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檢測公司多不多
海洋檢測公司比較少,如果不需要出海,只是檢測標本,倒是有一些公司,比如飛秒檢測等
2. 什麼是海浪方向譜
方向譜的研究,除理論上的意義外,還可用於大面積海浪的預報,波浪的繞射和折射,水工建築物的作用力和振動,船體、浮標和其他浮體對海浪的反應,以及泥沙運動等問題的研究。但由於觀測上和資料處理上的困難,海浪方向譜的研究遠少於頻譜。
通常將方向譜取為S(ω,θ)=S(ω)·G(ω,θ),其中S(ω)為頻譜,G(ω,θ)為體現能量相對於方向分布的一個函數,θ為海浪主方向(一般取為平均風向)和組成波的波向之間的夾角。G(ω,θ)必須通過觀測得到,其中最簡單的形式為cos。通常取2~4,愈大,能量愈集中於主波向附近。對於淺水波來說,比較大。
為了測量方向譜,可用幾個與海水接觸的測頭組成儀器陣列,記錄的項目可以是波面高度,也可以是水質點的速度、加速度、壓力或作用力。為經濟起見,通常將盡可能少的測頭擺成合理的幾何圖形,以得到最大的解析度。還可用尺寸遠小於海浪波長並跟隨波面運動的自由浮標,記錄波面的高度和兩個方向的波面斜率和曲率,也可以利用壓力、水質點速度或波浪作用力的記錄。此外,航空遙感和衛星遙感也可以確定方向譜。
如何求得海浪譜,主要方法有二:一是利用觀測得到的波高、周期的推導,得出半理論、半經驗形式的海浪譜;二是利用某一固定點測得的波面隨時間變化的這段記錄,來推算相關函數,然後求譜。也有通過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式來求譜。目前得到的譜,主要是建立在觀測數據的基礎上求出的。但由於目前尚缺乏精確的風和海浪的觀測資料,故已提出的一些譜,彼此相差較大。海浪譜的分析研究是很重要的,根據海浪譜,可以較合理地設計防坡堤及海面對雷達的反射部分,利用海浪譜,可以算出波高、周期等海浪要素。目前,有的國家根據海浪譜設計出自動控制系統,來校正軍艦上武器發射偏差。
3. 海洋石油環境條件觀測技術
海洋石油環境條件就是海洋石油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條件,按需要可分為工作環境條件、工程設計環境條件及災害環境條件。工作環境條件,指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生產作業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工程設計環境條件,是海上平台、鑽井船、輸油管道、系泊裝置及油氣處理終端等各項工程設計環境參數(包括極端環境條件和作業環境條件);災害環境條件,是海洋石油生產作業區所能遭遇的嚴重海冰、熱帶氣旋(台風)、風暴潮、災害地質、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這些環境條件,是一項扎實的基礎工作,是工程設計的科學依據和海上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更與海洋石油的生存、發展緊密相關。海洋石油環境條件,是應運而生的一門新的學科,隨著海洋石油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其實用性和社會效益尤為顯著。
一、海上固定平台水文氣象自動調查系統
在我國南海西部海域,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強熱帶風暴、強冷空氣大風、強對流災害性天氣和土台風(即「三強一土」)一直影響著海上油氣田的勘探開發正常運行。近年統計,受其影響潿洲油田每年要停產25天左右,鑽井作業要停止約550h。為了保證海上油氣田建築設施和工作人員安全,保證在惡劣天氣下油氣田正常生產,以及檢驗、修訂外載荷的計算公式,提高結構物設計水平,必須掌握海上氣象水文要素的時空變化規律,這就需要進行長期、連續的氣象水文觀測。
