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製取氧氣的反應裝置
裝置選擇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實驗示意圖
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實驗示意圖
裝----裝葯品
定----把試管固定到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預熱,注意:一律先讓試管均勻受熱,否則會因冷熱不均炸裂試管)
收----收集氣體(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離----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此步驟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導管再蓋上玻片)
熄----熄滅酒精燈
(可方便記憶為:茶莊定點收利息)
注意點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使炸裂試管;
2.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均勻受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3.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4.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5.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並堵塞導管,使所製得氣體無法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防止收集氣體不純);
7.實驗結束時,先導氣管出水,再滅酒精燈:防止冷凝水迴流試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以便把空氣排盡。
過氧化氫(雙氧水)制氧氣
步驟:查---裝---收
過氧化氫(雙氧水)制氧氣實驗示意圖
過氧化氫(雙氧水)制氧氣實驗示意圖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夾子把導管夾上(應使用兩節導管,中間用較短橡皮管連接,便於檢查),然後往長頸漏斗中加水,長頸漏斗的頸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則說明氣密性良好
裝---裝葯品,先裝固體,後裝液體(防止液體飛濺)
收---收集氣體(同上高錳酸鉀收集法)
注意點
①長頸漏斗的頸部應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控制反應速率);
②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氧氣檢驗
檢驗方法: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證明是O2。
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證明O2已滿。
排水法:
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才是純氧
實驗室製取氧氣是初級化學的一個實驗,通常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實驗完畢後,可以用過濾法回收。
Ⅱ 氯酸鉀制氧氣的發生裝置是什麼
氯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是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收集裝置是排水法或排空氣法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是指在實驗化學中製取氣體時的一種方法。在氣體的密度明顯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時,用此方法。氣體的密度明顯比空氣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氫,氯氣,氧氣等。密度小的則用向下排空氣法。且該氣體不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
(2)氯酸鉀制o2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
用過氧化氫制氧氣選乙裝置:液體與固體不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液常溫型)
氯酸鉀是強氧化劑。如有催化劑等存在,在較低溫度下就能分解而強烈放出氧氣。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氯酸鉀分解放氧是放熱反應。在酸性溶液中有強氧化作用。與碳、磷及有機物或可燃物混合受到撞擊時,都易發生燃燒和爆炸。
Ⅲ 氧氣的制備
氧氣的制備:
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
(1)分解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
(2)加熱高錳酸鉀(紫黑色固體)製取氧氣
(3)加熱氯酸鉀(白色固體)製取氧氣
驗滿方法:
(1)排水集氣法:當有氣泡從集氣瓶口冒出來,說明氧氣已收集滿。
(2)向上排空氣集氣法:把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收集滿。
4.檢驗方法: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氣體是氧氣。
5.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
可歸納為「查、裝、定、點、收、離、熄」,用諧音「茶莊定點收利息」來記。
(1)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裝:把葯品裝入試管內,塞好帶導管的橡皮塞。
(3)定:把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使試管口稍向下傾斜。集氣瓶裝滿水,倒扣在水槽中。
(4)點:點燃酒精燈,均勻預熱後再集中在葯品部位加熱。
(5)收:導管口有連續氣泡產生時再收集氧氣。
(6)離:實驗結束,先將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
(7)熄:最後熄滅酒精燈。
【要點詮釋】1.實驗室(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應注意的事項
(1)葯品要平鋪在試管底部,使其均勻受熱。
(2)鐵夾要夾在距離試管口1/3處。
(3)試管內的導管稍伸出膠塞即可,便於氣體導出。
(4)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加熱時產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炸裂。
(5)試管口處要放一小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
(6)加熱前導管不能伸入集氣瓶口內,當導管口產生連續氣泡時才能開始收集,因開始排出的氣體含有裝置內的空氣。
(7)收集完畢,先將導管移出水面,然後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沿導管倒流入熱的試管中而使試管炸裂。
(8)盛氧氣的集氣瓶應蓋上玻璃片,正放,因為氧氣的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正放可減少氣體的逸散。
2.製取氣體時反應裝置的選擇
氣體的反應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兩部分:
(1)發生裝置的選擇:選擇的依據是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如下圖所示)。
①固體反應物加熱製取氣體(如高錳酸鉀制氧氣):固體+固體(加熱型);
②液體反應物不加熱製取氣體(如過氧化氫制氧氣):固體+液體(不加熱型)。
Ⅳ 高錳酸鉀和氯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一樣嗎
裝置設計上是相同的。在實驗室製取氧氣時,無論是採用高錳酸鉀還是氯酸鉀作為原料,所使用的裝置基本一致。通常包括加熱設備、反應容器、氣體導管和集氣瓶等組件。整個過程都遵循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原則,即通過排水法將生成的氧氣從水下導出,收集到集氣瓶中。
高錳酸鉀裝置示意圖中,可以看到加熱爐、試管和導管等關鍵部件。高錳酸鉀在試管內受熱分解產生氧氣,氧氣通過導管進入集氣瓶。此過程中的加熱環節,是通過酒精燈或其他加熱設備實現的。
氯酸鉀裝置圖中,同樣可以看到加熱設備、反應容器和氣體導管。氯酸鉀在加熱條件下分解產生氧氣,氧氣同樣通過導管進入集氣瓶。盡管具體使用的加熱設備可能有所不同,但整個裝置的設計原理和功能基本一致。
這兩種方法雖然使用不同的原料,但在實驗操作和裝置設計上,目的都是為了有效收集氧氣。通過對比高錳酸鉀和氯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圖,可以發現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相似之處。
盡管高錳酸鉀和氯酸鉀在化學性質上存在差異,但在實驗室製取氧氣的過程中,它們的裝置設計卻表現出高度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不僅體現在結構上,也體現在實驗操作的通用性上。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氧氣制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Ⅳ 如圖所示是用氯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圖.(1)指出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②______③______⑥______(2)指出圖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所以②是酒精燈,③是鐵架帶態森台,⑥是水槽;
(2)用氯酸鉀製取氧氣時,應注意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到試管底部炸裂試管;伸入試管的導氣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以便於空氣排出,氧氣導出;沒有給葯品部位加熱;試管夾距離試管口太近,所以錯誤之處有:①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②導氣管伸入試管內太長,③酒精燈沒有對著葯品加熱,④試管夾沒有夾住距試管口三分之一處;
(3)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
二氧化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