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噴泉實驗幾種裝置圖

噴泉實驗幾種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5-03-03 12:23:25

❶ 噴泉實驗裝置圖及原理

噴泉實驗的基本原理是:使燒瓶內外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大的壓強差,利用大氣壓將燒瓶下面燒杯中的扒茄世液體壓入燒瓶內,在尖嘴導管口形成噴泉

實驗現象和結論:

實驗現象:下方燒杯內的水被迅速倒吸入倒置的燒瓶中,呈現出噴泉狀,且水迅速變紅,呈現出紅色噴泉。隨著反應的進行,紅色的水最後幾乎充滿整個燒瓶。

實驗結論或原因:氨氣極易溶於水,常溫常壓下,1L水可以溶解大約700L的氨氣。假設膠頭滴管春肢里的水有3mL,那麼這3mL的水可以吸收超過2L的氨氣。一個圓底燒瓶的體積大約100mL——500mL不等,很顯然這點氨氣會被膠頭滴管里的水吸收完全。

然後,這個燒瓶壓強變小,幾乎就成了真空狀態。打開彈簧止水夾,燒杯下方的水就會被猛烈地倒吸入燒瓶中形成氨水噴泉,氨水為弱鹼性,故溶液變為紅色。

❷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實驗現象(如圖),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Ⅰ為化學教學中所用的噴泉實驗裝置

(1)該裝置中形成噴泉的條件是燒瓶中的氣壓變小;
A、HCl易溶於H2O,所以能使燒瓶中的氣體迅速減小,能形成噴泉,故A不選;
B、O2不易溶於H2O,所以不能使燒瓶中的氣體減小,不能形成噴泉,故B選;
C、S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應,能導致燒瓶中的氣體減小,所以能形成噴泉,故C不選;
D、CO2和NaOH溶液能迅速反應,能導致燒瓶中的氣體減小,所以能形成噴泉,故D不選;
故答案為:B;
(2)圖Ⅱ是在錐形瓶中加入的物質能導致錐形瓶中氣壓變大才能形成噴泉;
A、CaCO3與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阻止反應進一步發生,生成二氧化碳比較少,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化不大,不能形成噴泉,故A錯誤;
B、稀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不生成氣體,不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故B錯誤;
C、鋅與稀鹽酸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所以能形成噴泉,故C正確;
D、NaCl與稀HNO3反應不生成氣體,不能導致錐形瓶中的氣壓變大,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3)圖Ⅰ和圖Ⅱ兩套裝置,均產生壓強差,形成噴泉,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
故答案為:圖Ⅰ是減小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使其小於大氣壓,而圖Ⅱ是增大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使其大於大氣壓;
(4)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的原理與圖Ⅱ原理相似,故答案為:圖Ⅱ.

❸ 根據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 ①容器里的氣壓大於大

分析「噴泉實驗」的原理可知,球體內的氣壓只有小於外界大氣壓時,水才會在內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進球容體中,形成「噴泉」,故①說法錯誤,②說法正確;
當噴泉停止時,內外壓強平衡,此時容器中的氣壓與容器內水的壓強之和,等於外界大氣壓,故③說法錯誤;
如果噴泉最後能將水灌滿A球,說明噴泉前A球內為真空,因為大氣壓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說法正確.
綜上所述,②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C.

❹ 氨水噴泉實驗原理

就拿氨氣氯化氫噴泉實驗為例

氨氣和氯化氫都極易溶於水 1體積的水可以溶解700體積的氨氣和500體積的氯化氫 因此二者都是極易溶於水的物質

用500ml乾燥的圓底燒瓶收集滿氨氣(NH3),瓶口用帶玻璃尖嘴管的膠塞塞緊,玻璃管的另一端通過單孔膠塞插入盛有濃鹽酸(HCl)的塑料瓶中(裝置如圖所示)。打開玻璃管上的止水夾,用手擠控塑料瓶,使塑料瓶中的氯化氫氣體通過玻璃尖嘴進入圓底燒瓶內與氨氣接觸,即可形成白色的噴煙 。燒瓶內壓強減少,濃鹽酸會進入燒瓶,產生白色噴泉。

