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力系統自動化四個裝置的原理
自動重合閘裝置是安裝在發電廠的一種自動化設備。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發生短路故障時,迅速斷開故障電路,然後自動重新合上斷路器,恢復電力系統的供電。這種裝置可以大大減少停電的時間和范圍,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同步發電機自動並列裝置是用於實現多台發電機之間的同步並列運行的設備。當一台發電機並網運行時,自動並列裝置會根據發電機的轉速、電壓和相位等參數,自動調整其他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使其與電網同步並列運行。這樣可以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勵磁調節裝置是用於調節同步發電機的勵磁電流的設備。它可以自動調節發電機的勵磁電壓,以保持發電機的電壓和頻率在合適的范圍內。這樣可以保證發電機的正常運行,同時也可以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自動調頻裝置是一種用於調節發電機頻率的自動化設備。它可以自動調節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以保持電力系統的頻率穩定。在電力系統中,頻率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頻率的波動會直接影響到電力設備的運行和電力質量。
自動按負荷頻率減負荷裝置是一種用於調節電力系統負荷的自動化設備。當電力系統的頻率下降時,它會自動減少發電機的負荷,以提高系統的頻率。這樣可以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防止系統過載和設備損壞。
故障錄波裝置是一種用於記錄電力系統故障信息的設備。它可以記錄故障發生時的電壓、電流、頻率等參數,為故障分析和處理提供重要依據。這樣可以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減少故障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Ⅱ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有哪些功能
發電機自動勵磁:自動調節勵磁電流,確保同步發電機在能量轉換過程中的穩定運行。勵磁電流是由外部電源或發電機自身提供的,分別對應他勵發電機和自勵發電機。
電源備自投(BZT):在主電源出現故障時,自動將備用電源投入運行,保障電力系統的連續供電。這一裝置通常利用繼電器和接觸器實現備用電源的自動切換。
自動重合閘:在檢測到故障並跳開斷路器後,自動重合閘裝置能夠判斷故障性質,並在必要時自動重新閉合斷路器,以恢復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
自動准同期:通過頻差、壓差檢查及恆定導前時間等原理,自動調節發電機或變壓器的並列,實現准同期運行,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
自動抄表:自動記錄電力系統中的電能消耗和其他相關數據,提高數據採集的准確性和效率。
自動報警:在檢測到系統異常或故障時,自動發出警報,及時通知維護人員採取措施。
自動切換:在主電源或設備出現問題時,自動切換到備用電源或設備,保證電力供應的連續性。
自動開啟:指自動啟動電力系統中的設備或程序,通常用於啟動發電機、泵等設備。
這些自動裝置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確保了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Ⅲ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原理
在電力學中,諧振的概念如下:當激勵電源的頻率等於電路的固有頻率時,電路的電磁振盪的振幅將達到峰值。在電子與無線電領域,諧振常用於目標電信號的選取。類似地,在電力系統中,諧振也應用於諸多領域。
本文以消弧線圈的自動調諧裝置為例,結合其工作原理,闡述在快速熄弧以及電壓恢復等方面,諧振得到了怎樣的應用。
一、自動調諧指標
小電流接地系統中通常需要加裝消弧線圈,其目的在於確保單相接地故障時,消弧線圈能夠補償流經故障點的電容電流,從而降低故障點出現電弧的可能性。
消弧線圈在加裝自動調諧裝置後,強化了補償跟隨與補償精度兩方面的功能。自動調諧裝置會根據系統電容電流大小,自動調節消弧線圈檔位,從而確保檔位電流與電容電流相匹配;同時裝置會按照預先設定的調諧指標,選取能夠達到最優調諧效果的檔位。
自動調諧指標如下:
(1)殘流
定義:電容電流與電感電流之差:IC-IL
國網公司在《變電運維管理規定~消弧線圈運維細則》中指出,安裝自動調諧裝置的消弧線圈,正常運行條件下,殘流應在10A以內。
規定10A的目的在於,考慮到發生間歇性弧光接地的可能性,盡量減少單相接地故障時,流經故障點的電流數值(補償後的電流)。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殘流特指過補償狀態下(電感電流大於電容電流)的數值。即,調諧裝置既要保證系統處於過補償狀態,也要保證過補償的程度不能過大。
