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化學復習一一重要的化學裝置

實驗化學復習一一重要的化學裝置

發布時間:2025-04-26 10:57:15

⑴ 初中復習化學的具體方法

如何進行初中化學最後總復習

一、以「新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為依據,正確處理好「綱」與「本」的關系
在復習期間,認真對照化學學科《考試說明》的內容和課本的重點知識,正確處理好「新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與課本之間的關系。
復習中要合理分散教材的難點,強化知識的重點,對知識點的處理應源於教材,高於教材。明確考試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內容,力求抓住五點:①知識點;②考試點;③能力點;④德育點(愛國主義、科學史);⑤實際點(聯系工農業生產、國際科技、環保知識的實際)。不猜題、不壓題、不能死做題,少走彎路,以求實效。
因此,在總復習中聽老師的話,要把握好「度」。課本是學生復習的依據,也是中考命題的依據,更是教師編造一切練習題、測試題的依據,切不可拋開書本,用復習資料代替書本復習。

二、知識技能要掌握

掌握必備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深對重要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分析、理解。定義就是用簡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內涵,其中的每一個字、詞都有特定的含義,不能隨意省略替換。
復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時,要咬文嚼字抓關鍵、分析比較辨異同、分類歸納成網路。注意對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數,並且分類掌握。通過分析、對比,把握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間的本質區別和內在聯系。
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實現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飛行,標志著我國在航天領域中又有重大突破,發射神舟號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劑N2O4,發射時反應可寫為
(CH3)2N-(NH)2+2N2O4 3N2↑+2CO2↑+4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個數比為C:H:N=1:4:1
B、參加反應的物質中只含有C、H、N、O四種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條件下)比地球還難做過濾實驗
D、該反應中只有氫元素的比合價沒有發生改變
【分析】該題考查三個基本問題,其一是物質由元素組成,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中只含有C、H、O、N四種元素,且每個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個數比為1:4:1;其二考查一個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識,太空中物質沒有質量,故過濾操作無法進行;其三考查在化學反應中元素比合價的變化,除氮元素從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轉變為單質中氮元素外(單質中比合價為零),其它碳、氫、氧元素均還存在於化合物中,故D答案有錯。
【答案】D

同時,要把已做過的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與物質知識、概念等密切掛鉤。尤其是課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識,所佔比重大,內容雜,不易掌握,要通過典型的實驗裝置、操作步驟和具體現象等所獲得的感性知識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掛鉤,且一一對應。

例2,如圖所示,把充滿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和無色氫氣的集氣瓶中間玻璃片抽走,使兩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盪),可觀察到A中兩瓶氣體的顏色很快趨於一致(兩者不反應),而B中需要長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觀察對比實驗現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結論?
【分析】本題要求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分析判斷實驗結論,A瓶中由於NO2的密度大於H2,下沉速度大於B瓶,加上分子在不斷運動,而B瓶中僅僅依靠分子的不斷運動,故A瓶兩種氣體易均勻混合,而B瓶速度較慢。
【答案】⑴NO2的密度大於H2的密度;⑵分子在不斷運動,增大分子間的間隔。

三、單元知識網路化
(一) 由於化學試題的基礎性,在復習中更要注重基礎。要以教材為根本,形成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將基礎知識通過點線面連成網路;以C、H、O、Fe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網路;以質量守恆定律為中心形成化學計算網路,並由此形成最基本的化學思想;以葯品、儀器裝配形成實驗技能體系,只有系統完整地掌握知識體系,方能提高分析和運用能力,才能有效地進行知識遷移。
如在復習O2、CO2氣體的實驗室製法時,先分析在實驗室製取這兩種氣體所使用葯品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再討論實驗時所需的儀器、裝置和注意事項,以及根據氣體性質分析應採取的收集和檢驗方法等。在此基礎上聯系實驗室若要製取H2、HCl、CH4、H2S等氣體時應採用何種裝置、如何收集等,使知識系統化。
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方法和收集方法

反應物狀態 固體與固體混合 固體與液體混合
反應條件 加熱 不需加熱
發生裝置 裝置A 裝置B

氧氣 二氧化碳
葯品 方案1: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
方案2:高錳酸鉀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化學反應原理 方案1:2H2O2 MnO2 2H2O+ O2 ↑
方案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CaCO3+2HCl CaCl2
+H2O+CO2↑
製得氣體在水中
的溶解性 氧氣不易溶於水 二氧化碳能溶於水
製得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比較 氧氣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發生裝置 方案1製取氧氣使用上表裝置B
方案1製取氧氣使用上表裝置A 使用上表裝置B
收集方法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向上排空氣法
檢驗方法 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集氣瓶內,若復燃,說明是氧氣 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其變渾濁,說明是二氧化碳
驗滿或驗純 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已收集滿 將燃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說明已收集滿

