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蘇明閥門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浙江蘇明閥門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公司電話0576-87231111,公司郵箱[email protected],該公司在愛企查共有7條聯系方式,其中有電話號碼2條。
公司介紹:
浙江蘇明閥門有限公司是2000-05-25在浙江省台州市玉環市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玉環市東海大道98號(玉城街道)。
浙江蘇明閥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金鳳,注冊資本5,530萬(元),目前處於開業狀態。
通過愛企查查看浙江蘇明閥門有限公司更多經營信息和資訊。
2. 傷水的商人
1985年蘇明泉台師中文專業畢業後,分配到玉環縣陳嶼中學任教初中語文。對任何工作都是非常專注的他,無疑是個優秀的語文老師,87年開始教師職稱評定,只教了兩年書的他就被縣教委任用為全縣中學語文老師職稱評定小組的七個成員之一。可他覺得他應該投身更能激越他的商場中去,他自學的外貿、工商管理等知識應該有個施展的舞台,就在1988年夏天,教了三年書的蘇明泉毅然拋棄當時的「幹部」身份,到剛成立的玉環縣琉泰貿易公司去當一名臨時工。那時還是計劃經濟年代,商業機會跟現今根本不能比,多少人就為一份安穩的職業而拚命追求,每月領糧票、領工資,安逸穩定。那年才23歲的蘇明泉不是沒有考慮過他對自己溫飽的擔心,在上一年他就進行了一個「試驗」——不靠工資,能不能養活自己——這個生存底線的試驗。他在校任課,不能兼職經商,就靠寫作投稿,一年下來,他的稿費收入超過了工資。這個「試驗」也使他的辭職決定得以說服他的雙親。
在琉泰貿易公司,蘇明泉可能是公司成員中干過最多「工種」的職員:業務員、台胞物產經營部經理、進出口科科長、進出口三部經理、辦公室主任、基建科科長、綜合財務領導小組組長、公司副總經理。從他寫的一篇回憶當時經歷的《不止一個人的廈門》中的片段,很能說明他的「弄潮兒」個性:
「 這家琉泰公司經營對台灣地區海洋漁業勞務輸出和對台貿易。所謂對台貿易,只能在停泊大麥嶼港的台灣漁船上交易漁貨。目標客戶就非常單一,既要台灣的,又要做水產的。那個年代沒有網路,電話還沒有國際直撥,連傳真也稀罕,去海峽對岸真比登月球難。客源到哪?廈門已是特區,台灣商人來往頻繁,我便再次造訪。那種大海撈針式的客戶尋找,也只有年少的我——火氣未脫如剛出窯的青瓷——需要義無返顧地投入水或泥中埋浸。方法很是可笑,輪番在各個大酒店的茶座、大堂、咖啡吧里守株待兔。看著來來往往,內心慌慌張張。瞧模樣象台灣來的,既上前搭訕;甚至在賓館總台暗察台灣來客登記,記住房號,在大堂里掛內線電話過去咨詢……如此往返廈門,一年多番,運氣與工夫相伴,我終將凍昌魚、梭子蟹、蝦仁整船整船地運往台灣。這「陌生拜訪」和尋找「目標客戶」的親身經歷,被我在某大學教授營銷學時經常作為案例。廈門的碼頭海灣,廈門的酒店賓館,廈門當年的台資企業,甚至廈大的台灣研究所,全部留有我年輕的身影。後來我和朋友一起創辦閥門廠,找廈門的進出口公司和外資企業外銷,更多地穿梭廈門。 88年到92年,我對廈門市區的熟悉程度,不亞於自己書房的抽屜……」
這期間,他還承包過公司的進出口三部,並夥同高長泉先生在1992年創辦了普青閥門廠。那時他就分析國內外市場,在當時沒有辦法取得自營進出口權的情況下,遍訪口岸公司,通過沿海的進出口公司把產品出口海外。創辦實體工廠的經歷又使他從中領悟到許多創業和管理的經驗,假如那工廠堅持到現在,肯定是個很上規模的工業企業,他經營兩年後最終賣掉了那工廠,他在商旅札記《放棄的意義》中對此段經歷描述後,說:「人生也沒有假設。往前走,放棄的痛苦也就消失了。心思白費、心血白流,又有什麼關系?生命不就是很正常地在很多「白費」「白流」中積極地耗走?不就是一次次面臨重新選擇才凸現出它的價值和意義?」
一次次面臨重新選擇。而這次是玉環縣委縣府選擇了他,破格提拔他為當地的外經貿局局長,兼外貿公司經理。說破格提拔,因為當時蘇明泉既不是國家幹部身份,也不是共產黨員,只是個國營外貿企業的出色的臨時工。1995年初,三十歲不到的蘇明泉成了當地政府最年輕的局長。他對領導說,他成也只干三年、不成也干三年。面對當時外貿公司已經嚴重資不抵債的現狀,他帶頭跑業務做出口,並全面建設內部的激勵制度,大力催討歷史陳帳,引資合作興辦項目,如榴島中學。在全縣外貿格局上,他提出保證水暖閥門出口增長,開拓汽摩配、傢具出口,積極招商引進外資,提倡「嫁接型」外資企業。按現在他的講法,那三年他是「苦不堪言」。這里只舉他一個改變部門工作作風的例子:興辦三資企業,都需要整理一疊資料到外經貿局報批,取得外經貿部門「批准證書」後才能到工商局領執照和開設外匯帳戶等;有些企業對外資審批工作效率有些怨言,他不動聲色地觀察後,上任第三個星期,就刻了一個他名字的簽字章交給外資科科長,說:從今開始,凡有申辦合資企業的,外資科只審查合資項目是否符合國家要求,一符合,即蓋章同意,三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手續,局長不再審核,蓋我簽字章即可;若有企業不會起草合資材料,外資科合理收費代為整理、起草;審批必須放鬆,對合資成立後的管理加強,年審不合格,再吊銷批准證書。