要獲得海上惡劣天氣下的氣象水文實測資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過去曾以投放浮標的手段獲取氣象水文觀測;而在平台進行人工操作的觀測方法,一但碰到惡劣天氣(台風等),操作人員必須撤離平台,難以捕捉到台風完整資料。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海油在具有代表性的海區平台上,研究建立了一套自動化程度高的氣象水文綜合觀測系統,使用國外先進的氣象水文感測器,研製數據自動採集及通過衛星進行發射、接受系統,配備應急電源設備,使之在惡劣天氣下觀測到的氣象水文資料,能通過衛星及時傳遞到岸站。岸站具有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接收功能,經計算機處理,隨時能提供給工程設計和生產作業部門。
(一)測量項目與技術指標
主要測量項目有13項,其中氣象有風速、風向、氣壓、氣溫、濕度;水文測量項目有波高、波周期、波向、(多層)流速、(多層)流向、水位、水溫、鹽度。另外還設有非工程所需的輔助測量項目,如平台經緯度、系統工作電壓、故障報警等,待增測量項目有多層風、腐蝕、環保、濁度等。
1.感測器選擇
根據需要確定各種感測器的測量范圍及測量精度:①氣象感測器引進自動氣象站,包括風速、風向、氣壓、氣溫、濕度等感測器;②水文感測器引進浪流潮溫鹽測量儀,包括波高、波周期、波向、流速、流向、水位、水溫、鹽度等感測器;③多層海浪流測量儀引進可測量流速剖面的聲學多普勒剖面海流儀。
2、感測器在生產平台上的安裝
感測器在生產平台上的安裝方案,是為了保證系統在無人值守情況下長期安全地工作,因此應遵守以下原則:①不影響生產平台作業;②所測到資料的質量能得到保障;③在氣象水溫要素達到極限時能得到完整資料;④保證儀器不丟失等。
(二)資料採集與設定
1.氣象資料
氣象資料每整點觀測一次,每1´記錄一組數據,如風速等,同時記錄年、月、日、時、分、1"最大風速、3"最大風速、1´最大風速、2´最大風速、10´最大風速、30´最大風速和60´平均風速、整點前2´最大風速、整點前2´平均風速、整點前2´最大風向、整點前2´內3´最大風速、整點前2´內1´最大風速、整點前10´最大風速、整點前10´平均風速、整點前10´內3´最大風速、整點前10´內1´最大風速、整點前10´內2´最大風速、整點前10´平均風向、整點前10´平均氣溫、整點前10´平均相對濕度、整點前10´平均氣壓。以上共16項,利用風速記錄的多餘通道比原定方案增加u項,更便於計算陣風因子。所謂3"最大風速是指1小時內每3秒取為一組數,求其平均值,共1200個,取其最大者;所謂整點前2´內3´最大風速是指整點前2´內共120個數,每三個一組,取平均值,共40個,挑其最大者,其餘類推。
2.浪流潮溫鹽資料
浪流潮溫鹽資料一般在平均海平面下8m處左右觀測,實際深度需在有觀測資料後依資料計算而得,海浪資料為每3h觀測一次,每0.2s取一個離散值,每次記錄2048個波浪離散值。當2´最大風速大於10.8m/s或有效波高Hs≥4.0m時,改為每小時觀測一次;每10min記錄一次表層流速、流向、水位、水溫和鹽度值。
3.多層流觀測
多層流觀測時儀器探頭置於平均海平面下10m左右直到海底,每隔2m觀測一層流速、流向。整點後每隔10min記錄一次。
(三)微機數據採集與控制
採集好的數據處理後,每天02、05、08、11、14、17、20、23時共8次通過衛星通信發送到岸站。同時,採集原始數據存入固態存儲器,容量為存儲半年以上的數據。
當2´最大風速大於10.8m/s或有效波高Hs>4.0m時,系統超限自動加密,將數據衛星傳輸改為每小時一次,超限值也可自動或人工設置。
1.衛星數據傳輸
海上石油平台與岸站之間採用INMARSAT-C衛星通信,傳輸平台測量到的各種要素,通信距離可以滿足我國任意海域的海洋石油平台與我國任意地點岸站間的數據傳輸。平台測量數據平均有效接收率不小於90%。INMARSAT-C衛星收發信系統選用美國進口設備。
2.數據接收岸站