例3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CO2裝置圖,請指出圖中的錯誤。
【分析】實驗室中氣體製取裝置選擇的依據是: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生裝置;根據產生氣體的性質選擇收集裝置。在上圖的發生裝置中,長頸漏斗若不插入液面以下,產生的氣體會從漏鬥口逸出,導氣管伸入液面以下,則不能導出產生的CO2氣體。上圖中收集裝置適合難溶於水的氣體,CO2能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大,故只適宜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答案】①發生裝置圖中:長頸漏斗沒插入液面以下;導氣管伸入瓶內過長。
②收集裝置圖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上排氣法收集。

例4 試根據下圖回答(A—G為介面代號,甲—戊為裝置代號)

(1)寫出標有數字的儀器名稱 ① ② 。
(2)製取氫氣應選用發生裝置 。除去氫氣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應選用裝置 ,除去氫氣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氣體應選用的裝置 。
(3)用濃鹽酸跟鋅粒反應製取並收集純凈的氫氣時,裝置的介面順序為 。【分析】製取純凈的氫氣應先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氣體後除去水蒸氣。相反操作氫氣中還混有水蒸氣。制出氣體後先除去氣體中的雜質再乾燥氣體。裝置介面時導管應長進短出。實驗儀器連接步驟:氣體發生裝置—除雜質裝置—乾燥裝置—氣體收集裝置。凈化劑和乾燥劑的選擇:原則是被凈化或乾燥的氣體不與凈化劑和乾燥劑反應,也不能引入新雜質。
【答案】(1)①試管 ② 酒精燈;(2)乙、丁、戊;(3)BGFDEC

(二)設計綜合專題進行復習。
為適應中考化學學科的試題特點,根據中考常見題型設計綜合專題進行復習,提高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試題特點綜合專題可分為氣體的製取、收集、凈化,基本實驗操作的簡單綜合,實驗設計和評價,金屬活動性順序及溶液pH值的確定,守恆思想的應用,常見酸、鹼、鹽及其與單質、氧化物的關系,物質的鑒別與推斷,化學圖象、圖表專題。……
近幾年中考進一步加強了對化學實驗技能考查的力度。復習時可採用兩種方法復習:一是分散復習,在各章節復習中,注意認識實驗裝置要點、實驗成敗關鍵、重要現象,理解操作的注意事項等。要特別重視對演示實驗的再現、升華,採用「串一串,挖一挖」的策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例5: 下圖是某同學配製500g質量分數為0.9%生理鹽水的全過程:

⑴請找出上圖的錯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操作正確,則所稱取氯化鈉的質量為 g 。
⑶如果配製的生理鹽水中NaCl的質量分數小於0.9%,則可能造成誤差的原因有
(至少舉出三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第⑶小題為開放性問題,思維可從葯品、裝置、操作等方面發散來尋找原因,得出可能的、合理的答案。例如,①從葯品方面看:可能是稱取的氯化鈉中混有雜質,也可能是燒杯中有水等;②從操作過程看:可能是氯化鈉和砝碼放反了,也可能是量筒量水時仰視刻度讀數等。因此,只要平時學習中養成認真觀察、深入思考的好習慣,就能解答此類開放性問題。
【答案】⑴①廣口瓶塞放反了;②砝碼和葯物放反了;③溫度計用來攪拌 ⑵4.5g ⑶計算錯誤:①水算多了;②氯化鈉算少了。稱量氯化鈉時操作錯誤如:③天平讀數有誤;④氯化鈉和砝碼放反了;⑤左盤放了紙片右盤未放紙片;⑥天平未調零等。用量筒量取水時錯誤如:⑦水量多了(或取水讀數時仰視)。⑧氯化鈉中混有雜質;⑨燒杯中有水。

二是集中復習,把實驗分為專題來復習,以理解掌握實驗知識,最終形成整個實驗知識的框架和網路。由於近年中考更注重考綜合實驗,因此不僅要復習單個實驗,還要進行實驗的組合、變形,即綜合實驗的復習,培養綜合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對於實驗的評價與設計,要多搜集此類試題並進行分析和研究,把握思考和處理問題的切入點和方法;對於探究性實驗題,要知道探究問題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對於開放性實驗題,要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善於提出不同的問題並解決問題。

1.幾種氣體的檢驗方法
物質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H2 在試管口點火 純H2點燃,有淺藍色火焰,輕微「噗」的聲音
不純H2點燃,有尖銳的爆鳴聲
O2 將帶有火星的木條放入容器口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O2 將燃著的木條放入容器口 燃著的木條熄滅
將澄清石灰水倒入容器中,振盪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幾種酸、鹼、鹽的檢驗方法
物質 試劑 現象
酸(H+) 紫色石蕊試液 變紅
藍色石蕊試紙 變紅
鹼(OH-) 紫色石蕊試液,紅色石蕊試紙 變藍
無色酚酞試液 變紅
碳酸鹽(如碳酸鈉) 鹽酸,澄清石灰水 生成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銨鹽 濃NaOH溶液或熟石灰,紅色石蕊試紙或酚酞試紙 產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或使濕潤的酚酞試紙變紅。

物質的檢驗包括鑒別和鑒定。鑒別是利用物質的特性,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若干種區分開來的操作。鑒定是根據物質的某一特性,用化學方法來確定其中的成分。
物質的推斷是根據實驗內容、步驟、現象以及物質的其它特徵,通過推理確定未知物的成分。

