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加工中心換刀裝置結構設計參考文獻

加工中心換刀裝置結構設計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2025-04-25 00:17:59

A.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精選6篇)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1

論文題目:

MC無機械手換刀刀庫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本論文是開發設計出一種體積小、結構緊湊、價格較低、生產周期短的小型立式加工中心無機械手換刀刀庫。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調研一個加工中心,了解其無機械手換刀刀裝置和結構。

2、參照調研的加工中心,進行刀庫布局總體設計。畫出機床總體布置圖和刀庫總裝配圖,要有方案分析,不能照抄現有機床。

3、設計該刀庫的一個重要部分,如刀庫的轉位機構(包括定位裝置,刀具的夾緊裝置等),畫出該部件的裝配圖和主要零件(如殼體、蝸輪、蝸桿等3張以上工作圖。

4、撰寫設計說明書。

本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進度安排

本課題採取的研究方法為:

(1)理論分析,參照調研的加工中心,進行刀庫布局總體設計。

進度安排:

2009.3.16-3.20 收集相關的畢業課題資料。

2009.3.23-3.27 完成開題報告。

2009.3.30-4.17 完成畢業設計方案的制定、設計及計算。

2009.4.20-5.15 完成刀庫的設計

2009.5.18-5.29 完成畢業設計說明書。

2009.6.01-6.08 畢業設計答辯。

主要參考文獻

[1] 廉元國,張永洪. 加工中心設計與應用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5.3

[2] 惠延波,沙傑.加工中心的數控編程與操作技術 [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2

[3] 勵德瑛.加工中心的發展趨勢 [J]. 機車車輛工藝,1994,6

[4] 徐正平.CIMT2001 加工中心評述[J]. 製造技術與機床,2001,6

[5] 劉利. FPC-20VT 型立式加工中心[J]. 機械製造,1994,7

[6] 李洪. 實用機床設計手冊 [M].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

[7] 劉躍南.機械繫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8

[8] Panasonic 交流伺服電機驅動器 MINASA 系列使用說明書

[9]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第 2 卷[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11

[10]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第 3 卷[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11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2

1 課題提出的背景與研究意義

1.1 課題研究背景

在數控機床移動式加工中移動部件和靜止導軌之間存在著摩擦,這種摩擦的存在增加了驅動部件的功率損耗,降低了運動精度和使用壽命,增加了運動雜訊和發熱,甚至可能使精密部件變形,限制了機床控制精度的提高。由於摩擦與運動速度間存在非線性關系,特別是在低速微進給情況下,這種非線性關系難以把握,可能產生所謂的尺蠖運動方式或混沌不清的極限環現象,嚴重破壞了對微進給、高精度、高響應能力的進給性能要求。為此,把消除或減少摩擦的不良影響,作為提高機床技術水平的努力方向之一。該課題提出的將磁懸浮技術應用到數控機床加工中,即可以做到消除移動部件與靜止導軌之間存在的摩擦及其不良影響。對提高我國機床工業水平及趕上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具有重大意義,且社會應用前景廣闊。

