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火分區的原則有哪些
從防火的角度看,防火分區劃分得越小,越有利於保證建築物的防火安全。但如果劃分得過小,則勢必會影響建築物的使用功能,這樣做顯然是行不通的。防火分區面積大小的確定應考慮建築物的使用性質、重要性、火災危險性、建築物高度、消防撲救能力以及火災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我國現行的《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等均對建築的防火分區面積作了規定,在設計、審核和檢查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嚴格執行。
5.3 防火分區和層數
5.3.1 除本規范另有規定外,不同耐火等級建築的允許建築高度或層數、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築面積應符合表5.3.1的規定。
表5.3.1 不同耐火等級建築的允許建築高度、層數、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築面積
註:1 倉庫內的防火分區之間必須採用防火牆分隔,甲、乙類倉庫內防火分區之間的防火牆不應開設門、窗、洞口;地下或半地下倉庫(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的最大允許佔地面積,不應大於相應類別地上倉庫的最大允許佔地面積。
2 室友庫區內的桶裝油品倉庫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的規定。
3 一、二級耐火等級的煤均化庫,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12000㎡。
4 獨立建造的硝酸銨倉庫、電石倉庫、聚乙烯等高分子製品倉庫、尿素倉庫、配煤倉庫、造紙廠的獨立成品倉庫,當建築的耐火等級不低於二級時,每座倉庫的最大允許佔地面積和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1.0倍。
5 一、二級耐火等級糧食平房倉的最大允許佔地面積不應大於12000㎡,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3000㎡;三級耐火等級糧食平房倉的最大允許佔地面積不應大於3000㎡,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1000㎡
6 一、二級耐火等級且佔地面積不大於2000㎡的單層棉花庫房,其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應大於2000㎡。
7 一、二級耐火等級冷庫的最大允許佔地面積和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冷庫設計規范》GB 50072的規定。
8 「—」表示不允許。
3.3.3 廠房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可按本規范第3.3.1條的規定增加1.0倍。當丁、戊類的場地上廠房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不限。廠房內局部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其防火分區的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0倍計算。
倉庫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除冷庫的防火分區外,每座倉庫的最大允許佔地面積和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築面積可按本規范第3.3.2條的規定增加1.0倍。
3.3.4 甲、乙類生產場所(倉庫)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3.3.5 員工宿舍嚴禁設置在廠房內。
辦公室、休息室等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確需貼臨本廠房時,其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並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3.00h的防爆牆與廠房分隔,且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
辦公室、休息室設置在丙類廠房內時,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5h的防火隔牆和1.0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並應至少設置1個獨立的安全出口。如隔牆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採用乙級防火門。
3.3.6 廠房內設置中間倉庫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甲、乙類中間倉庫應靠外牆布置,其儲量不宜超過1晝夜的需要量;
2 甲、乙、丙類中間倉庫應採用防火牆和耐火極限不低於1.5h的不燃性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
3 丁、戊類中間倉庫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防火隔牆和1.0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