例6 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份是一種含鉀的化合物。取少量的草木灰放入試管中,然後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中變渾濁,根椐上述現象推斷草木灰的主要成份。並完成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本題實際是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凡是含有碳酸根的物質都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根椐產生的無色、無味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CO2,從而證明草木灰中含有碳酸根離子。
【答案】草木灰主要成分為K2CO3。化學方程式為:K2CO3+2HCl=2KCl+H2O+CO2↑,
Ca(OH)2 + CO2 = CaCO3 ↓+ H2O;

例7 為了檢驗在氫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試回答:
(1)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
時,說明混合氣體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
(3)如果混合氣體中混有一氧化碳,為了保護環境,應在D裝置的排氣管口採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題的實驗目的是檢驗氫氣和二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在我們現有的知識中,沒有學過能直接證明一氧化碳存在的方法。要檢驗一氧化碳的存在必須依靠檢驗生成物的方法。根據圖示裝置應該將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和反應作為核心。用石灰水檢驗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生成物,從而間接證明一氧化碳的存在。在已知的混合氣體中,氫氣對實驗無影響,可以不必考慮。二氧化碳則能使石灰水變渾濁,影響一氧化碳的檢驗。因此,必須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發生前除凈二氧化碳,顯然A裝置起的是這個作用。但A裝置是否除凈了二氧化碳還需要進一步檢驗,B裝置所起的就是這個作用。
【答案】(1)氫氧化鈣溶液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凈 (2)D中石灰水渾濁而B中石灰水澄清 (3)將尾氣點燃

例8:下圖是初中化學所學的常見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反應條件和生成產物中的水已略去)。其中A是一種常見的建築材料,B是一種常見的氣體,
H是一種含鈉的化合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F、D的化學式 :A________ ;F___________ ;H_______。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E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E +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B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分析〗H是一種含鈉的化合物,又是由D與鹽酸反應得到,所以H是NaCl;E和鹽酸反應得到NaCl和氣體B,可初步判斷出E可能是碳酸鈉,B可能是CO2,從而推理出D是NaOH,又已知A是一種建築材料,分解出CO2,可推出A可能是CaCO3,C是CaO、
G是Ca(OH)2,進而推出F是H2O
{答案}(1)A、CaCO3 F、H2O H、 NaCl (2)① 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Na2CO3+Ca(OH)2 CaCO3↓+2NaOH ③CO2+ 2NaOH Na2CO3+ H2O

(三)自我反思、查漏補缺。
平時復習做題時建立錯題檔案 ,在中考前的最後一周要看書,看做過的練習,看錯題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自我反思。
老師一定會對照考綱和知識點以及近幾年中考試題的特點,把在學生的練習題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在知識、思維和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進行整理,有針對的編選練習題,進行查漏補缺。學生自己特別要重視在「雙基」知識方面存在的缺漏,增加知識的覆蓋面,小結歸納一些易記易忘、考前應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摸索一些規律性的知識點。如:

四、關注社會熱點,理論聯系實際
要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更要從書本中走出來,用化學的眼光審視社會,分析社會問題和自然現象,逐漸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愛自然的情感。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復習時,把有關生活與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歸納。如白色污染、綠色食品、溫室效應、西氣東輸、飛秒化學、納米技術、大氣污染、能源危機等。

例9:蛋白質是組成細胞的基礎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人體內的血紅蛋白、各種酶都是蛋白質。蛋清、鮮乳汁也含有蛋白質。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屬鹽(如含Cu2+、Ba2+ 、Ag+等的可溶性鹽)與蛋白質作用,會使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喪失其生理功能,危急生命。因此,可溶性的重金屬鹽為有毒物質,試根據上述所給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CuSO4、AgNO3、Ba(NO3) 2、AgCl 四種物質中,無毒的物質是 。
(2)在醫療上用X射線檢查腸胃病時,讓病人服用 的懸濁液(俗稱鋇餐),
而不服用碳酸鋇,其原因是人體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與碳酸鋇反應後,產生了
使人中毒的 離子。
(3)若因誤服BaCl2而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為較佳解毒措施的是 。
A.多飲糖水 B.飲用Na2SO4溶液C.飲用食鹽水D.多飲用鮮牛奶
〖分析〗本題涉及的化學知識主要是蛋白質的性質,蛋白質遇可溶性的重金屬鹽會發生凝固變性。
(1) CuSO4、AgNO3、Ba(NO3) 2、AgCl中AgCl不溶於水,也不溶於胃酸,所以無毒。
(2) 鋇餐是硫酸鋇,而碳酸鋇雖然不溶於水,卻能溶於胃酸產生有毒的鋇離子。
(3) Na2SO4是無毒鹽,可與氯化鋇反應生成不溶於水,也不溶於鹽酸的硫酸鋇而解毒,
牛奶是富含蛋白質的營養物質,飲用後能與重金屬鹽作用而解毒
答案:(1)AgCl (2)BaSO4 鹽酸 Ba2+ (3)B、D

