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1.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所需的主要裝置包括錐形瓶(250ml)、量筒、燒杯和長頸漏斗,用於發生反應的裝置,以及集氣瓶,用於收集產生的二氧化碳。
2. 收集二氧化碳時,可採用向上排空氣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氣體的收集。
3. 在實驗開始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確保氣體不會泄漏。
4. 反應物包括大理石(碳酸鈣)和稀鹽酸,它們在常溫下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5. 為驗證集氣瓶中是否已收集滿二氧化碳,可以使用燃著的木條進行檢驗。
6. 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時,需要考慮氣體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發生裝置分為固體加熱型和固液常溫型,而收集裝置則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氣法和向上排空氣法三種。
7. 上述內容綜合了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及其選用方法的概述,資料來源於網路。
②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有哪些
在實驗室中制備二氧化碳時,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發生裝置。常用的裝置包括錐形瓶,瓶內放置大理石作為反應物,通過長頸漏斗將酸液注入錐形瓶,使大理石與酸液接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這個過程中,導管的一端需連接到橡皮塞上,確保密封性。此外,導管的另一端則需插入裝有大理石的錐形瓶中,以確保氣體能夠順暢地逸出。
接下來,二氧化碳氣體的收集也是關鍵步驟之一。常用的收集裝置是集氣瓶,其導管口應位於集氣瓶的底部,這樣可以使生成的氣體通過集氣瓶底部的水或空氣,從而實現氣體的收集。當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時,它會逐漸在集氣瓶內積聚,直至充滿整個集氣瓶。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氣體的純度,集氣瓶內的水或空氣應適當控制,以避免雜質氣體混入。
在進行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過程中,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至關重要。合理設計和選擇這些裝置,可以確保實驗的成功進行。通過優化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設計,可以提高實驗的效率,同時保證實驗的安全性。此外,正確地選擇和使用這些裝置,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污染,保護實驗環境。
在使用錐形瓶作為發生裝置時,需要確保錐形瓶的密封性,以防止氣體泄漏。同時,長頸漏斗的設計也需符合實驗要求,確保酸液能夠順暢地注入錐形瓶。而集氣瓶作為收集裝置,其導管口的位置也需精心設計,以確保二氧化碳氣體能夠順利地被收集。通過合理地選擇和使用這些裝置,可以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提高實驗結果的准確性。
在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過程中,合理選擇和使用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對於實驗的成功至關重要。通過優化裝置的設計與使用,可以提高實驗效率,確保實驗結果的准確性。同時,這也為實驗的安全性和環保性提供了保障。
③ 如圖1是實驗室常用的一些裝置.(1)實驗室製取並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填序號),檢驗
(1)製取二氧化碳用鹽酸和碳酸鈣是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反應裝置選回B,由於二氧化碳密度答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能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於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所以用燃著的木條來驗滿放在瓶口,熄滅說明已滿,否則不滿.
(2)B裝置適用於固液常溫下製取氣體,若製取氧氣則為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氧氣和水;
(3)二氧化硫應該先乾燥,再收集,最後多餘的用水吸收,防止污染.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應該從b進a出,乾燥時應該c進d出,可以用濃硫酸乾燥;二氧化硫易溶於水,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因此用水吸收.
故答案為:(1)B、D;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二氧化碳已經集滿;
(2)2H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