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末端試水裝置簡介
末端試水裝置,也被稱為end water-test equipments,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的關鍵部件。它被安裝在系統的主幹管路或分區管路的末端,其主要功能在於測試系統的啟動反應、報警功能以及聯動機制的正常運行。
盡管標准設計圖示中可能存在一些不盡完善之處,但通過實際工程經驗和理論分析,我們可以深入探討更為合理的末端試水裝置安裝方式。正確的安裝不僅確保了系統的有效性,還能提高其在緊急情況下的響應能力。此外,末端壓力表的讀數准確性也至關重要,它能反映系統的壓力狀態,為維護和故障診斷提供重要數據。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上述討論,推動噴灑設計技術的持續優化和改進,以提升消防系統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這是一項旨在提升消防系統效能並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
末端試水裝置 end water-test equipments 安裝在系統管網或分區管網的末端,檢驗系統啟動、報警及聯動等功能的裝置。
2. 給排水圖紙中,什麼是「末端試水裝置」它有什麼作用啊
末端試水裝置是一種關鍵的消防設備,主要用於自動噴淋管網系統的檢測。它位於系統的末端,通過檢查噴淋管網內的壓力,確保自動噴淋系統的工作狀態良好。該裝置能檢測噴淋系統水壓是否能夠自動調節,以及是否能夠自動補水,以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在多層建築中,為了確保每一層的噴淋管網都能正常工作,通常會在每一層的噴淋管網末端安裝末端試水裝置。這種設計有助於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確保所有樓層的消防設施都能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啟動。
末端試水裝置的工作原理是,當系統中的水流通過該裝置時,會觸發內部的檢測機制。如果系統壓力低於預設值,裝置會發出警報,提示管理人員進行檢查和維護。這種設計不僅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還為消防人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以便他們能夠快速有效地應對火災。
通過末端試水裝置的定期檢查,可以確保自動噴淋系統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種裝置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為它直接關繫到建築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綜上所述,末端試水裝置在消防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檢查系統的運行狀況,還能在系統出現問題時及時發出警報,為維護人員提供必要的信息。因此,在設計和安裝自動噴淋系統時,必須確保末端試水裝置的安裝和維護。
3. 什麼是末端試水裝置
末端試水裝置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主要功能是驗證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以及水力警鈴在噴頭開啟時是否能夠正確響應並報警。這種裝置通常安裝在系統最末端的配水管上,通過模擬噴頭開啟的情況來測試整個系統的性能。
在實際應用中,末端試水裝置可以幫助發現和解決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水流指示器是否靈敏、壓力開關是否可靠、水力警鈴是否響亮清晰等。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進行維修和調整,確保系統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有效工作。
安裝末端試水裝置時,需要考慮到其位置的合理性,確保其能夠全面反映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態。通常,它會與系統中的其他組件共同工作,形成一個完整的測試體系。通過定期的測試,可以確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可靠性,提高建築物的安全防護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末端試水裝置的設計和使用應符合相關的技術標准和規范,以確保其性能穩定可靠。此外,定期的維護和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有助於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確保其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總之,末端試水裝置是保障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設備,通過對其進行定期測試和維護,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預作用噴淋系統的末端試水裝置
末端試水裝置是設置在有聯動要求的濕式、干—濕式及預作用系統上,用以檢驗系統可靠性的一種手動檢驗裝置,尤其在濕式系統中,能通過試水觀察壓力表示值和水流是否穩定,通過壓力表示值,校核試水口流量,經計算判斷系統的啟動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由於目前國內暫時無成套的末端試水裝置可供選購,設計規范和施工及驗收規范又沒有很明確的規定,設計人員往往根據GB50261—96.第5、4、8條「末端試水裝置宜安裝在系統管網末端或分區管網末端」和本條款條文說明「末端試水裝置一般由連接管、壓力表、控制閥及排水管組成,有條件的也可採用遠傳壓力、流量測試裝置和電磁閥組成,總的安裝要求是操作簡便,檢測結果可靠」的要求,把末端試水裝置設計成如圖-1,而施工人員往往把排水管隨意就近接入廢水管或雨水管,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弊端。
其一,壓力表不應裝在閥門前面。雖然在未開啟試水裝置前可直現地看到管網中的水壓力(靜壓)和確認管網中有水,但如果在報警閥與水流指示器之間設置了控制閥且控制閥未採用信號閥或被施工人員誤裝成普通控制閥的情況下,由於樓層面積較大,在分區管網的系統調試中只試驗了最不利點管網的末端試水裝置的聯動控制,有可能造成有的分區控制閥未打開,誤以為整個系統正常,在火災發生時,不能得到噴淋水泵的供水而不能滅火。
其二,試驗流量不準確。開啟方試水裝置進行系統試驗時,不能模擬最不利點噴頭的實際流量,造成試驗時系統有效,但實際使用時,可能由於最不利點處的噴頭開放後,實際流量達不到水流指示器或濕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而不報警。
因為流量特性系數K=80的標准噴頭在0.1Mpa工作壓力下流量為80L/min,規范允許在最不利點處噴頭的工作壓力可以為0.05Mpa,根據公式:
q=K√10p
K—流量特性系統,標准噴頭K=80
P—噴頭處的水壓(Mpa)
q—噴頭的噴水量
最不利點噴頭的噴水量q=K√10p≈57L/min,也就是說最不利的樓層或管網分區的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為57L/min,這就是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但是為了安全和可靠,許多生產廠家把自己生產的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指標定得比較低。按照《水流指示器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A32-92)標准規定水流指示器的靈敏度應滿足當q≤15L/min時,不應報警;15L/min<q<37.5lmin時應該報警;q=37.l min時必須報警。報警的最大流量不應大於37.5l="" min。而規范又規定濕式報警閥當系統側流量q≤15l="" min時不報警,由副閥向系統側補充壓力;當15l="" min<q≤60l="" min時,主閥板是處於開啟或者似開非開失去密封的狀態;信號管內已有水流通過,並進入延時器,只是延時器在90s內不報警而已;只有當系統側以60l="" min的流量放水時,壓力開關和水力報警才在5~90s內報警。
所以如圖-1的設置,打開閥門試水時,流量很容易就大於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或大於濕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但由於流量沒有一個確定值,並不能說明當最不利點處口噴頭開放時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第三,排水管安裝不合理。試水裝置的排水管不應直接接入排水立管或雨水管,而應該設有間接排水的漏斗和排水管,以便在放水時能直觀地反映出水量。
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末端試水裝置應設置在系統中水力條件最為不利的噴頭末端,它應由控制閥、壓力表、試水口及排水裝置組成(見圖-2),試水口的K值應與該區域中最小噴頭的K值相同,為了模擬一隻噴頭的開放,建議採用閉式噴頭截去2個軛臂和濺水盤的方式來替代試水口。控制閥宜採用截止閥,具有調節流量的作用,而且密封面不易損傷。壓力表應設在控制閥的下游,盡量靠近試水口,以便真實反映試水口噴水時的噴水壓力,准確地計算出試水口的流量。試水口的出口不應連接排水管,必須以孔口出流的方式間接地排入排水管裝置或排水明溝。
只有這樣,才能使末端試水裝置能模似一隻噴頭的流量放水,檢驗系統能否在最不利點處開放一隻噴頭時,使系統中的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都能正常動作,噴淋泵能及時啟動,同時也表明了系統中任何一個噴頭開放,系統都能可靠地聯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