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軸承由哪些部件組成
滾動軸承一般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內圈的作用是與軸相配合並與軸一起旋轉;外圈作用是與軸承座相配合,起支撐作用。
滾動體是藉助於保持架均勻的將滾動體分布在內圈和外圈之間,其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著滾動軸承的使用性能和壽命;保持架能使滾動體均勻分布, 引導滾動體旋轉起潤滑作用。
(1)滾動軸承的裝置設計包含以下內容擴展閱讀:
維護保養
1、拆卸
軸承的拆卸是定期維修,軸承更換時進行。拆卸後,如果繼續使用,或還需要檢查軸承之狀態時,其拆卸也要與安裝時同樣仔細進行。注意不損傷軸承各零件,特別是過盈配合軸承的拆卸,操作難度大。
根據需要設計製作拆卸工具也十分重要。在拆卸時,根據圖紙研究拆卸方法、順序、調查軸承的配合條件,以求得拆卸作業的萬無一失。
外圈的拆卸過盈配合的外圈,事先在外殼的圓周上設置幾處外圈擠壓螺桿用螺絲,一面均等地擰緊螺桿,一邊拆卸。這些螺桿孔平常蓋上盲塞,圓錐滾子軸承等的分離型軸承,在外殼擋住肩上設置出幾處切口,使用墊塊,用壓力機拆卸,或輕輕敲打著拆卸。
內圈的拆卸,可以用壓力機拔出最簡單。此時,要注意讓內圈承受其拔力。再者,所示的拔拉卡具也多為使用,無論那種卡具,其都必須牢牢地卡在內圈側面。為此,需要考慮軸擋肩的尺寸,或研究在擋肩處加工上溝,以便使用拉拔卡具。
大型軸承的內圈拆卸採用油壓法。通過設置在軸承的油孔加以油壓,以使易於拉拔。寬度大的軸承則油壓法與拉拔卡具並用,進行拆卸作業。
圓柱滾子軸承的內圈拆卸可以利用感應加熱法。在短時間內加熱局部,使內圈膨脹後拉拔的方法。需要安裝大批這類軸承內圈的場合,也使用感應加熱法。
2、清洗
將軸承拆下檢查時,先用攝影等方法做好外觀記錄。另外,要確認剩餘潤滑劑的量並對潤滑劑采樣,然後再清洗軸承。
(1)軸承的清洗分粗洗和精洗進行,並可在使用的容器底部放上金屬網架。
(2)粗洗時,在油中用刷子等清除潤滑脂或粘著物。此時若在油中轉動軸承,注意會因異物等損傷滾動面。
(3)精洗時,在油中慢慢轉動軸承,須仔細地進行。
通常使用的清洗劑為中性不含水柴油或煤油,根據需要有時也使用溫性鹼液等。不論用哪種清洗劑,都要經常過濾保持清潔。
清洗後,立即在軸承上塗布防銹油或防銹脂。
❷ 轉盤軸承的設計標准
轉盤軸承的設計標准:
基本代號分為三部分,前部為結構型式和傳動型式代號,中部為滾動體直徑(對兩排以上滾動體的軸承為最大滾動體直徑),後部為滾動體中心圓直徑(對兩排以上滾動體的軸承為最大滾動體中心圓直徑)
1、結構型式代號按規定。四點接觸球IKO軸承,02 雙排異徑球軸承,11 交叉圓柱滾子軸承 ,13 三排圓柱滾子組合軸承。
2、傳動型式代號按表2的規定。 0 無齒式, 1 漸開線圓柱齒輪外齒較小模數, 2 漸開線圓柱齒輪外齒較大模數, 3 漸開線圓柱齒輪內齒較小模數, 4 漸開線圓柱齒輪內齒較大模數。
3、基本代號編制規則 基本代號編排時,結構型式代號和傳動型式代號連寫,前部、中部和後部之間用「.」隔開。
轉盤進口軸承是一種能夠同時承受較大的軸向負荷、徑向負荷和傾覆力矩等綜合載荷的特殊結構的中大型軸承。 一般情況下,轉盤軸承自身帶有安裝孔、潤滑油孔和密封裝置,可以滿足各種不同工況條件下工作的各類主機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轉盤SKF軸承本身具有結構緊湊、引導旋轉方便、安裝簡便和維護容易等特點,被廣泛用於起重運輸機械、冶金機械、採掘機械、建築工程機械、港口機械和自動化裝配線等中大型回轉裝置上。
❸ 在進行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時應考慮哪些問題
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1 軸承的固定