①石油平台數據衛星接收岸站設在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總部;②岸站具有自動接收海上平台發射來的信號並處理列印各種數據的功能;③岸站接收到的數據除列印外還存入硬碟中,以利定期拷貝、存檔;④一套岸站設施能夠完成多個石油平台發送來的數據接收處理。
3.交直流電源及應急供電系統
配備一套由交流轉換成直流供電系統工作的電源以及在台風時平台無人值守情況下,也能使系統正常工作的自動切換控制系統。
4.岸站資料處理軟體系統
岸站資料處理軟體系統可將岸站接收到的信息列印成報表並繪成時間過程線。
現場試驗表明:
a.氣象資料由於感測器安裝較高,很安全,極少外界干擾,只發生一次受漁網纏斷S4電纜影響造成串口被燒,使氣象資料記錄中斷的事故。但這不是氣象感測器本身原因所致。
b.S4資料的中斷,兩次受魚鉤影響,一次受漁網影響,也不是S4儀器本身問題所致。但資料中鹽度數據不穩定,資料不好,可能是感測器有故障,已整機送回廠家檢修,後重上平台安裝使用。
c.ADCP資料,開始受安裝條件限制,有資料,但有5層左右受樁腿影響,流的資料不好。後將ADCP外移解決了上述問題,但發生丟失事故。後經改裝儀器支架,使儀器外伸約70cm,資料大為好轉,現基本不受樁腿影響。
d.岸站工作比較正常,只有受太陽活動等因素影響,氣象資料誤碼2次,共7.9天,誤碼率為2%~3%,完好率為97.7%,遠遠超過合同書90%以上的要求。
(四)儀器
主要有:①YOUNG-4X自動氣象站一套(包括主機及顯示器1件,風速、風向感測器1件,氣溫、濕度感測器1件,百葉箱1件);②S4ADW浪潮儀1件;③300kHz多普勒剖面海流儀1件;④數據採集儀1件;⑤應急電源1件;⑥衛星發射天線1件;⑦錨碇系統1套;⑧電纜及附件1套。
本項目經3年半的調研、選擇感測器、研製數據採集處理系統、研究安裝、錨碇方案以及室內試驗、近岸試驗等各種科研工作,自1999年3月將全套儀器安裝到W11-4採油平台上進行現場試驗,至2000年11月7日止,共測氣象資料18個月;S4資料9.2個月;ADCP資料6.7個月,岸站接收氣象資料11.3個月。
二、海底泥溫調查
海底泥溫調查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穿過幾十米乃至幾百米的海水探測海床的溫度,這在中國海洋調查史上從來沒有先例,渤海「JZ20-2海底管線和SZ36-1油田的海底泥溫、水溫、氣溫的調查」是第一次嘗試。它是為了提供真實的海底泥溫設計參數(以往工程設計都將冰底水溫假定為海底泥溫)。調查結果發現真實的最低海底泥溫比冰底水溫要低4~6℃,大大地降低工程成本,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一)秦皇島(QHD)32-6油田平台場址和海底管道路由海域海底泥溫、水溫觀測
1.調查概況
觀測時間為1998年11月10~22日,在QHD32-6油田平台場址和海底管道路由海域共設置海底泥溫水溫觀測點17個。
水溫設表、中、底三層觀測(表層:0~1m;中層:0.6H;底層:距海底0~1m),泥溫觀測分為表層0.5、1.O、2.O、3.Om共五層。
2.結果分析
通過對現場實測資料及歷史資料進行統計、計算,報告中給出了泥溫、水溫的統計參數,同時還推算出多年一遇的泥溫極值(表17-1)。
表17-1多年一遇的泥溫極值(℃)
表17-4不同重現期的最低泥溫(℃)
4. 什麼是海浪頻譜
在海浪譜中,風浪頻譜得到最廣泛的研究,因為它的應用最廣,也最易於得到,但尚無基於嚴格理論的風浪頻譜。通常p為5~7,q為2~4,在正量A和B之內。除了數值常數外,還包含風要素(如風速、風時和風區)或浪要素(如特徵波高和周期)作為參量,故譜的形狀隨風的狀態或對應的浪的狀態而變化。上述兩項的乘積代表的譜,在ω=0處為0,在0附近的值很小,ω增加時,它驟然增大至一個峰值,然後隨頻率的增大而迅速減小,在ω→∞時趨於0。這表明譜的頻率范圍在理論上雖為0~∞,但其顯著部分卻集中在譜峰附近。海面上存在的許多波,其顯著部分的周期范圍很小,恰和理論結果相對應。隨著風速的增大,譜曲線下面的面積(從而風浪的總能量或波高)增大,峰沿低頻率方向推移,表明風浪顯著部分的周期增大。
