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ldquo 機電一體化 rdquo 專業主要學什麼
機電一體化專業主要學習機械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交叉融合,以及它們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應用。
機電一體化專業涉及的核心內容有機械設計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控制理論及工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等。在機械設計基礎方面,學生需要掌握各種機械傳動裝置、機械連接、機構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機械加工工藝。電子技術基礎則包括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這些知識是理解和應用電子設備和系統的基石。控制理論及工程則關注如何通過各種感測器、執行器和控制器實現系統的自動調節和優化運行。計算機技術及應用則要求學生掌握編程語言、數據處理、網路通信等技能,以適應工業自動化系統中對信息技術的需求。
除了這些基礎知識,機電一體化專業還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等環節,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參與科研項目、創新實驗等活動,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為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技術進步做出貢獻。
總的來說,機電一體化專業旨在培養掌握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學科知識的人才,以適應工業自動化領域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這一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廣泛的實踐經驗,同時還需要具備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工業環境和市場需求。
⑵ 機電一體化系統中伺服機構的作用是什麼
1,機電一體化系統中伺服機構的作用是什麼?
伺服控制系統是一種能夠跟蹤輸入的指令信號進行動作,從而獲得精確的位置、速度及動力輸出的自動控制系統。機械傳動是一種把動力機產生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執行機構的中間裝置,是一種扭矩和轉速的變換器,其目的是在動力機與負載之間使扭矩得到合理的匹配,並可通過機構變換實現對輸出的速度調節。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伺服電動機的伺服變速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傳統機械傳動中的變速機構,只有當伺服電機的轉速范圍滿足不了系統要求時,才通過傳動裝置變速。由於機電一體化系統對快速響應指標要求很高,因此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機械傳動裝置不僅僅是解決伺服電機與負載間的力矩匹配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系統的伺服性能。為了提高機械繫統的伺服性能,要求機械傳動部件轉動慣量小、摩擦小、阻尼合理、剛度大、抗振性好、間隙小,並滿足小型、輕量、高速、低雜訊和高可靠性等要求。
2,如何保證機電一體化系統具有良好的伺服特性?
在系統設計時,應綜合考其性能指標,阻尼比一般取的欠阻尼系統,既能保證振盪在一定的范圍內,過渡過程較平穩,過渡過程時間較短,又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設計機械繫統時,應盡量減少靜摩擦和降低動、靜摩擦之差值,以提高系統的精度、穩定性和快速響應性。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常常採用摩擦性能良好的塑料——金屬滑動導軌、滾動導軌、滾珠絲杠、靜、動壓導軌;靜、動壓軸承、磁軸承等新型傳動件和支承件,並進行良好的潤滑。
轉動慣量對伺服系統的精度、穩定性、動態響應都有影響。慣量大,系統的機械常數大,響應慢。慣量大,值將減小,從而使系統的振盪增強,穩定性下降;慣量大,會使系統的固有頻率下降,容易產生諧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帶寬,影響了伺服精度和響應速度。慣量的適當增大隻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時有利。因此,機械設計時在不影響系統剛度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小慣量。
應盡量減小或消除間隙,目前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廣泛採取各種機械消隙機構來消除齒輪副、螺旋副等傳動副的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