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消防工程師備考:消防給水管道
消防供水管道(總) 向室外室內環狀消防給水管網供水的輸水干管不應少於2條,其中一條故障時,其餘輸水干管應仍能滿足消防給水設計流量。
室外消防給水管網: 採用兩路消防供水是應採用環狀管網,當採用一路消防供水(除建築高度超過54m的住宅外,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20L/s時)時可採用枝狀管網;管道的直徑應根據流量、流速和壓力要求經計算確定,但不應小於DN100;消防給水管道應採用閥門分成若干獨立段,每段內室外消火栓的數量不宜超過5個;並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室外宜採用低壓消防給水系統,當採用市政給水管網供水時,應符合:應採用兩路消防供水,除建築高度超過54m的住宅外,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小於等於20L/s時可採用一路(可采褲汪用枝狀)消防供水;室外消火栓應有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水;
室內消防給水管網: 應布置成環狀;當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不大於20L/s且室內消火栓不超過10個時,除8.1.2(向兩棟或兩座及以上建築供水時;向兩種及以上水滅火系統供水時;設有高位消防水箱的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時;向兩個及以上報警閥控制的自動水滅火系統供水時)外(8.1.2因為復雜所以要保證有效性,所以用環狀),可布置成枝狀;
當由室外生產生活消防合用系統直接供水時,合用系統應滿足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以及生產和生活最大小時設計流量的要求外,還應滿足室內消防給水系統的設計流量和壓力要求;室內消防管道管徑應根據系統設計流量、流速和壓力要求經計算確定;室內消火栓豎管管徑應根據豎管最低流量經計算確定,但不應小於DN100.
檢修要求: 消火栓豎管應保證檢修管道時關閉停用的豎管不超過1根,當豎管超過4根時,可關閉不相鄰的兩根;每根豎管與供水橫干管相接處應設置閥門。
室內消火栓給水管網宜與自動噴水等其他水滅火系統的管網分開設置;當合用消防泵時,供水管路沿水流方向應在報警閥前分開設置。
消防給水管道的設計流速不宜大於2.5m/s,任何消防管道的給水流速不應大於7m/s。
埋地管道當系統工作壓力不大於1.2MPa時,宜採用球墨鑄鐵管或鋼絲網骨架塑料復合管(相對較軟)給水管道;當1.2MPa<系統壓力<1.6MPa時,宜採用無縫鋼管。當埋地管直徑不小於DN100時,應在管道彎頭、三通和堵頭等位置(沖擊大)設置鋼筋混凝土支墩。
架空管道當系統工作壓力不大於1.2MPa時,可採用熱胡穗仔浸鋅鍍鋅鋼管;當系統工作壓力大於1.2MPa時,應採用熱浸鍍鋅加厚鋼管或熱浸鍍鋅無縫鋼管;當系統壓力大於1.6MPa時,應採用熱浸鋅度無縫鋼管。
消防給水系統的閥門:
埋地閥門宜採用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當設置在閥門井內時可採用耐腐蝕的明桿閘閥。應採用球墨鑄鐵閥門。
室內架空管道的閥門宜採用蝶閥(不耐腐蝕)、明桿閘閥或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應採用球墨鑄鐵或不銹鋼閥門。
室外架空管道的閥門宜採用帶啟閉刻度的暗桿閘閥或耐腐蝕的明桿閘閥。應採用球墨鑄鐵或不銹鋼閥門。
減壓閥:
應設置在報警閥組入口前,當連接兩個及以上報警閥組時應設置備用減壓閥;減壓閥的進口處應設置過濾器,過濾器的孔網直徑不宜小於4目/平方厘米-5目/平方厘米,過流面積不應小於管道面積的4倍;過濾器和減壓閥前後應設壓力表,壓力表族消的表盤直徑不應小於100mm,最大量程宜為設計壓力的2倍;過濾器前和減壓閥後應設置控制閥門。
先導式減壓閥可調節,比例式減壓閥不可調節。
消防水泵接合器(地上式,地下式和牆壁式):
是預留介面,第三類水源。水泵接合器是供消防車向消防給水管網輸送消防用水供滅火用的介面(室內消防用水不足或發生故障時)。
