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水管道在什麼位置安裝閥門
居住小區室外環狀管網的節點處,應按分隔要求設置。環狀管段過長時,宜設置分段閥門。
給水管道上使用的閥門選擇原則:
1、管徑不大於50mm時,宜採用截止閥,管徑大於50mm時採用閘閥、蝶閥。
2、需調節流量、水壓時宜採用調節閥、截止閥。
3、要求水流阻力小的部位(如水泵吸水管上),宜採用閘板閥。
4、水流需雙向流動的管段上應採用閘閥、蝶閥,不得使用截止閥。
5、安裝空間小的部位宜採用蝶閥、球閥。
(1)環狀給水管道多少米設置閥門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管道安裝之前需復測管道地溝,支架是否符合管道安裝的標高、坡度和坡向。支架間距是否符合圖紙和有關規范的要求。考慮到放空和管道運行的工藝需要。
2、法蘭焊縫及其他連接件的設置應便於復檢,並不得緊貼牆壁、樓板或管架。
3、管道安裝施工過程中及完工後,應及時填寫各種施工技術資料表格並經簽證記錄,埋地鋪設的管道,應辦理隱蔽工程驗收,填寫隱蔽工記錄並及時回填,這些施工技術資料均應整理存檔。
4、穿過樓板、牆壁、基礎、屋面的管道,均應加裝套管進行保護,在套管內不得有管道介面。穿過屋面的管道應有防水層(或土建泛水) 和防水帽,管道和套管之間的間隙宜用不燃材料填塞。
5、管道安裝工作如有間斷,應及時封閉敞開的管口。
⑵ 給水管道在什麼位置安裝閥門
居住小區室外環狀管網的節點處,應按分隔要求設置。環狀管段過長時,宜設置分段閥門。這有助於更好地控制水壓和水流,確保供水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在給水管道上選擇閥門時,需考慮管道的直徑。當管徑不大於50mm時,宜採用截止閥;管徑大於50mm時,則採用閘閥或蝶閥。對於需要調節流量、水壓的部位,應使用調節閥或截止閥。而要求水流阻力較小的部位,如水泵吸水管上,則宜採用閘板閥。
對於水流需雙向流動的管段,應採用閘閥或蝶閥,而不得使用截止閥,以避免因單向流動導致的水錘現象。安裝空間較小的部位,則應採用蝶閥或球閥,以適應狹小的空間。
在管道安裝前,需復測管道地溝、支架是否符合安裝標高、坡度和坡向的要求。支架間距也需符合圖紙和相關規范,確保管道運行的工藝需求得到滿足。同時,法蘭焊縫及其他連接件的設置應便於復檢,且不得緊貼牆壁、樓板或管架。
管道安裝施工過程中及完工後,應及時填寫各種施工技術資料表格並簽證記錄。埋地鋪設的管道,需辦理隱蔽工程驗收,填寫隱蔽工程記錄並及時回填。所有施工技術資料均應整理存檔。
穿過樓板、牆壁、基礎、屋面的管道,均應加裝套管進行保護,在套管內不得有管道介面。穿過屋面的管道應有防水層(或土建泛水)和防水帽,管道和套管之間的間隙宜用不燃材料填塞。管道安裝工作如有間斷,應及時封閉敞開的管口。
⑶ 水管道應設置閥門的部位是哪些
給水管道上的下列部位應設置閥門:
1、居住小區給水管道從市政給水管道的引內入管段上
2、居住小區容室外環狀管網的節點處,應按分隔要求設置。環狀管段過長時,宜設置分段閥門
3、從居住小區給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戶管起端
4、入戶管、水表和各分支立管(立管底部、垂直環形管網立管的上、下端部)
5、環狀管網的分干管、貫通枝狀管網的連接管
6、室內給水管道向住戶、公用衛生間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點在3個及3個以上時設置
7、水泵的出水管,自灌式水泵的吸水泵
8、水箱的進、出水管、泄水管
9、設備(如加熱器、冷卻塔等)的進水補水管
10、衛生器具(如大、小便器、洗臉盆、淋浴器等)的配水管
11、某些附件,如自動排氣閥、泄壓閥、水錘消除器、壓力表、灑水栓等前、減壓閥與倒流防止器的前後等
12、給水管網的最低處宜設置泄水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