1.2課題研究的意義

機床正向高速度、高精度及高度自動化方向發展。但在高速切削和高速磨削加工場合,受摩擦磨損的影響,傳統的滾動軸承的壽命一般比較短,而磁懸浮軸承可以克服這方面的不足,磁懸浮軸承具有的高速、高精度、長壽命等突出優點,將逐漸帶領機電行業走向一個沒有摩擦、沒有損耗、沒有限速的嶄新境界。超高速切削是一種用比普通切削速度高得多的速度對零件進行加工的先進製造技術,它以高加工速度、高加工精度為主要特徵,有非常高的生產效率,磁懸浮軸承由於具有轉速高、無磨損、無潤滑、可靠性好和動態特性可調等突出優點,而被應用於超高速主軸系統中。要實現高速切削,必須要解決許多關鍵技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速切削主軸系統,而選擇合理的軸承型式對實現其高轉速至關重要。其中,磁懸浮軸承是高速切削主軸最理想的支承型式之一。磁懸浮軸承可以滿足超高速切削技術對超高速主軸提出的性能要求。但它與普通滑動或滾動軸承的本質區別在於,系統開環不穩定,需要實施主動控制,而這恰恰使得磁懸浮軸承具有動特性可控的優點磁懸浮軸承是一個復雜的機電磁一體化產品,對其精確的分析研究是一項相當困難的工作,如果用實驗驗證則會碰到諸如經費大、周期長等困難,在目前國內情況下不能採取國外以試驗為主的研究方法,主要從理論上進行研究,利用計算機軟體對磁懸浮控制系統進行模擬是一種獲得磁懸浮系統有關特徵簡便而有效的方法。這就是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2 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磁懸浮軸承的應用與發展可以說是傳統支承技術的革命。由於具有無機械接觸和可實現主動控制兩個顯著的優點,主動磁懸浮軸承技術從一開始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磁懸浮軸承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Holmes和Beams利用交流諧振電路實現了對鋼球的懸浮。自1988年起,國際上每兩年舉行一屆磁懸浮軸承國際會議,交流和研討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0年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提出了柔性轉子的研究問題,同年G.Schweitzer教授提出了數字控制問題;1998年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R.Vuillemin和B.Aeschlimann等人提出了無感測器磁懸浮軸承。近十年,瑞士、美國、日本等國家研製的電磁懸浮軸承性能指標已經很高,並且已成功應用於透平機械、離心機、真空泵、機床主軸等旋轉機械中,電磁懸浮軸承技術在航空航天、計算機製造、醫療衛生及電子束平版印刷等領域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縱觀2006年在洛桑和托里諾召開的第10界國際磁軸承研討會,磁軸承主要應用研究為磁軸承在高速發動機、核高溫反應堆(HTR-10GT)、人造心臟和回轉儀等方面。國內在磁懸浮軸承技術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對磁懸浮軸承的研究起步於80年代初。

1983年上海微電機研究所採用徑向被動、軸向主動的混合型磁懸浮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全懸浮磁力軸承樣機;198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陳易新等提出了磁力軸承結構優化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建立了主動磁力軸承機床主軸控制系統數學模型,這是首次對主動磁力軸承全懸浮機床主軸從結構到控制進行的系統研究;1998年,上海大學開發了磁力軸承控制器(600W)用於150m制氧透平膨脹機的控制;2000年清華大學與無錫開源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實現了內圓磨床磁力軸承電主軸的'工廠應用實驗。目前,國內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等都在開展磁懸浮軸承方面的研究。2002年清華大學朱潤生等對主動磁懸浮軸承主軸進行磨削試驗,當轉速60000r/min、法向磨削力100N左右時,精度達到小於8m的水平,精磨磨削效率基本達到工業應用水平。2003年6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磁懸浮應用技術研究所研製的磁懸浮乾燥機的性能指標已通過江蘇省技術鑒定,向工業應用邁出了可喜的一步。2005年「濟南磁懸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磁懸浮軸承主軸設備,在濟南第四機床廠做磨削試驗,成功磨製出一個內圓孔工件,這是我國第一個用磁懸浮軸承主軸加工的工件。此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近幾年來,由於微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的發展,磁懸浮軸承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進展。

從總體上看,磁懸浮軸承技術正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理論分析更注重系統的轉子動力學分析,更多地運用非線性理論對主動

磁懸浮轉子系統的平衡點和穩定性進行分析;更注重建立系統的非線性耦合模型以求得更好的性能。

(2)注重系統的整體優化設計,不斷提高其可靠性和經濟性,以期獲得磁懸浮軸承更加廣泛的應用前景。

(3)控制器的實現越來越多的採用數字控制。為達到更高的性能要求,控制器的數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由於數字控制器的靈活性,各種現代控制理論的控制演算法均在磁懸浮軸承上得到嘗試。

