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聲波細胞粉碎機的注意
1、切記空超。這一點很重要,有這樣一個案例,在沒有將超聲波破碎儀的變幅桿插入樣品中就開始開機空超,空超幾秒後,之後超聲波破碎儀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噪音變大。切記對超聲波破碎儀空超,空超的時間越長,對儀器的傷害越大。2、超聲波破碎儀的變幅桿(超聲探頭)入水深度:1.5Cm左右,液面高度最好有30mm以上,探頭要居中,不要貼壁。超聲波是垂直縱波,插入太深不容易形成對流,影響破碎效率。3、超聲波破碎參數設備:這一點請一定要參照使用說明書,設置鍵好儀器工作參數,主要是時間的參數,超聲功率的參數,還有容器的選擇。時間要求:超聲時間每次時間不能過久,最好不要超過5秒,間隙時間應大於或等於超聲時間,這樣對熱量散發是有好處的。
功率要求:不宜太大,太大會使樣品飛濺或起泡沫。容器選擇:有多少的樣品就先多大的燒杯,這樣也是有利樣品在超聲中對流,提高破碎效率。4、日常保養中,用完後用酒精擦洗探頭或用清水進行超聲。
2. 超聲波洗牙後,牙齒表面有劃痕且洗掉一塊,求助
您好:
超聲潔牙只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石及牙菌斑,一般不會對牙釉質造成什麼傷害,您說得掉的那一塊可能是牙石。拋光也只是讓牙齒看起來更光滑一些,至於光澤度得看自身牙質的好壞。劃痕如果很明顯,您可以找給您潔牙的醫生,請他再給您拋拋光就是了。
至於裂痕,如果不明顯不影響美觀,暫時不用處理,注意平時不要吃太硬的東西;如果很明顯,您可以考慮做冠修復治療,做瓷貼面或烤瓷牙都可以。
希望能夠幫到您。
3. 超聲波與次聲波的作用與危害
超聲波
超聲波一般由具有磁致伸縮或壓電效應的晶體的振動產生。它的顯著特點是頻率高,波長短,衍射不嚴重,因而具有良好的定向傳播特性,而且易於聚焦。也由於其頻率高,故而超聲波的聲強通常比一般聲波大得多。用聚焦的方法,可以獲得聲強高達109W/m2的超聲波。超聲波在液體、固體中傳播時,衰減很小。在不透明的固體中,能穿透幾十米的厚度。超聲波的這些特性,在技術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作用
利用超聲波的定向發射性質,可以探測水中物體,如探測魚群、潛艇等,也可用來測量海深。由於海水的導電性良好,電磁波在海水中傳播時,吸收非常嚴重,因而電磁雷達無法使用。利用聲波雷達——聲納,可以探測出潛艇的方位和距離,因為超聲波碰到雜質或介質分界面時有顯著的反射,所以可以用來探測工件內部的缺陷。超聲探傷的優點是不傷損工件,可以探測大型工件,如用於探測萬噸水壓機的主軸和橫梁等。此外,在醫學上可用探測人體內部的病變,如「B超」儀就是利用超聲波來顯示人體內部結構的圖像。
目前超聲探傷正向著顯像方向發展,如用聲電管把聲信號變換成電信號,再用顯像管顯示出目的物的像來。隨著激光全息技術的發展,聲全息也日益發展起來。把聲全息記錄的信息再用光顯示出來,可直接看到被測物體的圖像。聲全息在地質,醫學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意義。
由於超聲波能量大而且集中,所以也可以用來切削、焊接、鑽孔、清洗機件,還可以用來處理種子和促進化學反應等。
超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特性,如波速,衰減,吸收等與介質的某些特性(如彈性模量、濃度、密度、化學成份、黏度等)或狀態參量(如溫度、壓力、流速等)密切有關,利用這些特性可以間接測量其他有關物理量。這種非聲量的聲測法具有測量精度高,連度快等優點。
由於超聲波的頻率與一般無線電波的頻率相近,因此利用超聲元件代替某些電子元件,可以實現電子元件難於起到的作用。超聲延遲線就是其中一例。因為超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起電磁波小得多,用超聲波延遲時間就方便得多。
次聲波
次聲是頻率低於可聽聲頻率范圍的聲,它的頻率范圍大致為10-4~20Hz。
作用
由於次聲的頻率很低,所以大氣對次聲波的吸收系數很小,因而其穿透力極強,可傳播至極遠處而能量衰減很小。10Hz以下的次聲波可以傳播至數千千米的距離。1983年夏,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爆發時產生的強次聲波繞地球轉了3圈,歷時108小時後才慢慢消逝。全世界的微氣壓計都記錄到了它的振動餘波。1986年1月29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升空爆炸,爆炸產生的次聲波歷時12小時53分鍾,其爆炸威力之強,連遠在1萬多千米處的我國北京香山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監測站的監測儀都"聽"到了。通常的隔音吸音方法對次聲波的特強穿透力作用極微,7000 Hz的聲波用一張紙即可隔擋,而7Hz的次聲波用一堵厚牆也擋不住,次聲波可以穿透十幾米厚的鋼筋混凝土。
危害
次聲波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強烈的次聲波通過固體媒質的傳播,會直接破壞建築物,使其損壞或坍塌。1980年,我國南京某廣場的一座大樓施工時,打樁機產生的強烈振動波,把工地附近一家電影院的牆壁震裂,致使這家電影院不得不被拆掉重建。高空大氣湍流產生的次聲波能折斷萬噸巨輪上的桅桿,能將飛機撕得四分五裂;地震或核爆炸所激發的次聲波能將高大的建築物摧毀;海嘯帶來的次聲波可將岸上的房屋毀壞。
次聲的頻率與人體器官的固有頻率相近(人體各器官的固有頻率為3~17Hz,頭部的固有頻率為8~12Hz,腹部內臟的固有頻率為4~6Hz),當次聲波作用於人體時,人體器官容易發生共振,引起人體功能失調或損壞,血壓升高,全身不適;頭腦的平衡功能亦會遭到破壞,人因此會產生旋轉感、惡心難受。許多住在高層建築上的人在有暴風時會感到頭暈惡心,這就是次聲波作怪的緣故。如果次聲波的功率很強,人體受其影響後,便會嘔吐不止、呼吸困難、肌肉痙攣、神經錯亂、失去知覺,甚至內臟血管破裂而喪命。所謂次聲波武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來對人體產生影響和殺傷作用的一類新概念武器。由於人聽不到、看不見、摸不著次聲波,所以又有人把次聲波武器稱之為"無聲殺手"、"啞巴武器"等。
