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預熱器的工作原理
預熱器的工作原理:
1、預熱器的換熱功能
預熱器的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回轉窯和分解爐排出的廢氣余熱加熱生料,使生料預熱及部分碳酸鹽分解。為了最大限度提高氣固間的換熱效率,實現整個煅燒系統的優質、高產、低消耗,必需具備氣固分散均勻、換熱迅速和高效分離三個功能。
2、物料分散
喂入預熱器管道中的生料,在與高速上升氣流的沖擊下,物料折轉向上隨氣流運動,同時被分散。物料下落點到轉向處的距離(懸浮距離)及物料被分散的程度取決於氣流速度、物料性質、氣固比、設備結構等。因此,為使物料在上升管道內均勻迅速地分散、懸浮,應注意下列問題:
(1)選擇合理的喂料位置 為了充分利用上升管道的長度,延長物料與氣體的熱交換時間,喂料點應選擇靠近進風管的起始端,即下一級旋風筒出風內筒的起始端。但必須以加入的物料能夠充分懸浮、不直接落入下一級預熱器(短路)為前提。
(2)選擇適當的管道風速 要保證物料能夠懸浮於氣流中,必須有足夠的風速,一般要求料粉懸浮區的風速為16~22m/s。為加強氣流的沖擊懸浮能力,可在懸浮區局部縮小管徑或加插板(揚料板),使氣體局部加速,增大氣體動能。
(3)合理控制生料細度
(4)喂料的均勻性 要保證喂料均勻,要求來料管的翻板閥(一般採用重錘閥)靈活、嚴密;來料多時,它能起到一定的阻滯緩沖作用;來料少時,它能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系統內部漏風。
(5)旋風筒的結構 旋風筒的結構對物料的分散程度也有很大影響,如旋風筒的錐體角度、布置高度等對來料落差及來料均勻性有很大影響。
(6)在喂料口加裝撒料裝置 早期設計的預熱器下料管無撒料裝置,物料分散差,熱效率低,經常發生物料短路,熱損失增加,熱耗高。 3、撒料板
為了提高物料分散效果,在預熱器下料管口下部的適當位置設置撒料板,當物料喂入上升管道下沖時,首先撞擊在撒料板上被沖散並折向,再由氣流進一步沖散懸浮。 4、鎖風閥
鎖風閥(又稱翻板閥)的作用既保持下料均勻暢通,又起密封作用。它裝在上級旋風筒下料管與下級旋風筒出口的換熱管道入料口之間的適當部位。鎖風閥必須結構合理,輕便靈活。
對鎖風閥的結構要求
(1) 閥體及內部零件堅固、耐熱,避免過熱引起變形損壞。
(2) 閥板擺動輕巧靈活,重錘易於調整,既要避免閥板開,閉動作過大,又要防止料流發生脈沖,做到下料均勻。一般閥板前端部開有圓形或弧形孔洞使部分物料由此流下。
(3) 閥體具有良好的氣密性,閥板形狀規整與管內壁接觸嚴密,同時要杜絕任何連接法蘭或軸承間隙的漏風。
(4) 支撐閥板轉軸的軸承(包括滾動、滑動軸承等)要密封良好,防止灰塵滲入。
(5) 閥體便於檢查、拆裝,零件要易於更換。 5、氣固間換熱
氣固間的熱交換80%以上是在入口管道內進行的,熱交換方式以對流換熱為主。氣固之間的換熱主要在進口管道內瞬間完成的,即粉料在轉向被加速的起始區段內完成換熱。 6、氣固分離
旋風筒的主要作用是氣固分離。提高旋風筒的分離效率是減少生料粉內、外循環,降低熱損失和加強氣固熱交換的重要條件。
影響旋風筒分離效率的主要因素:
(1)旋風筒的直徑。在其它條件相同時,筒體直徑小,分離效率高。
(2)旋風筒進風口的型式及尺寸。氣流應以切向進入旋風筒,減少渦流干擾;進風口宜採用矩形,進風口尺寸應使進口風速在16~22m/s之間,最好在18~20m/s之間。
(3)內筒尺寸及插入深度。內筒直徑小、插入深,分離效率高。
(4)增加筒體高度,分離效率提高。
(5)旋風筒下料管鎖風閥漏風,將引起分離出的物料二次飛揚,漏風越大,揚塵越嚴重,分離效率越低。
