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1)小明同學做實驗時發現燭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
(1)燭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於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所以蠟燭相對於凸透鏡偏低,所以可以將蠟燭向上移或將凸透鏡向下移.
故答案為:下.
(2)透鏡的焦距為10cm,由圖知,此時凸透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物距處於f和2f之間,像距大於2f=20cm.
幻燈機或投影儀就是根據凸透鏡成放大、倒立實像的原理製成的.
故答案為:20;幻燈機(或投影儀).
(3)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可能是不能成像,物體放在焦點上,即物距為10cm;或成虛像,物距小於焦距10cm.
故答案為:物距小於(或等於)焦距.
(4)小明將實驗裝置上的凸透鏡取下,觀察手指,此時物距小於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如果用此凸透鏡觀察窗外的物體,由於物距大於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答案為:正立的虛;倒立、縮小的.
『貳』 如圖所示為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裝置,根據要求回答.(1)要使物體成倒立,放大實像時,物體應放在_____
(1)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要使物體成倒立,放大實像時,物距f<u<2f,即物體應放在B點;
故答案為:B.
(2)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u<f,成正立放大的實像,即當物體放在C點時,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這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放大鏡就是利用此原理製成的.
故答案為:正立放大的虛;放大鏡.
(3)當物體從A點向f點靠近時,物距減小,則像距變大,像變大.
故答案為:變大;增大.
『叄』 如圖所示的是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圖,在蠟燭從 P 點左側向 F 點靠近的過程中,調節光屏的位置,
變大;在光屏一側透過透鏡看蠟燭
『肆』 如圖所示是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此時燭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清晰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為
15,右,縮小
『伍』 小剛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其中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
(1)實驗中使用光具座,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跟燭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蠟燭在光具座上25cm刻度線處,物距是25cm,在1倍和2倍焦距之間,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2)蠟燭在光具座上40cm刻度線處,物距是10cm,小於1倍焦距,此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3)圖中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水球具有中間厚,邊緣薄的特點,因此水球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此時王亞平到水球的距離與水球焦距的關系是大於2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在圖1中相當於將蠟燭放在大於30cm刻度線范圍所成的像,此時光屏應放在15~30刻度線范圍; (4)因為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不僅左右相反,而且上下相反.根據圖丙,首先找出左右相反的像即B,然後確定與B上下相反的像即A. 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放大;(2)正立;(3)15~30;(4)A.
『陸』 小剛同學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用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實驗,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在實驗過
(1)物距為40厘米,凸透鏡的焦距是10厘米,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知,此時物體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當將蠟燭放於20cm刻度線處時,此時物距為30cm,物距變小,則像距變大,即向右移動光屏,此時像變大. 故答案為:縮小;右;增大. (2)當照完合影後,又給小明同學照半身像時,照相機所成的像變大了,像距也要變大,物距變小,故照相機到小明的距離變小,鏡頭到底片的距離變大. 故本題答案為:減小;增大. |
『柒』 如圖所示,是某物理實驗小組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1)將蠟燭
(1)物體此時距透鏡的距離有可能恰好為一倍焦距,此時物體不成像.所以光屏上沒有清晰的像. 物體此時距透鏡的距離有可能小於一倍焦距,物體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由於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所以光屏上也不會有清晰的像. 物體此時的距離即使大於一倍焦距,成實像,若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此時光屏上也不會有清晰的像.故有以下三種可能:A.光屏、燭焰的中心不在凸透鏡的主光軸上;B.物距小於透鏡的一倍焦距;D.蠟燭在透鏡的焦點上. (2)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5cm處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於幻燈機或投影儀.將蠟燭向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物距增大,要在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像距要減小,所以光屏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即應該向左移. (3)如果用遮光板擋住透鏡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會聚光線成完整的像,但由於會聚的光線比原來減少,所以像比原來變暗. 故答案為:(1)A、B、D; (2)放大;左; (3)C.
『捌』 初二物理。。如圖所示是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時,某同學首先使發光點S,凸透鏡L和光
:(1)由「發光點S移到圖示位置時,發光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後成為平行光」,根據從焦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後將變為平行光,可知S即為焦點. (2)因為是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即要得到的是實像,則 A、在圖示位置時,保持燭焰S′和光屏P不動,只將透鏡L向右移適當距離,即增大物距,則物距大於焦距,即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像距應在2倍焦距以外,所以應將光屏P向右移適當距離,故本選項不正確. B、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和光屏P不動,只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故可以將S'移至兩倍焦距以外(從光具座可得知光屏在一倍至兩倍焦距之間),即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本選項正確. C、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則物距大於焦距,即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像距應在2倍焦距以外,所以應將光屏P向右移適當距離,故本選項正確. D、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即增大物距,則物距大於焦距,再將光屏P向左移適當距離,即可得到實像,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BCD.
『玖』 某同學利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比較甲、乙、丙三個凸透鏡的焦距大小.三次實驗時,燭焰與凸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來分析,物距大於乙凸透鏡的焦距小於二倍焦距,物距大於甲凸透鏡的二倍焦距,物距小於丙凸透鏡的焦距.保持各凸透鏡跟燭焰距離相等可知物距相等,所以丙凸透鏡的焦距最大,乙次之,甲最小.所以選項A正確. 故選A.
與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