總之,初中化學知識點多,復習時間短。學生只有通過系統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抓住重點、考點、熱點,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復習效率。
中考化學復習目的是幫助學生對已學過的零碎的化學知識進行歸類、整理、加工,使之規律化、網路化,對知識點、考點、熱點進行思考、總結、處理,從而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為扎實,更為系統,更具有實際應用的本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祝大家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⑵ 請給出高中化學各儀器用途

中學化學儀器使用總結

⑴反應器、容器、量具

儀器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

試管
常用做反應器,也可收集氣體
裝溶液時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需試管夾,可直火加熱。拿取試管時要用食指、 中指、 拇指拿住其上部。

燒杯
用作配製、 濃縮、 稀釋溶液。也可用作反應器和給試管水浴加熱等。
加熱時應墊石棉網。

平底燒瓶
用作反應器(特別是不需加熱的)
不能直火加熱,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不適宜長時間加熱,當瓶內溶液過少時,加熱容易使之破裂。

圓底燒瓶
用作在加熱條件下進行的反應器
不能直火加熱,應墊石棉網加熱。所裝溶液的量不得超過其容積的1/2。

蒸餾燒瓶
用於蒸餾與分餾,也可以用做氣體發生器。
不能直火加熱,加熱時要墊石棉網。

錐形瓶
常用於中和滴定,也可以用於作反應器
可放於石棉網上加熱。

坩堝(一般為瓷製)
用於灼燒固體,使其反應或分解
可直火加熱至高溫。灼燒時應放於泥三角上,應用坩堝鉗夾取,應避免驟冷。

啟普發生器
製取某些氣體的反應器
控制導氣管活塞可使反應隨時發生隨時停止。不能加熱,也不能用於強烈放熱和反應過於劇烈的氣體的制備。

洗氣瓶
用於除去氣體中的雜質,凈化氣體。
洗液的量不能超過容器的2/3,要控制氣體的流速,以有效的吸收雜質。進氣口決不能接錯。

集氣瓶
用於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
上口為平面磨砂,內側不磨砂,玻璃片要塗凡士林油,以免漏氣。如果在其中進行燃燒反應且有固體生成時,應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細沙。

滴瓶、 細口瓶、 廣口瓶
分裝各種試劑,需要避光保存時用棕色瓶,廣口瓶用於存放固體,細口瓶用於存放液體。
瓶口內磨砂,且與瓶塞一一對應,切不可蓋錯。玻璃塞瓶不可盛放鹼性溶液,滴瓶內不可久置強氧化劑。

托盤天平
用於稱量葯品的質量
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盤內,物左碼右,一般精確至0。1克。

酸式、 鹼式滴定管
用於中和滴定(也可以用於其他滴定)反應,也可以准確量取液體的體積。
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放鹼掖,「0」刻度在上方,精確度至0。01毫升。

量筒
用於量取液體的體積
要根據所要量取液體的體積數,選擇大小合適的規格,以減少誤差。不能用做反應器,不能用做直接在其內配製溶液。

膠頭滴管
用於吸取或滴加液體
必須專用,滴加時不要與容器壁接觸。

容量瓶
用於准確配製濃度溶液
不能長期存放溶液和用做反應器。

溫度計
用於測量溫度
不可超過其最大量程,不可用做攪拌器。

(2)用來加熱的儀器

酒精燈
用做熱源,火焰溫度為500-600℃
所裝酒精量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 ╱3,當也不能少於1 ╱4。加熱時要用外焰加熱,熄滅時用燈帽蓋滅。

酒精噴燈
用做熱源,火焰溫度可達1000 ℃
需要強熱的實驗用此加熱,如煤的干餾,炭還原氧化銅。

(3)用作過濾 、分離 、注入溶液的儀器

三角漏斗
用作過濾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溶液
不能加熱

長頸漏斗
用於裝配反應容器,便於注入溶液
長頸漏斗使用時,下端必須插入液體中,否則氣體會從中跑掉。

分液漏斗
用於分離密度不同的溶液,也可以用做組裝反應器,以便隨時加液體。
旋塞處帶有磨口,使用時要塗一層凡士林油,以免漏油。放液時要打開上蓋或將塞上的凸槽對准容器口上的小孔。上層液體由上口到出。

(4)蒸發 蒸餾 結晶的儀器

蒸發皿
用於蒸發溶劑和濃縮溶液
可以直火加熱,但不能劇冷,蒸發時溶液不可加的太滿。

表面皿
可用做蒸發皿或燒杯的蓋子,可觀察裡面的情況。
不能加熱。

蒸餾裝置
可對互溶的液體混和物(一般沸點相差30 以上)進行分離
溫度計的下端水銀球的位置低於支管口處。蒸餾燒瓶中應加碎瓷片或沸石以防爆沸,冷凝管的下端為進水口,上口為出水口,不可反接。