1997年,當地縣委推薦他進台州第一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可1998年初,三年局長滿,正當市委組織部門去考察他,准備另有任用時,他卻堅決辭職,又一次選擇了下海。
這次他是到一家民營企業浙江蘇泊爾有限公司去開拓炊具的外銷市場。當時,蘇泊爾的年銷售額3億不到,還沒有一口鍋子外銷。任過局長的蘇明泉到蘇泊爾公司只是擔任外貿部經理,這經理開始只有2個兵。他首先選擇了對日本國的出口,一個項目開發下來,使他有了大舉進軍美國市場的底子;然後藉助參加美國芝加哥展覽的機會,遍察北美市場,回來即在蘇顯澤總裁支持下,研發適合北美市場的產品。沒有適銷的產品,即開發產品;有了產品後,根據美國炊具市場特點,找美國炊具品牌商推銷,利用性能價格比優勢進入美國市場。3年下來,美國、日本、歐洲的出口業務就節節攀升,公司也給他更多的重擔了。蘇泊爾集團發展迅猛,除炊具,投資了醫葯、化工、旅遊、家電、房產等。 2002年後,原來所有股東在一起打造經營的「鍋」(炊具事業部)就基本交給蘇明泉了。他經營管理玉環、武漢兩個炊具生產基地的采購、生產、研發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3000來名員工,年銷售15來個億。浙江蘇泊爾炊具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上市。上市次年,在蘇泊爾工作了八年的蘇明泉,又離開了。筆者無法復述一個英雄般的人物的八年歷程,在他博客里發現了他離開蘇泊爾後寫的一篇博文《泉總,我們永遠愛你》,記錄了他在蘇泊爾的最後一天,我們就此一斑來揣測他的八年經理人業績吧。現摘要貼此:
「去蘇泊爾最後一天上班是2005年12月31日。早上我破例自己把車開到洗車行,我要乾乾凈凈地把座車交還公司。那天是周六,按慣例要召開事業部高管例會,作為炊具事業部總經理的我,這將是最後一次主持了。次年的規劃早已研討確定,年末最後一天的高管例會,議題是農歷年前的工作安排。盡管我馬上要離開蘇泊爾公司,但蘇泊爾人的風格就是——不到最後一秒,決不擅自離崗。
「辦公樓大廳一如往常地靜穆。可正中央的電子屏幕上,出現的不是平常「蘇泊爾歡迎您」字樣,打出的是「泉總我們永遠愛你」八個大字。令我愕然。
「泉總,指我。我姓蘇,因蘇泊爾老闆姓蘇,上市公司總裁姓蘇,易弄混,我便改稱呼,取姓名最後一字『泉』為『泉總』。這稱呼沿用到現在就職的浙江海德曼機床製造有限公司。
「蘇泊爾理性、規范、體系化。但打出了『泉總我們永遠愛你』八個充滿感情的大字,讓我眼睛一下子濕潤了起來。歡送晚宴幾天前已經舉行過了,想不到大家又如此表示心聲。蘇泊爾,一個目前在中國我所知道的最優秀的企業,有最優秀的團隊,最優秀的戰略,最優秀的行動方案和最優秀的執行效果。他們說『永遠愛你』,是對我在蘇泊爾八年努力的充分肯定。愛你,永遠愛你,——是情人間的私語,『永遠』要傾注全部的感情,風為你而吹,雨因你而碎,心隨你而飛……
「我獃獃地坐在我的辦公桌前。最後了。屬於我個人的物什我上一天已打理完畢。我掏出我最後一天使用的那個手提電腦,卻獃獃地不知道開機。
「我很不應該在最後一次炊具事業部高管例會上,我還針對武漢基地林總的工作發言,批評她缺乏市場競爭意識。例會結束,王副總裁還馬上召集部門經理,專門為我開送別會。王總還沒念完那份東西,我就看見對面的姚生產總監眼眶紅紅。我忙打斷那『蓋棺定論』似的講辭,說『不要弄成致悼詞一樣』,請大家輕松。
「更讓我沒意料到的是,大家竟給我頒發了連夜定製的『蘇泊爾金牌員工』勛章。送別會結束,我掛著金牌,和大家一起在大樓門口拍照留念。時值下班,職員進進出出,大家竟相拉著我合影,足足拍了一個來小時。
「下午我應邀給兩百來位企業老闆做企業戰略規劃演講。主持人介紹我時,當然還是「浙江蘇泊爾炊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炊具事業部總經理」的頭銜,他不知道這個下午後,我再也不是了。我當然不作糾正和說明。因為,就象在當天上午我在蘇泊爾送別會上所說的:
「我永遠是蘇泊爾人。我在蘇泊爾的八年,正是我30到40歲之間,生命中最華彩年段。我和大家一起建設了一個理想化的企業,我們一起把蘇泊爾的凈資產在這幾年擴大了近十倍。我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我永遠感激蘇泊爾,我始終是蘇泊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