設置要求:
1.高層民用建築;設有消防給水的住宅、超過5層的其他多層民用建築;超過2層或建築面積大於1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築、室內消火栓設計流量大於10L/s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高層工業建築和超過4層的多層工業建築;城市交通隧道。
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和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等水滅火系統均應設置。
3.給水流量宜按每個10L/s-15L/s計算。
4.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向多棟建築供水時,消防水泵接合器應在每棟建築附近就近設置。
5.消防給水為豎向分區供水時,在消防車供水壓力范圍內的分區(低區和高區壓力),應分別設置水泵接合器;當建築高度超過消防車供水高度時,消防給水應在設備層等方便操作的地點設置手抬泵或轉移動泵接力供水的吸水和加壓借口。
6.水泵接合器應設在室外便於消防車使用的地點,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離不宜小於15m,並不宜大於40m。牆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高度距地面宜為0.7m;與牆面上的門窗洞口的凈距離不應小於2m(避免火災波及),且不應安裝在玻璃幕牆下方;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裝應使進水口與井蓋底面的距離不大於0.4m(消防員臂長),且不應小於井蓋的半徑。
一般情況下,按水泵接合器給水方向依次是止回閥、安全閥和閥門。
7.水泵接合處應設置永久性標著銘牌(地上式水泵接合器銘牌設置在附近),並應標明供水系統、供水范圍和額定壓力。
增穩壓設備(維持水壓:穩壓泵和氣壓罐):
何時:當消防水箱設置高度不能滿足系統最不利點滅火設備所需的水壓要求時。
一般有穩壓泵、隔膜式氣壓罐、管道附件及控制裝置。穩壓泵通常用於穩定平時最不利點水壓的給水泵,通常選用小流量、高揚程的水泵。應設置備用泵(通常『一用一備』)。氣壓罐是為了避免穩壓泵經常啟動(經常啟動泵易損,氣壓罐利用壓差設置啟泵停泵緩沖時間)而設置的配套設備,它的最小設計工作壓力應滿足系統最不利點滅火設備所需的水壓要求。主泵啟動後穩壓泵停止運行。
要求(流量和壓力):
穩壓泵設計流量不應小於消防給水系統管網的正常泄漏量(補充和泄漏比較)和系統自動啟動流量(壓力開關響應的流量);正常泄漏量應根據管道材質、介面形式等確定,當沒有管網泄漏量數據時,穩壓泵的設計流量宜按消防給水設計流量的1%-3%計且不宜小於1L/s。
穩壓泵設計壓力應滿足系統自動啟動和管網充滿水的要求;穩壓泵設計壓力應保持系統自動啟泵壓力設置點處的壓力,在准工作狀態時大於系統設置自動啟泵壓力值(因為還要考慮建築設計中穩壓泵和系統消防水泵之間的高度差),且增加值宜為0.07MPa-0.10MPa(實際緩沖段);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保持系統最不利點處滅火設施在准工作狀態時的靜水壓力應大於0.15MPa。(揚程和壓力:1MPa≈100m)
(壓力從大到小:泵停止工作—穩壓泵啟動壓力—消防水泵啟動壓力—最小設計工作壓力;這些壓力的變化是隨著漏水或火災初期給水慢慢變小的。)
氣壓罐其調節容積應根據穩壓泵啟泵次數不大於15次/h
『貳』 室外供熱管道直埋安裝時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外供熱管道安裝施工工藝 1 適用范圍本工藝標准適用於廠區及民用建築群(住宅小區)的飽和蒸氣壓力不大於0.7MPa,熱水溫度不超過130℃的室外供熱管道安裝。2 施工准備2.1 原材料要求2.1.1無縫鋼管、焊接鋼管、沖壓彎頭、閥門、型鋼具有產品合格證,管道組成件表面應無裂紋、縮孔、夾渣、折迭、重皮等缺陷,表面不得有超過壁厚負偏差的銹蝕和凹陷。閥門安裝前,應作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試驗應在每批(同牌號、同型號、同規格)數量中抽查10%,且不少於一個。