4 倉庫的耐火等級和面積應符合本規范第3.3.2條和第3.3.3條的規定。
3.3.7 廠房內的丙類液體中間儲罐應設置在單獨房間內,其容量不應大於5m³。設置中間儲罐的房間,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3.00h的防火隔牆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房間門應採用甲級防火門。
3.3.8 變、配電站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或貼臨,且不應設置在爆炸性氣體、粉塵環境的危險區域內。供甲、乙類廠房專用的10kv及以下的變配電站,當採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牆分隔時,可一面貼臨,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 50058等標準的規定。
乙類廠房的配電站確需在防火牆上開窗時,應採用甲級防火窗。
3.3.9 員工宿舍嚴禁設置在倉庫內。
辦公室、休息室設置在丙、丁類倉庫內時,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50h的防火隔牆和1.00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並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隔牆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採用乙級防火門。
3.3.10 物流建築的防火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建築功能以分揀、加工等作業為主時,應按跟規范有關廠房的規定確定,其中倉儲部分應按中間倉庫確定。
2 當建築功能以倉儲為主或建築難以區分主要功能時,應按本規范有關倉庫的規定確定,但當分揀等作業區採用防火牆與存儲區完全分隔時,作業區和儲存區的防火要求可分別按本規范有關廠房和倉庫的規定確定。其中,當分揀等作業區採用防火牆與儲存區完全分隔且符合下列條件時,除自動化控制的丙類高架倉庫外,儲存區的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築面積和儲存區部分建築的最大允許佔地面積,可按本規范表3.3.2(不含注)的規定增加3.0倍:
1)儲存除可燃液體、棉、麻、絲、毛及其他紡織品、泡沫塑料等物品外的丙類物品且建築的耐火等級不低於一級;
2)儲存丁、戊類物品且建築的耐火等級不低於二級;
3)建築內全部設置自動水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3.3.11 甲、乙類廠房(倉庫)內不應設置鐵路線。
需要出入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的丙、丁、戊、類廠房(倉庫),其屋頂應採用不燃材料或採取其他防火措施。
所謂防火分區是指採用防火分隔措施劃分出的、能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向同一建築的其餘部分蔓延的局部區域(空間單元)。在建築物內採用劃分防火分區這一措施,可以在建築物一旦發生火災時,有效地把火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減少火災損失,同時可以為人員安全疏散、消防撲救提供有利條件。
防火分區,按照防止火災向防火分區以外擴大蔓延的功能可分為兩類:其一是豎向防火分區,用以防止多層或高層建築物層與層之間豎向發生火災蔓延;其二是水平防火分區,用以防止火災在水平方向擴大蔓延。
豎向防火分區
豎向防火分區是指用耐火性能較好的樓板及窗間牆(含窗下牆),在建築物的垂直方向對每個樓層進行的防火分隔。
水平防火分區
水平防火分區是指用防火牆或防火門、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物將各樓層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區域。它可以阻止火災在樓層的水平方向蔓延。防火分區應用防火牆分隔。如確有困難時,可採用防火卷簾加冷卻水幕或閉式噴水系統,或採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2. K28次丹東-北京機車,車廂問題。
對 牽引機車是京局調到沈局的DF11G跨越
新型的「跨越」號東風11G型內燃機車
東風11G型內燃機車,代號DF11G,是戚墅堰機車車輛廠為完成我國鐵路第五次大提速而專門研製的雙機重聯型准高速客運內燃機車。機車裝配著16V280ZJA型牽引用主柴油機、JF204D型同步主發電機、ZD106E型牽引電動機、進口的MTU12V183TB12G型供電用輔助柴油機及LSA47.1L11-4P型發電機。機車整體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機車牽引功率:柴油機裝車功率2×3610kW,牽引20節客車速度160km/h時仍有0.0245m/s2的剩餘加速度。
機車具有向列車供電功能:機車裝有輔助柴油發電機組,最大供電功率2×400kW,供電制式為AC380V。
機車技術先進:安裝了目前國內最先進2000型安全監控裝置,該系統具有完全的機車邏輯控制、網路重聯控制、完善的機車故障診斷功能和遠程監控、診斷功能。
機車成熟可靠:充分借鑒DF11、DF11Z型機車成熟可靠的先進技術,其關鍵部件如增加器、調速器、軸箱軸承等採用進口部件。
機車適應性強:為適應特長交路和一個司機操縱的特點,採用了大容量的承載式油箱、火災報警滅火裝置,並將常用開關集中於司機室內。
機車設計製造精良:吸收和借鑒提升製造水平的所有成果,全面提升機車設計製造水平。採用流線型車體、管路規范化。
車體是25T
