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放射性固體廢物
什麼是放射性固體廢物放射性固體廢物主要是被放射性物質污染而不能再用的各種物體。核燃料生產過程可以產生大量放射性廢棄物,主要包括鈾礦開采、冶煉和燃料元件加工等。鈾礦開采和冶煉過程產生的廢物主要有廢礦石、廢礦渣、尾礦等固體廢物,礦坑水、濕法作業中產生的工藝廢水等液體廢物,以及氡和釙的放射性氣溶膠、粉塵等組成的氣體廢物。這類廢物主含有鈾、釷、氡、鐳、釙等天然放射性物質,比活度較低,產生的數量大。鈾回收和燃料元件加工過程產生的廢物主要是含鈾廢液。
放射性廢物中的放射性物質,採用一般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的方法都不能將其消滅或破壞,只有通過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變才能使放射性衰減到一定的水平。而許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長,並且衰變的產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所以放射性廢物與其它廢物相比在處理和處置上有許多不同之處。
放射性科學家怎樣避免放射危害據小編了解,對於這個問題,現在有一定的保護措施的,而且國家也有嚴格規定,接觸放射性物質的人員和場所操作規定,這是人命關天的事,上海復旦毒害案,就是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所致。
以上固體廢棄物安全小知識介紹的什麼是放射性固體廢物,放射性固體廢物有害健康嗎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多來裕祥安全網對此類問題進行查閱。
Ⅱ 在放射性實驗室工作中,需要處置的放射性實驗廢棄物分為
分為固體廢棄物和氣載廢棄物。
放射性廢物處理方法:
1、處理廢舊密封放射源,含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固體廢物及廢液之前,必須向學校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申報並辦理相關手續。嚴禁隨意堆放、掩埋、焚燒、丟棄放射性廢源或退役源、放射性廢物和廢射線裝置。
2、廢舊密封放射源、含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固體廢物及廢液要按規定及時送貯。含放射性的擬報廢射線裝置須經所在單位和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批准、由專業人員取出放射源後方可進行報廢處理,放射源未取出情況下不得進行任何處理。
3、各單位在處理廢舊密封放射源、含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固體廢物及廢液之前,應按照國家有關標准做好分類並記錄其種類、核素名稱、數量、活度、購置日期、狀態(氣態、液態、固態)、物理和化學性質(可燃性、不可燃性)等信息。
4、廢舊密封放射源、含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的固體廢物及廢液和廢射線裝置處理後,須及時報所在單位和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備案並辦理注銷。
放射性廢物的定義:
放射性廢物為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濃度或活度大於國家審管部門規定的清潔解控水平,並且預計不再利用的物質。按物理形態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種。
放射性廢物的來源大致可分為四類:
1、核燃料生產過程
主要包括鈾礦開采、冶煉和燃料元件加工等。鈾礦開采和冶煉過程產生的廢物主要有廢礦石、廢礦渣、尾礦等固體廢物,礦坑水、濕法作業中產生的工藝廢水等液體廢物,以及氡和釙的放射性氣溶膠、粉塵等組成的氣體廢物。這類廢物主含有鈾、釷、氡、鐳、釙等天然放射性物質,比活度較低,產生的數量大。鈾回收和燃料元件加工過程產生的廢物主要是含鈾廢液。
2、反應堆運行過程
反應堆中生成的大量裂變產物,一般情況下保留在燃料元件包殼內,當發生元件包殼破損事故時,會有少量裂變產物泄漏到冷卻循環水中。
3、核燃料後處理過程
大量裂變產物是核燃料後處理過程的主要廢物。在燃料元件切割和溶解時有部分氣體裂變產物(氪85、碘129等)從燃料元件中釋放出來,進入廢氣系統。99%以上的裂變產物都留在燃料溶解液里。當進行化學分離時,則集中在第一萃取循環過程(見普雷克斯流程)的酸性廢液中。這部分廢液的比活度很高,釋熱量大,是放射性廢物管理的重點。此外還有第二、三萃取循環過程產生的廢液、工藝冷卻水、洗滌水等。這部分廢液體積大,但比活度較低。
4、其他來源
核工業部門退役的核設施,核武器生產和試驗以及其他使用放射性物質的部門如醫院、學校、科研單位、工廠等產生的各種廢物。這些廢物種類不少,形式多樣。
法律依據:
《實驗室廢棄物處置管理辦法》第一條 本辦法所稱實驗室廢棄物共分為五類:
1.放射性廢棄物:指核子原料、核子燃料外,能產生自發性核變化而放出遊離輻射的物質或含上述物質的器具,包括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及密封放射性物質。
2.感染性廢棄物:指實驗過程所使用或產生的廢動物屍體、病理學廢棄物、血液廢棄物、具感染性尖銳器具廢棄物、廢棄的感染性培養物、菌株及相關生物製品及其他具有感染性實驗室廢棄物。
3.實驗室廢液:指實驗、研究等過程中所產生的有毒有害的廢液,但不包括放射性及感染性廢液。
4.固體化學廢棄物: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殘留物,以及需報廢的固體化學葯品。
5.實驗室廢氣:實驗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