2.1.2 管件、法蘭、螺栓、電焊條2.1.3 石棉橡膠墊、石筆、小線、鉛油、機油等2.2 作業人員要求2.2.1 從事本標准適用范圍內管道工程施工的焊工及無損檢測人員,應取得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特殊作業人員資格證書。2.2.2 工程技術人員、質量檢查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資格。2.2.3 配備滿足施工需要的施工人員:管工、氣焊工、油工、起重工、瓦工、砼工等。施工人員已經過技術及安全培訓。特殊工種持證上崗。2.3 主要工機具2.3.1 輪式起重機、起重機、電焊機、氬弧焊機、焊條烘乾箱、X射線探傷機、管道切割機、角向磨光機、水平尺、試壓泵、板手、經緯儀、水準儀、液壓彎管機等。2.3.2 套絲板、管割刀、管鉗、手鋸、電錘、鋼捲尺、鋼直尺、撬杠、鋼盤尺、壓力表、溫度計等。2.4 外部環境條件2.4.1 施工現場已達到三通一平,圖紙齊全。2.4.2 到貨的配管材料滿足施工要求,施工所需機具、工具及消耗材料等配備齊全。2.4.3 按施工平面布置圖堆放材料,擺放施工機具,合理布置管道預制,臨時設施。2.4.4 不通行地溝半通行地溝或通行地溝的砌築已完成。鋼管架或混凝土柱管架(磚砌管架)已全部施工完畢。2.4.5 管道滑動支座、固定支座、導向支座均已預製成型。3 操作工藝3.1 工藝流程3.1.1 直埋鋪設放線定位 → 管溝開挖 → 管道鋪設 → 補償器安裝 → 水壓試驗 → 防腐保溫 → 填蓋細砂 → 回填夯實 3.1.2 管溝敷設定位放線 → 挖土方 → 砌管溝 → 支架預制、安裝 → 管道安裝 → 補償器安裝 → 水壓試驗 → 防腐保溫 → 管溝蓋板 → 回填土3.1.3 架空敷設放線定位 → 管架制安 → 管道安裝 → 補償器安裝 → 水壓試驗 → 防腐保溫 3.2 操作細則3.2.1 定位放線、管溝開挖執行室外井池與管溝施工工藝。 管道預制工作一般按設計單位提供的管道系統圖和管道施工圖進行。3.2.2 管架製作安裝3.2.2.1 管道支吊架可根據設計或需要選擇下列類型的支吊架:固定支架滑動支架架空支吊架 活動支架 滾珠支架滾柱支架管道支吊架滑動導向支架地溝支吊架 導向支架 滾珠導向支架滾柱導向支架剛性支架彈簧支吊架3.2.2.2 管架基礎施工A)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測量放線,在每個管架位置上打進中心控制樁,用白灰放出管架基礎坑的位置線。放坡參見表3.2.2.2。表3.2.2.2 基坑放坡尺寸土的類型邊坡坡度(高:寬)坡頂無負荷坡頂有靜負荷坡頂有動負荷直立壁負荷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1:1.00中密的碎石類土(填充物砂土)1:0.751:1.001:1.251:1.00硬塑的砂質粉土1:0.671:0.751:1.001:1.25中密的碎石類土(填充物為粘性土)1:0.501:0.671:0.751:1.50硬塑的復粘土粘土1:0.331:0.51:0.671:1.50老黃土1:0.11:0.251:0.331:2.00軟質岩1:0.001:0.11:0.251:2.00B)採用人工挖土時,沿灰線直邊切出坑槽邊的輪廓線。一、二類土按30cm分層逐步開挖,三、四類土先用鎬翻動按30cm分層,每挖一層清底一次,出土先向遠處送甩,挖土距坑槽底約15~20cm處,先預留不挖,在下道工序進行前按控制樁抄平。C)混凝土基礎(毛石混凝土基礎)施工時,把按照設計圖紙預制好的)鐵件(地腳螺栓或預留孔洞)及時預留好,用水平儀抄好找准標高,預埋地腳螺栓時要注意找直、找正,在絲扣部位塗上黃油用塑料布包紮好,防止螺栓絲扣損壞。3.2.2.3 管架和管道支座預制A) 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放樣,放樣前要將預制平台清理干凈,校核畫線工具注意留出焊接收縮量和切割加工餘量。由工程技術人員和質量檢驗人員共同檢查放樣過程或樣板。號料時要注意合理排版,節約使用鋼材。B)鋼材切割前,先將鋼材表面切割區域內的鐵銹、油污清理干凈。切割後,切口上不允許有裂紋、夾層和大於1.0mm的缺陷。C)組對焊接前,要求根據管架的結構形式,採用反變形法、剛性固定法、臨時固定法、焊接工藝控制變形法等達到減小變形的目的。