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技小發明製作方法
土電話是利用聲音振動傳播的原理設計的。它取材簡單,製作方便,適合低年級學生製作。
A.製作方法
①話筒。找兩只塑料冰淇淋杯或紙杯,用剪刀把杯底剪掉。每個紙杯都是既做話筒又做聽筒。
②振動膜。用牛皮紙做振動膜。將紙剪成圓形,比紙杯底直徑略大。用膠水將圓貼在杯底,紙盡可能拉緊。
③穿線。找一根幾米長的棉線, 把兩個紙杯連起來,用大頭針在紙杯振動膜中心穿一小孔,把棉線分別穿入兩個紙杯中,並打個結。這樣,土電話就做成了。
B.游戲方法
讓兩個學生,一人拿來一個紙杯,一人把紙杯當話筒,一人把紙杯當聽筒。當一人對著話筒小聲說話時,聲音使振動膜發生振動,通過拉緊的棉線穿到對方的振動膜上,使聽筒那邊同樣的振動,這樣聲音就傳到另一個人了耳朵里去了。
第二種:指南針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據磁學原理製作的。
取三合板一塊, 鋸一直徑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邊緣用砂紙磨光。在一張鉛畫紙上標好符號,按尺寸把盤面剪下,貼在底盤下,取一枚大頭針或縫衣針,從底盤背面中心穿過,將尖頭露出盤面做軸。根據尺寸把一塊白鐵皮剪成指針形狀,並鑽一個直徑2毫米的孔,把一顆紐扣固定在指針上。用一塊永久磁鐵觸指針數次,使指針磁化。最後,把指針放在軸上。注意哪頭指向北,就這頭塗成紅色。
在使用時,不要讓指針接觸磁性很強的磁鐵,以免影響指南針的磁極。
類二:有所改革式科技製作
例:廢塑料瓶製作
取可樂瓶一隻,去掉底蓋,用剪刀剪去離瓶底2/5的部分,注意要保留1.5厘米寬作為花籃柄,將剩下3/5, 剪成一條一條到瓶子頸部,寬度可以根據需要而定。然後將一條條的塑料帶向外翻過來到瓶蓋處粘牢,這樣花籃就做好了。在籃中放入一些娟花,就成了非常漂亮的裝飾品。
要小學生對利用廢塑料瓶子進行製作。要求只要是利用廢塑料瓶子,做出的作品有用或欣賞就可以。
第三種:有所創造式科技製作
例1.太陽能利用設計比賽
①利用晨會或者上次活動,組織學生搜集利用太陽能的信息,把設計比賽的要求講明白:自己設計一種搜集太陽能、利用太陽能的設備,畫出設計圖,做出模型或實物。可以把任務分配給小組,在課外或者在活動課上開展小組活動。
②舉行報告會,由學生自己介紹目前太陽能利用的情況,自己設計的太陽能產品圖,或者展示自己製作的模型、實物。
③對學生的設計進行評比。
④請參加本課程學習的學員自己設計製作一個利用太陽能的設備或者模型。
例2:自製小車比賽
1.目的
①通過自己設計製作小車模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②通過比賽培養競爭意識。
③ 使學生了解當代汽車製造的三大難題:加速、制動和撞擊,對此產生研究興趣。
2.內容要點
①車輛啟動時由於慣性的作用,乘客就會向後倒,啟動得越快,加速度也就越大,慣性就越大,乘客就會受傷。怎樣平穩地加速,讓車輛很快啟動加速,又讓乘客很安全,這就是車輛設計的加速難題。
②車輛在剎車時由於慣性的作用,乘客要向前俯沖,發生危險。怎樣保證剎車時乘客的安全,這就是車輛設計時的制動難題。車輛如果發生撞擊,怎樣保證乘客的安全,這就是車輛設計的撞擊難題。
③小車比賽的規則:請你自己設計製作一輛以橡皮筋為動力的小車。在小車上放一個乒乓球,乒乓球上開一個能平著放入1角硬幣的開口,小車要帶著裝滿水的乒乓球駛過一條3米長、1米寬的路面,與放在終點的物相撞。小車停止以後,乒乓球內的水不準少於15毫米。誰的小車通過全程的時間最短,誰就取得優勝。小車不到達終點或者乒乓球里的水少於15毫米的不計成績。
④小車比賽中裝水的乒乓球代表了乘客,如果運用裝水的可口可樂瓶子或者雞蛋來代表乘客也可以。如果運用裝水的易拉罐代表乘客也可以。問題是要運用水在車輛發生撞擊以後能保存多少來評估車輛對乘客保證安全的程度。教師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通過自己的實驗決定一個標准,使比賽公平。
⑤小車比賽時路面、寬度只要一致就可以,上面的規定是可以改變的。
⑥ 小車的動力只要規定運用橡皮筋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創造。動力大了,車輛可以開得快,發生撞擊時慣性力就大,水就會流得多;動力小了,車輛就會開得慢。
⑦小車的造型、車輪的多少都由學生自己決定。
② 「化學多米諾實驗」是利用化學反應氣體產生的壓力,使多個化學反應依次發生(整個反應只需要第一個反應發
(1)①反應開始後,若F中變白色渾濁;由於F是足量澄清石灰水,說明在F中生成了版不溶於水權的碳酸鈣,發生了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應; ②說明進入F裝置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氣體,因此在E裝置中發生的是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③說明在裝置D中發生的是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實驗室用來製取二氧化碳氣體一般用石灰石和稀鹽酸,所經D中的固體可能是石灰石,C中的液體是稀鹽酸; 故答案為: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稀鹽酸 石灰石; (2)由於F中發生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生成了不溶於水的碳酸鈣和水; 其化學方程式為:Ca(OH) 2 +CO 2 ═CaCO 3 ↓+H 2 O;故答案為: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
③ 37.(4分)利用化學反應中氣體產生的壓力,可使多個化學反應依次發生,稱為「化學多米諾」。下圖裝置氣密
