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有哪些辦法
不同儀器有不同的方法:
1、空氣
熱脹冷縮
法
。
要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應先把
導氣管
的一端浸入
燒杯
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緊握試管或用手掌緊貼
燒瓶
的外壁。若導管口就有氣泡冒出。把手移開,冷卻後,導管內有一段水柱流入,則表明裝置
氣密性
良好。
2、注水法
適用於檢查
啟普發生器
或類似於啟普發生器的裝置。首先關閉排氣導管,從頂部漏鬥口注水,當漏斗下端被水封閉後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向左轉
|
向右轉
3、外接導管浸水法
在裝置的尾端導氣管
上外
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長的玻璃導管,導管浸入試管內的水中,水進入導管一段高度後不再進入,內外液面高度差較大,把試管上下移動幾次,仍然如此,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進入導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4、
滴定管
壓氣法
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與橡皮管連接,橡皮管變曲成U形與裝置的尾端導管連接,滴定管內裝滿水。打開滴定管開關,水面下降一段距離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5、滴定管抽氣法
取裝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過單孔
橡皮塞
和橡皮管與裝置尾端導管連接。打開滴定管的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後就停止不動,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差。
氣密性檢驗
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㈡ 下面是在實驗室中研究電流熱效應的實驗:(1)實驗中我們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來顯示電阻產生熱量的多少.
(1)任何物質都有熱漲冷縮的現象,但氣體更加明顯,U形管的這種設計就是由於氣體的熱脹冷縮十分明顯.
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觀察,由此可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判斷透明容器中產生的熱量多少.
(3)根據圖乙可知,R1、R2串聯,並且通電時間和通過的電流相等,根據圖示可知,R2相連的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為R1相連的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的2倍,故可得出的結論為:在電流與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產生的熱量與電阻成正比.
(4)因為串聯電路處處電流相等,因此通過R1的電流和通過R3、R4的電流之和相等,由於R3=R4,所以通過R3、R4的電流相等,故通過R1的電流是通過R3電流的2倍;
圖乙中的錯誤是:R2所影響的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過大了.
故答案為:(1)熱脹冷縮;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
(3)在電流與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產生的熱量與電阻成正比;
(4)2;R2所影響的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過大了.
㈢ 實驗室利用足量的NH3在加熱的條件下與CuO充分反應生成Cu、N2、H2O,並測定Cu的相對原子質量.裝置圖如下
(1)裝置內空氣熱脹冷縮的性質,檢驗整套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是:在F處連接導管,並將導管口浸沒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微熱試管A,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後,有水倒流入導管中形成一小段水柱,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在F處連接導管,並將導管口浸沒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微熱試管A,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後,有水倒流入導管中形成一小段水柱,說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銨鹽受熱易分解產生氨氣,能產生氨氣的碳酸鹽是碳酸銨,氨氣屬於鹼性氣體,用鹼石灰乾燥即可,並且鹼石灰可以吸收雜質氣體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NH4)2CO3;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3)NH3在加熱的條件下與CuO充分反應生成Cu、N2、H2O,即2NH3+3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