管架焊接後須進行檢查、校核,滑動支座、固定支座、導向支座組對焊接前,先進行鑽孔、焊接後分類保管待用。3.2.2.4 管道支架安裝A)架空管架安裝:管架基礎達到強度後,根據管架的外形、尺寸、重量,將已運至現場的管架採用吊車、卷揚機、三木搭等不同方法將管架吊裝就位。同時用經緯儀隨時找正找直。若採用預埋鐵件焊接固定,要嚴格保證焊接質量。地腳螺栓連接時要從四個方向對稱地、均勻地擰緊螺栓。B)地溝內管架安裝:在地溝內壁上測出水平基準線,按照支架的間距在溝壁上定出支架位置,做上標記打眼或預留孔洞,將打好的孔洞用水澆濕,灌入1:2水泥砂漿,把預制好的型鋼支架栽進洞用碎磚或石塊塞緊,再用抹子壓緊抹平。若溝壁有預埋鐵件,土建施工時應將預制好的鐵件配合土建找准位置預埋。3.2.3 直埋管道安裝3.2.3.1 根據設計圖紙的位置進行測量打樁放線挖土地溝墊層的處理等,溝槽的開挖寬度應根據管道外殼至槽底邊的距離確定,見表3.2.3.1中的規定。管道周圍填砂時該距離不小於100mm。為了便於管道施工,挖溝時應將挖出來的土堆在溝邊一側,距溝邊保持0.6~1m的距離,溝底要求平整夯實防止管道彎曲受力不均。表3.2.3.1 管道每側工作面寬度序號管道直徑(mm)每側工作面寬度(mm)1200~5003002600~100040031100~150060041600~20008003.2.3.2 直埋供熱管道的坡度不宜小於2‰,高處設排氣閥,低處設放水閥。從干管直接引出分支管時,在分支管上設固定墩或軸向補償器、彎管補償器,分支點至直管上固定墩的距離不大於9m;分支點至軸向補償器或彎管補償器的距離不大於29m;分支管有干線軸向位移時,軸向位移量不大於50mm。3.2.3.3 直埋管道上的閥門應能承受管道的軸向荷載,宜採用鋼質閥門及焊接連接.管道變徑處、壁厚變化處也應設補償器或固定墩,固定墩應設在大管徑或壁厚較大一側。固定墩處應採取可靠的防腐措施,鋼管鋼架不應裸露。鋼管穿過固定墩處,孔邊設置加強筋。3.2.3.4 管道下溝前,先檢查溝底標高溝寬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保溫管應檢查保溫層是否有損傷,若有局部損傷將損傷部位放在上面做好標記,便於統一處理。3.2.3.5 管道應先在溝邊進行分段焊接,每段長度在25~35m范圍內 。放管時,將繩索的一端固定在地錨上,並套卷管段拉住另一端,用撬杠將管段移至溝邊。放好滑杠,統一指揮慢速放繩使管段沿滑杠下滾。為避免管道彎曲,拉繩不得少於兩條,溝邊不得站人。溝內管道焊接時必須清理管腔,管道找平、找直。焊接處要挖出操作坑,其大小要便於焊接操作。3.2.4 地溝內管道敷設3.2.4.1 在不通行地溝里的管道少,管徑小重量輕,地溝及支架結構簡單,可以用人力藉助繩索將管道直接下溝,落放在已達到強度的支架上,然後進行組對焊接。3.2.4.2 半通行地溝及通行地溝的構造較復雜。溝內管道多、直徑大,支架層數多。下管前要有施工組織措施或技術方案。下管可以採用吊車、卷揚機、倒鏈等起重設備或人力。3.2.4.3 通行地溝的管道安裝在地溝的一側或兩側,支架採用型鋼製作,支架的間距要求見表3.2.4.3 管道坡度按設計規定確定。安裝支架要牢固平直,同一地溝內有幾層管道時,安裝順序應從最下面開始,再安裝上面的管道,為了便於焊接焊縫要選在便於操作的位置。遇有伸縮器時,應在預制時按規范要求做好預拉伸並做好支撐,按位置固定與管道連接。3.2.5 架空管道安裝3.2.5.1 管道上架前,對管架的垂直度、標高進行檢查,有條件的進行復測,否則要詳細查閱核算測量記錄。3.2.5.2 按設計規定的安裝位置、坐標,量出支架上的支座位置,安裝支座。支座安裝牢固後,進行架設管道,管道和管件應在地面組裝,長度以便於吊裝為宜。管道可採用機械或人工進行吊裝,已吊裝尚未連接的管段要用支架上的卡子固定好。採用絲扣連接的管道,吊裝後隨即連接;採用焊接時,管道全部吊裝完畢後再進行焊接,焊縫不允許設在托架和支座上,焊縫與支架間距應大於150~200mm。3.2.5.3 閥門集氣罐補償器等附屬設備按設計位置與管道連接好。管道安裝完畢後找平調直使管道在一條線上。 擺正後安裝管道穿結構處的套管,填堵套管,預留口應設臨時管堵。3.2.5.4 按設計規定的壓力充水進行強度及嚴密性試驗,合格後辦理驗收手續,泄水。3.2.5.5 管道防腐保溫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注意做好保溫層外的防雨、防潮等保護措施。3.2.6 為了保證管道的正常運行,及時排除管道內的凝結水,管道應設置疏水和啟動排水排空裝置。3.2.6.1 蒸汽管道的疏水裝置見圖3.2.6.1,並應設置在蒸汽管道的各低點;垂直升高的管段之前;水平管道每隔50m設一個;可能聚集凝結水的管道閉塞處。