從波面的記錄估計譜,是獲得海浪頻譜的主要途徑。習慣上將譜的估計方法分為相關函數法和快速傅氏變換演算法兩種。在電子計算機上計算時,後者比前者更節約時間。20世紀70年代,開始引用最大熵等方法。依此可自不多的資料估計出解析度較高的譜,它適用於非平穩的海浪狀態。
在海浪研究中已提出的頻譜很多常採用的皮爾孫—莫斯科維奇譜,是60年代中期提出的,是在對充分成長的風浪記錄進行譜估計和曲線的擬合時得到的,已為多數觀測所證實。
60年代末,按照「北海聯合海浪計劃」(Jonswap),對海浪進行了系統的觀測,提出了一種頻譜,其中包括分別反映能量水平、峰的頻率尺度和譜形在內的5個參量。這種譜表示風浪處於成長的狀態,它具有非常尖而高的峰。對Jonswap譜分析的結果表明,風浪的能量主要通過譜的中間頻率部分傳遞,然後借波與波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再分別向譜的高頻和低頻部分傳遞。反映這種能量交換的譜,具有穩定的形式。利用此特性,可將譜隨風的變化轉換為其中的參量隨風的變化,從而提供另一種海浪計算或預報的方法。
有一種半經驗的方法,它假定海浪的某些外觀特徵反映其內部結構,由觀測到的波高和周期間的關系,可導出海浪譜。早在50年代初提出的紐曼譜和工程中常使用的布雷奇奈德爾譜,都屬此類,前者p=6,q=2;後者p=5,q=4。有些蘇聯作者採用具有前述形式的頻譜,然後由觀測資料確定其中的常數和參量。
中國學者於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嘗試自風浪能量的攝取和消耗出發推導出譜,其中包括用風要素作為參量,從而描述譜相對於風時和風區的成長。由這些譜計算波高和周期等要素比較方便,但推導中涉及的能量計算,仍是半經驗性的。
5. 全球海洋觀測系統是什麼樣的系統
各國的決策人和科學家逐漸認識到海洋是一個整體,而且是經常不斷地變化的,觀測海洋不能一勞永逸,必須全球一致建立制度共同觀測海洋。
全球海洋觀測系統是一個立體觀測系統,只靠海上實驗室——調查船進行海洋觀測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利用海洋油氣開發平台、浮標、潛在海水裡的浮標——潛標、放置在海底的儀器艙、潛水器、岸邊海洋觀測站和島嶼海洋觀測站、飛行器以及衛星等進行觀測。立體海洋觀測系統就是由裝在這些儀器平台上的儀器組成的。
中國海洋觀測站
利用浮標觀測是立體海洋觀測系統的重要一環。浮標是空心的薄壁金屬殼體,做成球形、圓柱形或船形,有浮力,能浮在海面,或潛在海中某一深度,殼體上和殼體裡面都可以裝儀器,電池和運算用的計算機放在殼體裡面,殼體的上部裝有天線。有的浮標是錨系在固定站位的,可長期、經常地觀測海洋要素,通過衛星與基地聯系。有的浮標隨著海流漂浮。有的浮標是測專項要素的,例如波浪浮標、污染(或稱水質)浮標等。
立體海洋觀測系統有集中的信息系統和預報系統。各種各樣的感測器測到數據,然後集中起來,用計算機按一定的模型計算,得到標准化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在當時用於分析,也可以存在資料庫里,供以後使用。
中國海洋觀測站
觀測海洋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實時資料,海洋預報中心就可以發出海浪、海水溫度和海冰等海況的預報,我國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每天中午都發布一次海況預報。如果發生風暴潮等災害,可以提前發出預警,使沿海人民及早採取防範措施,以減少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根據大洋里風浪的情況,可以對遠航的輪船進行航線預報,也叫氣象海洋導航,使船長能選擇最安全、最經濟的航線;把海洋觀測得到的大量歷史資料積累起來,用統計學方法進行推算,可以得出某一海區或港口多年一遇的最惡劣的海況數據,根據這些數據設計出來的海洋工程結構是最合理、最經濟、最安全的。因此,可以說海洋觀測是海洋工程中最基本的技術。