(5)乾燥的儀器

球型乾燥器
內裝固體乾燥劑或吸收劑,用於乾燥或 吸收某些氣體。
要注意防止乾燥劑液化和是否失效。進氣方向為「粗進細出」。

乾燥器
用於存放乾燥的物質或使潮濕的物質乾燥。
很熱的物質應稍冷卻後放入。開蓋時應水平用力,失效的乾燥劑要及時更換。

(6)夾持的儀器

鐵架台 鐵夾 試管夾 滴定管夾 三角架 泥三角 鑷子 石棉網等。

(7)連接的儀器及用品

單孔橡膠塞 雙孔塞 無孔塞 玻璃導管 橡皮管等。

(8)其它儀器

葯匙 燃燒匙 玻璃匙 試管架 試管刷 研缽等。

⑶ 化學實驗六大解題技巧有哪些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下面是我整理的化學實驗解題技巧,歡迎閱讀。

化學實驗解題技巧
實驗綜合題是高考的 熱點 問題,高考再現率為100%。要想快速而准確的解決實驗綜合題,不僅要掌握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理解實驗原理。為了幫助同學們在化學實驗方面的應考能力有質的飛躍,歸納 總結 了以下幾個步驟供學習參考。

一、導氣管的連接

一般應遵循裝置的排列順序。對於吸收裝置,若為洗氣瓶則應“長”進(利於雜質的充分吸收)“短”出(利於氣體導出);若為盛有鹼石灰的乾燥管吸收水分和 ,則應“粗”進(同樣利用 和水蒸氣的充分吸收)“細”出(利於余氣的導出);若為了排水量氣時,應“短”進“長”出,被排出水的體積即為生成氣體的體積。

二、儀器的連接

根據實驗原理選擇儀器和試劑,根據實驗的目的決定儀器的排列組裝順序,一般遵循氣體製取→除雜→乾燥→主體實驗→實驗產品的保護與尾氣處理。其中除雜與乾燥的順序,若採用溶液除雜則應先凈化後乾燥。尾氣處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將氣體點燃。

三、氣密性的檢查

制氣裝置一般都存在氣密性檢查問題。關鍵是何時進行氣密性檢查?如何進行氣密性檢查?顯然應在儀器連接完之後,添加葯品之前進行氣密性檢查。氣密性檢查的 方法 雖多種多樣,但總的原則是堵死一頭,另一頭通過導管插入水中,再微熱(用掌心或酒精燈)容積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氣泡逸出,停止加熱後導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則表示氣密性良好,否則須重新組裝與調試。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氣體或排水集氣的實驗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為兩種方法:一是在裝置中防倒吸(如在裝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氣體等);二是在加熱制氣並用排水集氣或用溶液洗氣的實驗中,實驗結束時,應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導管,後熄滅酒精燈以防倒吸。

五、實驗方案的評價

對實驗方案的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①能否達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見易得、廉價;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過程是否簡捷優化;⑤有無對環境污染;⑥ 實驗的誤差大小等等。能達到上述六點要求的實驗方案應該說不失為最優實驗方案。最優方案的設計應遵循上述實驗方案評價的六原則。方案確定後,為確保實驗目的實現,必須選擇簡捷而正確的操作程序。

六、實驗結果的分析

實驗是手段,要達到目的的還需對實驗現象、實驗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處理,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剝去假像方能識得廬山真面目。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品質與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徑。一般從以下四方面考慮:①方案是否合理,這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②操作不當引起的誤差;③反應條件不足可導致反應不能發生或反應速率過慢引起實驗誤差;④所用試劑不純,雜質甚至參與反應均可導致實驗誤差等等。
化學考試必考知識點
知識技能要掌握

掌握必備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深對重要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分析、理解。定義就是用簡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內涵,其中的每一個字、詞都有特定的含義,不能隨意省略交換。要把已做過的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與物質知識、概念等密切掛鉤。尤其是課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識,所佔比重大,內容雜,不易掌握,要通過典型的實驗裝置、操作步驟和具體現象等所獲得的感性知識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掛鉤,且一一對應。

單元知識網路化

學習化學的最大障礙是難以進行“分析、對比、綜合、推理”,難以形成知識體系。通過復習使知識“網路化”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還可以按章編網路,按基本概念、元素及化合物知識、化學實驗、化學計算分別編網路,包括分子式計算網、化學方程式計算網和溶液計算網等,可根據它們來設計解題思路。

四類知識復習好

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 復習方法 :咬文嚼字抓關鍵、分析比較辨異同、分類歸納成網路。注意對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數,並且分類掌握。通過分析、對比,把握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間的本質區別和內在聯系。

二是元素、單質及化合物知識的復習方法:縱向聯系法,以某物質為中心,將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製法、用途、保存、鑒別串成知識鏈;橫向比較法,如三種氣體、三酸二鹼、金剛石、石墨等,這樣可以減少記憶單元,優化記憶內容;綜合運用法,重視各類物質的化學性質,並由此歸納出各類反應的一般規律,並將知識綜合運用(鑒別、轉化、除雜、推斷)。

三是化學計算的復習方法:立足於化學基本概念。解題思路要清晰,通過認真審題弄清“已知”、“求”之間的關系,再藉助於數學工具。注意每一題與這類題型的關系,舉一反三;解題要規范化。

