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塑料是誰發明的
從第一個塑料產品賽璐珞誕生算起,塑料工業迄今已有120年的歷史。其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合成樹脂階段 這個時期是以合成樹脂為基礎原料生產塑料為特徵。1909年美國人L.H.貝克蘭在用苯酚和甲醛來合成樹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取得第一個熱固性樹脂──酚醛樹脂的專利權。在酚醛樹脂中,加入填料後,熱壓製成模壓製品、層壓板、塗料和膠粘劑等。這是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柏林呂格斯工廠建立通用酚醛樹脂公司進行生產。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種,約占塑料產量的2/3。主要用於電器、儀表、機械和汽車工業。
1920年以後塑料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國化學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鏈是由結構相同的重復單元以共價鍵連接而成的理論和不熔不溶性熱固性樹脂的交聯網狀結構理論,1929年美國化學家W.H.卡羅瑟斯提出了縮聚理論,均為高分子化學和塑料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由於當時化學工業總的發展十分迅速,為塑料工業提供了多種聚合單體和其他原料。當時化學工業最發達的德國迫切希望擺脫大量依賴天然產品的局面,以滿足多方面的需求。這些因素有力地推動了合成樹脂制備技術和加工工業的發展。
第一個無色的樹脂是脲醛樹脂。1928年,由英國氰氨公司投入工業生產。1911年,英國F.E.馬修斯製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藝復雜、樹脂老化等問題。1930年,德國法本公司解決了上述問題,在路德維希港用本體聚合法進行工業生產。在對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產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以苯乙烯為基礎,與其他單體共聚的苯乙烯系樹脂,擴展了它的應用范圍。
1931年,美國羅姆-哈斯公司以本體法生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製造出有機玻璃。 1926年,美國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熱下溶於高沸點溶劑中,在冷卻後,意外地得到柔軟、易於加工、且富於彈性的增塑聚氯乙烯。這一偶然發現打開了聚氯乙烯得以工業生產的大門。1931年德國法本公司在比特費爾德用乳液法生產聚氯乙烯。1941年,美國又開發了懸浮法生產聚氯乙烯的技術。從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種,它又是主要的耗氯產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氯鹼工業的生產。
『貳』 壓機是什麼意思
『叄』 塑料的發明人是
貝克蘭在1904年開始研究酚醛塑料,他解決了早期科學家無法精確控制化學反應的問題。貝克蘭發明了貝克利澤實驗裝置,能夠精確調節加熱溫度和壓力,有效控制化學反應,從而成功得到了酚醛樹脂。這種樹脂模壓後得到的半透明硬塑料不易燃燒,成型後不再熔化,也不能溶解到溶劑或酸液中。
貝克蘭用自己的名字給這種新材料命名為貝克利特,並於1907年7月14日注冊了貝克利特的專利。酚醛樹脂以煤焦油為原料合成,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樹脂。將粉狀的酚醛樹脂與木屑混合均勻後在高溫高壓下模壓成型,就得到了酚醛塑料。
酚醛塑料的發明被認為是20世紀的煉金術,貝克蘭因此在1924年被選為美國化學學會會長。1940年5月20日的《時代》周刊將貝克蘭稱為「塑料之父」。酚醛塑料的誕生標志著人類正式進入了塑料時代,它不僅在工業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
酚醛塑料的特性使其成為一種理想的材料。它的不易燃燒特性使其在許多安全要求高的場合得以應用,例如電線絕緣層。它的成型後不再熔化和不能溶解的特性使得它在製造各種耐用產品時具有獨特的優勢。此外,酚醛塑料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適合用於製造機械零件和電子產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酚醛塑料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它不僅在工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在建築、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酚醛塑料的發明,不僅推動了塑料工業的發展,也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酚醛塑料的發明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了塑料時代,它的廣泛應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日常用品到工業製造,酚醛塑料的身影無處不在。它的發明人貝克蘭也因此被譽為「塑料之父」,他的貢獻將被永遠銘記。
『肆』 空調壓機是什麼意思
空調碼橘壓機燈亮的意思是空調的壓縮機正在進行運轉,室內的溫度還沒有達到所設定的溫度,所以空調壓機的燈才亮著,當室內的溫度達到了所設遲咐團定的溫度之後,空調壓機的指示燈就會熄滅,壓縮機也會停止工作,其他一些主流的空調壓機燈亮也表簡遲示這個意思。
眾所周知壓縮機是空調內部運轉的心臟,氟里昂氣體在壓縮中帶動著空調製冷,當空調製冷達到用戶調好的溫度的時候,這時壓縮機就會停。
(4)模壓成型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當空調壓縮機中含有水分、纖維、灰塵等微小夾雜物時,可能吸附在電機繞組及接線柱上,降低整機絕緣性能。
加工油等還會和冷媒或冷凍機油反應,產生淤渣、焦碳,附著在排氣閥片,吸氣濾網、毛細管中,引起堵塞。
『伍』 中國環流二號M裝置實現了哪些技術突破何自主創新
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此前,中核集團先後發展了多種類型的磁約束聚變研究裝置,建成了中國環流器一號、新一號和二號A裝置等三大國家重要科研設施,並取得了系列性重大科研成果。
在HL-2M裝置建設過程中,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聯合國內多家研製單位,在裝置物理與結構設計、特殊材料研製、材料連接與關鍵部件研發、總裝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實現了可拆卸線圈結構,增強了控制運行水平,提升了裝置物理實驗研究能力;攻克了高鎳合金雙曲面薄壁件大型真空容器模壓成型和焊接變形控制等關鍵技術;掌握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異形銅合金厚板材製造成型工藝,實現了高強度膨脹螺栓組件的自主國產化;研製成功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內首台大型立軸脈沖發電機組。以HL-2M裝置建設為牽引,西物院掌握的特種材料、關鍵設備、極端條件精密製造等關鍵技術,已形成“同步輻射”效應,在航空、航天、電子等前沿領域實現創新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