6. 2.什麼叫海洋觀測儀器有哪些種類的海洋觀測儀器
你好:
海洋觀測儀器
oceanographic instruments
逯玉佩
觀察和測量海洋現象的基本工具。通常指采樣、測量、 觀察、 分析和數據處理等設備。海洋觀測儀器主要是為了滿足海洋學研究的需要而設計的,有些國家以「海洋學儀器」命名,中國習慣上稱為「海洋儀器」。
發展概況 早在15世紀中葉,便有人研製測量海水深度的儀器但是比較簡便而又可靠的測溫工具,是1874年研製出的。隨後又設計出埃克曼海流計。20世紀初研製出了。1938年研製出機械式,從而可以快速觀測水溫隨深度的變化。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前,海洋觀測主要使用機械式儀器,回聲測深儀是唯一的電子式測量裝置。60年代以後,海洋觀測儀器在設計上大量採用新技術,逐步實現了電子化。海洋觀測儀器的電子化,是從單項測量儀器開始的,以後又發展多要素的綜合儀器,例如。今後,海洋觀測儀器將不斷改進結構,降低功耗,增加可靠性,除感測器多樣化外,信號形式和儀器終端將日趨通用化,並進一步向智能化發展。
海洋觀測儀器的種類 海洋觀測儀器可以按照結構原理分為聲學式儀器、光學式儀器、電子式儀器、機械式儀器,以及遙測遙感儀器等。還可以根據運載工具不同,劃分成船用儀器、潛水器儀器、浮標儀器、岸站儀器和飛機、衛星儀器。其中船用海洋觀測儀器品種最多,按其操作方式又可分為投棄式、自返式、懸掛式、拖曳式等。投棄式儀器使用時將其感測器部分投入海中,觀測的數據通過導線或無線電波傳遞到船上,感測器用後不再回收。自返式儀器觀測時沉入海中,完成測量或采樣任務後卸掉壓載物,借自身浮力返回海面。懸掛式儀器利用船上的絞車吊桿從船舷旁送入海中,在船隻錨碇或漂流的情況下進行觀測。拖曳式儀器工作時從船尾放入海中,拖曳在船後進行走航觀測。
海洋觀測儀器對使用者來說,通常按所測要素分類。例如測溫儀器、測鹽儀器、測波儀器、測流儀器、營養鹽儀器、重力和磁力儀器、底質探測儀器、浮游生物與底棲生物儀器等等。將它們歸納起來可以劃分成 4大類,即海洋物理性質觀測儀器、海洋化學性質觀測儀器、海洋生物觀測儀器、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觀測儀器。
海洋物理性質觀測儀器 用於觀測海洋中的聲、光、溫度、密度、動力等現象。因為海水密度不便直接測定,通常用溫度、鹽度和壓力值計算得到,所以鹽度取代密度成為一個必測參數。觀測海水溫度、鹽度和壓力的儀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只能用顛倒溫度表、、滴定管和機械式深溫計(BT),現在則用電子式鹽溫深測量儀(STD或CTD)等船隻走航測溫常用投棄式深溫計(XBT)。空中遙感觀測海水溫度則用紅外輻射溫度計。岸邊潮汐觀測使用浮子式,外海測潮採用壓力式自容儀,大洋潮波的觀測依靠衛星上的雷達測高儀。海浪觀測儀器的品種比較繁雜,有各種形式的測波桿、壓力式、光學原理的測波儀、超聲波式測波儀。近年用得較多的是加速度計式測波儀。海流觀測相當困難,或用儀器定點測量,或用漂流物跟蹤觀測。定點測流是海洋觀測中常用的辦法,所用儀器有轉子式海流計、電磁式海流計、聲學海流計等,其中最流行的是轉子式儀器(見)。海洋聲參數儀器主要有,用以觀測聲波在海水裡的傳播速度。海洋光參數儀器有透明度計和照度計,用以觀測海水對光線的吸收和海洋自然光場的強度。
海洋化學性質觀測儀器 海洋觀測中所用的化學儀器,主要用來測定海水中各種溶解物的含量。60年代以前,除少數幾項可在船上用滴定管和目力比色裝置完成外,大部分項目要保存樣品帶回陸上實驗室分析。60年代以後,調查船上逐漸採用船用、船用pH計、溶解氧測定儀,以及船用分光光度計和船用熒光計。近年來船用單項化學分析儀器與自動控制裝置相結合,形成船用多要素的自動測定儀器。這種綜合儀器還可配備電子計算機,提高其自動化程度。船用化學分析儀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分兩類:一類用感測器(主要為電極)直接測定化學參數;一類通過樣品顯色進行光電比色測定。目前,海水中的各種營養鹽靠比色儀器測定,pH值、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等利用電極式儀器測定。