四是化學實驗的復習方法:熟悉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以物質的性質為中心,掌握其制備、檢驗、鑒別、除雜、推斷、提純等;歸納典型裝置的多種用途,依據實驗的要求和條件,設計物質的制備、成分的推斷、組成的測定等。
化學考試實驗現象
1、物質顏色

紅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

橙色:Br2的溶液;

黃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濃HNO3;

綠色:Fe2+(aq)、綠礬、銅綠、濃CuCl2、Cu+濃HNO3;

藍色:Cu2+(aq)、膽礬、Cu(OH)2;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

黑色:多數過渡金屬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2、物質狀態

液態單質:Br2、Hg;

液態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

氣態單質:H2、N2、O2、F2、Cl2等;

氣態化合物:C、N、S的氫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應現象或化學性質

(1)焰色反應:黃色-Na;紫色(鈷玻璃)-K。

(2)與燃燒有關的現象:

火焰顏色:蒼白色:H2在Cl2中燃燒;

(淡)藍色:H2、CH4、CO 等在空氣中燃燒;

黃色:Na在Cl2或空氣中燃燒;

煙、霧現象:棕(黃)色的煙:Cu或Fe在Cl2中燃燒;

白煙:Na在Cl2或P在空氣中燃燒;

白霧:有HX等極易溶於水的氣體產生;

白色煙霧:P在Cl2中燃燒。

(3)沉澱特殊的顏色變化:

白色沉澱變灰綠色再變紅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澱迅速變棕褐色:AgOH→Ag2O。

(4)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

(5)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後又復原的氣體:SO2;

(6)在空氣中迅速由無色變成紅棕色的氣體:NO;

(7)使澱粉溶液變藍的物質:I2;

(8)能漂白有色物質的淡黃色固體:Na2O2;

(9)在空氣中能自燃的固體:P4;

(10)遇SCN-變紅色、OH-產生紅褐色沉澱、苯酚顯紫色的離子:Fe3+;

猜你喜歡:

1. 高考化學大題答題技巧

2. 化學實驗六大解題技巧

3. 高考化學實驗答題技巧

4. 九年級化學做題技巧

5. 初三化學的做題方法技巧

6. 最新高考化學的應試解題技巧介紹

⑷ 初中所有化學儀器的名稱規格用途使用方法

常用化學儀器及使用方法、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知識分析:
包括的內容有
1. 常用化學儀器及使用方法;
2.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3. 物質的分離、提純;
4. 常見氣體的制備;
5. 物質的檢驗;
6. 常見試劑的保存;
7. 綜合實驗—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
常用化學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1. 能直接加熱的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用於蒸發溶劑或濃縮溶液 可直接加熱,但不能驟冷。蒸發溶液時不可加得太滿,液面應距邊緣1厘米處。
常用作反應器,也可收集少量氣體 可直接加熱,拿取試管時,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試管口佔全長的1/3處,加熱時管口不能對著人。放在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1/2,加熱的不超過1/3。加熱時要用試管夾,並使試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給液體全部加熱,然後在液體底部加熱,並不斷搖動。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
用於灼燒固體,使其反應(如分解) 可直接加熱至高溫。灼燒時應放於泥三角上,應用坩堝鉗夾取。應避免聚冷。
燃燒少量固體物質 可直接用於加熱,遇能與Cu、Fe反應的物質時要在匙內鋪細砂或墊石棉絨。
2. 能間接加熱(需墊石棉網)
儀器圖形和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分為50、100、250、500、1000ml等規格) 用作配製、濃縮、稀釋溶液。也可用作反應器和給試管水浴加熱等。 加熱時應墊石棉網
根據液體體積選用不同規格燒杯
用作反應器(特別是不需加熱的) 不能直接加熱,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不適於長時間加熱,當瓶內液體過少時,加熱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熱條件下進行的反應器 不能直接加熱,應墊石棉網加熱。所裝液體的量不應超過其容積1/2。
用於蒸餾與分餾,也可用作氣體發生器 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也可用其他熱浴。
用作接受器
用作反應器,常用於滴定操作 一般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在滴定操作中液體不易濺出。
3. 不能加熱的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 上口為平面磨砂,內側不磨砂,玻璃片要塗凡士林油,以免漏氣,如果在其中進行燃燒反應且有固體生成時,應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細砂。
分裝各種試劑,需要避光保存時用棕色瓶。廣口瓶盛放固體,細口瓶盛放液體。 瓶口內側磨砂,且與瓶塞一一對應,切不可蓋錯。玻璃塞不可盛放強鹼,滴瓶內不可久置強氧化劑等。
製取某些氣體的反應器固體+液體
固體為塊狀,氣體溶解性小反應無強熱放出,旋轉導氣管活塞控制反應進行或停止。

(二)計量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 要根據所要量取的體積數,選擇大小合適的規格,以減少誤差。不能用作反應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內配製溶液。

