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供暖管道施工中閥門井內的抽頭是什麼意思
管道抽頭指從主管道上引出分支。
管道抽頭不一定有輸送管道,有時留出一個分支閥門在施工中也稱抽頭。
⑵ 供暖地埋管道泄水檢查井和放氣井怎麼設計
供暖地埋管道泄水族罩檢查井和放氣井設計:
1、首先規劃預制由閥門井及排氣井構成的放氣井。
2、在安裝放氣管道,閥門井內的放氣管道上安裝管道構件裝配好的放氣井固定在施工現場預先開挖的基坑內。
3、放氣管道與熱力主管道連接後回填放氣井滲衡與基坑之間的空間即兆喊鬧可。
⑶ 如何分辨地暖供水管和回水管
方法1:在分水器處,供水管在上,回水管在下。
方法2:冬天供暖時,供水管熱,回水管稍涼。
方法3:分水器處,供水管來水點有過濾網。此處管線與眾不同。
回水管溫度是熱水經過室內循環後水的溫度,因地暖里的熱水,從進水管到地暖再到回水管,需要一定的時間,溫度會有所下降,因此回水溫度會低於進水溫度 。
地暖作為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取暖設備,設置溫度都是有國家規定的。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供、回水溫度應由計算確定,供水(即進水)溫度不應超過60℃。民用建築供水溫度宜採用35~50℃,供回水溫差不宜大於10℃。
(3)室外供暖管道閥門井中都有什麼擴展閱讀:
地暖和傳統散熱器供暖不同的新型供暖方式,和以對流散熱為主的散熱器供暖相比,具有室內溫度分布均勻、舒適性好、節約能源、易實現分戶熱計量、維護管理方便等優點。隨著計量供熱技術在中國的大力推行,以及國家對建築節能的日益重視,低溫地面輻射供暖系統在中國民用建築中逐步受到重視,得到廣泛的採用。
在供熱系統中,通常把供暖熱負荷隨室外溫度的變化規律作為供熱調節的依據。供熱調節的目的,在於使供暖用戶的散熱設備的放熱量與用戶熱負荷的變化規律相適應,以防止供暖熱用戶出現室溫過高或過低。
但是,有人實地調查過,有用戶採用地暖系統僅過了一個採暖期就要求改為其他採暖方式,原因是房間太冷達不到用戶的舒適性要求,有的用戶則相反,抱怨房間太熱,室溫達到26℃以上,而且調節作用也不大,只好開窗子,從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是將具有一定溫度的熱水,通入被埋置於地板構造層中的加熱盤管,經過構造層的熱量傳遞,使地板表面被加熱。被加熱的地板表面以輻射散熱為主的方式,向室內散熱以彌補房間的熱損失,達到採暖的目的。
⑷ 如何區分室外供暖線路的供水管與回水管
摸溫度:如暖氣片已經在使用中,可以試著摸一下兩根管子的溫度,較熱的那根是進水管,不熱的那根是回水管,因暖氣片里的熱水,從進水管留到暖氣片再到回水管,需要一定的時間,溫度會有所下降。
看顏色:安裝暖氣片時,通常進水管用紅色的管子、或者紅色標記,回水管使用藍色管子、或者藍色標記。
1、回水管在熱水管的最末端連接一條管路再延伸到熱水器熱水管的旁邊,回水管跟熱水器就是一條管,也就是把熱水管延長到熱水器位置。
2、集中供熱水時就需要有這種設計,即供水點至出水有兩條管路,一條是供熱水管和回水管,供熱水管在間隔一定時間後熱水會冷卻,為了保證出水口在短時間內有熱水,那麼當熱水冷卻到一定的水溫後,自動由水泵抽回從這條回水管中回收重新加溫。
(4)室外供暖管道閥門井中都有什麼擴展閱讀:
為了保證供水管網的正常運行、消防需求和維護管理工作,管網上必須裝設各種必要的附件,例如在適當的位置安裝閥門、消火栓,在管道高處裝設排氣閥,在管道低處設置排水閥等。
管網上還有各種附屬構築物,如管道的基礎、支墩、閥門井、倒虹吸管、管橋等。為調節供水管網內的流量,降低管網的造價和運行費用,常設置清水池、加壓泵站、水塔、高地水池等調節構築物。
供水工程總投資中,供水管網所佔費用約佔70%以上,因此必須進行多種方案的計算比較,以達到降低投資、節約能源和保證安全供水的目的。
⑸ 室外排水施工方案
室外排水施工方案 (一)
一、管線土石方工程及管道基礎施工
1、管道測量放線管線測量應依據管道線路控制點的坐標進行。