化學多米諾實驗」是利用化學反應中氣體產生的壓力,使多個化學反應依次發生.(整個反應只需要第一個反應發生,就好像多米諾骨牌游戲一樣.)以下就是一個「化學多米諾實驗」,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產生O2和H2O.所示裝置圖中各儀器內盛放的物質分別為:A.稀硫酸;B.鋅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塊狀固體;G.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請回答以下各題:
(1)實驗開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2)反應開始後,若G中出現紅色,H中有白色沉澱生成,判斷E、F中的物質可能分別是稀鹽酸
稀鹽酸
;石灰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石灰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
(3)按基本反應類型寫出該實驗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裝置用字母表示)
化合反應CO2+H2O═H2CO3
CO2+H2O═H2CO3
,發生在裝置G
G
中;
分解反應2H2O2 2H2O+O2
2H2O2 2H2O+O2
,發生在裝置D
D
中;
置換反應Zn+H2S04=ZnSO4+H2
Zn+H2S04=ZnSO4+H2
,發生在裝置B
B
中;
復分解反應CaC03+2HCl═CaCl2+H2CO3
CaC03+2HCl═CaCl2+H2CO3
,發生在裝置F
F
中.
考點:氫氣的製取和檢驗;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化合反應及其應用;分解反應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專題:實驗裝置連接題;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分析:(1)本實驗要多個裝置連接,系統的氣密性是實驗成敗的關鍵,所以,實驗開始前首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此裝置的工作原理是B裝置中的鋅和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氫氣將C裝置中的過氧化氫溶液壓入D裝置中,在二氧化錳的摧化作用下生產氧氣,氧氣再把E中的液體壓入F中,兩種葯品接觸發生反應,生成的氣體再通過紫色石蕊試液和澄清石灰水.
(2)石蕊遇酸變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變渾濁,因此要從反應後的物質考慮反應物.
(3)根據提供的信息和現象推斷出每個裝置中發生的反應,然後根據反應的特點判斷屬於那種反應類型.解答:解:(1)製取和驗證氣體的性質的實驗中,為了不浪費葯品和保證實驗的成功,首先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反應開始後,若G中出現紅色,H中有白色沉澱生成,說明產生的氣體中有氯化氫和二氧化碳,固體和液體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葯品就是鹽酸和石灰石.故答案為鹽酸和石灰石.
④ 化學「多米諾實驗」是利用化學反應中氣體產生的壓力,使多個化學反應依次發生(整個反應只需要第一個反應
(1)要使製取和驗證氣體的性質順利進行,需保證整套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此裝置的工作原理是B裝置中的鋅和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氫氣將C裝置中的過氧化氫溶液壓入D裝置中,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產氧氣,氧氣再把E中的液體壓入F中,兩種葯品接觸發生反應,生成的氣體再通過紫色石蕊試液和澄清石灰水,反應開始後,若G中出現紅色,說明有酸,H中有白色沉澱生成,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可以是F中是碳酸鈣和鹽酸或稀硝酸反應,G中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合,H中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
故答案為:稀鹽酸或稀硝酸;
(3)B中是鋅和稀硫酸反應,D中是過氧化氫溶液分解,F中是碳酸鈣和鹽酸或稀硝酸反應,G中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合,H中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B、F、H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分別為:Zn+H2SO4=ZnSO4+H2↑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Zn+2H+=Zn2++H2↑;CaC03+2HCl═CaCl2+H2O+CO2↑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H2O+CO2↑;CO2+Ca(OH)2═CaCO3↓+H2O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2++2OH-+CO2═CaCO3↓+H2O,
故答案為:Zn+2H+=Zn2++H2↑;CaCO3+2H+═Ca2++H2O+CO2↑;Ca2++2OH-+CO2═CaCO3↓+H2O;
(4)根據(2)知各反應為:裝置B中:Zn+H2SO4=ZnSO4+H2↑,置換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氫氣將C裝置中的過氧化氫溶液壓入D裝置中,裝置D中:2H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