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甲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實驗步驟如下: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
(1)實驗的目的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原理是消耗氧氣使裝置內外產生壓強差,水被吸入占據氧氣的空間,從而達到測定氧氣的目的,紅磷過量,可使集氣瓶中的氧氣完全消耗.
(2)紅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體,所以會導致集氣瓶內壓強減小,水被壓入集氣瓶,進入的水量正好占據集氣瓶內氧氣的空間,約為集氣瓶體積的五分之一;據實驗現象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
(3)圖2可知該實驗不用打開橡皮塞在引燃紅磷,所以能減少對空氣的污染、使測量結果更准確.
故答案為:(1)使集氣瓶中的氧氣完全消耗;
(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
(3)減少對空氣的污染;使測量結果更准確.
『貳』 怎樣通過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原理:
紅磷燃燒耗盡密閉容器中1/5體積的氧氣, 使容器內壓強減小,水面上升至瓶內大約1/5體積。
反應方程式為:4P + 5O2 ==== 2P2O5 。
2、裝芹含首置圖:
3、可能產生的誤差:實驗後若結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紅磷量過少 、裝置氣密性不好 、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實驗後若結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有止水夾沒有夾緊 、燃燒匙伸入集氣瓶過慢 。嫌數
4、該實驗還可推出,瓶內剩餘4/5體老嘩積的氣體是氮氣 ,其物理性質有無色無味、難溶於水 ;化學性質有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
『叄』 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1)該實驗的成敗關鍵有兩點:①燃燒匙內的紅磷必須______;②
(1)要保證實驗成功要注意:①紅磷要足量②要保證實驗裝置密封等.
(2)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產生大量的白煙;
(3)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磷燃燒只消耗氧氣,且不生成新氣體,由於氧氣被消耗,瓶內氣壓減小,鍾罩內水面逐漸上升,該實驗驗證了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1 |
5 |
1 |
5 |
『肆』 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兩套裝置圖,結合圖示探究有關問題.(1)用銅粉而不用碳粉的原因是______.
(1)銅粉加熱消耗氧氣生成的是固體,炭粉燃燒消耗氧氣,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影響測量消耗氧氣的體積,因此用銅粉而不用碳粉;故答案為:炭粉燃燒消耗氧氣,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影響測量消耗氧氣的體積;
(2)向硬質玻璃管其中注滿水,兩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後打開一端橡皮塞將水倒入量筒中測量水的體積,就是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故答案為:向硬質玻璃管其中注滿水,兩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後打開一端橡皮塞將水倒入量筒中測量水的體積;
(3)在實驗加熱過程中,為使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應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故答案為:使空氣中氧氣與銅粉充分反應;
(4)注射器內氣體減少的量就是氧氣的體積,則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15mL?7mL |
15mL+25mL |
『伍』 空氣的組成包括測定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原理,現象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
【實驗原理】4P+5O2= 2P2O5(條件為點燃)
【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彈簧夾關閉。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並做上記號。
【實驗步驟】
①連接裝置,並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集氣瓶中,並塞緊塞子。
③待紅磷熄滅並冷卻後,打開彈簧夾。
【實驗現象】①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②放熱;③冷卻後打開彈簧夾,水沿著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空氣總體積的1/5。
【實驗結論】①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②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注意事項】
1.紅磷必須過量。如果紅磷的量不足,集氣瓶內的氧氣沒有被完全消耗,測量結果會偏小。
2.裝置氣密性要好。如果裝置的氣密性不好,集氣瓶外的空氣進入集氣瓶,測量結果會偏小。
3.導管中要注滿水。否則當紅磷燃燒並冷卻後,進入的水會有一部分殘留在試管中,導致測量結果偏小。
4.冷卻後再打開彈簧夾,否則測量結果偏小。
5.如果彈簧夾未夾緊,或者塞塞子的動作太慢,測量結果會偏大。
6.在集氣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紅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燒盡管消耗氣體,但是產生了新的氣體,氣體體積不變,容器內壓強幾乎不變,水面不會有變化。
8.如果預先在集氣瓶內放入氫氧化鈉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紅磷進行實驗。
9.不要用鎂代替紅磷!原因:鎂在空氣中燃燒時能與氮氣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這樣不僅消耗氧氣,還消耗了氮氣和二氧化碳,使測量結果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