圖3.2.6.1 蒸汽管道的疏水裝置1—蒸汽干管;2—凝結水干管;3—疏水器3.2.6.2 蒸汽管道的啟動排水裝置應設在啟動時有可能積水的最低點;管道拐彎和垂直升高的管段之前;水平管道上每隔100~150m設置一個;水平管道上流量測量裝置的前面。3.2.6.3 蒸汽和凝結水管道的排空氣裝置見圖3.2.6.3。
圖3.2.6.3 蒸汽和凝結水管道的排空氣裝置(a)—蒸汽管道的排空氣裝置; (b)—凝結水管道的排空氣裝置1—蒸汽干管; 2—手動放空閥; 3—凝結水干管; 4—自動放空閥A)在蒸汽管道的高點設手動放空閥(平時不用),當管道進行水壓試驗(向管內充水)或初次通蒸汽時,利用此閥排除系統內的空氣。B)在凝結水干管的始端(高點)設自動放空閥,若採用不帶排氣閥的疏水器時,在疏水器的前方應設放空閥,以便在系統運行過程中能及時排除凝結水管道內的空氣。C)在供、回管道干管的高點和分段閥之間管段的高點應設置放水和排氣裝置。為了檢修時減少熱水的損失和縮短放水時間,在供回水干管上每隔800~1000m設一分段閥。3.2.7 閥門的安裝3.2.7.1 閥門安裝前應核對閥門的規格型號和檢查閥門的外觀質量。閥門安裝前應做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試驗應在每批(同牌號、同型號)同規格)數量中抽查10%,且不少於一個。對於安裝在主幹管上起切斷作用的閉路閥門,應逐個作強度和嚴密性試驗。3.2.7.2 井市內的閥門安裝距井室四周的距離符合規定,DN50以上的閥門要有支撐裝置。閥門法蘭的襯墊不得凸入管內其外邊緣接近螺栓孔為宜,不得安裝雙墊或偏墊。連接法蘭的螺栓直徑長度符合標准,擰緊後,突出螺母的長度為2~3扣。3.2.8 減壓閥安裝:減壓閥的閥體應垂直安裝在水平管道上,前後應安裝法攔截止閥.安裝時注意方向,不得裝反。安裝完根據使用壓力進行調試。3.2.9 調壓孔板安裝:調壓孔板是用不銹鋼或鋁合金製作的圓板,開孔的位置及直徑由設計決定,介質通過不同孔徑的孔板進行節流,增加阻力損失起到減壓作用。 安裝時夾在兩片法蘭的中間,兩側加墊石棉墊片,減壓孔板應待整個系統沖洗干凈後方可安裝。4 質量標准4.1 主控項目4.1.1 平衡閥及調節閥型號、規格及公稱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後根據系統要求進行調試。並作出標志。檢驗方法:對照圖紙及產品合格證,並現場觀察調試結果。4.1.2 直埋無補償供熱管道預熱伸長及三通加固應符合設計要求。回填前應檢查預制保溫層外殼及介面的完好性。回填按設計要求進行。檢驗方法:回填前現場觀察、核查。4.1.3 補償器的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按設計要求或產品說明書進行預拉伸。預拉伸(即兩固定支架之間管段)熱眼神量ΔL的1/2。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和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並檢查預拉伸記錄。4.1.4 檢查井室、用戶入口處管道布置應便於操作及維修,支、吊、托架穩固,並滿足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4.1.5 直埋管道的保溫符合設計要求,介面在現場發泡時,接頭處厚度與管道保溫層厚度一致,接頭處保護層必須與管道保護層成一體,符合防潮防水要求。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4.1.6 減壓器調壓後的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解體檢查。4.1.7 調壓板的材質,孔徑和孔位使用前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安裝記錄或解體記錄。4.2 一般項目4.2.1 管道水平敷設其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用水準儀(水平尺)拉線和尺量檢查。