(4)發展了多種新型磁懸浮軸承如:無感測器磁懸浮軸承、無軸承電機超導磁懸浮軸承、高溫磁懸浮軸承。此外,磁懸浮機床主軸在各方面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如:高潔凈鋼材Z鋼和EP鋼的引入;陶瓷滾動體,重量比鋼球輕40%;潤滑技術的開發,對於高速切削液的主軸,油液和油霧潤滑能有效防止切削液進入主軸;保持架的開發,聚合物保持架具有重量,自潤滑及低摩擦系數的特點從應用的角度看,磁懸浮軸承的潛力尚未得到的發掘,而它本身也未達到替代其它軸承的水平,設計理論,控制方法等都有待研究和解決。

3 課題的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3.1 研究目標

控制器是主動控制磁懸浮軸承研究的核心,因此正確選擇控制方案和控制器參數,是磁懸浮軸承能夠正常工作和發揮其優良性能的前提。該課題主要研究單自由度磁懸浮系統,其結構簡單,性能評判相對容易、研究周期短,並且可以擴展到多自由度磁懸浮系統的研究。針對磁懸浮主軸系統的非線性以及在控制方面的特點,該課題探索出提高系統總體性能和動態穩定性的有效控制策略。

3.2 主要研究內容

(1)闡述課題的研究背景與意義,對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狀況進行綜述。

(2)對磁懸浮機床主軸的動力學模型進行分析,並將其數值化、離散、解耦和降階等,為後續研究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3

1、 目的及意義(含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分析)

本人畢業設計的課題是」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及總體設計」,並和我的一個同學(他課題是「鋼坯噴號機噴號部件設計」)一起努力共同完成鋼坯噴號機的設計。我們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價格相對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鋼坯噴號機來取代用人工方法在鋼坯上寫編號。

對鋼坯噴號是鋼鐵製造業必然需要存在的一個環節,這是為了實現質量管理和質量追蹤。我們把生產鋼坯對應的連鑄機號、爐座號、爐號、流序號以及表示鋼坯生產時間的時間編號共同組成每塊鋼坯的唯一編號,適當的寫在鋼坯的表面。這樣就在鋼鐵廠的後續檢驗或在客戶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現鋼坯的質量有問題,就可以根據這個編號來追蹤到生產這個鋼坯的連鑄機、爐座、爐號、流序及時間等重要信息,及早的發現並解決生產設備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國外像日本、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對鋼坯的自動編號,雖然其輔助設備較多,價格較貴,但大大提高生產的自動化進程和效率。並且鋼坯噴號機具有設備利用率高、位置精度高、可控制性能好等優點。而在國內,除了少數的幾家大型鋼鐵企業(寶鋼、鞍鋼等)引進了自動鋼坯噴號機,大部分的鋼鐵企業仍然處在人工編號的階段。

實現鋼坯噴號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是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鋼坯噴號機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會有很大的市場。一方面因為人工的工藝流程不但浪費了大量的能量,而且打斷了生產的自動化進程,從而致使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於生產鋼坯的車間溫度很高,有強烈的熱輻射,同時還有大量的水蒸氣和粉塵,因此對其中進行人工編號的工人的勞動強度非常大,並且對身體是一種摧殘,容易得職業病。所以無論從那個方面看都急需一種價格相對便宜,工作性能可靠的鋼坯噴號機來代替人工編號。

作為一個大學生,畢業設計對我來說是展示我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一個機會,也是對我的綜合能力的一個考驗。我本人對「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及總體設計」的課題也非常感興趣,我一定會努力完成這次畢業設計的。總的來說,鋼坯噴號機對於鋼鐵廠和這次畢業設計對於我都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2、基本內容和技術方案