25T型客車是為滿足中國鐵路第五次大提速而設計製造的,它吸收了多年來25型准高速客車、提速客車的設計製造技術及運用經驗,同時採用近幾年來研究的新技術。車輛的設計製造貫徹先進、成熟、經濟、適用、可靠的方針,遵循標准化、系列化、模塊化、信息化的原則。
1、具有良好、可靠的安全性。採用了先進成熟的CW-200K及SW-220K轉向架,整列車設安全行車監控系統,車下懸吊裝置均採用安全防護設施。
2、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以舒適性、適用性為出發點,充分考慮旅客的旅行需求。如採用密接式車鉤,避免縱向沖動。
3、環境保護的設計理念。採用阻燃、環保材料。客車結構盡可能採用無木結構,整列車設真空集便裝置,採用無明火、無煤煙的電氣化廚房設備,減少環境污染。
4、採用了機車供電技術,實現了機車向客車供電,取消了發電車。
5、採用信息化技術。整列車構成PLC控制的無主網路監控系統、行車安全監測診斷系統和無線傳輸系統,實現了列車監控、診斷的信息向地面設備的傳輸。 目前成都鐵路局還沒這類型的車。
主要車型包括:YW25T型硬卧車、RW25T型軟卧車、CA25T型餐車及RW19T型高包車,25T型客車總體概況如下:
1. 25T型客車運營檢修模式
25T型客車以其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免維護性及自監控系統穩定性滿足了第五次大提速所採用的全新的運營及管理模式,即可持續長達20小時的城際間點對點式運行,持續運行速度達到160km/h,一次庫檢作業滿足5000km(一個往返)無須檢修的運營檢修模式。
2. 25T型客車編組模式
25T型客車最大編組19輛,每編組的首尾車輛端部裝用15#小間隙車鉤與牽引機車連掛,中間各車裝用密接式車鉤相互連掛。大大減少了車輛間的縱向沖擊。
3. 25T型客車運用條件
25T型客車運用的環境溫度為-40℃~+40℃、最大相對濕度為≤95%,適於300mm、500mm和1200mm的站台高度(站台邊緣距線路中心距為1750mm),線路最大坡度≤30‰。
4. 車體鋼結構
採用整體承載無中梁筒形結構。枕內車底兩側設裙板以減少運行時的空氣阻力提高動力學性能。風擋上方設車端阻尼裝置,增加車輛之間的阻尼力,減輕車輛運行中的橫向擺動,提高車輛運行品質。
5. 車內裝飾結構
內裝骨架採用無木結構;廣泛採用隔音減振措施;地板採用鋁型材骨架浮築結構。裝飾用材具有綠色環保可二次回收的特點。
6. 衛生裝置
廁所內設有MONOGRAM集便裝置,此次為我國主幹線鐵路首次全列車裝用集便裝置。首次在我國鐵路客車上設置符合UIC標准具有殘疾人使用功能的廁所,在體現尊重殘疾人群,開辟無障礙綠色通道,提供特殊服務設施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7. 空調系統
採用環保型鋁箔復合風道。採用靜壓、靜音、柔和的隱形風口的送風方式。其中軟卧及高包車包間送風量可由旅客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調節。
8. 電氣系統
採用AC380V兼容DC600V供電的供電系統。 電氣設備滿足3C認證要求。
9. 旅客信息系統
設有集中控制的旅客信息系統,主機設在播音室並有攜帶型微機和外掛式顯示屏,可以顯示運行速度、時間、車內、外溫度、前方到站等旅客關心的信息,信息內容可以修改。
10. 電氣監控及行車安全監測系統
乘務員室內的電氣系統監控主機通過列車網收集全列的電氣、防滑、軸報、煙火、塞拉門等信息並可對全列的供電及空調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控;車底設車體感測器、轉向架感測器,列車管及制動缸感測器,構成行車安全監測系統。上述兩套系統通過採用兩套Lonworks網路電纜實現網路傳輸及信息傳遞,各車包間及電氣設備室內的感煙探頭與乘務員室的報警主機形成本車的煙火報警系統。 為保證車底設備防松、防脫及防剪切,吊裝的安全措施冗餘。
11. 人性化服務設施
柔和高雅的車內裝飾風格及舒適的卧鋪、餐椅等車內設備為乘客的休息、就餐及娛樂等營造了良好的旅行環境。
餐車廚房設備電氣化,既解決了對沿線環境及乘客就餐環境的污染,同時又為廚房工作人員提供了整潔的工作環境。
手動對開外端雙拉門、電動觸摸式自動內端門、擺門,所有門扇都設有透明玻璃,不僅保證了通道的通透性,特別是在緊急狀態下便於乘客的快速疏散及集中。
軟卧車、高包車的側門、折棚門及包間內設置呼喚終端按鈕,與乘務員室內的呼喚主機構成本車的呼喚系統以實現緊急救助及特殊服務的快速反應。
軟卧車、高包車的每鋪位設置一套影視系統,餐車餐廳及酒吧區共設置3台35寸的高清晰度等離子電視,以上電視可實現8套影視節目的播放選擇。
12. 綜述:
25T型客車在功能性、安全性、質量可靠性、環保性、舒適性等方面集成了我國目前鐵路裝備的最新技術,代表了目前我國主幹線鐵路裝備的最高水平。
技術參數
軌距: 1435mm
構造速度: 180km/h
持續運營速度: 160km/h
在平直道上重車緊急制動距離,初速度160km/h時: ≤1400m
通過最小曲線半徑: 單車100m、連掛145m
平穩性指標: W≤2.5
噪音(140km/h時): 硬卧車、餐車餐廳≤68dB(A)
null 軟卧車、高包車≤65dB(A)
靜止狀態下車體傳熱系數(K值): 硬卧車、餐車≤1.16W/m2.k
null 軟卧車、高包車≤1.1W/m2.k
照度: 符合GB/T12815《鐵道客車照明設計基本參數》的要求。
轉向架型式: SW-220K型轉向架
制動型式: 盤形制動、電子防滑器,104集成式電空制動裝置
空調型式: 車頂單元式空調機組
採暖型式: 部統型板式電加熱器
供電型式: AC380V集中供電並預留DC600V 兼容供電
車窗形式: 25K統型組合鋁窗,活動窗為內翻式
風擋型式: 折棚式密封風擋
軸重: ≤15.5t
車體長度 25500mm
車體寬度 3105mm
車頂距軌面高度(空車時) 4433mm
車輛定距 18000mm
車鉤中心線距軌面高度 880mm(密接鉤)、 880 mm(15號鉤)
通過台渡板面距軌面高度 1333mm
地板面高度 128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