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2海南)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的反應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CH2=CH2+B2→BrCH2CH2Br可能存
(1)乙醇在濃硫酸140℃的條件下,發生分子內脫水,生成乙醚,
故答案為:d;
(2)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將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還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答案為:c;
(3)乙烯和溴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為無色,
故答案為:溴的顏色完全褪去;
(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
故答案為:下;
(5)常溫下Br2和氫氧化鈉發生反應:2NaOH+Br2═NaBr+NaBrO+H2O,
故答案為:b;
(6)1,2-二溴乙烷與乙醚的沸點不同,兩者均為有機物,互溶,用蒸餾的方法將它們分離,
故答案為:蒸餾;
(7)溴在常溫下,易揮發,乙烯與溴反應時放熱,溴更易揮發,冷卻可避免溴的大量揮發,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點9℃較低,不能過度冷卻,
故答案為:乙烯與溴反應時放熱,冷卻可避免溴的大量揮發;1,2-二溴乙烷的凝固點較低(9℃),過度冷卻會使其凝固而使氣路堵塞;
B. 實驗室用少量的溴水和足量的乙醇制備1,2-二溴乙烷的裝置如圖所示:有關數據列表如下: 乙醇 1
(1)乙醇消去生成乙烯的反應方程式:CH3CH2OH
濃硫酸 |
C. 如圖是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並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加熱及夾持設備已略).有關數據列表如表:
(1)乙醇在濃硫酸作催化劑加熱170℃時生成乙烯,其反應方程式為:CH3CH2OH 170℃ |
D. 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的反應原理如下:CH 3 CH 2 OH 濃硫酸 170攝氏度 CH 2 =CH 2
(1)混合液體加熱要防暴沸,裝置A中需要加入碎瓷片或不斷攪拌,防止爆沸,故答案為:防止爆沸; (2)已知1,2-二溴乙烷熔點較低過度冷卻會使其凝固而使氣路堵塞,導致B中氣壓增大,長導管內液面上升,故答案為:B中長導管內液面上升; (3)反應結束後,產物中可能有有少量未反應的Br 2 ,完成下列實驗步驟提純產品: ①將1,2-二溴乙烷粗產品置於 分液漏斗中; ②Br 2 易於NaOH反應形成水溶液,所以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盪反應後靜置, ③產物難溶於水而且密度大於水,所以在下層; 故答案為:①分液漏斗②NaOH溶液③下; (4)檢驗1,2-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要將之轉化為溴離子,根據溴離子可以和銀離子反應生成淡黃色不溶於硝酸的沉澱來檢驗,實驗操作為:取少量產物於試管中,入NaOH溶液,加熱,反應後冷卻,加入稀HNO 3 酸化後加入AgNO 3 溶液,生成淡黃色沉澱,證明含有溴元素,其反應方程式: CH 2 BrCH 2 Br+2NaOH 加熱 |
E. 海南高考題中,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題中,裝置B的作用是什麼啊
一、首先製取乙烯,實驗室制乙烯用酒精在 有濃硫酸、170°C 的條件下 反應生成乙烯:內 CH3CH2OH→CH2CH2+H2O 二、容然後將乙烯通入液溴,乙烯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無色液體) CH2CH2+Br2→CH2Br-CH2Br 這里的加成反應是指CH2CH2的碳碳雙鍵斷裂,跟溴結合。 三、冷水的作用:防止液溴揮發(液溴易揮發,熔點:-7.2°C;沸點:58.78°C) 四、通入乙烯量遠遠大於理論所需要的量主要是因為乙烯通過液溴的速度過快,乙烯未能完全與液溴反應就逸出了。 五、第一個NaOH溶液是為了吸收副反應生成的酸性氣體(CO2、SO2) 副反應:碳化反應 六、第二個NaOH溶液是為了吸收揮發的溴單質,進行尾氣處理。 七、液溴上覆蓋少量的水:1,2-二溴乙烷微溶於水,且易揮發,加入少量的水能防止1,2-二溴乙烷揮發。
F. Ⅰ.下圖是某學生繪制的實驗室蒸餾石油的裝置圖:(1)實驗室分餾石油的正確操作順序是______A.連接接液
Ⅰ.(1)按組裝儀器的順序從下到上,從左到右,連接好裝置後,注意先檢驗裝版置氣密性,再裝入碎權瓷片和石油進行蒸餾,正確操作順序為:EFDACBG, 故答案為:EFDACBG; (2)①溫度計水銀球應處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不應插入溶液; ②冷凝管中凝水的流向錯誤,冷水應從下口進,上口出, 故答案為:①溫度計水銀球應處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②冷卻水的方向通反了; Ⅱ.乙烯和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學方程式為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為:CH2═CH2+Br2→CH2BrCH2Br.
與實驗室製取12二溴乙烷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荊門閥門廠
發布:2025-02-23 13:37:54
瀏覽:27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