次聲波對人類而言可以說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人們通過研究自然現象產生的次聲波的特性和產生機制,可以更深入地認識這些現象的特性和規律,例如人們利用測定極光產生次聲波的特性來研究極光活動的規律等。利用接收到的被測聲源所輻射出的次聲波,探測它的位置、大小和其他特性,例如通過接收核爆炸、火箭發射火炮或台風所產生的次聲波去探測這些次聲源的有關參量。許多災害性現象如火山噴發、龍卷風和雷暴等在發生前可能會輻射出次聲波,因此有可能利用這些前兆現象預測災害事件等等。
另一方面,次聲波對人體是有害的,人類必須防止次聲波的污染。讓人頭痛的是,由於次聲波的穿透力極強,幾乎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消除它對人體的危害。人們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各種次聲波污染物上(交通工具、打樁機等)安上減振器,把它對人體的危害減小到最低程度。
4. 地震是超聲波還是次聲波
地震是超聲波還是次聲波
地震是超聲波還是次聲波,地震的產生是由於板塊運動引起的,地震常常還伴隨著火山噴發,一些地方常發地震,目前人類對於地震的探究還並未完全,下面看看地震是超聲波還是次聲波。
地震是次聲波。地震前的地聲現象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近年來的實驗研究和現場觀測發現,這些聲音是由於震源區岩石破裂而發出的。
所發出聲音的頻率不僅有20到2萬赫茲的人類可以聽到的聲音,也有2萬赫茲以上的超聲波和20赫茲以下的次聲波。人耳對超聲波和次聲波的作用是毫無反應的,但有些動物對它們的反應相當靈敏。例如魚類對1-20赫茲的次聲就能感覺到。
地震的分類
按震級大小分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的地震;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的地震;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8級的叫巨大地震。
世界地震分布
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板塊邊界的關系不那麼明顯。而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
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里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
歐亞地震帶:
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中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
此地震活動帶蜿蜒於各大洋中間,幾乎彼此相連。總長約65000km,寬約1000~7000km,其軸部寬100km左右。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的地震活動性較之前兩個帶要弱得多,而且均為淺源地震,尚未發生過特大的破壞性地震。
大陸裂谷地震活動帶:
該帶與上述三個帶相比其規模最小,不連續分布於大陸內部。在地貌上常表現為深水湖,如東非裂谷、紅海裂谷、貝加爾裂谷、亞丁灣裂谷等。
為啥會有地震?
那人們一直都在好奇,為啥會有地震的發生呢?相對來說,絕大多數的地震都是由於地殼運動引發的,因為剛硬無比巨大的岩石,在地殼之中運動的時候,會受到一些力的作用,所以會導致岩石發生變形或者是碎裂,所以會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地表之上產生地震。
雖然對於地殼運動之中,地殼的推動力從哪來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爭議,並且對於地震的由來,還有著其他的猜測,但是地震是由於地殼之中的岩石產生碎裂而發生的地震,對於這個診斷是毫無疑問的'。
而且大多數的地震發生之時,都是地震發生之地的地下,有新的岩石發生了新的斷裂,也就是裡面的岩層或者石頭裂開,從而使得原本就存在岩石之中的裂縫,再一次的因為新的裂縫而受到影響,所以也會跟著發生錯動,而且大部分很強的地震,多數都是來自於地下原本就有裂縫的地方
一般在地震開始發生的地方,我們通常會稱之為震源,在震源的地表之上,被我們稱為震中,在地震中破壞性嚴重的地方,被人們稱之為極震區,相對來說,極震區也是所謂的震中所在之地。
地震我們又稱它為地動,或者是地振動,是在地殼的岩石運動中釋放能量而造成的振動,而後在這期間造成產生地震波的一種現象,地下岩石的碎裂和板塊之間的擠壓,是我們常見地震中主要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而且每次伴隨著地震的發生,都會造成很多的財產損失,也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甚至也會因此引起火災等這些情況。
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岩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葯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5. 聲波震動為什麼能夠震壞玻璃
當聲音的頻率越接近物體的固有頻率時,物體就會發生共振,就能夠震碎物體
6. 手機屏幕貼防爆膜能防止碎屏嗎
手機貼上防爆膜不能防止碎屏,只是能減弱對屏幕沖擊力的強度,外界破壞力小的話就可以保護屏不碎,外界沖擊力大的話還是會碎的。但貼了防爆膜後,就算屏碎了也可以防止玻璃飛濺出來,傷害到自己或者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