(分為50、100、250、500、1000ml) 用於准確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不作反應器,不可加熱,瓶塞不可互換,不宜存放溶液,要在所標記的溫度下使用
用於量取產生氣體的體積 注意:所量氣體為不溶性的,進氣管不能接反,應短進長出。
用於精確度要求不高的稱量 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盤內,左物右碼。若左碼右物,則稱取質量小於物質的實際質量。例如,稱取9.6g實際質量為9-0.6=8.4g。一般精確到0.1g。
用於中和滴定(也可用於其他滴定)實驗,也可准確量取液體體積 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裝鹼性溶液,強氧化劑(KMnO4溶液、I2水等)應放於酸式滴定管,「零」刻度在上方,精確到0.01ml。
膠頭滴管 用於吸取或滴加液體,定滴數地加入滴夜。 必須專用,不可一支多用,滴加時不要與其他容器接觸。
用於測量溫度 加熱時不可超過其最大量程,不可當攪拌器使用,注意測量溫度時,水銀球的位置。

(三)用作過濾、分離、注入容液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作過濾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體 過濾時應「一貼二低三靠」
用於裝配反應器,便於注入反應液 應將長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氣體逸出
分離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體;作反應器的隨時加液裝置 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不宜盛鹼性液體

(四)乾燥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內裝固體乾燥劑或吸收劑,用於乾燥或吸收某些氣體 要注意防止乾燥劑液化和是否失效。氣流方向大口進小口出。
除去氣體中的雜質 注意氣流方向應該長管進氣,短管出氣
用於存放乾燥的物質或使滴濕的物質乾燥 很熱的物質應稍冷後放入

(五)其它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蒸餾分餾,冷凝易液化的氣體 組裝時管頭高,和尾低,蒸氣與冷卻水逆向流動
用作熱源,火焰溫度為500℃~600℃ 所裝酒精量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但也不能少於1/4。加熱時要用外焰。熄滅時要用蓋蓋滅,不能吹滅
用作熱源,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需要強熱的實驗用此加熱。如煤的干餾,炭還原氧化銅
可用作蒸發皿或燒杯的蓋子,可觀察到裡面的情況 不能加熱

(六)夾持儀器
鐵架台、鐵夾、試管夾、滴定管夾、坩堝鉗、三角架、泥三角、鑷子、石棉網等。

(七)連接的儀器及用品
單孔器、雙孔塞、無孔塞、玻璃導管、橡皮管。
另外還有一些儀器,玻璃棒、試管刷、研缽、接收器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1. 試劑的取用
固體粉末狀葯品取用時用葯匙或紙槽送入橫放的試管中,然後將試管直立,使葯品全部落到底部。葯量一般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塊狀固體則用鑷子夾取放入橫放的試管中,然後將試管慢慢直立,使固體沿管壁緩慢滑下。
液體葯品根據取用葯品量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取用少量時,可用膠頭滴管吸收。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可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取液體量較多時可直接傾倒。往小口徑容器內傾倒液體時(如容量瓶)應用玻璃棒引流。
2. 玻璃儀器的洗滌
(1)水洗法:在試管中注入少量水,用合適毛刷蘸洗滌劑刷洗,再用水沖洗,最後用蒸餾水清洗,洗滌干凈的標志是:附著在玻璃儀器內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葯劑洗滌法:
① 附有不溶於水的鹼、鹼性氧化物、碳酸鹽。可選用稀鹽酸清洗,必要時可稍加熱
② 附有油脂,可選用熱鹼液(Na2CO3)清洗
③ 附有硫磺,可選用CS2或NaOH溶液洗滌
④ 附有碘、苯酚、酚醛樹脂的試管用酒精洗滌
⑤ 作「銀鏡」、「銅鏡」實驗後的試管,用稀硝酸洗
⑥ 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後的試管附有二氧化錳,可用濃鹽酸並稍加熱後再洗滌
⑦ 盛乙酸乙酯的試管用乙醇或NaOH溶液洗滌。
3. 常見指示劑(或試紙)的使用
① 常見的酸鹼指示劑有石蕊、酚酞和甲基橙,應熟記它們的變色范圍。使用時將指示劑取幾滴滴加到試管中的待測液中,觀察顏色變化。
② 常見試紙有石蕊試紙(紅色或藍色)、PH試紙(黃色)、澱粉碘化鉀試紙(白色)以及酸銅鉛試紙等;用試紙測氣體的酸鹼性時,應用鑷子夾著試紙,潤濕後放在容器的氣體出口處,觀察顏色的變化。使用pH試紙時應把試紙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蘸取待測液塗在試紙上,及時用比色卡比色,讀出待測液的pH值,注意pH試紙不能用水潤濕。要注意切不可把試紙投入到溶液中。
Cl2、Br2、NO2、O2等氧化性較強的氣體,均可使潤濕的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4. 溶液的配製
① 配製一定質量分數溶質的操作步驟:
計算、稱量(對固體溶質)或量取(對液體物質)、溶解。
②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操作步驟:
計算(溶質質量或體積)、稱量或量取、溶解、降至室溫、轉入容量瓶中、洗滌(2~3次,用玻璃棒再次移入)、定容(加水到刻度線下2~3厘米處,改用膠頭滴管加至凹液面最低點與刻度相切)、搖勻、裝瓶(註明名稱、濃度)
說明:在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的物質,例如濃硫酸的稀釋、濃硫酸和濃硝酸混合,都應把密度較大的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另一種液體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⑸ 如何輕松應對高考化學實驗