本課題是基於機械設計與電子控制結合的技術來設計鋼坯噴號機。經連連軋的鋼坯規格為160mmx200mm的方形鋼坯,用切割機割成定長,由300mm寬的輸出通道送出。

1.基本內容

先擬定鋼坯噴號機的總體方案,然後確定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的傳動方案及結構參數,最後畫出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的裝配圖以及零件圖。

2.系統技術方案

(1)工作過程:啟動機器PLC控制步進電機帶動鋼坯噴號機到相應的位置,按下啟動鍵發送控制信號傳到控制部件(PLC),控制部件發出控制命令給執行部件(主要是行走部件及噴號部件,行走部件帶動噴頭靠近鋼坯表面,然後噴頭進行噴號),噴號完成後噴頭上升並清洗號碼牌。再次移動噴號到下一個鋼坯處。

(2)要求實現的功能:行走部件功能(噴號機整體左右的移動,噴號部件的上下前後移動,噴頭的左右移動)、噴號部件功能(噴頭噴號,清洗號碼牌,號碼牌的更換)。其中號碼為(0—9)十個數字,號碼可以變化更換。每個號碼大小為35mmx15mm,號碼間距為5mm。

(3)實現方案:

行走功能的實現:由於在鋼坯上噴號並不需要很精確的定位,所以採用人工控制步進電機的方式移動整體噴號機來粗調。採用液壓缸提供動力來推動噴號部件,並採用行程開關控制電機來實現噴號部件上下移動,下行程開關可以控制噴號部件與鋼坯表面之間的間距和發出信號使噴頭開始噴塗料並向右移動。採用液壓缸推動,滾輪在導架上滾動的方式實現噴好機構的前後移動,並採用行程開關控制電機來實現噴頭的左右移動,右行程開關可以控制噴頭停止噴塗料並回到初始位置和噴號部件向上移動。

噴號功能的具體實現方案由和我一組的同學確定。

3、進度安排

3-4周 認真閱讀和學習有關資料和知識,並翻譯英文文獻

5-7周 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的傳動方案及總體設計

8-9周 確定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結果參數

10-13周 完成鋼坯噴號機行走部件裝配圖及零件工作圖

14-15周 准備並進行畢業答辯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4

1. 設計(或研究)的依據與意義

十字軸是汽車萬向節上的重要零件,規格品種多,需求量大。目前,國內大多採用開式模鍛和胎模鍛工藝生產,其工藝過程為:制坯→模鍛→切邊。生產的鍛件飛邊大,鍛件加工餘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藝環節多,鍛件質量差,生產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軸冷擠壓成形的具有以下優點:

1、提高勞動生產率。用冷擠壓成形工藝代替切削加工製造機械零件,能使生產率大大提高。

2、製件可獲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擠壓十字軸類零件的精度可達ITg---IT8級,表面粗糙度可達Ra O.2~1.6。因此,用冷擠壓成形的十字軸類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別高之處進行精磨。

3、提高零件的力學性能。冷擠壓後金屬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內部形成合理的纖維流線分布,使零件的強度高於原材料的強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擠壓成形是利用金屬的塑性變形製成所需形狀的零件,因而能大量減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從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國內外同類設計(或同類研究)的概況綜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軸類零件,生產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費嚴重,並且切削加工會破壞零件的金屬流線結構。目前國內大多採用熱模鍛方式成形十字軸類零件,加熱時產生氧化、脫碳等缺陷,必然會造成能源的浪費,並且後續的機加工不但浪費大量材料,產品的內在和外觀質量並不理想。

採用閉式無飛邊擠壓工藝生產十字軸,鍛件無飛邊,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1)不僅能節省飛邊的金屬消耗,還能大大減小或消除敷料,可以節約材料30﹪;由於鍛件精化減少了切削加工量,電力消耗可降低30﹪;

(2)鍛件質量顯著提高,十字軸正交性好、組織緻密、流線分布合理、纖維不被切斷,扭轉疲勞壽命指標平均提高2~3倍;

(3)由於一次性擠壓成型,生產率提高25%.