只要是反應能夠造成壓強差的反應 都可以設計為噴泉實驗 或者是易溶於水的氣體、不易溶於水的氣體 只要能對壓強造成影響 就可以

實驗原理圖

❺ 如圖示的裝置做「噴泉實驗」,這個實驗可以說明:①容器A里的氣壓大於大氣壓 ②容器A里的氣壓小於大氣壓

第四點的解釋依據是根據大氣壓力的「托里拆利實驗」中,大氣壓強可內以將水銀柱維持在容760mm的高度,相當於10m高的水柱高度,也就是說如圖

在一個大氣壓力的情況下,上部真空的托里拆利管水銀柱高度高出液面可以達到760mm,而換作水柱時液面高度在10米以上才能出現真空空間,所以,在實驗中A球高度不可能達到距水面如此高度時,若能被充滿水,說明內部原來就不存在任何空氣,即處於完全真空狀態。

❻ 如圖中A、B、C分別是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的製取氨氣並進行噴泉實驗的三組裝置示意圖,製取NH 3 選用試劑如

(1)①在加熱條件下,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氨氣;氨氣是氣體,容易和空氣產生對流,所以棉花的作用是防止空氣對流,使NH 3 充滿試管,
故答案為:2NH 4 Cl+Ca(OH) 2
.
CaCl 2 +2NH 3 ↑+2H 2 O;防止空氣對流,使NH 3 充滿試管;
②氯化銨和氨氣能發生反應CaCl 2 +8NH 3 =CaCl 2 ?8NH 3 ,所以乾燥管中乾燥劑不能改用無水CaCl 2
故答案為:不能;CaCl 2 +8NH 3 =CaCl 2 ?8NH 3
(2)①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且放出大量熱量,氧化鈣和水放出的熱量能促進氨水的分解,
故答案為:CaO+H 2 O=Ca(OH) 2 ,反應放熱,NH 3 ?H 2 O
.
NH 3 ↑+H 2 O;
②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氨氣和氯化氫反應生成白煙,所以可用氯化氫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
故答案為:用玻璃棒蘸取少許濃鹽酸靠近收集NH 3 的試管口,若產生白煙,說明試管已收集滿NH 3 ,反之,則沒有收集滿;或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收集NH 3 的試管口,若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說明NH 3 已收集滿,反之,則沒有收集滿;
(3)NH 3 極易溶解於水,打開止水夾擠出膠頭滴管中的水,由於氨氣迅速溶解導致燒瓶內氣體壓強迅速減小,導致溶液進入燒瓶產生噴泉現象;燒瓶中NH 3 的質量是相同狀況下相同體積H 2 質量的10倍,所以燒瓶中氣體的平均分子量是氫氣的10倍,即燒瓶中氣體的平均分子量是20,

3
4

❼ 高中化學「噴泉實驗」具體內容是什麼

要注意的地方:噴泉來實驗成功的自關鍵是:
①盛氣體的燒瓶必須乾燥,否則甁中有液體,會使瓶口留下空氣,形成的噴泉壓力不大(噴泉「無力」)
②氣體要充滿燒瓶;
③燒瓶不能漏氣(實驗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④所用氣體能大量溶於所用液體或氣體與液體快速反應。

某同學用HCl氣體做噴泉實驗時,噴入燒瓶內的水不足燒瓶容積的1/3,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燒瓶潮濕 (B)裝置氣密性不好(C)水裡沒有加石蕊試液 (D)燒瓶內未集滿HCl
噴泉實驗失敗的原因很多,要弄清本質進行大膽假設。很明顯(A)(B)(D)都能使噴入燒瓶內的水不足燒瓶容積的1/3,所以答案為(C)。

閱讀全文

與噴泉實驗幾種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mpnetconnect是什麼設備 瀏覽:803
新盟機械鍵盤怎麼調燈 瀏覽:124
美博櫃式空調製冷效果不好怎麼辦 瀏覽:348
機械手錶計時了怎麼恢復正常 瀏覽:161
設備的橫向與縱向如何區分 瀏覽:1
角磨機後軸承皮套多少錢 瀏覽:49
哪裡收飼料設備 瀏覽:873
江蘇安廈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34
製冷量2350w格力空調是多少匹 瀏覽:4
內徑4外徑9厚5什麼型號軸承 瀏覽:54
惠州化學教學儀器設備有哪些 瀏覽:243
特種設備法律法規一共有多少 瀏覽:788
肺部長結節什麼儀器能查出 瀏覽:542
什麼地方賣單缸四輪車機械啟動裝置 瀏覽:609
遠景x6製冷劑加多少 瀏覽:590
廈門桐福機械製造公司怎麼樣 瀏覽:363
暖氣注水要把閥門打開嗎 瀏覽:834
超聲波測距模擬演示用什麼好 瀏覽:992
閥門的o和c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5
怎麼剪好閥門墊子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