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實驗室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化學式為CaCO3)。
反應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向上箭頭)
裝置如下:
向錐形瓶中加入石灰石,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注意長頸漏斗要插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免CO2從長頸漏斗中跑出而收集不到。
註:不要用濃鹽酸,濃鹽酸易揮發,CO2中會混有HCl氣體而不純,不要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因為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不要用碳酸鈉(純鹼)代替石灰石,因為反應太劇烈容易造成裝置爆裂,由於二氧化碳溶於水且密度大於空氣,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將點燃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氣體已收集滿。
⑵ 化學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應用什麼裝置
在化學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一般使用啟普發生器或者固液常溫型裝置。
其中,啟普發生器是最常用的裝置,它是一種固液常溫型裝置,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使用啟普發生器制備二氧化碳的優點是能夠很好地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同時也能夠防止反應物迴流到漏斗中,從而避免實驗的失敗。
除了啟普發生器,也可以使用固液常溫型裝置來制備二氧化碳。這種裝置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由試管、燒杯和單孔橡皮塞等組成。使用固液常溫型裝置制備二氧化碳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制備,但是需要不斷地振盪試管,以便讓固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總之,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選擇應根據具體的實驗條件和需求來決定。
⑶ 實驗室製取CO2的裝置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通常採用固體與液體的反應,且無需加熱。這一方法類似於過氧化氫分解製取氧氣的反應過程。反應容器的選擇多樣,可以選用錐形瓶或廣口瓶,具體根據實驗需求進行選擇。
在這一反應中,常用的固體試劑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它們與液體試劑如稀鹽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錐形瓶因其良好的氣密性和可調節性,常被用作反應容器,能夠有效控制反應速率和氣體收集。廣口瓶則因其較大的容積,適用於較大的反應量或需要長時間反應的情況。
為了確保反應的順利進行,反應裝置通常包括反應容器、導管、集氣瓶等部件。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通過導管進入集氣瓶中,從而收集氣體。在操作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反應容器的密封性,避免二氧化碳氣體的逸散。
此外,為了提高實驗的安全性和效率,實驗室通常會配備相應的安全設備和防護措施。例如,使用通風櫥以確保有害氣體的排放,佩戴防護眼鏡和手套以保護實驗人員。這些措施不僅能夠保障實驗人員的安全,還能減少環境污染。
通過合理選擇反應容器和反應條件,實驗室能夠高效、安全地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滿足不同實驗需求。這種制備方法因其簡單、易操作而被廣泛應用於教學和科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