數值模擬技術是CAE的關鍵技術。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可以在昂貴費時的模具或附具製造之前,在計算機中對工藝的全過程進行分析,不僅可以通過圖形、數據等方法直觀地得到諸如溫度、應力、載荷等各種信息,而且可預測存在的缺陷;通過工藝參數對不同方案的對比中總結出規律,進而實現工藝的優化。數值模擬技術在保證工件質量、減少材料消耗、提高生產效率、縮短試制周期等方面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目前,用於體積成形工藝模擬的商業軟體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軟體打入中國市場。其中,DEFORM軟體是一套基於有限元的工藝模擬系統,用於分析金屬成形及其相關工業的各種成形工藝和熱處理工藝。DEFORM無需試模就能預測工業實際生產中的金屬流動情況,是降低製造成本,縮短研發周期高效而實用的工具。二十多年來的工業實踐清楚地證明了基於有限元法DEFORM有著卓越的准確性和穩定性,模擬引擎在大金屬流動,行程載荷和產品缺陷預測等方面同實際生產相符保持著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度。

3. 課題設計(或研究)的內容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工藝分析,完成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設計。

2)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相關英文資料翻譯。

4. 設計(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工藝分析,繪制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

2)寫畢業論文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查閱20篇以上與課題相關的文獻。

5)完成12000字的論文。

6)翻譯10000個以上英文印刷符號。

5. 實施計劃

04-06周:文獻檢索,開題報告。

07-10周:進行工藝分析、繪制模具二維圖及模具三維模型設計。

11-13周:進行數值模擬。

14-16周:撰寫畢業論文。

17周:進行答辯。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5

一、畢業設計題目的背景

三級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第一級為錐齒輪減速,第二、三級為圓柱齒輪減速。這種減速器具有結構緊湊、多輸出、傳動效率高、運行平穩、傳動比大、體積小、加工方便、壽命長等優點。因此,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飛速發展,國內已有許多單位自行設計和製造了這種減速器,並且已日益廣泛地應用在國防、礦山、冶金、化工、紡織、起重運輸、建築工程、食品工業和儀表製造等工業部門的機械設備中,今後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二、主要研究內容及意義

本文首先介紹了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研究背景,通過對參考文獻進行詳細的分析,闡述了齒輪、減速器等的相關內容;在技術路線中,論述齒輪和軸的選擇及其基本參數的選擇和幾何尺寸的計算,兩個主要強度的驗算等在這次設計中所需要考慮的一些技術問題做了介紹;為畢業設計寫作建立了進度表,為以後的設計工作提供了一個指導。最後,給出了一些參考文獻,可以用來查閱相關的資料,給自己的設計帶來方便。

本次課題研究設計是大學生涯最後的學習機會,也是最專業的一次鍛煉,它將使我們更加了解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困難,也使我對專業知識又一次的全面總結,而且對實際的機械工程設計流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相信這將對我以後的工作有實質性的幫助。

三、實施計劃

收集相關資料:20XX年4月10日——4月16日

開題准備: 4月17日——4月20日

確定設計方案:4月21日——4月28日

進行相關設計計算:4月28日——5月8日

繪制圖紙:5月9日——5月15日

整理材料:5月15日——5月16日

編寫設計說明書:5月17日——5月20日

准備答辯:

四、參考文獻

[1] 王昆等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邱宣懷 機械設計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濮良貴 機械設計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任金泉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5] 許鎮寧 機械零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6] 機械工業出版社編委會 機械設計實用手冊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機械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6

1. 設計(或研究)的依據與意義

十字軸是汽車萬向節上的重要零件,規格品種多,需求量大。目前,國內大多採用開式模鍛和胎模鍛工藝生產,其工藝過程為:制坯→模鍛→切邊。生產的鍛件飛邊大,鍛件加工餘量和尺寸公差大,因而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藝環節多,鍛件質量差,生產效率低。

相比之下,十字軸冷擠壓成形的具有以下優點:

1、增強勞動生產率。用冷擠壓成形工藝代替切削加工製造機械零件,能使生產率大大增強。

2、製件可獲得理想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擠壓十字軸類零件的精度可達ITg---IT8級,表面粗糙度可達Ra O.2~1.6。因此,用冷擠壓成形的十字軸類零件一般很少再切削加工,只需在要求特別高之處進行精磨。

3、增強零件的力學性能。冷擠壓後金屬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內部形成合理的纖維流線分布,使零件的強度高於原材料的強度。

4、降低零件成本。冷擠壓成形是利用金屬的塑性變形製成所需形狀的零件,因而能大量減少切削加工,增強材料的利用率,從而使零件成本大大降低。

2. 國內外同類設計(或同類研究)的概況綜述

利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十字軸類零件,生產工序多,效率低,材料浪費嚴重,並且切削加工會破壞零件的金屬流線結構。目前國內大多採用熱模鍛方式成形十字軸類零件,加熱時產生氧化、脫碳等缺陷,必然會造成能源的浪費,並且後續的機加工不但浪費大量材料,產品的內在和外觀質量並不理想。

採用閉式無飛邊擠壓工藝生產十字軸,鍛件無飛邊,可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1)不僅能節省飛邊的金屬消耗,還能大大減小或消除敷料,可以節約材料30%;由於鍛件精化減少了切削加工量,電力消耗可降低30%;

(2)鍛件質量顯著增強,十字軸正交性好、組織緻密、流線分布合理、纖維不被切斷,扭轉疲勞壽命指標平均增強2~3倍;

(3)由於一次性擠壓成型,生產率增強25%.

數值模擬技術是CAE的關鍵技術。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可以在昂貴費時的模具或附具製造之前,在計算機中對工藝的全過程進行分析,不僅可以通過圖形、數據等方法直觀地得到諸如溫度、應力、載荷等各種信息,而且可預測存在的缺陷;通過工藝參數對不同方案的對比中總結出規律,進而實現工藝的優化。數值模擬技術在保證工件質量、減少材料消耗、增強生產效率、縮短試制周期等方面顯示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目前,用於體積成形工藝模擬的商業軟體已有「Deform」、「Autoforge」等軟體打入中國市場。其中,DEFORM軟體是一套基於有限元的工藝模擬系統,用於分析金屬成形及其相關工業的各種成形工藝和熱處理工藝。DEFORM無需試模就能預測工業實際生產中的金屬流動情況,是降低製造成本,縮短研發周期高效而實用的工具。二十多年來的工業實踐清楚地證明了基於有限元法DEFORM有著卓越的准確性和穩定性,模擬引擎在大金屬流動,行程載荷和產品缺陷預測等方面同實際生產相符保持著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度。

3. 課題設計(或研究)的內容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工藝分析,完成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設計。

2)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相關英文資料翻譯。

4. 設計(或研究)方法

1)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工藝分析,繪制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

2)畢業論文建立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模具的三維模型。

3)完成十字軸徑向擠壓成形過程數值模擬。

4)查閱20篇以上與課題相關的文獻。

5)完成12000字的論文。

6)翻譯10000個以上英文印刷符號。

5. 實施計劃

04-06周:文獻檢索,開題報告。

07-10周:進行工藝分析、繪制模具二維圖及模具三維模型設計。

11-13周:進行數值模擬。

14-16周:撰寫畢業論文。

17周:進行答辯。

;

B. 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裝置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裝置的組成部分包括刀庫、機械手臂和驅動機構。刀庫用於存放加工所需的刀具,根據形狀不同可分為斗笠式、圓盤式和鏈條式等多種類型。市場常見的是斗笠式和圓盤式,鏈條式因其昂貴的價格而鮮有應用。

