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抽濾裝置圖及儀器名稱
抽濾是一個物理術語,又稱減壓過濾,真空過濾,有雙重含義,物理術語中抽濾指利用抽氣泵使抽濾瓶中的壓強降低,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的方法。它的主要儀器有布氏漏斗,抽濾瓶,安全瓶。
一、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 Büchner發明的。
㈡ 實驗室通風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 通風櫃是實驗室,特別是化學實驗室中常見的大型設備,主要用於減少實驗者與有害氣體之間的接觸,如需完全隔絕,則需要使用手套箱。
2. 傳統通風櫃通常由木材製成,而現代通風櫃則多採用塗有環氧樹脂的鋼材製造。它們的尺寸多樣,寬度涵蓋1000、1200、1500、1800和2000毫米等規格,深度在700-900毫米之間,高度則在1900-2400毫米之間,可容納1-3人同時工作。
3. 通風櫃通常安裝在牆壁上,前方配備可上下移動的透明門(通常為玻璃),門的開啟高度通常為100-600毫米。門後是實驗操作的工作面,配備有水管、下水道、電源、真空泵、氣路管線等實驗所需的介面,並設有帶保護罩的照明燈。
4. 通風櫃內的空氣由前上方的排風扇抽走,經過管道排放到外部環境(稱為全通風),或者過濾後重新循環使用(稱為無管通風)。當排氣量不足或前方玻璃門開啟過大時,通風櫃會發出警報,提醒操作者注意。
5. 通風櫃內部的排風扇速度和照明燈都可以通過開關調節。在使用時,操作者應站在或坐在櫃前,將玻璃門盡量降低,然後通過門下方的空間進行實驗操作。排風扇通過開啟的門向內抽氣,從而在正常情況下防止大量有害氣體溢出。
6. 無管通風的通風櫃不需要外連管道,對外部環境的污染小,對實驗室溫度的干擾也較小。但需定期更換過濾材料,且實驗者接觸有害氣體的風險較使用抽氣通風櫃的情況高,同時由於排風扇靠近實驗者,可能會產生噪音。
7. 全通風的通風櫃將櫃內空氣抽出並排放到外部環境中,經過適當處理後再散布到大氣中。這種通風櫃能更有效地去除實驗室內的有害氣體,噪音較小,維護簡單,但需要安裝專用的排風管道,並且在室內外溫差較大的情況下可能影響實驗室的恆溫,對環境衛生也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8. 一些特製的通風櫃在通風管道或櫃內裝有水洗裝置,以去除積累的化學物質。還有的通風櫃內部裝有真空裝置,這可以避免使用手套箱,同時還能處理對空氣和水汽反應劇烈的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