在頭腦中呈現出來,這個現象叫記憶表象。
29、識記:就是通過反復感知從而識別、記住某種事物,並在頭腦中留下映象的過程。
30、保持:是識記過的材料在頭腦中儲存和鞏固的過程,人腦的保持量是相當大的。
心理學名詞解釋知識2
1、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
2、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
3、過度學習:指在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以後繼續學習。
4、技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動的結構與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的過程。
6、操作模仿:即實際再現特定的動作方式或行為模式。
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並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8、操作熟練:指所形成的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動化。
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明確活動的方向。
10、原型操作:就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
11、原型內化:即心智活動的實踐模式向頭腦內部轉化,由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形式變成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形式的過程。
12、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
13、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於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
14、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於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
15、資源管理策略: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環境和資源的策略,有助於學生適應環境並調節環境以適應自己的需要,對學生的動機具有重要的作用。
16、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
17、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18、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19、元認知:是指對認知的認知,具體地說,是關於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它具有兩個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成分:對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觀念與對認知行為的調節和控制。
20、問題:是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1、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
22、理解問題:就是把握問題的性質和關鍵信息,摒棄無關因素,並在頭腦中形成有關問題的初步印象,即形成問題的表徵。
23、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24、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
25、聚合思維:是將各種信息聚合起來,得出一個正確答案或最好的解決方案的思維形式。
26、頭腦風暴訓練: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迸發火花,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的訓練。
27、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准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28、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
29、道德認識:是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道德認識是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
30、道德行為: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
31、從眾:是指人們對於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們行動的現象。
32、服從:是指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採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33、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
34、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35、觀察學習:是社會學習的一種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過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發生的替代性學習。
36、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37、心理評估:指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徵與行為表現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並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
38、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