換刀方式方面,斗笠式刀庫的換刀較為簡單,沒有機械手臂,通過刀庫向主軸移動來實現換刀。這種方式具有性價比高、維護方便和結構簡單的優點,但換刀速度相對較慢。

相比之下,圓盤式刀庫的換刀更為復雜,需要機械手臂參與。機械手從刀庫取出刀具,旋轉180°後裝入主軸完成換刀。圓盤式刀庫的最大優勢在於換刀速度快,但同時也帶來了結構復雜、維護不便和故障率高的問題。

無論是哪種刀庫類型,其換刀方式、選刀方式和刀具結構都各具特點,但均由數控系統進行控制。具體的換刀動作則通過電機、氣壓或液壓系統與機械手共同完成。

總體而言,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裝置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通過自動化手段簡化操作流程,減少人工干預,實現高效、精確的加工過程。

C. 加工中心自動換刀詳細過程,謝謝

回轉刀架抄換刀工作原理類似分度襲工作台,通過刀架定角度回轉實現新舊刀具的交換。

更換主軸頭換刀方式時首先將刀具放置於各個主軸頭上。通過轉塔的轉動更換主軸頭從而達到更換刀具的目的。這兩種方式設計簡單,換刀時間短,可靠性高。

其缺點是儲備刀具數量有限,尤其是更換主軸頭換刀方式的主軸系統的剛度較差,所以僅僅適應於工序較少、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機床。

(3)加工中心換刀裝置結構設計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自動換刀系統特別適用於加工中心。

自動換刀系統應當滿足的基本要求包括:

(1)換刀時間短;

(2)刀具重復定位精度高;

(3)足夠的刀具儲存量;

(4)刀庫佔用空間少。

D. cnc數控機床怎麼換刀 數控機床對刀方法有哪些

cnc數控機床在加工過程中,當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具時,就需要進行刀具的更換。cnc數控機床的換刀方式主要有回轉刀架換刀、更換主軸頭換刀和帶刀庫的自動換刀裝置。

回轉刀架換刀是一種簡單的自動換刀裝置,常用於數控自動化機床。它可以通過設計成四方刀架、六角刀架或圓盤式軸向裝刀刀架等多種形式,安裝四把、六把或更多的刀具,並按照數控裝置的指令進行換刀。回轉刀架必須具備良好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粗加工時的切削抗力。為了保證每次轉位後的高重復定位精度,需要選擇可靠的定位方案和合理的定位結構。

更換主軸頭換刀是帶有旋轉刀具的數控自動化機床的一種簡單換刀方式。這種主軸頭實際上就是一個轉塔刀庫,通常用轉塔的轉位來更換主軸頭,實現自動換刀。轉塔上的主軸預先安裝有各工序所需的旋轉刀具,當發出換刀指令時,主軸依次地轉到加工位置,並接通主運動,使相應的主軸帶動刀具旋轉。

帶刀庫的自動換刀裝置則通過刀庫和換刀機構實現復雜零件的加工。這種裝置具有較大的容量,可以安裝在主軸箱的側面或上方。自動換刀數控機床的主軸箱內只有一根主軸,主軸部件的剛度要高,以滿足精密加工要求。

數控機床的對刀方法包括試切法、對刀儀對刀、ATC對刀和自動對刀。試切法根據位置檢測裝置不同分為相對式和絕對式。相對式試切法對刀中,可以採用直接測量、刀位點與定位塊對齊後移開刀具至對刀尺寸、先光一刀測出工件尺寸等方法。絕對式試切法則需採用基準刀,通過直接或間接方法測出其他刀具的刀位點與基準刀之間的偏差,作為設定刀補值。

對刀儀對刀分為機內對刀儀對刀和機外對刀儀對刀。機內對刀儀對刀較多用於車削類數控機床,而機外對刀儀對刀則適用於鏜銑類數控機床。對刀儀對刀需添置輔助設備,成本較高,但可以提高對刀精度和效率。

