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給水管道一般多少米設置一個閥門井
1、閥門位置可結合連接管以及重要的供水支管的節點設置,干管上的閥門間距一般為500-1000m。
2、一般 干管上的閥門, 設在連接管下游, 以使關閥時盡可能的減小對支管的影響。
3、支管和干管相連處, 一般在支管上設閥門, 以使支管檢修不影響干管供水。
4、消火栓前要設閥門。
5、支幹管上閥門的布置: 兩閥門間最多5個消火栓為宜, 倆消火栓間隔最大120m, 那就是說差不多500m左右就得再設另一個閥門。
Ⅱ 閥門井施工方案
閥門井施工方案旨在確保安裝的安全與高效。施工前,需明確閥門井的規格參數,具體如下:孔徑0.8米的鋼筋混凝土池壁,井深1.8米,應嚴格遵循行業規范。
在安裝閘閥時,需確保井底距承口或法蘭盤下緣至少保持100毫米的距離,井壁與承口或法蘭盤外緣的距離則需依據管道直徑而定:直徑小於等於400毫米時,至少250毫米;直徑大於等於500毫米時,至少350毫米。
澆築井室時,踏步應同時安裝,其位置需精準無誤。在砌築砂漿未達到規定抗壓強度前,禁止踩踏踏步。混凝土井壁的踏步則應在預制或現澆時安裝。
閥門井澆築時,應同步安裝預留套管,套管管徑、方向、高程需符合設計要求。與井壁銜接處需嚴密封實,預留支管管口宜採用低強度等級砂漿砌築封口並抹平。
安裝法蘭介面的閥門和管件時,需採取措施防止外加拉應力,特別注意口徑大於100毫米的閥門下應設支墩。支墩的准確位置、牢固性、地基的堅固性以及支墩與管道介面間的安全性是關鍵。
閥門井採用預制裝配式構件施工時,井口座漿與豎縫灌漿需飽滿。裝配後的接縫砂漿凝結硬化期間,應加強養護,防止外力碰撞或震動。對於採用混凝土現澆的井室,應遵循混凝土工程的相關規定。
閥門井澆築或安裝至規定高程後,應及時澆築或安裝井圈,並蓋好井蓋。在閥門井周圍進行回填前,需確保壁的勾縫、抹面和防滲層的質量要求得到滿足,井壁與管道連接處採用水泥砂漿填實,並確保閘閥的啟閉桿中心與井口對齊。
Ⅲ 什麼是閥門井
閥門井是地下管線和管道的樞紐,用於安裝閥門,以便於進行管道的開啟、關閉、檢修等操作。這些井通常設計成類似小房間的坑,能夠容納閥門和相關設備,便於定期檢查和維護。閥門井不僅確保閥門的操作便利,還起到防止管道堵塞的作用。然而,並不是所有有閥門的地方都需要設置閥門井,因為有些閥門可以直接安裝在管道上。
閥門井的設計需要滿足幾個關鍵要求。首先,閥門井必須具備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滲水。其次,給水管道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因各種壓力而產生抖動或沉降,因此閥門井需要與管道連接緊密,能夠適應這些變化,而不讓水滲入井室。對於埋在地下的閥門井,尤其是那些埋得較深或管道較大的地方,通常會選擇鑄鐵閥門,如截止閥或蝶閥。這些閥門長期浸泡在水中,容易受到腐蝕,因此對密封性的要求特別高。
閥門井的井筒、井體和井蓋之間的連接方式也必須可靠,以防止雨水或積水滲入井室。由於閥門井埋設於地下,它需要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壓力,包括土壤的壓力以及化學物質的腐蝕和侵害。因此,閥門井需要具備良好的承壓能力和耐酸鹼腐蝕性,以確保其長期穩定運行。
閥門井的設計和施工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確保其能夠滿足各種使用需求。從密封性到適應性,再到耐腐蝕性,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只有這樣,閥門井才能在長時間內保持良好的性能,為管道系統的安全和穩定運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