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的記時器有哪些(說出5種以上)
中國古代計時器大致有表、漏兩類。
明代的圭表於慶伏巧公元1 4 3 7 —1 4 4 2 年,建在北
京古觀象台,清乾隆九年重修。古代圭表的重要功用是
判斷方向、測定節氣譽鍵、四季劃分和推算歷法。中國古代
以農業為本,測定節氣,不誤農時,圭表這種古老的計
時儀器,在歷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日晷、晷儀
也是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它是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
時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
。
漏,又稱刻漏、漏壺、水鍾等。是以壺盛水,利用
水均衡滴漏方法,觀測壺中「刻箭」的晝夜計時器。據
《初學記》引梁《刻漏經》說:「製作刻漏,開始於黃
帝時,傳播在夏商時。」說明刻漏的出現是很早的。
元、明、清各朝也繼續在使用日晷、刻漏廳祥計算時間
。而在明代後期,隨著計時器的發展,刻漏的使用就比
較少了。然而,使用日晷、刻漏計時正是中華民族文明
古國的見證之一。
中國古代機械計時器的發明,始於東漢。遠在漢安
帝時期的張衡,應用漏壺的原理,用水做為動力系統來
運轉天文儀器渾天儀,並附有計時裝置,使水鍾逐漸走
上機械時鍾的階段。「水運渾天儀」是世界上最早也是
完美的一部重要的天文儀器,而其中的機械計時部分也
要比歐洲最早出現的機械時鍾早1 0 個世紀。
在唐宋兩代,機械鍾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表
現在天文儀器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張遂,又稱一行和
尚,是唐朝魏州昌樂人(今河南樂陽),僅活了4 0 歲
,但他卻對我國的天文學、歷算學有巨大的貢獻。他與
儀器製造家梁令瓚共同設計製造的渾天儀就是一例。而
其中計時報時部分和近代時鍾的機械原理非常一致。
元代的科學家郭守敬創制了「大明殿燈漏」比舊有
儀器有很大改進,具有精製、靈巧、簡便、准確等優點
。明初詹希元創制了獨立的計時器。他們都在中國古代
近代科技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李豫文