海洋生物觀測儀器 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從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到游泳生物,相應有不同的觀測儀器。海水中的微生物需采樣後進行研究,采樣工具有復背式采水器和無菌采水袋。浮游生物采樣器主要有浮游生物網和浮游生物連續採集器。底棲生物采樣使用海底拖網、采泥器和取樣管。游泳生物采樣依靠魚網,觀察魚群使用魚探儀(見)。海洋初級生產力的觀測,除利用化學儀器測營養鹽,利用光學儀器測定光場強度之外,還用熒光計測定海水中的葉綠素含量。為了觀察海洋生物在海中的自然狀態,需要利用水中攝象,有時還得使用。可使人們在海底停留較長時間,是觀察海洋生物活動情況的良好設備。
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觀測儀器 底質取樣設備是最早發展的海洋地質儀器,分表層取樣設備與柱狀取樣設備兩類。表層取樣設備又稱采泥器,有重力式采泥器、彈簧式采泥器和箱式采泥器,其中箱式采泥器能保持沉積物原樣。底質柱狀采樣工具有重力取樣管、振動活塞取樣管、重力活塞取樣管和水下淺鑽,有一種靠玻璃浮子裝置使柱狀樣品上浮的重力取樣管稱為自返式取樣管。結合底質取樣,還可進行海底照相。回聲測深儀是觀測水深、地貌和地層結構最常用的儀器。又稱地貌儀,安裝在船殼上或拖曳體上,可以觀測海底地貌。利用聲波在海底沉積物中的傳播和反射測出地層結構。海洋地球物理儀器有重力儀(見)、磁力儀(見)和地熱計等。地熱計結構比較簡單,將熱敏電阻安放在鋼質探針的頂端,靠重力作用插入海底,便能測出海底沉積物的溫度。
謝謝
7. 海浪觀測和潮汐觀測如何區分
海浪是由於風力造成的,隨時根據風力的變化而變化,觀測的是波浪的峰值和低谷。潮汐是由於月球的引力造成的,觀測的是海平面的整體上升和下降幅度
8. 海洋儀器中有哪些黑科技很贊
ARGO浮標,是海洋儀器工程界的傑作。布放時只要丟在關注區域(放置play),平時隨波逐流,定時沉入海底2000米深,下沉和上浮時觀測溫度、鹽度和壓強等參數(新型的ARGO還可以搭載溶解氧、營養鹽、葉綠素等探頭),浮到表層時通過衛星傳輸數據。目前全球已有近4000個ARGO浮標,分布在全球大洋中。這些浮標是由不同國家的不同機構布放的,大部分是美國,日中法英等國也有。永久改變了物理海洋觀測的海洋裝置。這玩意種類比較多,有測海流的,主要是大洋環流,有搜救用的,有監測溢油的,設計也很精巧,主要利用浮力以及水的作用力,流體力學跟結構力學結合的很好,盡力保證浮標能追隨著流體,保持相同的速度運動,便於監測。
9. 查別人的海浪是否安全
摘要 您好,海浪監測儀器較多,如浮標式、聲學式、雷達式、壓力式等。九五以來在國家863計劃中設立海洋監測技術主題,極大地促進了海洋觀測技術和儀器設備的發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監測設備產品,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在常規觀測和工程技術領域,測波浮標是海浪監測的主力軍。
10. 海浪觀測有哪些儀器
1、浮標測波儀:測波面加速度變化(放在水面,跟隨波面測定波面的加速度變化)
2、懸線測波儀:測電容變化。懸線入水,電容變化量與進水高度有關,訂正後得到波高。
3、壓力式測波儀:波動中壓力變化。儀器固定,壓力變化反應波高變化。
4、人工觀測:目測;用光學測波儀:與浮筒配合,確定儀器與浮筒的位置、俯視角、與平均海面高度,看浮筒位置的變化推算波高(三角原理)
5、遙感:高度計(有效波高)、合成孔徑雷達(方向譜)、地波雷達(有效波高和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