為了准確掌握管溝的控制點,在工程場地內引進、設置永久性基準樁位,妥善維護,工程竣工後交業主。
上述工作結束後,請監理公司人員驗線,確認後進行管溝開挖工作。
2、管溝的開挖方法開挖前應進行調查研究,充分了解挖槽段的土質、地下水位、地下構築物、溝槽附近地下建築及施工環境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建設單位取得聯系,研究處理措施。
為防止超挖,開挖前要劃出溝槽開口邊線,按開口坡度逐層下挖並隨時測量挖深。
二、管線閥門井的施工
1、閥門井的森敬穗砌築
(1)安裝管道時,准確地測定井的位置。
(2)砌築時認真操作,管理人員嚴格檢查,選用同廠同規格的合格磚,砌體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灰縫均勻一致,水平灰縫凹麵灰縫,宜取5——8cm,井裡口豎向灰縫寬度不小於5mm,邊鋪漿邊上磚,一揉一擠,使豎縫進漿,收口時,層層用尺測量,每層收進尺寸,四面收口時不大於3cm,三面收口時不大於4cm,保證收口質量。
(3)安裝井圈時,井牆必須清理干凈,濕潤後,在井圈與井牆之間攤鋪水泥漿後穩井圈,露出地面部分的檢查井,周圍澆築注砼,壓實抹光。
2、管線關鍵工序,測量放線工程
(1)開工之前,對監理(業主)提供的坐標點、水準點進行復測。
(2)平面施工控制測量:對坐標控制點測放護樁,施工測量嚴格執行測量雙檢制,確保測量成果的准確性。
(3)高程測量控制:以復測報告為依據,在管線區內測放4個臨時水準測量點,並埋設標石。
(4)竣工測量:單項工程完工後,在管溝回填前,對管頂標高及控制點坐標進行竣工測量,繪制竣工測量成果表,依此繪制竣工圖。
3、管道的安裝在管溝土石方工程施工的同時,及時做好施工各項准備,施工人員和機械及時進場,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和本方案的技術要求,對管材及成品管件及時組織進廠驗收,一旦管溝成型,及時進行管道安裝工作。
(1)管材和管件的驗收對管件進場後的質量標准進行檢驗。
管材應質地良好、管道內外壁應光潔、平整無裂紋、無脫皮和無明顯痕紋凹陷,管材的色澤基本一致。
管材軸向不得有異向彎曲,管埠必須平整,並且垂直於軸線。
為了保證管的安裝質量,對管材的承插口的幾何加工尺寸,尤其要嚴格檢查。
管材和管件檢驗合格後,應加標識堆放。已不合格的管材和管件應交由生產廠家稿神修復,不合格的管材、管件不準使用。
(2)管道安裝
a、在管溝成型,管基施工經監理驗收後,可進行管道的安裝工作。
b、管道下溝後,組對前,在第一根管的插口端設靠背、靠背與管承口間加堵板,在管道對口時不發生位移,保證管口對接的嚴密性。
c、安裝時,清洗干凈承口內側凹槽及插口外側,介面採用膠圈介面,施工時,介面處內外此卜均應用抹布擦試干凈,塗抹潤滑油,膠圈安裝時,也應擦試干凈。將膠圈正確安裝在承口凹槽內,注意不得將膠圈扭曲、反裝,劃上插入位置標記線,將插口端對准承口並保持管道軸線平直,用緊線器將其平衡插入,直至標記線均勻外露在承口端部。
d、安裝前根據塑料管的`安裝特徵在管口處用尺子畫出安裝線位置,以控制安裝長度。
e、安裝時用繩子系住兩段塑料管的安裝端,用手扳葫蘆拉緊,安裝時保證兩根管節在同一條直線上,並不時搖動塑料管,直到安裝到預定位置為止。
f、 安裝後,檢查其管節圓心與路中心線是否在同一垂線上,否則要進行調整。
4、閥門檢驗
(1)閥門的型號、規格符合設計外形無損傷,配件完整。
(2)對所選用每批閥門按10%且不少一個,進行殼體壓力試驗和密封試驗,當不合格時,加倍抽檢,仍不合格時,此批閥門不得使用。
(3)殼體的強度試驗壓力:當試驗PN≤1、0Mpa的閥門時,試驗壓力為1、0×1、5=1、5Mpa試驗時間為8min,以殼體無滲漏為合格。
上述試驗均由雙方會簽閥門試驗記錄。
檢驗合格的閥門掛上標志編號按設計圖位號進行安裝。
5、閥門的安裝
(1)閥門安裝,應處於關閉位置。
(2)閥門與法蘭臨時加螺栓連接,吊裝於所處位置,吊運中不要碰傷。
(3)法蘭與管道點焊固位,做到閥門內無雜物堵塞,手輪處於便於操作的位置,安裝的閥門應整潔美觀。