ATC對刀是在機床上利用對刀顯微鏡自動計算出刀具長度的方法。自動對刀則利用CNC裝置的刀具檢測功能,自動精確地測出刀具各個坐標方向的長度,並自動修正刀具補償值,提高對刀精度和效率。

自動對刀亦稱刀尖檢口功能,是在加工中心上一次安裝工件後,利用刀庫中的多把刀具加工工件的多個表面。採用機外對刀儀對刀、ATC對刀和自動對刀等方法,可以提高對刀精度和效率。

E. 加工中心機械手換刀的工作原理

下面是以在螺栓數控銑床的自動換刀裝置中採用這種上機械手換刀的工作原理。

該機械手安裝在主軸的左側面,隨同主軸箱一起運動。機械手由機械手臂與45°的斜殼體組成。機械手臂1形狀對稱。固定在回轉軸4上,回轉軸與主軸成45°角,安裝在殼體3上,5為手臂托,可由氣壓缸帶動(圖中未標出),機械手有伸縮、回轉、抓刀、松刀等動作。

伸縮動作:氣壓缸(圖中未標出)帶動手臂托架5沿主軸軸向移動。

回轉動作:氣壓缸2中的齒條輪通過齒輪帶動回轉軸4轉動。從而實現手臂正向和反向180°的旋轉運動。

抓刀、松刀動作:機械手對刀具的夾緊和松開是通過氣壓缸6。碟形彈簧7及拉桿8、杠桿9、活動爪10來實現。碟形彈簧實現夾緊,氣壓缸實現松開。在活動爪中有兩個銷子11,當夾緊刀具時,插入刀柄凸緣的孔內,確保安全、可靠。

2)

機械手的自動換刀過程的動作順序

(a) (b) (c) (d)

圖4-6 換刀機械手的換刀過程

自動換刀裝置的換刀過程由選刀和換刀兩部分組成。

選刀即刀庫按照選刀命令(或信息)自動將要用的刀具移動到換刀位置,完成選刀過程,為下面換刀做好准備,換刀即是機械手把主軸上用過的刀具取下,將選好的刀具安裝在主軸之上。

換刀動作的大致過程為:

1)主軸箱回到最高處(z坐標零點),同時實現「主軸准停」。即主軸停止回轉並准確停止在一個固定不變的角度方位上,保證主軸端面的鍵也在一個固定的方位,使刀柄上的鍵槽能恰好對正端面鍵。

2)機械手抓住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3)把卡緊在主軸和發庫上的刀具松開

4)活塞桿推動機械手下行,從主軸和刀庫上取出刀具

5)機械手回轉180°,交換刀具位置,

6)將更換後的刀具裝入主軸和刀庫

7)分別夾緊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8)機械手鬆開主軸和刀庫上的刀具

9)當機械手鬆開具後,限位開關發出「換刀完畢」的信號,主軸自由,可以開始加工或其他程序動作。

閱讀全文

與加工中心換刀裝置結構設計參考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燕秀工具箱的標准件在哪裡 瀏覽:430
深圳華新達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71
氣瓶櫃屬於實驗室安全裝置 瀏覽:61
二苄叉丙酮的制備的實驗裝置 瀏覽:117
凈水器製冷開關關不了什麼原因 瀏覽:132
設備安裝調試費如何取費 瀏覽:244
現在常用的自動空氣開關裝置式 瀏覽:875
超聲波潔牙和ems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636
錦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873
防雷裝置設計單位 瀏覽:505
電機及拖動實驗裝置 瀏覽:795
冰櫃製冷多少度為宜 瀏覽:756
黃油為什麼打不進軸承裡面 瀏覽:526
cary300是什麼測量儀器 瀏覽:707
機床腳下踏板有什麼作用 瀏覽:728
暖氣人字磁性閥門 瀏覽:815
自動裝置安裝初級工哪裡報名 瀏覽:300
qq閃照怎麼保存截圖存儲設備正在使用 瀏覽:459
機械革命x2官網售價是多少錢 瀏覽:271
機械母親什麼意思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