(2)脫諧度
定義:電容電流與電感電流的差值與電容電流之比:(IC-IL)/IC。
同樣地,guo網公司在《bian電運維管理規定~消弧線圈運維細則》中規定,安裝自動調諧裝置的消弧線圈,正常運行條件下,脫諧度應在5%~20%。
從脫諧度的取值范圍可以看出,該指標整定時有兩點考慮:
1)脫諧度不宜過小。脫諧度表徵系統偏離諧振狀態的程度。此處諧振特指消弧線圈與系統對地電容之間的串聯諧振,該諧振會帶來中性點過電壓;因此過小的脫諧度增大系統發生串聯諧振的風險。
2)脫諧度不宜過大。與根據殘流整定原理類似,在脫諧度過大,補償程度過深時,瞬時單相接地故障後,電弧熄滅速度與系統電壓恢復速度較慢,不利於系統的穩定運行。
Ⅳ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作用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作用是防止電力系統失去穩定、避免電力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
電力系統常見的自動裝置有:
1、發電機自動勵磁-自動調節勵磁。同步發電機為了實現能量的轉換,需要有一個直流磁場而產生這個磁場的直流電流,稱為發電機的勵磁電流。根據勵磁電流的供給方式,凡是從其它電源獲得勵磁電流的發電機,稱為他勵發電機,從發電機本身獲得勵磁電源的,則稱為自勵發電機。
2、電源備自投(BZT)---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備自投是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的簡稱,應急照明系統就是一個備自投備自投的電源系統。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通常採用繼電接觸器作為蓄電池自投備的控制。當主電源故障,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的控制觸頭自動閉合自動將蓄電池與應急照明電路接通。
3、自動重合-自動判斷故障性質,自動合閘。自動重合閘裝置是將因故障跳開後的斷路器按需要自動投入的一種自動裝置。
4、自動准同期---自動調節,實現准同期並列。自動准同期是利用頻差檢查、壓差檢查及恆定導前時間的原理,通過時間程序與邏輯電路,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進行綜合而成的,它能圓滿地完成准同期並列的基本要求簡稱AS。
5、還有自動抄表,自動報警,自動切換,自動開啟,自動點火,自動保護,自動滅火,等等。
(4)電力系統自動裝置原理視頻擴展閱讀:
電力系統中裝設的反事故自動裝置:
①繼電保護裝置:其功能是防止系統故障對電氣設備的損壞,常用來保護線路、母線、發電機、變壓器、電動機等電氣設備。按照產生保護作用的原理,繼電保護裝置分為過電流保護、方向保護、差動保護、距離保護和高頻保護等類型。
②系統安全保護裝置:用以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防止出現系統振盪、失步解列、全網性頻率崩潰和電壓崩潰等災害性事故。系統安全保護裝置按功能分為4種形式:
一是屬於備用設備的自動投入,如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輸電線路的自動重合閘等;
二是屬於控制受電端功率缺額,如低周波自動減負荷裝置、低電壓自動減負荷裝置、機組低頻自起動裝置等;
三是屬於控制送電端功率過剩,如快速自動切機裝置、快關汽門裝置、電氣制動裝置等;
四是屬於控制系統振盪失步,如系統振盪自動解列裝置、自動並列裝置等。
Ⅳ 什麼是電力系統的頻率自動調節
1. 頻率自動調節裝置能夠增強電力系統的供電可靠性。
2. 電力系統的頻率與電壓變化相互作用。當系統頻率下降時,具備自動勵磁調節功能的發電機會增加無功出力,以防止電壓降低。
3. 相反,當系統頻率上升,這些發電機的自動勵磁調節裝置會防止電壓升高,導致無功出力隨著頻率的增加而減少。
4. 電力系統由發電設施、輸電和變電線路、配電所以及用戶構成,還包括調節控制、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計量裝置、調度自動化和電力通信等二次設施。
5. 電力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將一次能源轉換為電能,並通過輸電、變電、配電環節將電能供應給用戶。
6. 為了確保電能生產過程的穩定和用戶獲得安全、優質的電能,電力系統具備測量、調節、控制、保護、通信和調度的信息系統和控制系統。
7. 電力系統的主體結構包括電源(如水電站、火電廠、核電站)、變電所、輸電和配電線路以及負荷中心,這些環節通過互相連接實現電能交換和調節。
8. 電力網路,由輸電線路和變電所構成的網路,負責實現電力系統的有效運行和電能分配。
9. 電力系統的信息與控制系統由各種檢測設備、通信設備、安全保護裝置、自動控制裝置以及監控自動化、調度自動化系統組成,確保電力系統的高效和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