(4)將法蘭、閥門和管線調整同軸,法蘭與管道連接處於自由受力狀態進行法蘭焊接,螺栓緊固。
(5)閥門安裝後,做空載啟閉試驗,做到啟閉靈活、關閉嚴密。
三、管道工程的中間驗收和管溝土方回填
1、管道隱蔽工程中間驗收管道在施工期間,分別對土石方工程、管道安裝工程,施工單位都要請監理公司親臨現場進行工程質量檢查,並做好中間驗收記錄雙方會簽。
管道在埋土前,雙方以已完工程及其質量做好認證及時辦理工程檢查記錄。
上述工作合格後,管道才能進行埋土。
2、管道的土方回填土
(1)管溝的回填土質按要求進行,管頂以上500mm處均使用人工回填夯實。在管頂以上500mm到設計標高可使用機械回填和夯實。檢查井周圍500mm作為特夯區,回填時,人工用木夯或鐵夯仔細夯實,每層厚度控制在10cm內,嚴禁回填建築垃圾和腐質土,防止路面成型後產生沉陷。
(2)回填土的鋪土厚度根據夯實機具確定。人工使用木夯、鐵夯,夯實為小於200mm一層,蛙式夯、煤夯,夯實為250mm一層。夯填土一直回填到設計地坪,管頂以上埋深不小於設計埋深。
四、管線工程的質量檢驗和交工管線工程在施工中,嚴格按照給、排水管道施工與驗收規范GB50268-97,對工程質量進行嚴格的檢驗,並取得監理公司和當地工程質檢站的監督和指導。嚴格對土建工程和管道安裝工程兩個分部工程的每道工序作出施工記錄和質量驗評記錄。
室外排水施工方案 (二)
一、施工准備
(1) 管材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有出廠合格證。管材不得有彎曲、銹蝕。閥門開關靈活嚴密,直度和角度正確。管件無偏扣、方扣、亂扣、斷絲等現象。
(2) 熟悉圖紙,了解供暖系統的形式及主要設備。
二、操作工藝
立管安裝
1、布置系統立管時,應與建築物的使用要求、供暖系統圖式、散熱器的布置情況等配合。 要力求節省管材,便於安裝和檢修。立管一般是明裝。立管明裝時,應盡量布置在外牆牆角及窗間牆處。雙管系統的供水立管要布置在面向的右側;回水立管布置在面向的左側,兩根立管中心間距為80mm。
2、暖氣立管與橫干管連接時,如立管直線長度小於15m時,立管與干管可用二個彎頭連接,立管直線長度大於15m時,立管與干管用三個90°彎頭與干管連接,橫節長度應為300mm,且應有1%坡度,不應使用外絲加彎頭代替管段橫節作為連接方法,保證立管脹縮得以補償。
3、住宅工程單順序式熱水供暖系統無閉合管的立管閥門可不裝活接頭,有閉合管的立管閥門應設活接頭,但閉合管可不加活接頭。
4、閉合管的准確尺寸要按散熱器進水與出水的中心間距,加上散熱器上、下支管的坡降值,就是閉合管具體尺寸。
5、供暖立管必須經過調直後才能安裝。調直時應用氣焊局部加溫的方法進行調直。
6、立管安裝前,應先將散熱器就位,找好平直度後,才能安裝立管。這樣立管的尺寸才能准確。
7、雙立管上的半圓彎應准確、平正,支管在半圓彎的中間。不能錯上或錯下。
支管安裝
1、支管的燈叉彎的橢圓率應符要求。管徑不小於或等於100mm,允許偏差10/100;管徑大於100mm,允許偏差8/100。
2、暗裝或半暗裝的散熱器支管燈叉彎必須與散熱器槽牆角相適應,達到美觀。
3、連接散熱器的支管應有坡度。當支管全長小於或等於500mm時,坡降值為5mm;大於500mm為10mm。上供下回的供水支管坡向散熱器,回水支管坡向立管。下供下回雙管式在頂層供水立管上沒有排氣裝置,供、回水支管坡向立管,其他層供水支管坡向散熱器,回水支管坡向立管。
4、散熱器支管長度大於1.5m,應在中間安裝管卡或托鉤。
5、散熱器支管過牆時,除應該加設套管外,還應注意支管不準在牆內有接頭。支管上安裝閥門時,在靠近散熱器一側應該與可拆卸件連接。散熱器支管安裝,應在散熱器與立管安裝完畢之後進行,也可與立管同時進行安裝。安裝時一定要把鋼管調整合適後再進行碰頭,以免弄歪支、立管。
三、預防措施
(1) 測量立管尺寸,普做好記錄。
(2) 立管的支管開檔尺寸要適合支管的坡度要求。一般支管坡度為1%。
(3) 散熱器應盡量採用掛裝,以減少地面施工標高偏差的影響。
(4) 地面施工應嚴格遵照基準線,保證其偏差不超過安裝散熱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