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考化學實驗題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實驗題是化學中重要的一題,那麼化學實驗題該怎麼做呢?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考化學實驗題知識點 總結 ,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化學實驗題知識點:文字表達歸納
1、濃硫酸的稀釋:
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沿燒杯內壁緩慢倒入濃硫酸並不斷用玻璃棒攪拌。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酸鹼性:
用乾燥潔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中部,與標准比色卡比較,讀出溶液的pH。
3、用試紙檢驗氣體:
(以NH3為例)用玻璃棒貼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集氣瓶口或試管口,看試紙是否變藍。
4、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大試管單孔塞為例):
①微熱法:將導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試管,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時導管口迴流一段水柱,說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液差法:塞緊橡皮塞,用止水夾夾住導氣管的橡皮管部分,從長頸漏斗中向試管中注水,使長頸漏斗中液面高於試管中液面,過一段時間,液面差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若為分液漏斗,塞緊橡皮塞,用止水夾夾住導氣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開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體滴下的速率逐漸減慢至不再滴下,說明氣密性良好。)
5、聞氣體的氣味:
用手在集氣瓶口上方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飄入鼻孔。
6、焰色反應:
(以K元素為例)用潔凈的鉑絲蘸取待測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是否為紫色。(註:洗滌鉑絲用鹽酸溶液)。
7、洗滌沉澱:
把蒸餾水沿著玻璃棒注入到過濾器中至浸沒沉澱,靜置,使蒸餾水濾出,重復2~3次即可。
8、判斷沉澱劑是否足量的操作:
在上層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層清液置於小試管中),滴加沉澱劑,若不再產生沉澱,說明沉澱完全。如粗鹽提純實驗中判斷BaCl2已過量的 方法 是:在上層清液中再繼續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變渾濁,則表明BaCl2已過量。
9、判斷沉澱是否洗滌干凈的操作:
取少量最後一次洗滌洗液,滴加相應試劑……
10、萃取分液操作:
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將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盪、靜置、分層,在漏斗下面放一個小燒杯,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層液體從下口沿燒杯壁流下;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11、量氣操作注意:
待溫度恢復至室溫時,調節量筒(或量氣管)使左右液 面相 平。
12、酸鹼中和滴定終點判斷:
如強酸滴定強鹼,用酚酞用指示劑,當最後一滴酸滴到錐形瓶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鍾內不變色即為終點。(拓展:氧化還原滴定如用KMnO4滴定草酸: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紫色,且半分鍾不褪色。)
13、有機實驗中長導管的作用:
冷凝迴流,提高反應物的利用率。
14、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
往煮沸的蒸餾水中逐滴滴加飽和的FeCl3溶液,當溶液變紅褐色時,立即停止加熱。
15、滲析操作:
將膠體裝到半透膜袋中,用線將半透膜紮好後系在玻璃棒上,浸在燒杯的蒸餾水中,並及時更換蒸餾水。
16、容量瓶檢漏操作:
往容量瓶內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隻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過來,觀察瓶塞周圍有無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將瓶正立並將瓶塞旋轉180度後塞緊,仍把瓶倒立過來,再檢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17、氣體驗滿和檢驗操作:
①氧氣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收集的氧氣已滿。②可燃性氣體(如氫氣)的驗純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試管的氣體,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 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則氣體不純;聽到輕微的「噗」的一聲,則氣體已純。(可燃性氣體在加熱或點燃之前必須檢驗氣體純度。)
③二氧化碳驗滿: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氣體已滿。④氨氣驗滿: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說明氣體已滿。⑤氯氣驗滿:用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說明氣體已滿。
18、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是: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9、皂化反應完成的標志:
靜置不分層。
20、引發鋁熱反應的操作:
加少量KClO3,插上鎂條並將其點燃。
21、量取液體讀數:
視線應與刻度和液面凹液面最低點水平相切。
22、銀氨溶液的配製:
在硝酸銀溶液中邊搖動試管邊逐滴滴加稀氨水至沉澱恰好溶解為止。
23、固體加熱至恆重的標志:
連續兩次稱量質量差不超過0.1g。
24、澱粉水解程度的判斷:
完全水解——加入碘水,不顯藍色。
尚未水解——取水解液先加NaOH溶液於試管,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熱,若無磚紅色沉澱產生,證明澱粉沒有水解。
部分水解——用兩個試管取兩份水解液,一份加入碘水顯藍色,另一份加鹼中和硫酸 後再加入
新制的Cu(OH)2加熱, 產生磚紅色沉澱 (同時具有上述兩種現象)。
25、檢驗鹵代烴中鹵原子的操作:
取樣與NaOH溶液共熱,然後加HNO3酸化,再加AgNO3溶液,據沉澱顏色進行判斷。
26、物質檢驗操作:
取樣→加試劑→表現象→說結論。
高考化學實驗題知識點:化學實驗注意事項
1.銀氨溶液、氫氧化銅懸濁液、氫硫酸等試劑不宜長期存放,應現配現用
正確,銀氨溶液久制易生成Ag3N極為易爆