4.2.2 除污器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位置和方向正確。管網沖洗後應清除內部污物。 檢驗方法:打開清掃孔檢查。4.2.3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構造正確,埋設平整牢固,排列整齊,支架與管子接觸緊密。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4.2.4 供熱管道的供水管或蒸汽管,如設計無規定時,應敷設在載熱介質前進方向的右側或上方。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4.2.5 室外供熱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2.5的規定。 表4.2.5 管道安裝允許偏差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坐 標(mm)敷設在溝槽內及架空20用水準儀(水平尺)、直尺、拉線檢查埋地502標 高(mm)敷設在溝槽內及架空±10尺量檢查埋地±153水平管道縱、橫方向彎曲(mm)每1m管徑≤100mm1用水準儀(水平尺)、直尺、拉線檢查和尺量檢查管徑>100mm1.5全 長(25m以上)管徑≤100mm≯13管徑>100mm≯254彎 管橢圓率(Dmax-Dmin)/Dmax管徑≤100mm8%用外卡鉗和尺量檢查管徑>100mm5%折皺不平度(mm)管徑≤100mm4管徑125~200mm5管徑250~400mm7
『叄』 消防埋地管道閥門應選什麼閥門
最好選擇PIV閥,其次考慮暗桿閘閥,不能選擇明桿閘閥
『肆』 給水管道在什麼位置安裝閥門
居住小區室外環狀管網的節點處,應按分隔要求設置。環狀管段過長時,宜設置分段閥門。
給水管道上使用的閥門選擇原則:
1、管徑不大於50mm時,宜採用截止閥,管徑大於50mm時採用閘閥、蝶閥。
2、需調節流量、水壓時宜採用調節閥、截止閥。
3、要求水流阻力小的部位(如水泵吸水管上),宜採用閘板閥。
4、水流需雙向流動的管段上應採用閘閥、蝶閥,不得使用截止閥。
5、安裝空間小的部位宜採用蝶閥、球閥。
(4)室外埋地給水管道採用什麼閥門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管道安裝之前需復測管道地溝,支架是否符合管道安裝的標高、坡度和坡向。支架間距是否符合圖紙和有關規范的要求。考慮到放空和管道運行的工藝需要。
2、法蘭焊縫及其他連接件的設置應便於復檢,並不得緊貼牆壁、樓板或管架。
3、管道安裝施工過程中及完工後,應及時填寫各種施工技術資料表格並經簽證記錄,埋地鋪設的管道,應辦理隱蔽工程驗收,填寫隱蔽工記錄並及時回填,這些施工技術資料均應整理存檔。
4、穿過樓板、牆壁、基礎、屋面的管道,均應加裝套管進行保護,在套管內不得有管道介面。穿過屋面的管道應有防水層(或土建泛水) 和防水帽,管道和套管之間的間隙宜用不燃材料填塞。
5、管道安裝工作如有間斷,應及時封閉敞開的管口。
『伍』 閥門井的尺寸大小
每個閥門井都是比閥門左右各加50cm就可以,高度按圖紙要求,地埋式可以縮小。一般規格尺寸有:300、250、200、150、100、80、65、50、40(厘米)。
傳統閥門檢查井分為磚砌閥門井和鋼筋混泥土閥門井,按形狀通常有圓形和方形兩種。按閥門品種有閘閥,蝶閥,截止閥,球閥,水力控制閥,隔膜閥等,其管道與井體的連接方式通常是剛性連接。是便於定期檢查、清潔和疏通管道,防止管道堵塞的樞紐。
閥門井要求:
1、閥門井本身不能滲水,必須保證其密封性;
2、給水管道在使用過程中,管道會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壓力,從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抖動或沉降,即要求給水管道與閥門井的連接方式要可靠,能夠適應一定程度的抖動和沉降,而不會使水滲進井室。
在埋地很深的閥門井管道稍大時一般都採用鑄鐵閥門(如截止閥,蝶閥等)鑄鐵閥門長期在水裡浸泡,會影響其使用壽命或引起斷裂,因此對密封性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