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見的氣體發生裝置有哪些
常見的氣體發生裝置有固液常溫型氣體發生裝置、固液加熱型氣體發生裝置以及固體加熱型氣體發生裝置。
固液常溫型氣體發生裝置
該裝置利用固液試劑在常溫下的化學反應來產生所需氣體。其結構相對簡單,操作便捷,適用於實驗室或現場快速產生氣體的場景。這類裝置常用於制備氧氣、氫氣等常見氣體。
固液加熱型氣體發生裝置
此類裝置在產生氣體時需要通過加熱固液試劑來觸發化學反應。這種類型的氣體發生裝置通常用於需要較高溫度才能引發化學反應的氣體生成過程,如某些需要加熱分解的化合物。
固體加熱型氣體發生裝置
該裝置主要通過加熱固體物質來產生氣體。這種發生裝置廣泛應用於實驗室中需要精確控制反應溫度和速率的氣體生成實驗,如某些化學反應需要達到特定溫度才能啟動或維持。這類裝置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氣體,包括某些特殊領域所需的氣體。
以上三種氣體發生裝置都是常見的類型,各有其特定的應用場景和優勢。選擇何種類型的裝置取決於具體的實驗需求、操作條件以及所需氣體的性質。
②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是什麼
實驗室製取氫氣是固體和液體反應,反應不需要加熱,所以發生裝置可用如圖所示裝置;
氫氣難溶於水,所以可用如圖所示F裝置排水法收集、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如圖所示G。
化學中常用的裝置:
1、固固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2、固固不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3、固液加熱型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4、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2)實驗室發生裝置有哪些擴展閱讀:
裝置使用時,打開導氣管上的旋塞(使容器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相等),球形漏斗中的液體進入容器與固體反應,氣體的流速可用旋塞調節。
停止使用時,關閉旋塞,容器中的氣體壓強增大(因為容器中的反應仍在進行,仍有氣體生成),將液體壓回球形漏斗,使容器中液體液面降低,與固體脫離,反應停止。為保證安全,可在球形漏鬥口加安全漏斗,防止氣體壓力過大時炸裂容器。
將儀器橫放,把鋅粒由容器上插導氣管的口中加入,然後放正儀器,再將裝導氣管的塞子塞好。接著由球形漏鬥口加入稀鹽酸。
使用時,扭開導氣管活塞,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的底部,再上升到中部跟鋅粒接觸而發生反應,產生的氫氣從導氣管放出。
不用時關閉導氣管的活塞,容器內繼續反應產生的氫氣使容器內壓強加大,把酸液壓回球形漏斗,使酸液與鋅粒脫離接觸,反應自行停止。使用啟普發生器製取氫氣十分方便,可以及時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
③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有哪些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三種裝置圖
一、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兩套發生裝置:
實驗室中制備氧氣,一般用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用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進行。
④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需要什麼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主要包括錐形瓶250ml、量筒、燒杯、長頸漏斗,以及集氣瓶用於收集氣體。通常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在實驗開始前,務必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製取二氧化碳時,需要准備大理石和稀鹽酸作為反應物。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這個過程中,大理石作為反應物提供固態碳酸鈣,而稀鹽酸則作為酸性反應物,兩者相遇時會發生化學反應。
在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通過長頸漏斗進入錐形瓶中。錐形瓶作為反應容器,能夠容納反應物並提供足夠的空間進行反應。量筒和燒杯則用於測量反應物的體積和量,確保實驗條件的准確性和可重復性。
二氧化碳氣體收集完畢後,可以使用集氣瓶來收集這些氣體。集氣瓶作為氣體收集裝置,能夠有效地收集並儲存二氧化碳氣體,以便進一步驗證或分析。
為了驗證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可以使用燃著的木條進行測試。當將燃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時,如果木條火焰熄滅,說明瓶內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飽和,實驗成功。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酸液濺出或二氧化碳泄露。同時,實驗結束後,應妥善處理剩餘的化學物質和廢棄物,確保實驗室環境的整潔與安全。
⑤ 化學實驗中的「發生裝置」指什麼是製取和收集都包括
化學實驗中的「發生裝置」指什麼是製取和收集都包括
(1)儀器a是分液漏斗版,通過分液漏斗可以向反應容器權中注入液體葯品.
故填:分液漏斗.
(2)實驗室要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時不需要加熱,應該用B裝置作為發生裝置;
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B;CaCO3+2HCl═CaCl2+H2O+CO2↑.
(3)裝置A:反應物狀態:固體;反應條件:需要加熱;
裝置B:反應物狀態: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不需要加熱.
故填:固體;固體和液體;需要加熱;不需要加熱.
⑥ 氫氣的實驗室製法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各是什麼
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具體如下圖所示:
1、反應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應物的選擇:選用鋅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鹽酸,因為:鹽酸易揮發,使製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
4、不用鎂是因為反應速度太快,不用鐵是因為反應速度太慢。
5、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6、用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時,不能驗滿!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時,如果集氣瓶口出現氣泡,說明氫氣收集滿。
7、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
8、可燃性氣體的驗純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可燃氣體,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近火焰點燃。如果氣體較純,氣體將會安靜地燃燒,並發出「噗」聲;如果氣體不純,會發出尖銳爆鳴聲。
9、如果驗純時發現氣體不純,需要再收集再檢驗時,必須對試管進行處理(用拇指在試管口堵住一會或更換試管),以免發生爆炸。
(6)實驗室發生裝置有哪些擴展閱讀
常用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取的依據是氣體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與水或者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等:
①如果氣體是不易溶於水或難溶於水的,並且不與水發生反應,那麼該氣體可選取「排水法」的裝置來收集。
②如果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大,並且不與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那麼該氣體可選取「向上排空氣法」的裝置來收集。
③如果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小,並且不與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那麼該氣體可選取「向下排空氣法」的裝置來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