各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去復習實驗,因為實驗確實很重要,它可以把元素化合知識、有機計算和理論部分相結合,也能夠考察同學的創造力以及思維的嚴謹、嚴密性和同學們的表達能力,所以,實驗是理念高考中特別推崇的題目。我們可把實驗部分分成幾個專題進行復習:第一個專題: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把我們平時實驗中所用到的主要儀器的結構、注意事項以及這些儀器再組合起來又可以組合成哪些特殊功能的裝置等等,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專題:化學實驗的操作,因為這個是化學的特點,像我們說的洗滌試管,一種是水洗,一種是葯劑洗滌法,什麼時候洗干凈了,試管沾了不同的葯品,用不同的試劑去洗;第三個專題:常見氣體的制備,我們在中學階段里所遇到的一些典型氣體,像氫氣、二氧化碳,這些氣體的制備原理、裝置選擇、收集方法。這些氣體的制備,同學們都需要掌握。另外,分離提純也很重要,因為同學們在實驗中經常要達到一個目的,它會有一些干擾因素,這些干擾因素往往是制備的氣體混入一些雜質所產生的。所以,在制備過程中有哪些雜質,怎樣處理要清楚。第四個專題:試劑保存。第五個是物質檢驗,其中又包含了幾項:一項是陽離子的檢驗,比如說銀離子怎麼檢驗,怎麼檢驗鈉離子,還有常見氣體的檢驗、有機官能團的檢驗。檢驗的是某一種物質的官能團或者某一種微粒具有的性質,如果把這些官能團和微粒融入到某一物質中,對相關物體的檢驗就清楚了。第六個專題:有機物的分離和提純。第七個是配製的注意方法,還有中和滴定實驗,還有綜合性實驗,實驗原理、誤差分析,及實驗中所注意的事項等等,我們也給同學們系統的復習。最後一部分是綜合實驗,現在高考的實驗題是源於課本的,我們給同學們總結出一些解答這些綜合實驗的一般的步驟和思路、線索。你在解答實驗題時,第一步肯定要審題,審題的過程中就是要明確實驗目的是什麼,因為後面所有的設計實驗以及給你的所有原料以及所有裝置都是圍繞著讓你達到目的所展開的。所以,實驗目的你要明確。第二步,要想達到實驗目的,怎樣去達到,比如說制備氯化鐵,首先要想到怎樣制備氯化鐵,在什麼裝置中讓它們反應。比如說亞硫酸鈉和硫酸鈉的固體混合物中,亞硫酸鈉的質量分數,怎麼測出來呢?可以加酸,產生二氧化硫,測量二氧化硫的質量或者測量二氧化硫的體積,或者用中和滴定等等。如何達到實驗目的,就是要明確實驗原理。每達到一個目的或者達到一個原理,你用這個原理在解決的時候,肯定會有一些阻礙你達到這個目的的干擾因素,就要在實驗過程中把這些干擾因素一一排除掉。把這些干擾都解決掉了,再考察一下雜質或者干擾排除的順序,就是解決的先後順序,實際就是對你初步方案的調整、優化和評價,把調整、優化的結果再應用到最開始的設計方案中,就是你最後的實驗方案。所以,我們給同學們總結出解決實驗題的模式,實際上同學在復習的過程中,你做任何一個大題,如果都按這個模式去思考,就形成一個解答綜合實驗題的線索,這樣解答綜合實驗題就比較容易了,不會感覺特別難了。

閱讀全文

與實驗化學復習一一重要的化學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鋁合金木材乾燥設備哪裡賣 瀏覽:504
運輸傳送機軸承黃油怎麼保養 瀏覽:487
天然氣閥門一周沒有關 瀏覽:735
青島汽車軸承一般多少錢 瀏覽:840
製冷3200w耗電量多少 瀏覽:182
減速機傳動裝置簡圖 瀏覽:545
伊蘭特儀表前台怎麼拆卸 瀏覽:481
鹽城市射陽縣海河閥門廠 瀏覽:698
設備故障有哪些 瀏覽:485
測視力的儀器有個房子是測什麼的 瀏覽:242
順達製冷劑加多少克 瀏覽:306
改裝排氣怎麼區別單閥門跟雙閥門 瀏覽:34
日本機械圖紙單位是什麼 瀏覽:522
天津稱重儀表如何選型號 瀏覽:462
新鄉製冷維修多少錢 瀏覽:518
化學實驗室加熱裝置 瀏覽:141
暖氣鑰匙鎖閉閥門 瀏覽:555
在電腦上如何畫機械圖 瀏覽:917
青海液壓傳動裝置價格 瀏覽:338
儀表裡有什麼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