(6)物料顆粒大小、氣固比(含塵濃度)及操作的穩定性等,都會影響分離效率。
B. 翻板卸料閥常用有哪幾種及工作原理
雙層重錘翻板閥既能卸料又能鎖風廣泛適用於建材、冶金、化工、電力等行業,作為各類除設備的灰斗卸料裝置及各種磨機、烘乾機、除塵器灰斗料倉等設備的給卸料裝置,防止野風吹入,所以又稱雙層鎖風閥。
結構特點:
重錘式鎖風翻板閥採用鋼板焊接結構,配重桿自復位機構,結構緊湊,工作平穩可靠。
工作原理:
重錘式鎖風翻板閥的閥板在物料重力作用下自動開啟,物料下落後,配重杠桿系統使閥板自動復位,防止野風吹入,從而完成物料的輸送。
C. 雙螺旋擠壓米粉機為什麼往上翻料
雙螺旋擠壓米粉機往上翻料是為了保證面團的均勻性和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雙螺旋擠壓米粉機在操作過程中,為了保證面團的均勻性和質量,需要不斷地加入適量的水和米粉。當面團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由於面團的黏性和重量,會使得面團不斷向下掉落,導致下部的螺旋無法順利地將其擠壓出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雙螺旋擠壓米粉機在設計上通常會設置一個上翻料的裝置。這個裝置可以將下部的面團向上翻轉,使得面團能夠被上面的螺旋擠壓出來。同時,上翻料的裝置還可以使面團更加均勻地混合,提高米粉面團的質量和口感。因此,雙螺旋擠壓米粉機往上翻料是為了保證面團的均勻性和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D. 自動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是怎樣的
自動集中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
據自動供料系統廠家介紹,自動供料系統的裝置工作原理是,立式加工中心防護門打開,托盤開關定位,再將裝滿工件的夾具放置到加工區域加工。所以當機床加工工件的第一面時,自動供料設備便開始將更多的毛坯件安裝到第二個空置的托盤夾具上。當毛坯件端部的第一面加工完成以後,托盤再一次更換位置。自動供料設備從第一個托盤上卸除加工完第一面的工件,然後將其傳送到在自動裝備防護罩內的「翻板工作站」,最後從內側板將其安裝到工作站上,並通過這一工作站將工件有效地翻轉,使未加工面朝上,並再次安裝到夾具上夾緊。
自動供料機械設備卸下加工後的零件前,是採用安裝在自動供料裝備夾鉗基座上的高速壓縮空氣噴嘴,吹除遺留在整個夾具上的切屑,因為在卸除零件等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切屑掉落到一個或多個空穴內,影響下一批工件的正確就位。從毛坯件的安裝進行第一面加工到零件完成全部加工,直到將成品傳送到下一區域,這個時段大約需要30min。
自動供料系統裝置的下部設置有料盤輸入機構,料盤輸入機構的末端接有料盤自動升降機構,盤自動升降機構的上端與托夾機構相接,在料盤定位及空料盤取出機構上遠離托夾機構的一端設有空料盤抬起及堆垛機構。使用本裝置不再受料的形狀的限制,適合於各種自動裝配生產線,真正實現了自動化,而且提高了供料精度,降低了人的勞動強度。
從自動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的簡述中,我們可以知道自動供料系統的的方便就是在於這一些工作不需要過多的人工操作,而是像一個機械人在哪重復操作,所以這種自動供料設備也是在工業行業發展的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