2.實驗室製取氧氣完畢後,應先取出集氣瓶,再取出導管,後停止加熱
正確
3.品紅試紙、醋酸鉛試紙、pH試紙、石蕊試紙在使用前必須先用蒸餾水潤濕
錯誤,PH試紙不潤濕
4.用標准鹽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時,所用錐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潤洗
正確
5.為防止揮發,濃氨水、氫氟酸、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
錯誤,漂白粉不易揮發但易變質,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6.濃H2SO4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水沖洗,再用乾燥布擦凈,最後塗上NaHCO3溶液
錯誤,先用乾燥布擦凈,再用水沖洗,最後塗上NaHCO3溶液
7.一支25mL的滴定管中,液面所在刻度為12.00,則其中所盛液體體積大於13.00mL
正確
8.准確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用50mL鹼式滴定管
錯誤,應用酸式滴定管
9.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正確
10.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分析下列實驗溫度計水銀球位置。
(測定溶解度、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酚醛樹脂、乙酸乙酯制備與水解、糖水解)測定溶解度(溶液)、制乙烯(反應液)、硝基苯(水浴)、苯磺酸(水浴)、酚醛樹脂(沸水浴)、乙酸乙酯制備(直接加熱)、水解(水浴)、糖水解(水浴)
11.滴定時,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錐形瓶,邊滴邊振盪,眼睛注視滴定管中的液面下降的速度
錯誤,眼睛注視錐形瓶中指示劑顏色變化
12.稱量時,稱量物放在稱量紙上,置於托盤天平的右盤,砝碼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中
錯誤,左物右碼
13.試管中注入某無色溶液密封,加熱試管,溶液變紅色,冷卻後又變無色。確定溶液成分
應為SO2+品紅溶液
14.只用一種試劑可以鑒別甲苯、氯仿、己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純鹼溶液
正確,濃溴水
15.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醋酸時,通常選擇甲基橙作指示劑,終點顏色由橙變黃
錯誤,通常選擇酚酞作指示劑
16.除去蛋白質溶液中的可溶性鹽可通過鹽析的方法
錯誤,應該使用滲析
17.配製硫酸亞鐵溶液所用的蒸餾水應預先煮沸,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氣
正確
18.試管、蒸發皿、坩堝、錐形瓶等儀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
錯誤,錐形瓶應當隔石棉網微熱
19.飽和純鹼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滲析法分離油脂皂化所得的混合液
高考化學實驗題知識點:化學公式實驗常見公式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
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2H2O+O2=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Fe2O3+3H2O↑
高考化學實驗題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高考化學實驗題重要知識點總結
★ 高考化學實驗題知識點
★ 高考化學實驗探究題及答案
★ 高考化學實驗題型答題技巧
★ 2017高考化學實驗經典八大題
★ 高考復習化學實驗題,2020年高考化學復習方法
★ 高三化學實驗分析及試題考測
★ 高考化學電化學是最常見的實驗題
★ 高考化學實驗題知識大全
★ 高三化學專題訓練探究實驗題解題思路
❷ 如圖為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丁烷裂解的實驗流程.(註:CuO能將烴氧化成CO2和H2O,G後面裝置與答題無關,省
(1)應先檢查整套裝置的氣密性,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再給D、G裝置加熱;
故答案為:②③①;
(2)在裝置G的末端收集一小試管氣體堵住管口,靠近火焰,松開手指,若沒有爆鳴聲,則空氣排盡;
故答案為:打開K,使丁烷氣依次流經各裝置,在裝置G的末端收集一小試管氣體堵住管口,靠近火焰,松開手指,若沒有爆鳴聲,則空氣排盡;
(3)B裝置所起的作用是通過觀察氣泡,控制氣體流速;
故答案為:通過觀察氣泡,調節K,控制氣體流速;
(4)混合物中含有有機物和溴,向混合物中加入亞硫酸鈉溶液後,溶液分層,採用分液的方法分離出混合物和有機層,互溶的液體採用蒸餾的方法分離,分離出甲和乙;
①互不相溶的液體採用分液的方法分離,互溶的液體採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所以操作I、操作II分別是分液、蒸餾,
故答案為:分液;蒸餾;
②亞硫酸鈉具有還原性,能和強氧化性物質溴反應而除去溴,離子方程式為:SO2+Br2+2H2O=SO42-+2Br-+4H+(
故答案為:SO2+Br2+2H2O=SO42-+2Br-+4H+;
(5)丁烷的裂解中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物質的量相等,生成的甲烷和丙烯的物質的量相等,E、F吸收的是烯烴,設x為C2H4的物質的量,y為C3H6的物質的量,則乙烷和甲烷的物質的量分別是x、y,則28x+42y=1.82g
G減少的質量是氧化銅中的氧元素質量,乙烷和甲烷和氧化銅反應需要的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2(2x+y)+
6x+4y |
2 |
4.16 |
16 |
❸ 實驗室製取氧氣如果用長頸漏斗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
在實驗室製取氧氣的過程中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止水夾,向長頸漏斗加水內,若長容頸漏斗內存在一段穩定的水柱,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長頸漏斗下端的管口可否在液面以上(不可以,這樣氣體會從長頸漏斗中跑掉)盛水的集氣瓶中能否有氣泡(不能,會使收集的氣體不純)排水法什麼時候開始收集(當導管口氣泡連續均勻產生時)為什麼(因為開始排出的是空氣)如何驗證已收集滿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部,若復燃,則收集滿
親,有其他題目請另外發問,此問題有疑問,請追問,,以上都是本人自己純手工做的,有錯誤,請指出。我是誠心的想幫你,若滿意請點擊在下答案旁的"好評",互相探討,答題不易,互相理解,請不要隨意給差評,謝謝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❹ 檢驗固液不加熱型有長頸漏斗的裝置氣密性
用止水夾將膠皮管夾緊,向長頸漏斗中注水,若在漏斗頸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專柱,說明裝置氣密性屬良好。-----------這是答案中給的,答題時可以不涉及到「往長頸漏斗里加水至浸沒漏斗底部」這句話,但你必須清楚漏斗中出現水柱必是在水浸沒漏斗下端之後才會出現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