在確定了軸承的類型和型號以後,還必須正確的進行滾動軸承的組合結構設計,才能保證軸承的正常工作。
軸承的組合結構設計包括:
1)軸系支承端結構;
2)軸承與相關零件的配合;
3)軸承的潤滑與密封;
4)提高軸承系統的剛度。
1. 兩端固定(兩端單向固定)
普通工作溫度下的短軸(跨距L<400mm),支點常採用兩端單向固定方式,每個軸承分別承受一個方向的軸向力。如圖,為允許軸工作時有少量熱膨脹,軸承安裝時應留有軸向間隙0.25mm-0.4mm(間隙很小,結構圖上不必畫出),間隙量常用墊片或調整螺釘調節。
特點:限制軸的雙向移動。適用於工作溫度變化不大的軸。
注意:考慮受熱伸長,軸承蓋與外端面之間留補償間隙c,c=0.2~0.3mm。
2.一端雙向固定、一端游動
當軸較長或工作溫度較高時,軸的熱膨脹收縮量較大,宜採用一端雙向固定、一端游動的支點結構,如圖。
固定端由單個軸承或軸承組承受雙向軸向力,而游動端則保證軸伸縮時能自由游動。為避免松脫,游動軸承內圈應與軸作軸向固定(常採用彈性擋圈)。用圓柱滾子軸承作游動支點時,軸承外圈要與機座作軸向固定,靠滾子與套圈間的游動來保證軸的自由伸縮。
特點:一個支點雙向固定,另一個支點作軸向游動。
深溝球軸承作為游動支點,軸承外圈與端蓋留間隙。
圓柱滾子軸承作為游動支點,軸承外圈應雙向固定。
適用:溫度變化較大的長軸。
2 軸承組合的調整
1.軸承間隙的調整
調整方法:(1)軸承蓋與機座的墊片厚度調整;
(2)用螺釘調整軸承外圈壓蓋的移動。
2.軸承預緊
目的:提高精度、剛度,減小振動。
安裝時根據軸承的預緊力要求使軸承中保持一定軸向力,從而確保一定游隙,
3.軸承組合位置的調整
使軸上零件(齒輪、帶輪等)具有準確的工作位置。
3. 滾動軸承的配合
軸承內圈孔與軸的配合採用基孔制;
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採用基軸制。
4. 滾動軸承的的裝拆
金工設計中,應考慮裝拆軸承時不損壞軸承和其它零部件。
l在機器保養和修理中需要拆卸某些結構,如果這些結構的拆卸很困難,或者在拆卸中很容易損壞某些零件,則會給保養和修理帶來困難或增加成本。結構設計中應事先考慮拆卸的需要。
l滾動軸承通常的設計壽命與整機不一致,需要在使用過程中多次更換,當與軸承之間有裝配關系的零件損壞時也需要對軸承進行拆卸,拆卸軸承時應使拆卸力不經過滾動體傳遞,以防使滾動體發生塑性變形。
拆卸滾動軸承通常使用專門的工具,設計軸系結構式應為工具的使用留有足夠得為空間,這些數據可以在滾動軸承手冊中找到。
❹ 滾動軸承一般由內圈、外圈、____和____四部分組成。
滾動軸承一般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
內圈和外圈通常是由優質鋼材製成,以耐磨性和抗腐蝕性為主要特點。滾動體和保持架通常也是由鋼材製成,但也有使用其他材料的情況,如陶瓷、塑料等。當轉動力大時,為保證適當的載荷能夠施加於滾動體和內外圈之間,滾動軸承內部通常充滿軸承潤滑油或脂等潤滑物,以降低摩擦、磨損和能量損失。
滾動軸承的種類
滾動軸承的種類很多,按照功能分類可分為徑向軸承、推力軸承和復合軸承。根據滾動體類型分類可分為球形滾動軸承、圓錐滾動軸承、調心球軸承、角接觸球軸承、滾針軸承、圓柱形滾動軸承等。滾動軸承是機械傳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將機械部件的旋轉運動轉換成平動運動,以確保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和行業。
滾動軸承的尺寸和結構形式也非常多樣化,如尺寸有小到幾毫米的微型軸承,到2-3米大型的滾動軸承。結構形式包括開式、封閉式、蓋板式、密封式、加油線式等。這些不同類型的軸承能夠滿足不同行業和領域的機械設備轉動部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