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了探究燃燒的條件,我們設計如下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250mL燒杯中,注入200mL熱水,並投入一小塊
(1)銅片上的白磷能夠燃燒,是因為具備了物質燃燒的條件:①物質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與氧氣接觸.③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熱水的溫度達不到它的著火點;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沒有與空氣接觸.所以答案:可燃性、著火點、空氣(或氧氣)、空氣(或氧氣)、著火點、著火點、空氣(氧氣) (2)白磷量比較多,燃燒一段時間後銅片以及紅磷周圍的溫度升高,達到了紅磷的著火點.紅磷又與氧氣接觸,符合物質燃燒的條件.所以紅磷也燃燒了起來.答案:白磷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使銅片溫度升高,使紅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又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所以紅磷也會燒起來. (3)據試驗可知,白磷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生成白色固體;黑煙的產生,是因為白磷表面的煤油沒有擦乾凈.所以答案:白磷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生成白色固體、白磷表面的煤油沒有擦乾凈 (4)水中的白磷開始不能燃燒,就是因為沒與氧氣接觸.現在用導管對著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氣,可以看到白磷在水中燃燒,因為熱水中的溫度超過了白磷的著火點,吹入空氣,使白磷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所以現象:白磷在水中燃燒.原因:達到著火點的白磷與空氣接觸. (5)物質燃燒一定要滿足物質具有可燃性、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這三個條件.赤壁之戰中曹操的木船是可燃物,周瑜點燃的戰船使木船達到著火點,東風又提供了充足的氧氣.具備了物質燃燒的條件,使曹軍的木船燃起大火.所以答案: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 |
『貳』 右圖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2)由該實驗得,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1)根據燃燒的條件可知,水中的白磷因為不能與氧氣接觸,不能燃燒;紅磷專因著火點高,屬不能燃燒;只有熱水能夠使銅片上的白磷達到著火點,白磷又與氧氣接觸,可以燃燒.我們可以看到銅片上的白磷燃燒. 故答案為:銅片上的白磷燃燒; (2)銅片上的白磷能夠燃燒是因為與氧氣或空氣充分接觸,並且熱水的溫度使其達到著火點;紅磷的著火點高,雖然與氧氣充分接觸,但達不到著火點仍不能燃燒;水中的白磷雖達到著火點,但不與氧氣接觸,同樣不能燃燒.所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或空氣充分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故答案為:①與氧氣或空氣接觸;②溫度達到著火點; (3)磷燃燒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學反應式是:4P+5O 2
故答案為:4P+5O 2
|
『叄』 某興趣小組活動中,同學們按圖A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白磷燃燒產生的
【改進實驗】燃燒必須達到三個條件:①物質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與氧氣充分地接觸,③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雖然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是在水中與空氣隔絕,所以不會燃燒;試管中的白磷會燃燒,它的溫度即達到著火點又與空氣接觸,滿足燃燒的條件;試管中的紅磷盡管與空氣接觸,但是溫度沒有達到它的著火點,所以不會燃燒;
【反思評價】(1)改進後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燃燒後的產物在試管中不會散發到空氣里,所以優點是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圖3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而松動;
【拓展遷移】白磷燃燒消耗了試管中的氧氣,造成試管內壓強較小,所以水會進入試管,且進入水的體積為試管中中氧氣的體積.
故答案為:【改進實驗】①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②熱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
【反思評價】(1)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而松動;
【拓展遷移】水會進入試管,約占試管容積的五分之一;五分之一.
『肆』 白磷在水中燃燒
我做過這個實驗!我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有兩個裝置。一個就是白磷燃燒的裝置,另一個就是氧氣產生裝置!當時,我是使用反應比較快的過氧化氫加二氧化錳用集氣瓶反應產生氧氣!而白磷燃燒的裝置,就是一個燒杯,燒杯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墊上石棉網,在下面用酒精等加熱。我覺得太麻煩了!所以就直接先放白磷,再用了100度的開水做實驗!加入水後白磷沒有反應,因為大家都知道水中的氧氣含量太少,所以沒有燃燒。這是我的氧氣產生裝置准備就緒。氧氣產生裝置我用雙孔瓶塞堵住集氣瓶,一個孔插分液漏斗,另一個空排除氧氣!瓶中放二氧化錳,分液漏斗中的是過氧化氫。而排除氧氣的孔我用彎導管插入,另一頭用橡膠導管,然後在接上直導管。這樣一來就可以用手拿著直導管,使直導管靠近水中的白磷,使白磷有充足的氧氣進行反應。我馬上將漏斗閥門打開,集氣瓶中的氧氣通過導管噴涌而出!我馬上拿著直導管靠近水中的白磷。但是,因為直導管一直在噴出氧氣,所以在水中產生氣泡,水就像被煮沸了!但是我只專心看白磷。這時,白磷碰到了氧氣,而且水溫一直都在白磷燃點之上。水中的白磷燃燒時冒出火光,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可溶於水。所以,反應後我沒看到生成物。這是我做的實驗!而且,在初三老師會用這個方法而學生知道,燃燒是需要氧氣!
『伍』 紅磷和白磷燃燒裝置如何改進有最好效果
改進1:(見圖1)
(1)在大燒杯中加入四分之三大約80 ℃左右的熱水,用鑷子取兩小塊白磷,一塊放入熱水中,一塊用濾紙擦乾表面的水後放入乾燥的大試管中塞上橡皮塞,在另一個乾燥的燒杯中加入少量紅磷,將兩個試管同時放入盛熱水的大燒杯中,觀察現象。
(2)將收集氧氣的大試管倒扣在熱水中,用坩堝鉗在水面下取下橡皮塞,扣住水中的白磷,觀察現象。
改進2:(白磷量多時使用)(見圖2)同上。
改進3:(見圖3)
(1)在大燒杯中加入四分之三大約80℃左右的熱水,向其中加入一小塊白磷,在大燒杯上放一塊平整的銅片,左邊放一小塊表面用濾紙吸干水分的白磷,右邊放少量紅磷,觀察現象。
(2)將收集氧氣的大試管倒扣在熱水中,用坩堝鉗在水面下取下橡皮塞,扣住水中的白磷,觀察現象。
『陸』 (2013曲靖)某探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列改進裝置對物質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查閱資料】①白磷有劇毒
(1)白磷周圍產生火星.液面上方產生大量白煙,說明有氧氣產生,同時證明了燃燒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
(2)氫氧化鈉的作用是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3)
【猜想】
參加反應的物質為Na2O2和H2O,分析其元素組成,只有Na、H、O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生成物也應該含有這三種元素,所以生成的另一種物質只能是氫氧化鈉,不可能是Na2CO3;
【實驗論證】
酚酞遇鹼性溶液會變紅,現在向反應後的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發現酚酞試液變紅色,說明反應後所得的溶液呈鹼性;
【結果表達】
根據實驗結果,反應後生成的物質為氫氧化鈉和氧氣,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
【拓展延伸】
常溫下過氧化鈉固體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判斷一瓶空氣中長久放置的過氧化鈉是否變質的方法是加入稀鹽酸,如果產生氣泡,則證明變質.
答案:
(1)氧氣;與氧氣接觸
(2)能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3)
【猜想】
反應物質中沒有碳元素.
【實驗論證】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過氧化鈉固體於試管中,加足量水,並向其中滴入少量 無色酚酞試液. | 酚酞試液變紅色 | 猜想一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